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踪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放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2022-10-29陈玉宇冯梦霞张露洁

天津护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因性放化疗负性

陈玉宇 冯梦霞 张露洁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影响女性健康的主要病症[1]。放化疗是临床治疗宫颈癌的有效措施,能抑制癌细胞繁殖,并杀灭癌细胞,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2]。然而,放化疗可导致多种毒副反应,加重患者心理、生理负担,影响其康复及生存质量。因此在治疗的同时,需配合专业的护理措施,通过调节情绪,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提升疗效及生存质量[3]。现阶段,临床关于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措施多围绕治疗工作进行,缺乏长期性、有序性,效果有待提升[4]。追踪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慢性疾病管理模式,即护理人员通过追踪技术为患者提供长期性、有效性护理服务,现已在多种疾病中得到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5]。因此,本研究将追踪护理模式应用于宫颈癌放化疗患者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间我院肿瘤科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放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相关标准[6];②年龄18~60岁;③预计生存期>6个月,卡式评分≥60分;④于本院进行放化疗;⑤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⑥知晓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癌细胞远处转移;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③合并严重性脏器功能障碍或基础性疾病;④意识、精神、沟通、听力、智力或凝血功能等障碍。本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靶剂量设置为46 Gy/23f,以X线直线加速器对全盆腔外进行照射,5次/周,盆腔内照射24 Gy/4f,1次/周。同时,给予患者同步增敏化疗,顺铂30 mg/m2,1次/周,4~6天/周期,连续4周期。

1.2.2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清洁、干燥、安静的住院环境,介绍疾病、放化疗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安抚患者情绪,加强饮食指导与生活干预。同时,护理人员加强出院指导,制定复诊计划,嘱患者按时回院复查,并予以定期电话随访,每周1次,每次15 min,重点询问患者用药情况及身体机能状况等。

1.2.3 观察组予以追踪护理模式:①组建追踪护理团队。科室护士长任组长,组员由主治医师1名、主管护师1名及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3名组成。护士长组织成员对追踪护理模式、宫颈癌放化疗专业知识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②制定护理计划。小组成员共同分析患者基本情况,建立档案,结合其病情、身体机能、康复需求等,制定个性化追踪护理方案。③落实追踪护理工作。放化疗前,加强护患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判断患者对于疾病、营养、癌因性疲乏、心理状态等专业知识的需求程度,以通俗语言予以解疑,借助于知识讲座、幻灯片、视频、宣传册及音频等形式介绍相关知识,增强疾病认知。通过癌症疲乏量表(CFS)对癌因性疲乏情况进行评估,结合机体状况制定营养方案,协助开展脏器病变情况排查,并制定放化疗方案。放化疗中,观察患者治疗期间机体情况,监测生命体征,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时报告主治医师并配合处理。按照计划加强营养指导,耐心倾听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放化疗期间的护理建议,酌情采纳合理意见,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同时,指导患者开展适度有氧运动,避免过度劳累,改善机体抵抗力。放化疗后出院时,根据患者机体状况,制定健康计划,内容有随访频率与时间、康复训练方法、营养计划与目标、心理干预措施、正确用药方法等,嘱患者按计划内容进行,家属予以监督及协助。发放治疗日记,指导患者填写,记录每日运动、用药及饮食情况等,并定期上门随访,1次/月,每次20 min,了解患者机体恢复情况,解答疑惑。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护理前、3个月后评估。

1.3.1 负性情绪 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定。SAS表由Zung编制,含20个评分项,各项以1~4分计分,其中15个项目正向评分,5个项目反向评分,标准分≥50分,即出现焦虑情绪,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31;SDS表由Zung编制,同样有20个评分项,各项以1~4分计分,标准总分为总粗分×1.25,取其整数部分。标准分≥53分,即有抑郁情绪存在,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84[7-8]。

1.3.2 遵医行为 护理后,依据文献[9]自制遵医行为调查问卷,评定两组遵医情况。问卷含康复活动、配合治疗、正确饮食、遵医嘱用药及定期复查5个方面,各以20分计,总分100分,得分95分及以上为完全依从,80~94分为部分依从,60~79分为一般依从,<60分为不依从。

1.3.3 癌因性疲乏 采用癌症疲乏量表(CFS)评定,量表由张凤玲等[10]翻译与修订。量表包括躯体疲乏(7个条目)、认知疲乏(4个条目)与情感疲乏(4个条目)3个维度共15个条目,从“无”~“非常多”分别计1~5分,总分15~75分,得分越低,癌因性疲乏程度越轻。该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5。

1.3.4 生存质量 通过中文版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通用量表(FACT-G)评定。量表由万崇华等[11]翻译与修订。量表包括功能水平(7个条目)、生理状况(7个条目)、社会/家庭情况(7个条目)、情感状况(6个条目)4个维度27个条目,各条目采用0~4分计分,总分0~108分,分数越高,生存质量也越高。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89~0.9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经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负性情绪 护理前,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均改善,SAS评分、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x±s)

2.3 遵医行为 观察组的遵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遵医依从率比较[n(%)]

2.4 癌因性疲乏 护理前,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生存质量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两组患者FACT-G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4 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比较(分,x±s)

表5 两组生存质量对比(分,x±s)

3 讨论

3.1 追踪护理模式可改善宫颈癌放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并提升遵医行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遵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追踪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遵医行为,与申雯等[12]研究结果一致。宫颈癌具有诊疗难度大、预后条件差等特点,放化疗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途径。然而,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多,加重患者身心负担及负性情绪,对治疗、护理工作产生消极应对的行为。研究表明,宫颈癌患者治疗中,通过加强专业护理,对于改善其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13]。追踪护理模式基于常规护理方案发展而来,强调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与严谨性,将其应用于宫颈癌放化疗患者中,通过放化疗前、放化疗中及放化疗后护理工作的连续展开,满足患者不同阶段的需求,提升护理工作的有效性。不仅如此,通过加强护患沟通,鼓励患者参与日常护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疾病认知,以客观心态面对疾病与治疗,增强治疗信心,缓解不安情绪与恐惧心理,改善负性情绪,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升遵医行为。

3.2 追踪护理模式可缓解宫颈癌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追踪护理模式有助于缓解癌因性疲乏。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明确指出,癌症患者中的第6大生命体征即为癌因性疲乏,指持续性痛苦症状,以精疲力尽、躯体疲乏、认知疲乏及情感疲乏等为主要表现[14]。癌因性疲乏为放化疗患者中的首要症状之一,不仅会加重患者病情,而且还会增加其心理负担,影响疾病转归。然而,受病情、放化疗毒副反应等因素影响,常规护理措施已无法满足宫颈癌放化疗患者的需求。于宫颈癌放化疗患者中加强追踪护理,使患者充分认识到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的重要意义,再予以用药指导、营养干预及有氧运动等,增强抵抗力,改善机体功能,有助于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

3.3 追踪护理模式可提高宫颈癌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追踪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受疾病、放化疗等因素影响,宫颈癌患者情绪易出现异常波动,加之易出现癌因性疲乏,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将追踪护理模式应用于宫颈癌放化疗患者中,通过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遵医行为,进一步缓解病情程度及癌因性疲乏,为患者恢复正常生活状态带来益处,促进疾病转归,改善预后水平,从而提升生存质量。

4 小结

综上所述,追踪护理模式可改善宫颈癌放化疗患者负性情绪,提升遵医行为,缓解癌因性疲乏,提高其生存质量。但本研究仅对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放化疗患者开展追踪护理,疾病性质单一,观察指标主观性强,后期需进行多中心研究,为追踪护理模式应用于宫颈癌放化疗患者中的价值提供更多数据支持。

猜你喜欢

因性放化疗负性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九句因理论的形式语义学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