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的艺术素养如何落地

2022-10-27闫进平,罗强华,靳朝阳

山西教育·管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三科美育戏剧

日前,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艺术课程方面进行了较大改革。艺术课程由原来的两科变为五科,分别是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纳入中小学教育各个学段以及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体现了国家的育人目标指向。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美育正成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新三科”的落地落实将助力学生开启“核心素养”养成之旅。

过去,音乐和美术是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新三科”的设立,从国家发展需求来看,是一个新举措;从教育本身的发展来看,是一个新突破;从教育的使命来说,“新三科”的设立对于“五育并举”的实施至关重要。

如何看待此次艺术增科扩容?学校美育教育如何真正落地?此次艺术课标改革中“新三科”开设的价值意义何在?在课程学习中,如何具体实施呈现?新课标提出的“创造美的能力”,会带来哪些育人方式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又如何使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落地,推动我国美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期,我们约请一些作者,就此进行笔谈。

核心素养本位的艺术教育探析

文 闫进平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一生痴迷音乐,他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艺术修养。”物理学家李政道喜爱绘画,他说:“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家们的箴言道出了艺术素养的重要。

新课标下,艺术素养扎实落地是艺术课程的关键,笔者就核心素养本位的艺术教育谈几点思考。

一、强化素养立意,坚持立德树人

结合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学科本质,以艺术课程素养为导向的教学应始终遵循立德树人根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课堂教学,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领学生在审美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美培元,以美铸魂。

二、立足艺术实践,实现以美育人

崔允漷教授在解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时问:“我们是否在用不科学的方法学科学,用不言语的方法学语言,用不着地的方法学地理,用不艺术的方法学艺术?”这一问正是强调了学科实践的重要性,对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质疑。艺术课程的特征之一是实践性,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实践取向的艺术学习情境,在班级、校级等以艺术体验为核心的多样化实践中,实现艺术课程的以美育人功能。例如,在世界读书日,我班设计了《红楼春趣》等剧本表演。学生在活动策划、台词撰写、服装准备、道具制作、化妆、表演、欣赏、评价等艺术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发展了艺术课程核心素养,即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

三、关注课程综合,突出面向人人

关注基于艺术学科本体基础上的各科融合,要构建全员美育、全方位美育、全过程美育的格局。比如,在开展足球比赛时,我班同时设置绘足球、摄足球等比赛,通过体育向绘画、摄影等艺术方向辐射。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这样的大课程、跨学科设计关注到了每个学生。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人人展示科技幻想画,将科技与绘画连接,以艺术育人促进五育并举,凸显美育的价值和作用。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凤鸣小学校)

学校美育有赖于“双减”政策落实

文 罗强华

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让美育教育落地落实成为可能。因此,要让美育教育落地,须有效落实“双减”政策。

一是改变学校的育人理念。学校要积极落实“双减”政策,重视美育价值,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美育课程,开发符合本校实际的美育校本课程,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形成美育教育体系。同时,要加强美育的管理制度、课程建设、美育活动、课堂教学、教师考核、激励措施和师资储备等方面的建设。

二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繁重的学业负担让学生连基本的美术和音乐课都难以保证,更遑论开设舞蹈、戏剧和影视等课程。学校和家长要通力合作,从课程、活动、社会、人文、自然和艺术等方面着手,为学生提供欣赏、体验、创造和展示美的机会。当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接受艺术熏陶和训练,将有效发展学生的艺术爱好、潜能和素养,并提升学生的感性思维。

三是缓解教师的应试压力。很多教师受升学压力的影响,被迫强化考试科目教学,不惜“内卷”。“双减”之后,教师从应试教育的泥淖中走出来,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实施美育教育。其实,美育不仅仅是艺术教师的职责,每一个教师都应当承担美育任务,都可以根据自身特长来扩充美育教学资源。同时,各学科教师要相互协作,开展综合性和跨学科的美育教育活动。

总之,学校要有效落实“双减”政策,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美育教育资源和活动平台,以提升学生认识美、靠近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作者单位:重庆市巴蜀渝东中学)

家校社协同育人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文 靳朝阳

落实美育教育仅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孤军奋战显然不行,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相互协同,发挥各自优势和教育功能,综合育人、立体育人,家校社“三位一体”,共建美育教育新样态,实现学生艺术素养的真正提升。

一、家庭:艺术素养的“孵化器”

孩子对艺术的感知、兴趣和热爱是在家庭的熏陶和耳濡目染中形成的。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文学史上“苏门三父子”,书法世家王羲之、王献之,都是文学艺术的家传和师承的典型代表。在孩子艺术素养形成过程中,家庭起着重要作用,是孩子艺术素养的发现者、“孵化器”。

二、学校:艺术素养的“培养皿”

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在课程育人、学科实践中,应使艺术教育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现在,不少学校开设兴趣特长课程、课外拓展课程,比如演唱、民乐、国画、民间艺术、校园影视等课程,都深得孩子们的喜欢。学生通过自主选课、走班上课,以满足不同先天禀赋、兴趣特长的学生个性化发展,有针对性地接受艺术教育,使学校成了孩子艺术素养的练习场、“培养皿”。

三、社会:艺术素养的“实验场”

丰富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活动,可以成为孩子们艺术教育的实践平台。比如,少年宫,可帮助学生学习多样的艺术形式;博物馆,可让学生领略艺术这一大千世界的博大精深;民俗活动,可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明星演唱会,让学生体验现代艺术的风采;社区联欢,小演员吹拉弹唱样样精彩。学生,不仅是艺术的感受者、鉴赏者,更是美的参与者、创造者。社会为学生提供了艺术实践的广阔舞台,也是学生艺术素养的融合器、“实验场”。

落实美育教育,基础在家庭,核心是学校,社会是补充和延续。家庭做好艺术启蒙,学校实施课程育人,社会提供实践平台,三者各司其职,协同育人,美育教育才能落地生根。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分校)

学校美育落地的三个立足点

文 秦 超

2022年4月颁布的新课标进一步完善了艺术课程体系,每一门科目都有详细的教学内容和建议,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方向。

一、以课标为引领,转变思想观念

美育教育落地的首要工作就是全面研读艺术新课标,把握育人方向。学校要成立艺术新课标专项研究小组,从艺术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艺术课程课时的设置、艺术课程活动的设计、艺术课程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反复研读,最终目的是理解艺术课程学科素养的内涵,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同时,艺术课程教师要协同配合,形成艺术课程教育共同体,就艺术课程教育的关键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进一步形成课题,并在实际教学中总结经验,反思艺术课程设计是否能将课程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二、以文化为基点,营造美育环境

学校要在艺术新课标的整体要求下,重新构建校园美育教育环境。例如,在学校设计专门的艺术长廊,将世界著名画家、雕刻家、音乐家、戏曲家、电视电影导演等作品和简介呈现出来;同时,校园的建筑设计、花卉绿植的摆放等都追求其美学意义。如此,学生走在校园中,时刻都能感受到校园之美、艺术之美,学生也会因此而喜爱艺术类课程,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类艺术课程学习活动中。

三、以实践为主线,优化美育课程

美育教育要以实践为主线,全方位落实艺术新课标。例如,针对优美的校园环境,开展“我笔下的美丽校园”实践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观赏,以绘画、摄影等方式呈现学习成果,并通过客观公正的评价,提升学生对美丽校园的认同感;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戏剧中的某一角色,感受戏剧人物的魅力,学习戏剧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总之,要以实践为主线,为学生搭建更多的美育教育平台,发挥各类美育教育资源的价值,实现立德树人。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高新第一中学)

落实艺术素养要有创新意识

文 张 华

新课标对艺术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和学生如何接得住、学得好,是我们一线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摆脱单纯书本的教育模式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是就教材讲教材,好像没有教材就上不了音乐课。在学习《长江之歌》这一课时,由于区域条件的限制,学生没有办法亲身领略长江的雄伟风光,那么如何让这堂课动起来呢?我先把《长江之歌》大概的旋律线画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们结合自己所学地理知识,依长江流域的整体走势来讲解《长江之歌》的旋律结构特点,探讨音乐作品的情感变化。学生们反应都非常积极,并能有见地地提出一些问题来,整个课堂就变得活了起来,既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又打开了学生想象的空间。

二、摆脱单纯模仿的教育模式

我们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唱歌课、知识传授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让孩子不仅能够认识美,还能创造美;让孩子不仅能欣赏艺术,还能亲自唱歌、跳舞、表演等。

三、摆脱单一思维的教育模式

艺术教育要让学生能够理解艺术的内涵。在讲解《龙的传人》一课时,在学生尽情演唱后,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假如你当下正处在民族危亡的历史环境下,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华儿女,你会如何用艺术手段抒发情感呢?请说说理由。学生们兴致高涨、议论纷纷,有的主张用文字唤醒沉睡的国人,有的主张用乐器鼓舞士气,有的主张用歌舞激发爱国情怀,好像大家此时真的处在那个年代。学生在讨论中尽情地发挥思维的潜力,广泛地进行交流分享。

艺术教育其实是核心素养的培育,是让专业的艺术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常态化的艺术教育涵养学生,逐渐内化为学生本身的修养,提升学生个人素质。这才是艺术教育真正的内涵。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市实验中学)

艺术素养的培养应创新思维和方法

文 钟乐江

学生艺术素养培育和其他文化素养教育不同,传统的班级授课、统一要求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目的。我们要改进艺术课程教学方式,创新艺术教育的思维和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美育素质、美育观念,塑造学生的美好灵魂,从而让艺术素养培育真正落地,收到实效。

一、注重统一授课与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

在现行班级授课制对各门学科都有课时要求的情况下,我们要注重统一授课与因材施教的有效结合。一要做到统一授课、分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提问、分层要求,以激发所有学生学习艺术课程的兴趣。二要分层安排作业的数量和难度,让学生都能通过努力做完、做好,激励大家不断进步。三要统一组织质量检测,分层设计不同考试要求。根据班上学生实际,充分考虑试题的难度和数量,安排二至三类或更多类型的考试试卷,让绝大多数学生享受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二、注重课内教学和课外辅导训练的有机结合

在按照国家规定的课时上好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等时间,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组建艺术兴趣小组,仿效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方式,加强个别辅导和专项辅导训练,注重培优补差,注重小组帮扶,让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促进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三、注重常规教育和超常规培养的有机结合

教育不仅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更要注重培养有特殊专长的创新型人才。一方面,要善于发现那些在艺术领域有特殊专长的奇才,因材施教进行培养,以进一步保护他们的特殊兴趣,彰显他们的特殊专长。另一方面,要善于为这些特殊“苗子”创设绿色培养通道,创造“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选才和育才路径,通过超常规的方式,对这样的人才进行特殊培养,让这些学生脱颖而出,最终在特殊领域做出特殊贡献,彰显价值。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实验学校)

新三科背景下的小学艺术核心素养教育探析

文 罗 佳

新课标将艺术课程由两门学科增加至五门,以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让学生可以充分地挖掘个人优势,培养艺术特长。

新课标下的艺术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过去更多关注了教学内容,而现在则以知识、技能为本位转向以能力、素养为本位。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课程设计。首先是问题设计,其次是情景设置,最后是任务确立。需要在每个环节给予学生“把手”,注重感知体验,营造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善用信息技术手段继承和创新,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激发学生艺术潜能。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艺术课程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别样的体验,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学习体验。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更要注意的是将艺术课程与学生的学习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享受乐趣的同时也学习到知识,将艺术内涵融入到学生的生命体验中,从而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使学生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分校)

正确认识 稳步推进

文 姜 泽

艺术课程“新三科”的增设,顺应了时代发展,聚焦了核心素养,突出了任务教学,强化了育人功能,对于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科学实施“五育并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增科扩容,尊重兴趣

笔者认为,当代青少年的发展呈现出视野更加开阔、兴趣更加丰富、需求更加多元的整体趋势。新课标的课程涉及多种艺术形式,注重学生的多感官体验。例如,增加的影视关注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与数字媒体的交互。又如,增加的戏剧关注了文化理解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戏曲的兴趣。“新三科”并非新生事物,契合了大众特别是小学生兴趣的增长点,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多元发展需求,在个体的成长之路上给出了新的中国方案。

二、美育落地,激发潜能

众所周知,美育可以培养学生以艺术的眼光审视世界,以“共情”的方式思考社会与人生,在生命体验中感悟真善美。例如,增设的影视课程,包含了欣赏、表现、创造和融合等四大板块,旨在引导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有效开展艺术学习实践,整体呈现出由低到高和从感性到理性的进阶,而美育也实现了从形式到内容的感知与理解,成了兼具艺术形象与思辨体验的学教评一致性活动。

三、学科整合,转变方式

从课程实施看,教师可致力于问题设计、情境创设和任务确定的研究,从课标阐述的艺术课程实施落地等五个具体方面开展学科内和跨学科整合的结构化教学活动。例如,小学生喜爱的课本剧和音乐剧创作表演,教师可调动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和知识基础,甚至结合语文和英语课程中的相关内容,组织学生参与剧本策划、构思演出和创编实践,体会戏剧本身的魅力,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学会以他人视角看待问题,通过在虚拟环境中体会和理解人物思想提升共情力。

总之,课程标准的调整必然带来教学理念的改变,只有将艺术课程真正落实到位,才能使艺术课程“创造美的能力”这一核心素养真正落地,推动我国美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天津市河东区益寿里小学)

戏剧教学不能流于形式

文 李永春

基础教育阶段,应该着力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上下功夫。但由于社会偏见、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设备短缺等因素,导致教学实践上偏重文化教学,对音乐、美术、体育教学重视不够,而国粹的代表京剧、书法等甚至进入不了课堂。

我们在为戏剧纳入中小学课程点赞的同时,也应好好琢磨一下怎样才能让戏剧教学不流于形式。

让戏剧在孩子们的心中占有一席之地。现在的孩子是伴着流行歌曲长大的,对戏剧认识少之又少。加之戏剧文本晦涩难懂、技法繁复,孩子一时半会很难接受。这时,就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多管齐下,创造戏剧氛围,培养孩子的戏剧感觉。只有孩子心中有了戏剧基础知识,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普及国粹知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现有中小学教师普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戏剧教育,教起戏剧来只能照本宣科,草草了事。为此,学校应该聘请戏剧专业人士担任戏剧课程教师,这样才能把戏剧要义讲清弄明,把技法展现出来,让学生体会戏剧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一门课程的开设,需要强有力的考核评价体系作保障。中小学戏剧教学评价体系还很薄弱,专业性要求不高,迁就现有教学模式的痕迹仍然存在,可能造成戏剧教学不被重视、考核评价流于形式。为此,应该科学建立戏剧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让它切实发挥作用,以促进戏剧教学实打实地开展。

用好激励措施。作为一门中小学新兴学科,戏剧教学的激励措施应该是多于其他学科的。只有充分发挥了激励的指挥棒、导向杆作用,把学生归拢到戏剧的旗下,才有利于戏剧教学的真正开展。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古县县委办公室)

综合施策助力艺术素养落地生根

文 雒会龙

新课标新增舞蹈、戏剧和影视三科,丰富了美育内容,也对美育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发挥好“新三科”在以美育人中的价值引领作用,需要综合施策,多角度发力。

配齐师资“动起来”。学校要专题研究“新三科”在课程育人中的内涵及意义,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尽快配齐师资及相关硬件设施。除了积极争取“新三科”专业教师外,还要广纳人才,对有相关专业特长的老师开展入职培训,在工作量计算、评优选先、职称评聘等考核方面适度倾斜,引来“金凤凰”。

强化学习“走出去”。学校“新三科”的开设,要走出去和高校相关专业老师结对子,取到真经,获得专家精准指导。在理论层面,学校要精准把握“新三科”在中小学美育教育实施中的主要切入点,避免因面面俱到、消化能力不足而影响育人质量。在实践层面,学校可邀请高校专业老师开展线上远程培训和线下手把手指导,依靠强大外援,提升教师水平。

健全评价添动力。学校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新三科”课程,以此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把“新三科”开展情况作为评价班级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金标准”。学校要坚持以赛提质,以评促学,发现一批“新三科”学习中涌现出的好苗子,挖掘出可供借鉴推广的典型案例,及时予以表彰奖励。

结合“双减”创特色。“新三科”的开设要和“双减”融为一体,保证学生可以腾出时间投身于“新三科”,让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得以调动和发挥。当然,也可以将“新三科”的学习纳入课后服务中予以考虑。学校只有将“新三科”办出水平、创出特色,才能引导广大学生从校外培训机构回归校园,让“双减”真正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龙园中学)

猜你喜欢

三科美育戏剧
论公民美育
有趣的戏剧课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立德树人,培育时代之花
戏剧类
三科微生物复合菌剂707新疆棉花施用效果试验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