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秋黄梨提质增效技术试验

2022-10-29田立刚侯洁梅张福霞

果农之友 2022年10期
关键词:树势梨园复合肥

田立刚,侯洁梅,李 丁,张福霞

(1巨野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巨野 274900; 2菏泽市定陶区黄店镇政府 山东菏泽 274000;3巨野县核桃园镇政府 山东巨野 274900; 4巨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巨野 274900)

当前,我国梨产业出现品种老化、果品质差、技术复杂、投入大效益低、小园盈利规模化种植亏损的现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梨产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1 我国梨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品种结构仍不尽合理;苗木生产混乱且质量差;传统栽培管理技术繁琐费工;土肥水管理粗放;病虫害防控预警和测报手段不健全;农机与农艺不配套,影响梨园机械化管理;采后商品化和精深加工环节薄弱。

2 针对以上主要问题进行的试验

自2018 年11 月开始应用梨提质增效技术,试验田3.5 亩,对照园2 亩。试验田与对照田都为晚秋黄梨,树龄7 年,生长健壮,为盛果期,但此品种为晚熟品种,11 月底成熟,因其挂果时间长、管理时间及难度都大,投入高,市场价格多为2~4 元/千克,亩产3000 千克左右,但商品果只占70%,亩效益不足7000 元,扣除套袋、农资、人工等投入,纯利4000 元左右。果农表示,不如砍树种粮食作物,然后去打工,管理一亩梨园,不如打工1 个月的工钱。笔者租用3.5 亩梨园,采用提质增效的方法,通过3 年多的试验,达到亩产4000 千克,商品果占90%,采取原味富硒生态栽培,价格平均6 元/千克,亩效益达到15 000 元。具体措施为:

2.1 秋施基肥加生物菌肥

2018 年11 月23 日,用果园开沟机在行间开深40 厘米、宽40 厘米的沟,每株施腐熟好的商品羊粪10 千克+生物菌肥2.5 千克+过磷酸钙(因该果园为碱土地)1.5 千克,与表土混合均匀施入沟中。目的是改良板结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使根系生长良好。因栽植小苗时未使用有机肥,故采取补偿性挖坑措施,每棵树的四个方向用地钻钻深40 厘米、直径30 厘米的坑各1 个,进行施肥。接下来的2 年,不再采取开沟施肥,采用果树栽植一生只用一次开沟深施有机肥技术(据了解当前美国多为此种施肥技术),省工省时不伤果树,值得大力推广。2019 年11 月、2020 年11 月,每株用腐熟秸秆有机肥10 千克+生物菌肥2.5 千克撒施到地表,用果园铙地机械进行15 厘米深的旋耕,同时把地表的杂草翻入土中,耕后浇水。对照园为春季钻坑施肥,以复合肥为主(试验园和对照园见图1、图2)。

图1 对照园采用清耕除草、主施复合肥方式,土壤有机质逐年降低

图2 试验园采用自然生草、树盘覆防草布、增施有机肥、菌肥方式,土壤有机质逐年增加

2.2 合理修剪、剪后清园

12 月中旬,遵循“因地制宜、因地因树整形”的原则,真正做到有形不死,无形不乱。因试验梨园正是盛果期,故不宜强整形,采取落冠开心、回缩技术。从树高度2.5 米处落头,以便于管理,同时对交叉、重叠、内藏、过长枝进行去除或回缩,使枝位合理、叶叶见光。接着把修剪下来的枝条收集粉碎加入EM 菌进行堆肥,以备来年使用,做到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使梨园产出的物质不出园(日本果园多为这种方法)提高果园有机质含量,利用废物减少污染。修剪完成,全园喷施5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药物清园,目的是封杀园中病虫害。对照园轻剪,干高3.5 米左右,剪下来的梨枝清出果园,烧火用。不进行冬季清园和浇封冻水。

2.3 高接换冠、增加授粉品种

试验园全为晚秋黄梨,未配置授粉品种。种植密度为2 米×3 米,树形为小冠疏层形,经过7 年的生长,树高为3.5 米,枝展2 米,已封行,通风透光差,这是产量低、病虫害多、品质差的主要原因。梨园共有10 行,隔3 行改接1 行为授粉树,品种为秋月,该品种是一个优良的中晚熟品种。做晚秋黄梨的授粉品种十分合适,增加结果率的同时提高果实品质。2019年3 月,采用保留6~8 个主枝改接,高接换冠2 行,虽然改接树当年未挂果,但增加了晚秋黄梨的坐果率,改善了果实品质,产量稳定在4000 千克左右。对照园,未改接换头坐果率不高,畸形果多。

2.4 果园生草恢复原生果园生境、生态种植

试验园采取株下铺地布、行间生草的方法。使用0.8 米宽的黑色防草布,顺行在树两侧覆盖树垄,因园中梨树为起垄栽植,覆盖宽度达1.5 米左右,用长度20 厘米的地钉固定,起到很好的防草作用。行间实施自然生草制,待草生长到30 厘米时进行割草处理,割下的草直接还田。据测算,每次每亩割青草1000 千克,约合干草300 千克,一年能割6 次,相当于每亩每年施有机肥1.5 吨左右,增加有机质2.5%左右。据2021 年6 月检测,试验园有机质含量由2018 年的15.42 克/千克增加到18.36 克/千克左右。同时发现园中蚯蚓增加、青蛙多,温湿度平稳,生态平衡,加上采用有机农药、物理防治、套袋等措施,减少了病虫防治次数,树势旺盛,叶片大而厚、油绿,果实品质大幅提升。对照园为清耕,人工拔草,土壤板结。叶片黄,树势逐年衰弱(图3、图4)。

图3 对照园3年后树势衰弱

图4 试验园3年后树势健壮

2.5 增施微肥、合理施用NPK 肥

试验园采用微肥喷施叶面,结合病虫防治加入叶面肥,有增效的作用,因微肥易被土壤固定,采用此方法事半功倍。合理施用NPK 肥,具体为春季花前施氨基酸500 克/株,结合花前水冲施;花后施硫酸钾复合肥500 克/株,撒后浇大水,水到肥到,满足花后梨树对营养的需求。膨果肥施用高钾水溶肥500 克/株),在8 月上旬一次施用,可以逢雨撒施,以后果期不再地面施肥。对照园为花后钻孔施肥(有机肥5 千克+复合肥1.5 千克/株),施后浇大水;膨果期挖坑施复合肥1.5 千克/株。通过3 年来的对比,其树势逐年衰退、病害严重,果品质量差。投入大,效果差。

2.6 品质提升,走差异化的路子

试验园只有3.5 亩,属于小户种植,笔者采用六不用原则:一不用化学农药、二不用含抗生素粪类、三不用激素、四不用污染水、五不用单一N 肥、六坚决不用除草剂。同时严格按照山东省富硒梨操作规程,采用山东省富硒产品指定硒肥,生产出原味富硒梨,经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6.8%,硒含量达到0.023 毫克/千克,酥脆爽口,有哈密瓜的香味(图5);对照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8%,不含硒,口感绵软,不清爽。试验园采取梨树认领、休闲采摘、超市直供、电商等方式,在品质提升的前提下,走差异化的路子,效果很好,好产品不愁销路,平均价格6 元/千克。对照园因口感不好,只能摆摊售卖,平均价格3 元/千克。

图5 试验园采用富硒栽培,果实品质大幅提升

3 结 论

通过3 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梨树提质增效技术简单易学,省力省时,真正做到了提质增效,果农增收,值得广大果农借鉴和应用。同时我国梨产业应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制定梨产业发展规划,做到资源与生产相协调、生产与市场相衔接、资金与人才相匹配,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优势区域。形成绿色发展模式,注重协调发展(生产与资源相协调)、节约发展(病虫统防、肥料统施、加快机械化生产进程)、清洁发展(梨园生态治理、采后清洁化处理)、循环发展(种养结合,多施有机肥少用化肥、修剪枝条粉碎还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树势梨园复合肥
2021年正阳县“沃夫特”复合肥在夏花生上的肥效示范
课题:梨园漫步
“梨园”指戏曲界
“梨园”指戏曲界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石榴上的应用效果
东北丰磁化炭基复合肥
双色球磁化炭基复合肥
纳米级脲醛缓释复合肥
浮梁县不同地形杨梅园树势与产量情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