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码的陪伴
——论MP3

2022-10-31秦兰珺

天涯 2022年4期
关键词:音频陪伴编码

秦兰珺

整理东西,翻出一台索尼随身听,机器貌似还没坏,但已找不到能播的磁带。感慨大学时我还经常带它绕着校园跑步,不过短短十几年时间,不仅随身听成了古董机,就连与它一起繁荣的唱片业也变成了“夕阳产业”。据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索尼刚推出随身听时,曾雇佣年轻人划着旱冰鞋带着随身听招摇过市,并且一定要放大音量,故作陶醉状以示众人。不得不承认,这个广告策略展示的青年市场定位,还是十分符合我那时的个体使用经验的。1990年代末我以学英语为名,从父母手里“骗”到钱,买了第一台随身听,在大部分时间用它听了孙燕姿和F4。但随身听之于我,完全不止娱乐消费那么简单。当大人们的絮叨让我无法忍受又不能制止时,它为我建筑了一道抵抗“外界入侵”的声音屏障;当“三点一线”的日子让我想要逃离又不能改变时,它为我提供一个可以重构空间体验的“可变音轨”(好像为同样的视觉画面配上不同音轨,就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一样)。换言之,这是一个能让我以自己的方式控制私人声音环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个体经验的神奇工具。每次与它连接,都能带给我一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幻觉和安慰。

如今,随身听和我这一代的青少年时代都已是过往;更确切地说,传统声音产业及其建构的经验形态都已是过往。回想十年前开始冷落随身听,大概还是因为有了新欢MP3。当时的MP3播放器以一种硬件设备的形态出现,以至于很多人都误以为它(就像随身听之于传统收音机)不过是一种更加时髦的小家电。但哪知,作为一种本质上既非硬件也非内容的音频压缩编码,MP3 竟能以“数据格式”这种毫不起眼的方式,激起曾以硬件为依托的声音产业的深层变革。几十年来,声音产品在大众文化中的传播和消费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在现代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景也获得了大大拓展,其定位也已远远超出酷爱流行音乐的青少年,成为了与国民日常生活诸多场景绑定在一起的“陪伴性”的声音。

从定位青年的表达性的声音,到面向国民的陪伴性的声音,十几年来,可移动的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要理解这一切如何发生,除了需从声音的产业应用和社会意义着眼,更需要从使这一切可能的底层声音编码格式MP3入手。

编码听觉:嵌入格式的“耳朵”

1988年,国际标准组织(ISO)成立了一个被称为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s)的小组,该小组的使命之一就是为正在兴起的数字音频产业制定数据压缩标准。参与标准制定的机构向MPEG提交了14份数据压缩提案,根据所依托的技术,它们被分为4组,经过漫长的测试和谈判,直至1992年,作为产业利益的平衡结果,最终有2组编码进入正式标准。飞利浦、松下等支持的那组成为了后来的MPEG-Layer2,AT&T、弗劳恩霍夫(Fraunhofer,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等支持的那组则是后来的MPEG-Layer3。而后者,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音频格式——MP3。其实,Layer2 和Layer3 相比,传输更少出错,编码也更简单,更省计算资源,同时它在卫星电视广播、VCD、DVD 等传统声音产业有着广泛应用,早期比Layer3更能体现优势。但Layer3 的压缩效率却大大高于Layer2,这意味着:同样大小的文件,Layer3压缩出的音频比Layer2的音质更高;同理,同样音质的音频,Layer3 比Layer2 压缩出的文件更小。同时,这意味着,MP3 更适合低比特率条件下的音频编码(1990年代流行的ISDN 线上网速度是128kb/s,MP3 的比特率也被设定为128kb/s),可将CD音质的数字音频压缩到原大小的1/11,而不至于产生太大失真。虽然,MPEG 在制定音频压缩标准时,很难想到未来的数据传输方式会逐渐脱离硬件,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MP3 确实以其更能适配网络传输的“轻量”优势脱颖而出,成为了迄今最成功的音频编码格式之一。今天,哪怕已经有了4G、5G宽带网络,诞生于电话线上网时代的MP3 依旧占据着音频数据格式的垄断地位。

那么,MP3 为何能实现音频数据的高保真压缩?换言之,为什么音频明明被压缩了,大部分人却很难听出?弄清该问题,还需从听觉心理学的原理说起。听觉心理学建立在这样的预设上:声音的物理刺激不能等同于人类的听觉感知。比如,同样分贝的中频音和低频音,前者听起来会感觉更响。为了研究物理刺激和听觉感知间的关系,各种听觉模型被建立起来。而这些模型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就是听觉科技。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电话行业大佬AT&T旗下的贝尔实验室提出,人耳对声音的敏感性只限于一定频率,语音的频段更只是上述可听波段中的一小段。因此,如果只在电话线中传输这一小段上的必要信息,把其余对于语音理解意义不大的“冗余”波段过滤掉,就可以在不影响语音的情况下大大压缩信号传输量。AT&T果断采用贝尔实验室的建议,在不增加基建投入的情况下,通过压缩信号就提升了4 倍通讯服务能力。不难看出,这一做法的核心就是让所传输的声音信息去适配特定场景下的听觉需求和听觉能力,利用好人类的知觉局限,就能大大减少信号体积。而这一思路后来也成为了二十世纪信息工程的普遍策略。

与此同时,信息论和控制论助推了人们以“信息处理”的方式理解生物机能,在观念上铺平了信息代码和肉身感觉间的鸿沟。知觉编码——一个试图将人类知觉机制嵌入媒介编码的领域由此产生。MP3 就在上述信息工程和知觉编码的交汇点诞生。换言之,它的压缩代码中内嵌了一个人类听觉模型,从而能够充分利用人类的听觉特征,实现音频数据的高效保真压缩。而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对掩蔽的利用。原来,人类听觉存在着一种掩蔽现象。比如,两个声音同时出现,频率又比较接近,声音较大的就会掩盖较小的,后者就好像位于听觉“盲区”一样。随着声音治理术的发展,掩蔽发展成一种噪音治理手段。人们发现,其实不必彻底消灭噪音,只需把它“发配”到一个合适频段,让那个频段上的信息本身盖住它就行了。MP3就利用了上述掩蔽现象,把因压缩出现的失真和噪音分配到音频编码的特定位置,用该位置上的信息掩盖噪音。从而在效果上实现所谓的“保真”压缩。不难看出,MP3在编码音频的同时,也将它理解的人类听觉一并嵌入了其代码中。针对这一特定听觉模型,如果某些信息不必要,那就不必保留,如果某些噪音听不到,那也不必消灭。这也意味着,当MP3在处理声音时,其实预设了一个它想象中的“耳朵”,而这个耳朵又是建立在某种听觉模型的预设、噪音治理的观念、工程效率的诉求之上。因而,MP3绝非纯粹技术性的音频格式——作为一种人类感觉经验的特定编码,其运行自始至终带着特定理念和诉求。

那么,这些预设、观念和诉求是否会借MP3 这一垄断性的音频编码格式,反过来塑造真实的人类听觉?听着MP3成长的一代人,和在大自然的声音或音乐会、HIFI、CD的声音中成长的一代人相比,是否有着更标准化、自动化和低敏感的听觉能力?

变革行业:越来越“轻”的产业

在王一博为国内音频领域的垄断平台喜马拉雅做的品牌形象广告《爱就是陪伴》中,无论用户是“想看日出的第一缕光”“想躲开城市的喧闹”“想整个下午放空晒太阳”“想在深夜一起听故事”“想把自己藏起来谁也找不到”,还是“想去流浪就算走到世界的边界也不回头”,作为该平台声音人格化身的王一博,都会用充满磁性的嗓音深情脉脉地回答:“我陪你。”在这里,光芒万丈的偶像放下自己所有需求,甘愿以“陪伴性”的姿态伴随用户,满足各种奇葩需求。不得不承认,该广告的修辞性隐喻的确命中了当下音频流媒体的核心吸引力。如果曾经,宗教仪式和音乐会中的声音需要我们正襟危坐、聚精会神地倾听,广播和唱片产业的声音需要我们买设备、买唱片、花费精力财力去消费,那么今天流媒体中的声音,确实对用户不再有那么高要求,它在各种意义上将资源占用量降到最低,从而以一种近乎完美的“陪伴性”姿态,出现在国民日常生活中。那么,这种“陪伴性”姿态究竟如何可能,还要从MP3 为二十世纪声音产业带来的变革说起。

必须承认,比起今天音频产业渗透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声音,我们很少注意大多数声音的格式是MP3。这是因为,MP3 作为一种以压缩能力著称的编码标准,其发明初衷就是为了少占资源,少被关注;它比其他数据格式所需空间更小,当播放它时,我们注意的不是MP3,而是声音。因而,有人也将MP3 看作“容器性技术”的代表,正如海德格尔对罐子的论述:“罐子内部的空和无,成就了作为容器的罐子。”MP3的价值就在于承载和容纳过往和现在的声音,而作为声音编码“容器”的它,则越是以非“侵入”的方式存在,越能给它承载的声音以展现空间。换言之,MP3 以低“存在感”的方式存在着,是为了更有助于其被承载者获得“存在感”。正是以这种“以自身之空包容万物”的特性,MP3也改变了二十世纪的声音产业。

MP3 为现代声音产业带来了巨大变革,尤其将其“少占资源、摆正位置”的气质带给了整个行业。梳理这一变化历程,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

首先,是在设备上经历了去物质化。理论上,播放MP3本就不需专门硬件设备。最早还是其版权所有方弗劳恩霍夫为了推销MPEGlayer3标准,在1993年制作了第一批方便客户“试听”效果的硬件播放器。尽管之后,作为小家电的MP3 曾在世纪之交以其身材小、容量多风靡一时,但最终证明,这不过是声音播放设备从硬件走向软件的过度形态。1995年,市面上推出了最早的MP3 软件播放器Win-Play3;1996 年,Windows Media Player 的前身Netshow 开始能播MP3;三年后,苹果的QuickTime 开始兼容MP3。2007 年,苹果更是以“自我淘汰”的远见,推出了几乎可以替代自家明星移动播放器iPod的智能手机iPhone。就这样,作为硬件的MP3还在风靡之时,各种软件播放器就已为其没落埋下了伏笔。

其次,是在声音上经历了去物质化。唱片行业作为二十世纪声音产业的代表,严重依赖于物质。无论是胶片、磁带还是光碟,本质上非物质的音乐,总要依托物质载体才能存在。因而产业只要把好物质流通环节,就可以控制音乐的发布和销售。这个情况到了二十一世纪遭遇了MP3 的搅局。先是1995 年,在“开源精神”的助推下,一个澳大利亚黑客破解了弗劳恩霍夫的MP3 官方编码器,他将新编码器命名为“感恩弗劳恩霍夫”,供人免费下载。从此,懂点技术的人就可以免费将音频文件压缩为MP3格式了。与此同时,点对点传输技术助推了民间共享文化的发展,MP3 则在音乐共享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1999年,数字音乐共享社区Napster创立,在宽带还十分稀缺的年代,有着高品质高效率压缩优势的MP3无疑成了该社区在传输音乐时的首选格式。近五千万音乐爱好者绕过传统唱片业,以分布式储存和交换的方式,共享着以MP3 编码的海量音乐。尽管这一行为遭到了美国唱片业协会的反击,包括起诉MP3 共享网站、MP3 播放器厂商、MP3 文件分享者,推动议会出台《点对点盗版防护法案》等法案,但最终却无法阻挡,音乐在数字时代以脱离物质载体的音频数据方式存在和流通。

最后,是促进了流媒体音频行业的兴起。经过了MP3 和Napster的震荡,合法的在线音频产业终于开始形成。最早产生的是iPod/iPhone+iTune代表的“单曲付费下载”模式。但后来网速大大提升,同时“免费”商业模式走向成熟,最终成为主流的则是建立在“在线免费收听”上的音频流媒体。国内的喜马拉雅、QQ 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国外的Sportify,几乎所有国内外音频巨头当下都是这样的模式。“在线免费收听”对于用户有两个便利。一是消费门槛较低,二是不需下载,因而可以把庞大音频库“带”在身边,随时搜索、随时调用。相比需要不断花费财力精力购买,还要找地方归置整理却不能随时享用的传统唱片收藏,这无疑极大降低了声音的消费门槛和灵活度。

不难看出,无论是硬件和内容的去物质化,还是消费门槛更低、调用更即时,所有变革背后,都站着MP3的身影。它们综合起来产生了这样一个效果:从整个产业的角度,“听”这件事,在各个意义上都变得更轻、更小、更灵活。正是这一“少占资源、摆正位置”的姿态,为声音产业对国民日常生活的渗透和陪伴奠定了基础。有趣的是,尽管此时网速已大幅提升,同时也早已出现了压缩品质和效率比MP3 都更高的音频标准,但比特率为128kb/s的MP3依旧是当下音频数据流的主流格式。这一方面说明了,作为一种垄断性的标准,MP3已形塑了人们的感知、认知和行为习惯。无论是更小的格式,还是更高的音质,如果不能给原先的使用体验带来难以抗拒的改善,那么人们就更愿意延续旧习。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今天,人们究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使用流媒体音频,换言之,“听”究竟以一种怎样的方式,被镶嵌在大众日常生活中?

包裹生活:陪伴日常的声音

理解王一博所说的“我陪你”,除了产业的变革,另一半故事涉及声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景。十分幸运,阿多诺没有活到今天,不然按他“黄金耳朵”的听觉精英标准,在唱片时代就已批评大众“听觉退化”和“心神涣散”的他,肯定要为今天声音被大众的消费方式哀叹了。是的,今天大多数声音都是陪伴性的,它似乎可以包裹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它是阻挡噪音的声音屏障,是调节情绪的背景音乐;它提供着节奏,与运动健身者的身体同步;它播放着段子,为家务劳动者的无聊解闷;它可以是亚文化小众音乐,为青少年建构声音“乌托邦”;它也可以是有声书和付费知识,让上班族利用通勤时间学习;它是孤独者的安慰、焦虑者的安定,是失眠者的助眠神器、旅途者的解闷工具。它的小巧足以塞入奇形怪状的生活缝隙,它的曲库足以满足各种各样的日常需求。它总是位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背景,位于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后台。虽然,今天日常生活中的大众,很少像音响发烧友和音乐爱好者那样专心致志地“听”了,但正是以这样不占资源的“低调”和后台运行的“低耗”,数字时代的声音才真正构成了现代人日常生活的“陪伴”。或许,按照阿多诺的标准,这样的“听”丝毫没有美学价值可言,但今天声音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价值,恰恰就建立在“听”的“散漫性”和“非集中性”上。人们在“听”的同时,总在做其他事,而非一心一意,才能去“听”。

由此不难发现,尽管上述变“轻”的趋势同样在视觉流媒体中发生着,其中也有不少以国民使用时间上的优异成绩自居“陪伴”(比如2020 年,用户日均观看时长已达110 分钟的短视频)。但在“陪伴”的问题上,听觉媒介其实更加名副其实。因为,它能够以“低耗”的后台模式“伴随”生活,而非高调的前台模式“霸占”生活。

首先,这源于听觉本身的特征。或许因为人类的视觉中枢系统比任何感觉都更占大脑皮层,视觉需要调动的神经资源比任何感官都要多,因而比起“听”,“看”本身就是件更累的事。婴儿在学会看之前就已开始听,而我们至少睁开眼睛才能看,但即便睡觉也能听。因而,对于过劳和失眠同时并存为常态的现代人,比起睁大眼睛才能“看”的媒介,闭上眼睛就能“听”的媒介无疑是更加贴心的陪伴形式。

其次,这源于听觉在现代社会中的边缘处境。或许对于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原始人而言,眼前的危险需要“看”来觉察,身后的危险需要“听”来感知,“看”和“听”同样重要。但在大多数时间不需担心身后危险的现代城市空间,人类的生活则是极度依赖视觉的。我们无法想象:如果不看路,如何穿行城市;如果闭上眼,如何从事劳作。但这些事如果堵上耳朵却依旧可以顺利完成。视觉文化在形塑现代社会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征用着现代人的视觉资源。这也意味着,当“看”被过多倚重而绑定在“正事”上时,“听”很多时候是相对闲置而自由的。于是,当我们用“看”来从事“主业”时,就可以用“听”来干点“副业”。同理,我们不能边开车边看书,却可以听书;我们刷视频会误车,听音频却很少会。这就是因为前者会争夺我们过载的“看”,而后者只是利用闲置的“听”。正是在以上双重意义上,音频流媒体才是这个时代名副其实的“陪伴”性媒介。

此时,如果再来反观“为何明明有更高音质可供享用,低比特率的MP3 还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首选?”这个问题,就会理解,除了上述习惯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对于处于“陪伴”地位的声音,MP3的音质其实足以胜任。当我们总是在边“听”边做其他事情,注意力就不足以察觉细节上的瑕疵;当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位于前台的行为,后台细节上的问题也会变得无足轻重。看来,尽管人类总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在“摩尔定律”主导的信息产业尤为如此,但一身皮囊、一副五官却享用不了超出我们能力和需求范围的信息。对于MP3 的编码设计,让音频数据去适配听觉能力,曾是让它成功压缩出高保真音频的基本理念;同理,对于MP3 的实际应用,让音质效果去匹配听觉场景,依旧是它能够以有缺陷的方式满足人们听觉需求的重要原因。换言之,它利用了我们的“心不在焉”,就像它当初利用了人类的“听觉缺陷”。

从把声音变得更“小”的压缩编码MP3,到把产业变得更“轻”的技术革新MP3,再到以更“低耗”的方式陪伴生活左右的日常媒介MP3,这里一以贯之的是:让声音去适配人类的能力和需求。从承载声音到陪伴生活,作为“容器性技术”的MP3 最终发展成为了作为“容器性媒介”的MP3,它以自身在各种意义上的“非侵入性”,包裹着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和情绪。但一切就如其表面上看起来那样,闪耀着母性般“包容”的光辉吗?当我们学习必放BGM(背景音乐),跑步必伴随节拍鼓劲,入睡必有声音催眠,而关掉声音,就怅然若失时,它也开始向我们索要更多。

绑定认同:亲密关系的代偿?

索要的是什么?说清该问题,还得回到王一博的广告《爱就是陪伴》。据说,在成人世界里,“我在呢”是比“我爱你”更动人的情话。位于后台的永远在场,是比霸占身心的轰轰烈烈更舒服的亲密关系。今天的声音产业也开始意识到,既然“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那么就应将声音和用户的关系建立在情感这一更亲密、深刻、有意义的连接之上。换言之,陪伴不仅是一种时空意义上“在场”,更应该被建构为一种认同和情感意义上的连接——正如喜马拉雅的开机画面显示的那样:每一秒陪伴都有爱。

那么,声音如何与认同/情感绑定在一起?对此,阿多诺曾在《新音乐的哲学》一书中提出:

毋宁说音乐的历史起源在音乐脱离了任何一种集体活动之后很久,那种历史起源的痕迹仍然显而易见。复调音乐说的是“我们”,甚至当它仅仅存在于作曲家的想象之中,与任何在世的人都没有关系时,也是这样。

换言之,音乐在其先验结构中就预设了一个来自远古集体无意识的“我们”。正是这个“我们”,让倾听者即使孤身一人,也能感到那种源于先验性的陪伴。因而,只要声音响起,就会有一个奇妙的“我们”开始诉说。如果这一来自德国思辨理性传统的论述,会让人感到玄之又玄,那么就让我们同时从经验层面,理解声音与主体认同的建构方式。

虽说在感官资源占用的意义上,声音比画面更不霸道,但其实声音同样有其霸道之处。声音向四面八方扩散,光线却只能朝一个方向传播;声音比光线更易穿过障碍,挡光比隔音要容易得多。与此同时,耳朵又是随时张开的,在选择感知什么的主动性上,远远低于眼睛。因而当声音足够大时,我们是很难不去听和听不到的。希特勒在1938年的《德国广播手册》中写道:“如果没有扩音器,我们是不可能征服德国的。”在传播上,声音远比光线更具侵入性。因而,当我们置身他者营造的环境,有时就难免恼人“噪音”的干扰。此时,那个随身携带的、可控的私人声音环境,就成了一座主体可以“缩”入其中的围城。换言之,即便世界让人无可奈何,至少还能“住”在自己定义的声音地盘。当声音皆着我之色彩,这个声音也就成了“我的声音”以及“我”的延伸。

声音与情感/认同的关联,还体现在声音可以唤起情绪性的记忆以及与此相关的情感。流行音乐在这一点上堪称典型。以网易云音乐为例,之所以有“网抑云”之称,就因为该平台的音乐评论区有着大量情感性的文字。夜深人静时最易孤独,也是人类情感活跃的高峰。“我有故事,你有BGM吗?”一首老歌响起,其效果就如《追忆逝水年华》中的马德莱娜,与之相关的记忆也随之涌现,过去的人和事又在声音中回到身边。其实,“听觉记忆”并不新鲜,网易云音乐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为这种本来十分个体化的体验赋予了更突出的社交维度。人们在音乐下分享着各种有关考研、失恋、抗癌的故事,留下了无数关于爱情、亲情、友情的点滴。而来自天南海北的倾诉,也引发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共情”。时空错位却恰到好处的回复,给人带来一种“有人懂我”“我不孤独”的幻觉,也以共鸣的方式,强化着声音和情感的连接,塑造着一种以声为媒的“我们”感。

网易云音乐更新了人们对“听”的认知。如果曾经听觉消费往往被认为十分私人,这些自发涌现的评论则让产业看到了音频社交的可能。从此,营造声音社区就成了各大平台的发力点,“一起听”“全民朗诵”“全民K 歌”“音频直播”等各种社交应用竞相上线,试图进一步孕育各种“以声为媒”的情感连接。本以内容为主的行业,为什么要跨界去做“社交”?我国音频用户一直都没太形成付费收听习惯,外加版权费用昂贵,整个行业面临巨大财报压力。音频社交则能制造一系列需求,诱惑用户购买会员、充值打赏。我国流媒体音频领域唯一盈利情况较好的QQ音乐,就是这方面的代表;而事实证明,其大部分收入也确实都来自娱乐社交。于是,音频产业纷纷抓住“社交”这根救命稻草,以各种手段催化、建构、暗示声音与认同/情感的连接。不难理解,王一博的“爱就是陪伴”就是其中的一个品牌形象案例。

上文梳理了几种声音和主体建立认同的方式。无论这种认同是无意形成还是有意经营的,是直接与声音建立的,还是间接借声音发生的,当声音成功陪伴日常,它也逐渐开始被绑定以情感。必须承认,在这个层面,我们确实已很难见到MP3 的身影了,但它却是支撑着情感“绑定”的不可见的“基础设施”。是MP3,以适配人类需求为中心,让声音变得更小、产业变得更轻、生活的渗入度更高,最终让情感得以从这样的“陪伴”中被生产出来。或许有人会觉得,孤独时有伴,即便只是声音,也总归聊胜于无。但这里更想提出的是,如果我们越来越习惯在声音的陪伴中获得代偿性满足,这种代偿是否逐渐会变成一种替代?换言之,当人们怀着对外部环境的疏离,躲入声音建构的地盘,当大家宁愿放弃面对面的交往,钻入听觉缔结的互动,当人之社会性所期待的那种频繁、深刻、有意义的连接,愈发被耳朵和耳机的连接代偿,一句话:当听觉陪伴被赋予太多期待和情感投射,是否会让我们错过那些真正获得社会连接和支持的机会?正如雪莉·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一书中所言,我们因为对人性期待得太少,所以对科技期待得太多,但我们愈发对科技期待太多,彼此反而愈发不能更亲密——一种“群体性孤独”正逐渐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心理。

绑在线上的耳朵

上述被“绑在线上”的现象,并非仅在耳朵和听觉领域发生,它是一种涉及人类整体生活方式的现象,一种数字时代人类正在经历或即将面临的处境。只不过对此,我们以前关注较多的是被“绑在线上的眼睛”。在视觉范式里,听觉即便存在,大部分也是视觉的附庸。但其实,听觉本就有其特性,在陪伴性和情感属性上,也比视觉更有优势。因而,在关注眼睛的同时,我们也应考察这个“被绑在线上耳朵”。我们也必须承认,或许MP3 的繁荣本就不乏偶然,MP3 有一天退场也是历史必然。但它曾承担的功能和与此相应的人之需求,是大概率会存在下去,并以新的方式获得发展和超越的。

其实,早于视觉很久,听觉就被绑在了线上。1929年,两位科学家将一只活猫的听觉神经接入了电话线,然后开始在猫耳边制造声音。结果,猫的耳蜗将声波转化为神经冲动所需的电流,经由听觉神经接入了电话线,又在电话线的另一头转化为声波,而被人听到。没错,这是一台字面意义上的“猫电话”。这个由生物和电路构成的装置,也是在维纳正式提出控制论二十年之前,就已真实存在着的“赛博格”原型。它将一种生物的“耳朵”直接嵌入了基础设施,在控制论的意义上,彻底打破了生物和机器的边界。而那只被接入电线的可怜的猫,也在不经意间,成了我们这个由控制论和信息论塑造的时代,人之处境的预言和隐喻。今天,人的耳朵难道不就是像实验室里的那只猫一样,同样被绑在各种各样的耳机线、电话线、网线、无线信号上吗?而今天的数字听觉产业力图做到的难道不也是,让它制造的声音和这张耳朵的多样需求,在各种意义上适配、吻合、无缝衔接吗?

最后,我们不妨以电影《她》引出结尾。影片中,陷入婚姻危机的作家西奥多,换了一套智能操作系统。这个系统配备一名AI语音助手,尽管仅以女性声音形态存在,却足以让感情上精疲力尽的西奥多与“她”——这个有着女性人格的声音——深陷爱河。原来,“她”连接着操作系统上的各种应用,满足着西奥多不同场景下的不同需求,不仅呼之则来、挥之则去,还性感丰满、善解人意,默默以后台运行的方式陪伴着西奥多。正当西奥多要为“她”与妻子离婚时,却突然发现,周围很多人其实都像自己一样,时时刻刻戴着耳机,沉浸在里面的那个声音中,沉浸在这个声音为他们量身订制的陪伴、理解和爱的幻觉中。西奥多这才知道,原来“她”与很多人都在恋爱。“她”以一种巨大的女性魅力绑定了这些人的耳朵,包容着他们的情感,满足着他们的欲望,同时也吞噬着他们本有的社交和亲密关系形态,以至于大家明明身处同一时空,却又生活在彼此的“平行时空”。在声音、技术、女性、情感的互动中,在包容、满足、绑定和束缚的关系中,《她》为本文的主题提供了最生动的诠释。影片结尾,西奥多选择离开“她”,离开这个被赋予了女性人格的完美声音,这个与其生活、情感和人格弧度都无缝衔接、完美匹配的声音,而重新将期待留给或许并不那么完美的人与人的亲密关系。

但或许对于很多人而言,究竟会做哪种选择,依旧尚未可知。那你呢?

猜你喜欢

音频陪伴编码
陪伴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Genome and healthcare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音频分析仪中低失真音频信号的发生方法
Pro Tools音频剪辑及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