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分析的8~15世纪西班牙伊斯兰园林中香景营造特征研究*

2022-10-27张茗科金荷仙

南方建筑 2022年10期
关键词:摩尔水池伊斯兰

张茗科,金荷仙,季 睿

近年来,随着气味景观进入大众视野,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自身周围的气味环境,不少学者开展了气味景观的研究。气味景观最早在1985年由Porteous提出[1],此后气味景观这一概念传入日本,并由日本创造了“香景”(かおり 景,意为“香味编织的风景”)一词,指向令人愉快、积极的气味景观[2]。

良好的气味环境是园林环境营造重要的一环,Engen等人的研究提出嗅觉的感知三叉神经与大脑的记忆和情绪区间相近,得出由气味引起情绪的回忆会保持得更久[3],因此香景的营造的意义并非只有嗅觉感官一个维度,而是与情绪、回忆甚至文化的关系密切。相关学者从香景的人文内涵、营建理法和观赏路线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梳理[4-6]。包广龙更是利用Fluent流体模型对扬州个园中的香景传播路径进行了可视化的研究,使得香景营造更为直观明晰[7]。伊斯兰园林作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其辉煌的造园艺术成就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8 15世纪的西班牙摩尔人时期的伊斯兰园林大都位于当时的首府格拉纳达附近,格拉纳达位于西班牙南部,山地较多,因此园林大都契合地形做台地,并在上面围筑高墙作“乐园”之意[8,9]。由于摩尔人部分从非洲进入西班牙,长期干旱的气候使得他们在营造园林时重视水池的使用[10]。在摩尔人的认知中,认为“乐园”中应该“瓜果飘香”,因此摩尔人营造的伊斯兰园林中较多地使用芳香植物营造视景和香景[11]。在这些园林中,不乏十分著名的园林杰作。例如阿尔罕布拉宫、格内拉利弗花园[12]和科尔多瓦附近的麦地那·扎赫拉园,麦地那·扎赫拉园依据山地按台层修建,是意大利台地园的起源[13,14]。在这些园林中,营造手法十分多样。阿尔罕布拉宫和格内拉利弗花园中的水体大多数以水渠的形式出现,以减少蒸发面积,减少水分流失[15,16]。此外,这些园林中的声景营造也十分多样,可细分为令人全神贯注的音乐、背景音和偶发音[17],这些自然[18]和非自然声音对园林中的体验有一定的助益。在伊斯兰园林中,十分重视植物阴影和香气的营造[19]。香景营造中,伊斯兰书籍《福乐智慧》提出要人体健康需要“以香养心”,并提倡环境中要有“丁香花的清香”“玫瑰花露”等植物香景的营造[20]。

通过文献的梳理发现,对于伊斯兰园林的研究中,从“乐园”营建思想、“惜水如金”的理水理念、植物视景营造角度深入探究的较多,而以香景为切入点的研究较少,且部分研究主要聚焦于以史料文献分析的方式,缺少使用现代研究的方法。

基于此,本文从8~15世纪西班牙摩尔人时期的伊斯兰园林中的香景营造入手,用文献分析法研究其园林植物配置选择、植物配置手法和园林香景组成;并利用Ansys Fluent、SKetch up等软件对格内拉利弗花园的水渠中庭进行模拟分析,验证环境要素对于香景的影响作用,为国内香景营造提供启示。

1 西班牙伊斯兰园林与香味的渊源

伊斯兰园林中使用香味主要受医学和宗教两方面的影响。

在医学影响方面,伊斯兰园林中对香味使用受当时的医学知识的倡导。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扩张[21],因此阿拉伯帝国、波斯帝国的区域都受伊斯兰医学知识的影响,西纳斯(980~1037)的著作中提出:“气味是精神的食粮。”他认为,人通过肺吸入的“气”可以对身体的三个系统(包括:肝脏、大脑、心脏)进行滋养。而当人吸入精细的芳香气味时,首先会滋养肺部,气血一体,肺再以脉动的方式激活别的器官(图1)[22]。在宗教影响方面,伊斯兰园林中对香味的使用受《古兰经》的思想意象影响。伊斯兰教《古兰经》相传是先知穆罕穆德的语言,其文字用阿拉伯语书写。在阿拉伯语中,“天堂”是al-janna,翻译过来是“花园”的意思。而《古兰经》中对天堂的描写:“……有乳河,乳味不变;有酒河,饮者称快;有蜜河,蜜质纯洁;他们在乐园中,有各种水果,可以享受。”[24]综合来看,所描写的天堂充斥着香气,而花园与天堂同义,其营造也受到“天堂充斥香气”意象的影响。此外,在伊斯兰的《圣训》中也写道:“气味是灵魂的食物,而灵魂是功能的载体。”[23]也进一步映证香味在伊斯兰园林中的重要性。

图1 基于伊斯兰医学认识的身体系统关系图

在伊斯兰园林香景营造领域中,摩尔人时期的花园非常具有代表性。8~15世纪期间西班牙处于摩尔人的统治下,摩尔人在建造园林时重视对芳香植物地使用。朱建宁对摩尔人的造园评价中有“擅长使用芳香植物”的论述[25]。作家伊本坎哈Ibn Khaqan对于摩尔花园有这样的描写:“花园里日夜吹拂着凉爽宜人的微风,风中带着芳香的气味”[26]。在对于摩尔人时期几个重要的园林中,在作品中都有过描写。如对于科尔多瓦大清真寺橘院就有“开花时节整个院落充溢芳香”的描述[27]。对于阿尔罕布拉宫,纳萨里王朝的大臣伊本·祖姆鲁卡的一首诗描绘道“谁也不曾见过如此郁郁葱葱的花园……享受着远处丰收的喜悦和馥郁的芳香”[28]。西班牙著名的造园艺术家卡萨·瓦尔德侯爵也评价阿尔罕伯拉宫的花园“每逢满月之夜,那里的美达到极至,饱含着茉莉花和桔花香味的空气,能把人薰醉”[16]。因此,摩尔人时期的伊斯兰园林中的香景营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 西班牙伊斯兰园林中的香景特征

2.1 香景中的植物组成

在摩尔人时期,格拉纳达、塞维利亚和科尔多瓦是当时的园艺中心。伊本·卢亚南的《农艺论述》中记述,摩尔人的植物既有装饰作用又有经济效益[29]。园中乔木选用三球悬铃木居多,第一是因为悬铃木自古以来就被波斯人当作避瘟疫之物,人们喜欢喜欢将它种在自己的住房四周。第二是由于这种树木既可以作为树林,也可以作为林荫树[30]。其余选用海枣、地中海柏木、香樟、柳树、合欢等可以起到遮阴纳凉作用的乔木,或是无花果、柑橘、樱桃、柠檬、木瓜等果树。

灌木选用月桂、黄杨、桃金娘等经过修剪,用以分隔空间形成分区。在摩尔人时期,桃金娘是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物种之一。这种灌木在阿拉伯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带有“baraka”(意为“祝福”)的植物,具有茂密而芬芳的叶子。它一直被用作孤立的标本并剪成树篱,用于所有时代和阿尔罕布拉宫的几乎所有花园,最重要的是它在桃金娘庭院中的使用[31]。桃金娘的名字来自阿拉伯语al-rayhan,“芳香”,因为它的叶子在摩擦时会散发出香气。在其众多品种中,阿尔罕布拉宫中存活的品种被叫做"摩尔人桃金娘",各方面的品质都较为优异。这种桃金娘在阿尔罕布拉宫中为芳香环境的营造做出了较大贡献。常用的攀援植物如葡萄、常春藤、迎春等,可爬满凉棚。芳香开花植物选用紫罗兰、茉莉、紫丁香、月季、水仙、蔷薇、夹竹桃、月季、薰衣草、紫罗兰、薄荷、百里香和鸢尾等。

在花卉品种的选用方面,茉莉在伊斯兰园林中影响较大。茉莉的芳香气味清雅,使得人们认为茉莉的香气是与神沟通的中介[32],虽然伊斯兰教禁止个体崇拜,但是茉莉在信徒心中具有神性色彩,在诗歌中与具有王权象征的麝香放在一起歌颂。如波斯诗人内扎米在抒情诗中以素馨花瓣作比喻,称赞爱人的美丽……乌黑明亮的纯麝香;恰似一块黛玉,镶嵌在茉莉花瓣上[33]。将茉莉与麝香组合,是对茉莉所处地位的一种肯定。而茉莉的地位也是其被选用的重要原因。

伊斯兰园林中的植物选择还根据其香气和功能作为标准进行选择。如柑橘在园中使用也很普遍,由于在西班牙地区柑橘口感并不出众,因此被种植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其果实发出的特殊香气能够使人感到舒爽[35]。散文家华盛顿·欧文在其著作《阿兰布拉宫》中对柑橘的香气有所提及“有几株橘树的枝叶一直伸到窗子里面来了,香气醉人。”[36]此外,蔷薇也作为营造园林常用的植物品种。蔷薇的香气迷人,古代宫廷中很多使用的香水都是蔷薇水,芳香宜人。中世纪诗人萨迪的诗集《蔷薇园》中,就有“美女丰润的面颊犹如鲜红的蔷薇花”之句歌颂蔷薇[30]。

在植物种类组合层面,伊斯兰的花园中的植物组合模式,会被学者画师整理出现在早期的书籍和书画资料中[34](图2)就其植被类型来说,主要是草本和藤本的组合,左侧是葡萄,而右侧是茛苕卷草。两种植物都是地中海沿岸常见的植物,茛苕卷草象征着智慧、艺术和永恒,后来意化演变成了“阿拉伯藤蔓纹”[37]。此外,也有木本、草本和藤本的植物组合(图3),在一个具有明显特征的十字形水池分割的花园中,种植着天竺葵和三色堇,以及在园子靠墙的一侧种植着石榴。此外,在西班牙伊斯兰园林中也不乏大量使用果树作为种类搭配的植物组合,如伊本·鲁云提出的花园配置[28](图4),园中就使用了苹果、梨树、李子和杏树等大量果树相互组合。大量使用花卉的植物组合(图5)同样十分常见,有包括茉莉、蔷薇、三色堇和月季在内的花卉组合。具体整理如表1。

表1 伊斯兰园林中的植物组合

图2 伊斯兰植物著作中的葡萄与茛苕卷草的组合

图3 伊斯兰典籍中的植物组合插画

图4 伊斯兰学者伊本·鲁云提出的花园设计与种植平面图

图5 伊斯兰学者纳西里在著作《伊尔沙德·齐拉》中提出的植物设计

在选用芳香植物造园的同时,伊斯兰地区还针对所选的芳香植物及其提取物对人体的功效进行了总结和记载。如表2所示[38]276。

表2 芳香植物以及对应效果

2.2 香景中的香薰香料组成

在伊斯兰的信徒们看来,芳香长久以来与纯洁和不朽联系在一起,与腐败和死亡相反,构成了天堂园的本质。除了芳香植物营造的香景之外,伊斯兰信徒使用的香薰香料也成了园林中香景的重要构成要素。

中世纪伊斯兰使用香料香薰已经十分广泛,几份涉及香水的伊斯兰时期的手稿列出了大量的香料,包括丁香、麝香、本油、玫瑰和玫瑰水、阿拉伯茉莉,它的时间可追溯到9世纪中后期[39],与西班牙伊斯兰造园时间吻合。

2.2.1 麝香

麝香作为伊斯兰地区首屈一指的香料,因为麝香是被伊斯兰教先知穆罕穆德选中的香料,并因此成为了先知的气味。伊本·卡伊姆·贾齐亚也在他的著作中这样评价麝香:“它是各种芳香之王,最高贵、最甜。”[38]326并且穆罕穆德之后的各个伊斯兰地区的君主诸侯都喜欢使用这种香料,麝香逐渐被皇家所垄断,也逐渐与王权的象征挂钩。

麝香在花园中的用途主要有三种:第一,中世纪早期的伊斯兰熏香被设计成在热炭上闷烧,通常由沉香木、麝香和龙涎香组成(麝香作为主要香料),使得园中香气四溢。伊斯兰的君主们会在庆祝的日子进行香会仪式,信徒们会把樟脑放在高处,挖坑点燃熏香和沉香并在烟雾中祷文、诵经,同时还会在很多金属器皿中装满麝香、檀香和藏红花,用来营造芳香的背景[40]。这种用法大多集中在清真寺的花园中,如科尔多瓦大清真寺。在814年“沟壑之日”暴乱之际,君主也依旧在寺中以麝香沾满口鼻与胡须祈祷,以求宽慰[41]。第二,君主们的花园地面是由麝香制成的,用于营造芳香天堂的圣境。第三,很多花园中的沙丘是麝香制成的,用于产生浓郁的香味[38]。

2.2.2 松香

在西班牙伊斯兰园林中,常使用松香构成一个较好的系统。园丁会在植物的表面或者是园中某处涂抹松香,在营造良好香环境的同时可以用于吸引鸽子,而鸽子在园中可以有效地赶走毒蛇,鸽子的粪便可以当作肥料,鸽子的声音在当时的人看来也可以引起愉悦的情感,进而对人有好处[42]。

2.2.3 其他香料的使用

除了麝香和松香,在西班牙伊斯兰园林中也有其他香料的使用。比如用芬芳的蜂蜜处理植物的根、茎和种子,可以提升植物的香味和色泽[43]59;西班牙伊斯兰园林中常常种有很多果树,使用橄榄香油和甘草可以使果树增加甜味;用甘蔗叶、樟脑和麝香处理过的果树和甘蔗也会变得更甜[44];有伊斯兰著作也曾提到,用香木香叶浸泡的叶片水浇灌泥土也会使植物长得更好[43]61。这些香料的使用可能主要是考虑植物的功效,但是也为园林中香景营造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摩尔人的认知中,芳香象征着神圣。香料的使用被视为防止腐败,与人们塑造“乐园”的意旨相统一。

2.3 园林中香景的营造手法

2.3.1 香景营造中的植物配置

在西班牙伊斯兰园中,植物配置的著名案例就是科尔多瓦大清真寺橘苑。橘苑在清真寺内部,位于清真寺及塔楼的中间,四方形的庭园中种植着橘子树。橘苑的植物布局和理水方式相互配合协调。这个空间营造的意象与《古兰经》描写的天园吻合:“瓜果不断,鲜果飘香”,其果树和芳香植物的应用是其最大的特点[45]。在伊斯兰古书的插画中也有涉及科尔多瓦大清真寺的布局(图7),院中的150棵橘树以网格状排列,并且还混合种植了一些棕榈。这些橘树被分成三组,每组由一个以中心喷泉供水的水道系统灌溉[12]。灌溉网络系统使这个院子独具特色,室内外空间被出色地融合在一起,与此同时整个空间由众多的橘树形成了出色的芳香景观。

图7 科尔多瓦大清真寺平面图

在西班牙伊斯兰园林中,植物的修剪与组合也会对香景产生一定的助益。西班牙伊斯兰园林的植物造景配合建筑园林的规则式平面布局,植物也采取规则式修剪形式[19]。

水渠中庭和柏树中庭是格内拉利弗花园中两个较为著名的花园。水渠中庭的水渠两侧种植几何造型修剪的植物,靠墙种植修剪绿篱,喷泉一端摆放六盆造型修剪植物,并在园中点缀番石榴、橘子树、柏树和蔷薇等植物,植物散发着芳香气味。此外,伊斯兰的造园师们非常注重阴影的使用并与修剪的树篱进行配合,这样的种植方式在古代伊斯兰信徒的手稿中就出现过(图8)。图中水鸟在一个有青铜马头喷口的水池中游泳,而水池的一侧种植了高大的树木。修剪整齐的绿篱在水池边形成浓荫,与园林的围墙形成了较为封闭的小环境,体现出了浓郁的花香,达到香溢庭院的效果。

图8 著作《Bayad wa Riyad》中的手稿插图

而柏树中庭中央水池由修剪的规则式紫薇绿篱包围,庭园中水渠与建筑之间的高大林荫乔木在炎热干燥的气候下提供遮阴,同时使用修剪整齐的常绿灌木绿篱,还会在庭园中布置栽植于盆中的造型修剪植物[19]。这样的修剪以及设计不仅香景营造出众,也会让香味在园中停留较久。

2.3.2 狭长水池的缓滞留香作用

在西班牙的伊斯兰庭院中,常常有庭院中有狭长形的水池(图9),这样的水池往往对庭院中香景营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长水池在干旱的环境下能够减少蒸发,相比于宽阔的水池更加容易被建筑植物的阴影所保护(图10)。在图10中,水池的大部分区域和建筑两侧的墙角阴影较深,属于阴影覆盖最密集的地方,能够有效减少蒸发。摩尔时代的园林,由于战争的威胁院墙十分高大厚实。因而水池配合院墙以及修剪绿篱能够达到留香的作用。

图9 西班牙伊斯兰花园中的狭长形水池

图10 格内拉利弗花园水渠中庭日照分析图

在减少水分蒸发的同时,园中植物的蒸腾作用并没有减少,因此在园中靠近墙体的局部会由于气体流动较少,湿度较高而在有植物香气的时候呈现出香满庭院现象。在2004年,就有文献表明:湿度的增加可缓解鼻干燥和鼻粘膜充血,且使嗅觉更加敏感[46]。

为了验证花园的的留香效果,笔者利用空气流体学软件Ansys Fluent对格内拉利弗花园常见风环境下的香气传播做了模拟(图11、12)。模型利用Weather Spark网站得到了西班牙格拉纳达的详细天气数据。格拉纳达全年大量时间温度高于16℃,并且大多数园林中植物在夏季达到较为旺盛的生命周期。因此模型选用24℃作为模拟温度。并且选取夏季盛行北风的风向,由于格拉纳达的风速常年低于13.2km/h且高于9.1km/h,因此模型选用12km/h作为模拟风速(数据来源:https://zh.weatherspark.com)。

图11a表示了园中各处气流的流动方向,到了水渠中庭(红框区域)气流的流速下降,局部涡流出现(图11b),园中其他区域包括水渠中庭自身的香气聚集在此,形成了“香满园”的景象。如图12气流云图显示,图中冷色调代表气流流速减慢。有一条虽不与水池完全吻合,但是大致可以判断与水池有关的区域以及西侧靠墙区域气流明显改变方向,流速减缓同样可以佐证水池可以与其他要素共同作用起到保留香气、构建香景的作用。

图11 b 格内拉利弗花园的风流涡流图

图11 a 格内拉利弗花园的风流矢量图

图12 格内拉利弗花园的风流传播云图

本次的模拟结果与之前类似的实验结果吻合,在风速有促进液滴蒸发,加快液滴换热的效果且风速越高温度降得越快的情况下[47],经过水池减速的气体带有的水分多,在一般性情况下带水分的空气吸附性大于空气本身[48],因此经过减速气体可以吸附更多的芳香植物挥发物,从而达到“留香”的效果。

2.3.3 下沉式种植池的设计

在干旱和炎热的环境条件下,典型的伊斯兰园林中的种植池都采用下沉式。这种下沉式的种植池设计与园林香景的营造息息相关。

伊斯兰园林的种植下沉设计也与伊斯兰坐观观赏的方式有关,这起源于早先波斯人喜欢席地而坐的习惯。夏尔丹曾提到波斯人的风俗是常常在园中坐着欣赏[49]。这种习惯也随伊斯兰文化几乎传遍整个伊斯兰世界。在这种以坐观式为主的较封闭的小庭园里,景物以低平为主。这种下沉的种植池设计往往也增加了使用者的嗅觉体验。当使用者坐观欣赏花园的时候,他们距离植物往往比站立时更加接近,能够嗅闻到更加芬芳浓郁的花香。在花圃中也有种植一些树木,但下沉式花圃会最大限度地减低它们的高度,以适应坐观的需要。因此阿拉伯造园师常喜欢在植坛中用黄杨绿篱组成图案,黄杨树篱高度不高,刚好符合使用的需求[50],下沉式种植池这一做法在诸多伊斯兰园林考古过程中得到了证实。

3 摩尔人时期伊斯兰香景营造的启示和展望

摩尔人时期伊斯兰园林中的香景营造代表摩尔人的智慧,对于当代国内的香景营造有一定启示意义。

第一,在园林香景的特征中,植物的组成作为香景营造的基础十分重要。摩尔人时期伊斯兰园林中的植物选择在宗教、风俗或医学因素影响下,受植物香气、功能等影响,形成一定的配置模式;对于我们的香景营造而言,可以从自身文化角度出发,利用本土物种结合中国传统的“梅兰竹菊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等适配于我们的文化因素,营造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香景。而对于西班牙园林中的植物搭配组合需要加以严谨的审视,毕竟两种文化无论起源、背景都有不小的差异,应取其精华加以利用。

其次是在气味环境中对于香薰或者香味产品的使用。香景不仅仅存在于园林中,构建良好的气味环境也是人居环境中嗅觉维度的重要任务。除了依靠芳香植物承担大部分香气营造,我们也可以通过香味产品去营造或辅助营造良好的气味环境。日本曾经投放过香水进入空气系统来改善办公环境的气味,美国也曾经效仿但是最终被禁止,因为每个人对香水气味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气味会导致部分人群复发哮喘等疾病[51]。因此,利用香味产品改善气味环境时也需要注意使用的目标人群,香水改善气味环境在美国的失败可以理解为一种技术的不成熟,这也是一个值得继续研究的领域。

第二,在园林香景的营造中,注重水体和绿篱等园林要素的协同作用。在西班牙园林中,园丁注重绿植的修剪结合位置摆放从而达到使庭院留香的目的,并通过进一步水池的递引作用使得香气效果更佳。而下沉式种植池的使用则是基于“坐观”的习俗拉近了香景和使用者的距离。在香景营造的领域,把植物、水体和建筑或地形等因素加以结合可以产生较为理想的效果,其中更进一步的机理探究也是笔者希望继续深入探究的方向,即湿度、温度对于人体嗅觉的生理影响及其衍生的相关研究问题。

结语

本文选取较具代表性的西班牙摩尔人时期伊斯兰园林作为研究对象,从香景特征和香景营造手法等方面,得出其园林中的植物种类、植物配置模式和香薰香料的使用等香景特征,并总结出伊斯兰园林中的香景营造手法;利用Ansys Fluent、SKetch up等软件对格内拉利弗花园的水渠中庭进行模拟分析,发现十字形狭窄水池的递引过渡作用,即水池产生的小气候也对香景营造有一定的助益作用;园中下沉式的种植池符合人们“坐观”的需求,能够使人更加近距离地感受植物的芳香。以上发现希望能为国内香景营造提供一定的启示。摩尔人时期伊斯兰园林中的香景营造手法丰富,目前我们只能通过史料和计算机模拟去分析,并从中借鉴。但是,对史实的探索一直在发展和进行,如对于阿尔罕布拉宫的古迹的考古探寻也在由阿尔罕布拉基金会持续推进,会有更多的信息被发现和证实。嗅觉环境的史料持续丰富和详实,再加上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将会对此领域的研究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致谢:感谢中国科学院大学陈巍提供的伊斯兰草药典籍《药食汇编》的法文译本。

图、表来源

图1、10~12 :作者绘制;

图2 参考文献[18];

图3~5、7、8 :参考文献[28];

图6: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 ailV2&ccid=xnLhGivf&id=ED2FD9B1AE081A59AEFB523C 3EEA87DFADA0ED25&thid=OIP.xnLhGivfFarIN0OP2Gqv-QHaE8&mediaurl=https%3a%2f%2fimg1.qunarzz.com%2ftravel%2fd0%2f1712%2f22%2fc98206f66004deb5.jpg&exph=4000&expw=6000&q=%e7%a7%91%e5%b0%94%e5%a4%9a%e7%93%a6%e5%a4%a7%e6%b8%85%e7%9c%9f%e5%af%ba&simid=608011290290712115&FORM=IRPRST&ck=C870198727EF2E7ED0127360810C703D&selectedInde x=42&ajaxhist=0&ajaxserp=0.

图6 科尔多瓦大清真寺橘苑

图9:参考文献[25];

表1~2: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摩尔水池伊斯兰
战场上的雕塑家——亨利摩尔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车 站
西方摩尔研究概观
休闲假期
责任(二)
找水池
论中世纪伊斯兰海商法的形成
水池里共有几杯水
伊斯兰刀剑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