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性回流灌肠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2022-10-29田丽丽

天津护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肛管灌洗胃管

田丽丽

(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 300134)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是一种常见的肠神经元发育异常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5 000[1-2]。90%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未能排出胎粪[3-4]。若不及时治疗,会影响患儿的正常发育,甚至出现结肠炎、肠穿孔等并发症[5]。先天性巨结肠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术前回流灌肠可清除肠腔内粪便和积气,减轻肠道压力,预防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而且手术的成功与否,与术前的肠道准备关系重大[6]。由于患儿排便困难,多数粪便已结成粪块或粪石,肠道准备时肛管极易被粪便堵塞,且肛管密闭性差,无法调节灌洗压力和速度,导致灌洗不畅,清洗效果不佳,从而增加了清洁次数;同时灌肠时间延长,增加了患儿的不适,导致其哭闹、烦躁,不愿配合;加之肛管长度较短,患儿动作稍大极易滑脱,反复多次插管增加了肠黏膜损伤的概率;灌肠液流出则会污染衣物及铺单,增加了工作量[7]。因此,本研究基于传统回流灌肠方法,用一次性胃管代替肛管并辅以石蜡油行回流灌肠,提高了灌肠效率及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新生儿外科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排除合并其他先天疾病及并发小肠结肠炎的患儿。共纳入80例患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及病理分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所有患儿均由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同意。

表1 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

1.2 灌肠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回流灌肠方法。患儿取膀胱截石位,暴露肛门,清洁外阴后,臀部下方垫一次性中单。选取适宜的肛管,用液体石蜡油润滑肛管前段,将肛管插入肛门约5 cm后观察患儿一般情况。随后缓慢插入直到通过有阻力感的狭窄段后突然有落空感并伴有大量气体及潴留粪便喷出,表明肛管到达病变肠腔。待肠内积气及粪便停止排除后,用50 mL注射器多次抽取温生理盐水注入肠腔,5 min后将液体抽吸排出。同时沿结肠走向给予顺时针腹部按摩,促进粪便的排出。重复多次灌洗,直至排出清亮液体。

观察组采用一次性胃管代替肛管并给予液体石蜡油30~50 mL保留灌肠,以便更充分地清洁肠道。患儿取截石位,暴露肛门,臀下垫中单,选取一次性胃管(8号),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缓慢插入肛门,待经过肠道狭窄处后进入扩张肠腔,伴随大量粪水及积气排出后,使用50 mL注射器注入30 mL液体石蜡油保留灌肠30 min后,再用50 mL注射器向肠腔注入温生理盐水,灌入的液体量为100~150 mL/kg[8],同时给予腹部按摩。反复多次灌洗,直至吸出液清澈透亮为止。

1.3 注意事项 患儿在插管灌肠过程中注意保温,避免受凉及新生儿硬肿症[9];当遇到狭窄部位时,肛管插入动作要轻柔,缓慢调节插管方向。完成插管后需对整个灌流过程进行密切观察,观察液体的性状、流出情况。如肛管堵塞需及时处理;若抽出血性液体需立即停止,并立即对患儿肠道穿孔情况进行检查。使用温生理盐水进行灌肠,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保持出入量均衡,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及一般情况,避免水中毒的发生;注入液体后,应顺结肠走向进行缓慢按摩,避免按摩力道过大导致腹压增高出现胃内容物的返流,每次胃管插入肛门时均需使用石蜡油润滑,避免不必要的损伤[8]。灌肠过程中,需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脉搏以及流出液的颜色及量,发现异常需即刻停止操作以免发生肠穿孔。

1.4 评价方法

1.4.1 灌肠时长 从患儿每次开始灌肠时计算,直至灌洗至吸出液清澈透亮为止。

1.4.2 灌肠所用液体量 患儿每次灌肠时,统计每次注射的生理盐水量,在吸出清亮液体时截止统计。

1.4.3 患儿灌肠过程中的舒适度[7]优:患儿无不适、无哭闹,所用肛管或胃管未脱出,衣物床单无污染;良:患儿轻度不适,疼痛或哭闹,所用肛管或胃管脱出≤2次,衣物床单小范围污染;差:患儿极度不适且明显疼痛哭闹,所用肛管或胃管脱出≥2次,衣物床单大部分污染。

1.4.4 术中肠道清洁效果评分[10-11]优:术中肠道无胀气,肠管变小,肠内黏膜无水肿、清晰,无粪便残留;良:术中肠道少许胀气,肠道内黏膜清晰,有少量蛋花样粪水;差:肠道胀气明显,黏膜有明显水肿,术野不清,有残留成形粪便。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两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灌肠时长、灌肠所用液体量比较 观察组患儿灌肠时长、灌肠所用液体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术前灌肠时长、灌肠所用液体量比较(x±s)

2.2 两组患儿灌肠过程中的舒适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灌肠过程中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舒适度比较

2.3 两组患儿术中肠道清洁效果比较 观察组肠道清洁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肠道清洁效果比较

3 讨论

3.1 改良回流灌肠法可缩短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肠道准备时间,减少灌肠所用液体量,改善术前肠道清洁效果。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外胚层嵴细胞发育障碍引发的肠梗阻,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不排胎便、腹胀等。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而清洁灌肠则是术前准备的一项重要环节,既能缓解患儿便秘症状,又能增加患儿手术耐受性。传统的回流灌肠方法灌洗时间长,肠道内粪便清除不彻底,造成肠管扩张、腹腔污染或手术污染。本研究在回流灌肠中,用一次性胃管代替肛管并给予液体石蜡油30~50 mL保留灌肠,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灌肠时间及灌肠所用液体量少于对照组,肠道清洁效果更好,肠道灌洗更充分。

3.2 改良回流灌肠法可增加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舒适度。传统回流灌肠方法灌洗冲击力较大,加之肛管是由橡胶制成,对患儿的刺激性大,容易导致直肠黏膜损伤,进而发生肠穿孔、出血、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儿的舒适度。本研究改良性回流灌肠,在用温生理盐水灌肠前注入少许石蜡油。石蜡油为矿物油,不能被肠道消化吸收,且可有效阻隔肠壁对粪便中水分的重吸收,既可润滑肠壁,也可对粪便起软化作用,促进肠蠕动,利于粪便排出[6]。同时胃管在插入肠道时对患儿刺激性较小,加之石蜡油的润滑作用,使得灌肠时间缩短,灌肠液的用量减少,提高了患儿在灌肠过程中的舒适度。

4 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采用改良性经胃管回流灌肠进行肠道准备,可弥补传统回流灌肠的缺陷,缩短患儿术前灌肠时间,减少灌肠所用液体量,提高患儿灌肠过程中的舒适度及术中肠道清洁效果。

猜你喜欢

肛管灌洗胃管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胎儿正常肛门、肛管和畸形改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导管无水乙醇灌洗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分析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