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交流为国际传播提供新视角

2022-10-31

国际公关 2022年4期
关键词:亨廷顿公共关系中欧

近日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主办的“2022中欧民间文明对话”在北京成功举办,此次对话引发外界的关注。在当前加强和推进国际传播的新形势下,文明的交流也为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

提到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自然会让人联想到美国学者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书。在亨廷顿看来,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他认为,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不同文明之间,一定会发生冲突吗?也不尽然。在这次对话中,一些嘉宾谈到,不同文明之间通过交流,是可以达到相互了解、取长补短的。联合国驻华机构协调员常启德指出,中国的思想家孔子和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为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奠定了基础。一直到今天,我们都在借鉴他们的智慧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全球挑战。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吴红波在发言中指出,追溯历史,中欧文明交流源远流长。东汉时期的甘英出使大秦,元代威尼斯商人马可 · 波罗游访元大都,以及公元16世纪后,以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为代表的欧洲传教士来华等,都是历史上中欧交流的探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中欧双方已建立了诸多交流机制,中欧关系也取得新进展。

文明无优劣,文明之间的交流是平等的。2019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对加强国际传播尤为重要。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交流互鉴一直在进行着。文明文化的交流,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手段。

国家之间的交流,最深层次一定是文明的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和相互借鉴。国际传播工作,一定是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的渐进过程。当经贸、旅游、教育等交流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国际传播一定会触及文明交流的层面。这个时机正在逐渐到来。本次中欧民间文明对话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是化解“文明冲突”、弘扬人类共同价值的正确路径。

猜你喜欢

亨廷顿公共关系中欧
2020中欧数学奥林匹克
公共关系(博鳌)合作组织名单
公共关系功勋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人物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模仿人类“尬舞”的动物们
第11届中欧数学奥林匹克(2017)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建筑师行迹中欧
人亨廷顿相互作用蛋白14在1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