APP下载

“生存力”培育: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护航
——重庆市潼南区培育中小学生生存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2022-11-01刘洁王雄飞

教育家 2022年28期
关键词:潼南参训心肺

文 | 刘洁 王雄飞

“生存力”是青少年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能力。近年来,不少区域和学校认识到培养中小学生生存能力的重要性,由此而展开各种各样的生存教育实践。重庆市潼南区基于域内中小学生生存教育实践现状及区情特点,自2018年开始利用暑假集中开展全区中小学生生存能力培育,至今已连续进行4年,培育近20000名学生。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潼南区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生存能力培育模式——

编制科学体系

潼南区组建专业化教材编纂团队,由教研人员、人民医院医生、消防队队员、游泳队队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等组成,基于前期调查研究梳理出的妨害本区中小学生生存的主要因素和社会生存突出问题,科学编研教材,重点让学生掌握自救与他救、危机处置与生存能力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立足“灾害防范教育、医学急救教育、劳动生存教育”三大课程体系,精心设置游泳、防火、正当防卫、急救(心肺复苏)、劳动5项基本生存能力课程。暑期培训以8天为一个周期,着重培养学生应急生存意识,教授游泳、格斗技巧,让学生学会灭火器、水枪等消防器材的使用及简单家务,并掌握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急救技能。培训采用知识讲解、情景模拟、应急演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比如,针对心肺复苏训练,首先进行知识讲解,让学生掌握救护概念、气道硬物阻塞海氏急救法、心肺复苏步骤等,再结合突然晕倒、心脏骤停模拟情境,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开展施救。

配备专业师资

潼南区坚持把建设高水平、专业化师资队伍作为成功开展生存能力培育行动的首要条件。一是在全区中小学校遴选100名优秀教师组建管理团队,负责培训场地安排、培训用具选定、管理协调等工作。二是选聘100名长期一线作战的消防员、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擅长格斗术的民兵或预备役人员、持有救生员证书的游泳协会会员等担任专业教练,负责教学及考核工作。三是选拔100名教师志愿者参与劳动生活教学服务。每期按照培训规模,从师资库中动态抽选培训师资力量,做到持证上岗、科学管理、精心教学。

保障培育经费

秉持“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的理念,潼南区以公益为出发点开展培育行动,采取“财政安排一点、家长承担一点、基金支持一点”的办法保障培育经费。区财政、区教育发展基金会按每生100元的标准资助培育行动计划,经费主要用于购置支架游泳池、充气式逃生屋等设施设备以及灭火器、烟雾器等耗材。参训学生只需承担培训期间的用餐费、保险费等,全程享受免费培训。同时,对确有参训需求的困难学生建立“有减有免”机制,确保全区每名适龄儿童平等享受参训机会。

制定考评机制

每期训练班结束后,潼南区都要对学生训练情况进行考核,并将其纳入学生成长档案——5项课程设置为10个学分,每项生存技能2个学分(理论和实操各1个学分),学生考核合格,获得结业证书。同时,培训过程中注重即时性综合评价,每次课后,培训教员都会总结学生在训练中的各种问题,跟踪其在学习中的表现,并在当天反馈给每名学生,作为其持续改进、完善的依据。此外,建立定期随访制度,由学校对参培学生进行常态化、制度化家访,跟踪了解学生生存能力提升情况,收集意见和建议,以不断改进优化未来培训方案。随访情况纳入学校年度综合目标考核。

在暑期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潼南区还充分挖掘、统合各种资源,引导区域内学校把暑期生存教育与日常教学相融合,通过开发生存教育校本课程、促进生存教育与体育等课程融合、开展常态化生存演练等,深化生存教育成效,切实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潼南参训心肺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潼南:城乡融合花绽放 高质量发展路通畅
教育部:将心肺复苏急救纳入学校健康教育
心肺复苏纳入学校教育是必要的补课
人才的“新家”
山东莱西加强公务员试用期培训
“师太”扛枪
说好潼南话 干好潼南事 做好潼南人
最美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