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儒道“心性论” 之对比研究

2022-11-01曹正同黄俊青

今古文创 2022年37期
关键词:性命心性道家

◎曹正同 段 力 黄俊青

(1.贵州中医药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25 2.成都医学院大健康与智能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3.聊城市莘县王奉镇耿楼小学 山东 聊城 252415)

先秦时代中华文化繁荣,百家争鸣,活跃于历史舞台的儒家、道家在百家中脱颖而出。前有老子出函谷关而著《道德经》(又名《德道经》),后有孔子率弟子三千游于列国。先秦时期儒道文化之发端与后世改良儒学以及道教文化有明显不同,先秦时期儒道文化发展并未受到强烈的政治干预以及宗教影响,是纯粹接近于“道”的追求。儒道文化在先秦时代于各自的发展路径中,开辟了不同的学术文化源头。“事有始终,物有终始”,先秦儒道文化并非凭空而现,在漫长的历史中,伏羲所传承的易道文化、黄帝传承的法道文化是先秦文化繁荣昌盛的源头,而儒道两家也从中寻得营养。

一、先秦儒家心性论

(一)先秦儒家心性论源流

孟子发展了孔子仁德思想,构建了心善言性善的学说,后世以“心性论”命名。如《孟子·告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由孟子言论可知,孟子认为人心中品格善念,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是所固有的,所以孟子所认为的心性论实质为“性善论”。后世也认为心性论探索的开端正是由孟子开始,其所提出的“尽心、知性、知天”模式,极大影响了儒家心性论理论的构建。后世对心性论的阐述多由孟子所秉承的“性本善论”和“性向善论”发展而来,孟子对于心性论的论述逐步成了传统文化核心问题之一。

但自汉代以后,改良儒学失去了孔子所倡导的“志于道”的理念,而逐步向统治集权靠近,倡导经世致用,并未展开对心性论研究,心性论在历史中几经沉浮,在宋明时期迎来了大发展,甚至与佛教、道教心性论结合,逐步开启“三教合一”的理论模式。

(二)至于道而修身—— 《大学》之道

先秦儒家思想并未受到明显的统治者影响,在发展中保持着独立状态。先秦儒家思想,秉承了周代承传而来的“礼”“仁”“道德”等思想,如《孔子·述而》对于道与德进行表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说明孔子志向是道,实现方式要以德为基础,具体实现依靠仁、艺等具体方法。这充分说明了孔子的“仁”思想,实质是为实现“道”而服务的。《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认为“士”应该以立志实现大道而为己任,不应该以衣食为生存目标。

孟子传承了孔子“至于道”思想,也强调“至于道”的重要性,如《孟子·尽心上》:“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如何实现“至于道”思想?这其中实现道的方法就潜藏在儒家经典《大学》之中。孔子继任者曾子著《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大学”,即是“明德、亲民、至善”的称谓,实现“大学”也意味实现“德、善”之举,由此延伸出来,孟子性善论显然受曾子影响。孔子“志于道,据于德”,最终由“德善”实现“道”的追求,由此先秦儒家开辟了新的道德实现方式,即:“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止、定、静、安、虑、得”,以上六字以谁为本体?以心为本体,实际上,此时先秦儒家静心、制心、修心的方法。在此方法上修心养性,从而格物致知而实现对道的追求。此法与道家、佛家止观法、静观法是高度一致的。由此《大学》篇章中进一步讲述修心的重要性以及修心的层次:“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论述以倒序展开,实际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这七个层次,明确了身心并治、家国同治的思想,从正确认识世界到认识身心,再最后到治家、治国。这一系列的实现过程,实际是对心性论的最好诠释,因此虽然心性论公认发端于孟子,但在其师曾子所著《大学》中就已经现端倪了。

《大学》中齐家、治国思想是以个人修身、正心为基础的,个人心性、道德品质的提升是齐家治国的基础。儒家治国对道德品质要求极高,孔子主张以“仁”治理天下,正是如此。个人品德素质的提升是利益他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儒学并非是利己为主的,而是利己与利人辩证统一的。”

《大学》中论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何为本?以修身为本,修身是对上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总称。修身的关键是修心性,而此处也可以延伸出孟子所谓心性的本体即是“修身”或以“修心”名之,最终要落实在“修”字上。《大学》所论述的七个层次,正是修身、修心的不同阶梯,回顾孔子所言“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可知,是修心为本体,以道德品质为用,在具体道德品质的提升中,最终实现修心、修身的提高。

二、先秦道家心性论

(一)先秦道家心性论源流

先秦道家并未实际提出心性论,从后世对心性论的发展而言,道家心性论也早已经出现萌芽。先秦道学代表人物老子在《帛书·德道经》中,详细论述“道德”的演变,如:“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着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道德品质的退化,这其中也蕴含着以道德为本,以五德为用的道理。道家心性论的起始点正是老子的道德思想,以老子的道性论为中心展开,以“守静”“坐忘”等为方法,在无为、无我的状态下实现对道的追求。所谓道性即潜藏在宇宙中的道,即是万物的本性,又是修道成道的基础。以道德为基础的道性研究,以心为载体,道家典籍《医道还元》认为:“心为真一之舍,具五气之德。”心中蕴含着五行五气,表现在品德上即是仁义礼智信五德。心是五德的载体,修心可以俱全五德,回归于道。道家心性论的核心关键在于心中道、德俱全。

(二)道家心性论核心——道德

近代罗安宪认为道家思想中的心性论应与儒家心性论、佛家心性论并列,而被称为第三种形态。道家心性论在历史典籍中是以另一种表述方式出现的,即道家“性命”学说。道学的大部分以至于全部内容都是围绕“性命双修”进行展开。“心性修持大道生”,高度概括了心性修炼对目的。心性修炼是为了最终的“道”,而道的实现依赖于德性品格的提升。

(三)道德之本体

性命学说分则为二,合则为一,性为心性,命为身体,是一体两面。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本源,“道生之,而德畜之。”万事万物皆是在道德的框架影响下而产生的,“道德”二字也是道学的核心理论,也即道学性命观之本体。道家对于心性的研究是立足道德之根展开,马王堆汉墓中所出土的《德道经》以德篇在前,道篇在后,以德而进道,在道家修身之中坚守德的品格,从而由德而归于大道,这都充分说明了德性品格的重要性。

道家在性命修持中更重视直入心性本源,心性道德本体的载体是心,从修心的根源把握道德进行修身,以修养道德品质为方法,提升心灵的道德品质,在道德行为规范中升华身心,是道家修身的核心路径。

(四)心性之修炼——性命双修

先秦道家心性论集中体现在道家性命双修理论中,心灵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两者是一体,所以道家以“性命”二字统括了自身的核心观念。倡导性命双修是道家实践性命观的路径,性命双修的关键在于“性命”并重模式。所谓性命并重模式,摒弃了性命分立的模式,或者独重其一而忽视另一方面的情况。

道家以形气神统一为基础,通过练形、化气、化神,实践性命之道,实现天人合一。性命双修,两者并重是实现身体与精神同步提升的必然要求。应对身体修炼,先秦道家老庄以“守静”“内观”等方法,内敛身体精气神,而应对心的修炼,则以道德为约束,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由此实现性命同步提高。先秦老子、庄子虽未明确说明性命双修理论,但却是后世道家性命双修理论的发端。

抛开教宗的外衣,先秦道家代表人物如老子、庄子更加重视虚无、守静、守中等修身方法,看似并未形成如后世金丹法一样明确的修身方法论,但最终修身方法殊途同归,都是通过对心性提升,从而实现对“道”的追求。

三、先秦儒家与道家心性论之对比

先秦儒家与先秦道家虽然派别不同,但理论有共同渊源,皆是对传统“道”的追求,熊春锦教授将传统文化的核心称之为“道德根文化”,“道德”不仅是儒道两家的学术源头,更是中华文化的源头。道德根文化包括伏羲易道文化、黄帝法道文化以及老子道德文化。

中华文化自伏羲就开始了对天地自然大道的孜孜追求。春秋战国时期,礼制崩坏,人们道德品格也随之下降,人们逐步远离了原有的道德水准,所以老子在《帛书·德道经》开篇中讲道:“失道而后德,失德耳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所描绘的由“道下滑至礼”的过程,正是对先秦人们丢失对道德信仰的描述。随着先秦人们丢失了对淳朴道德的追求之后,社会愈发动荡,战乱频发。

道德是文化的根基所在,所以先秦儒家、道家受时代影响,其学术追求的核心仍然是恢复道德根基,只不过儒家孔子选择了以“仁”“礼”为主要路径,曾子以止、定、静、安、虑、得为阶梯;而道家老子直指道德根源,从道德着手,分论仁义礼智信五德,直论大道根源。虽然儒道两者实现路径不同,但在核心目的上是一致的,即以追求“自然大道”为目的。两者实现皆是以“心”为载体,所以儒道心性论之不同,并不在于其追求目标不同,而在于实现道德目标的手段不同。两者以体用划分,体相同,而用不同。儒家以仁、礼等为用,道家以德为用。

四、先秦儒道之融合

先秦儒道学术融合多被后人不解,刘玉民认为秦汉时期虽然儒道两家有互黜,但也有融合,只不过后世多将政治争斗与学术融合相对等,从而产生儒道两家“水火不容”的误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孔子问道于老子,对此后人多有疑问,甚至怀疑此为杜撰的旧闻。

就先秦各家经典出现的时间,班固言:“先黄老而后六经”,百家争鸣之时黄老学说已经成为较为有影响力的学说,如成书于稷下的《管子》《黄帝四经》,特别是《管子》基本上是稷下道家推尊管仲之作的集结。黄老思想集中关于“道”的论著,是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所不足的,无论孔子问道是否存在,但从孔子“志于道”的目标可知孔子对黄老思想是推崇备至。

先秦各种学说之间借鉴融合,各家之间并非有严格界限,如孟子少时至稷下学宫学习,取百家之长,而融会贯通而论辩于稷下学宫,对推动先秦儒家思想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心性论中对道德的追求可以贯穿儒道两家主体思想,从文化根源而言,两者都发源于最原始的敬天爱地的大道文化。只不过在传承过程中道家以伏羲、黄帝所倡导的“道”为根基进一步发展为先秦道学文化,儒家“仁”“礼”为基础展开,前者道德文化包含了仁、礼之说,但并不能说明儒学属于道学。只是两者皆是“志于道”,但学派发展过程中方向侧重有所不同。而这种融合,在后世历史中不断进行,以致在明末形成了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合一的心学。

五、小结

先秦儒家与道家文化虽学术流派不同,但有着共同学术渊源,两者对于道的追求,恰好是“百家求道”的一个缩影,也是古人向往探求未知世界的过程。先秦儒家、道家与后世儒家、道教相比保留了对道追求的纯粹性,因而在实际修身时更注重对心性品格的提高,言行必以道德为规范。从道德跟文化的角度认识两家学术思想,则可以发现其融合借鉴的端倪。从体用而言,先秦儒道思想的区别在于以何为用?儒家以仁、义、礼等为用,道家直指根源以德为用展开。虽有不同,但并不影响两家学术思想对“大道”的追求。

猜你喜欢

性命心性道家
杨会勤
用道
废物
性命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十九)
从于丹讲《论语》中得出的领悟
动物神奇脱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