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气潜孔锤+ 气举反循环组合钻井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2022-10-27雪彦宏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31期
关键词:钻具钻杆钻头

雪彦宏,马 江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文环境地质调查院,宁夏银川 750021)

空气潜孔锤是利用重锤的高速冲击作用破碎岩层,适用于破碎比较坚硬的地表岩层。而地热资源的开发中,钻进深度往往达到1 km 以上,因此空气潜孔锤钻井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作业中,可以先利用空气潜孔锤完成地表坚硬岩层的破碎,然后再替换为气举反循环工艺,继续完成地层深部的钻井任务。由于气举反循环技术是利用钻具内外液面的压力差实现岩屑返出,可以为钻具的钻进创造良好条件,保证钻进更加高效。同时,气举反循环技术还能避免钻具夜泄露,也符合当前提倡的“绿色施工”理念。因此,在地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熟练掌握“空气潜孔锤+气举反循环”组合钻井技术,对兼顾施工质量、效率与环保有积极帮助。

1 气举反循环钻进的工艺特点与参数计算

1.1 气举反循环钻进的工艺特点

现阶段国内地热资源开发中钻进深度最大可达4 000 m。随着钻进深度的增加,遇到破碎岩层、漏失地层的概率也会显著上升。除了增加钻进难度、降低作业效率外,还有可能会出现埋钻、卡钻等问题,给施工单位造成经济损失[1]。气举反循环作业是一种适用于地层深度开采的成熟工艺,其原理是利用空压机将空气压缩后,再利用气水龙头和连接管路,将压缩空气与钻具内的钻井液混合。利用内外液面压力差的作用,让混合液携带钻孔内的固相颗粒,沿着钻井内的环向间隙从下往上返出。气举反循环的工艺原理见图1。

图1 气举反循环钻进示意图

结合图1 可知,气举反循环系统的核心设备包括空压机、双壁钻具、水气盒子、三牙轮钻头等。与常规的钻进工艺相比,气举反循环工艺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能够避免钻进过程中钻井液泄露而引起地层水污染的问题,兼顾了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2) 在地质条件较好的情况下,现场钻进作业可直接抽取地下水作为钻井液,使得施工成本进一步降低;(3) 用于冲洗钻孔的介质上返速度快,能够保证深部钻进时产生的岩屑被及时排出孔外,有利于减轻钻头的磨损,提高作业的效率。同时,现场施工人员还可以通过收集上返的冲洗介质,判断当前的地层状况;(4) 可适用于以下较深的钻孔。从工程实践来看,使用气举反循环工艺可以在钻进深度达到3 000 m 仍然保持良好的作业状态。

1.2 气举反循环钻进关键参数计算

1.2.1 沉没系数

钻井液面以下双壁钻具长度(H)与双壁钻具总长度的比值,即为沉没系数(η),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h 为液面以上双壁钻具的长度,单位为m。在气举反循环钻进作业中,使空压机保持在额定压力下运行,然后尽量增大沉没系数,可以提高钻进效率。正常情况下,沉没系数最小不得低于0.5[2]。沉没比与效率系数的对应关系见表1。

表1 气举反循环沉没比与效率系数的对应关系

1.2.2 双壁钻杆与钻井直径的关系

本次工程项目中主要使用了3 种规格的双壁钻杆。SHB114 型钻杆的内管直径为81 mm,外管直径为115 mm,使用该钻杆形成的钻孔直径在120~250 mm;SHB127 型钻杆的内管直径为88 mm,外管直径为130 mm,使用该钻杆形成的钻孔直径在250~500 mm;SHB140 型钻杆的内管直径为100 mm,外管资金为150 mm,使用该钻杆形成的钻孔资金在500~800 mm。

1.2.3 钻具液上返流速

在实际作业中,要求钻井液的上返流速≥固相颗粒下沉速度,才能使固相颗粒维持在悬浮状态或上返状态。在气举反循环工艺中,对于上返空气的流速要求控制在15~25 m/s 之间;如果是气液固的混合物,则要求上返速度在3.5~5.0 m/s 之间。其中,钻具内钻井液的上升速度(Vmin)可通过下式求出:

式中,df为岩屑颗粒直径,单位为m;rf为岩屑密度,r1为钻井液密度,单位均为g/cm3。

2 空气潜孔锤+气举反循环组合钻井技术

2.1 地热地质条件

项目位于一处压扭性深大断裂带上,裂隙发育成熟,为地热水的储存和运移提供了有利环境。初步地质勘测表明,多数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密度在15~20条/m3,个别可以达到36 条/m3。裂隙水主要来自于地表水,各区域的富水性有明显差异,总体流向为由南向北径流[3]。地表出露泉眼共有3 处,最大温水流量10.3 t/h,温度在40~60 ℃。随着旅游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温泉的温水流量已经不满足需要。为更好地利用地热资源,拟采取“空气潜孔锤+气举反循环”组合钻进技术进行开发。

2.2 钻进设备选型

本次工程中使用到的核心设备有TSJ-4400 型钻机、RHP-825F 型螺杆式空压机、3NB-600 型泥浆泵等。这里以钻机为例,其参数见表2。

表2 TSJ-4400 钻机的基本参数

于钻进施工前3 天安排施工机械进场,对照设备清单进行核查,保证设备数量、型号等符合要求,起动试运行保证设备工况良好,以备使用。

2.3 钻进方法

结合地质勘测结果,本地岩石坚硬,并且破碎带广泛分布,为此设计了“空气潜孔锤+气举反循环”组合的钻进方案。首先使用空气潜孔锤在基岩地层上凿孔,随着钻机钻进深度的增加,当水压升高、阻力增大,导致钻机钻进困难后,再替换成气举反循环工艺。气举反循环钻进分为3 个阶段:第一阶段(238 m~300 m):使用350 mm 牙轮钻头,90 mm 钻杆,配合使用双壁立轴与气水混合器完成钻孔。该阶段转速维持在0.60 m/h,地层矿物成分以角闪石、黑云母等;第二阶段(300 m~686 m):使用215 mm 牙轮钻头,90 mm钻杆,配合使用双壁立轴与气水混合器完成钻孔。该阶段转速维持在0.75 m/h,地层矿物成分以斜长石、凝灰岩为主;第三阶段(686~1 200 m):使用160 mm 牙轮钻头,90 mm钻杆,配合使用双壁立轴与气水混合器完成钻孔。该阶段转速维持在0.55 m/h,地层矿物成分以英安岩、石英为主。

2.4 空气潜孔锤钻进

空气潜孔钻使用φ350 mm 合金钻头,风压2.0 MPa,最大转速35 rpm,避免转速太快、扭矩过大而出现钻杆折断的情况[4]。选择空气潜孔锤的优势在于:适用范围广泛,在无水或者有地下水的情况下都可钻进,对提高作业效率有积极帮助。同时,作业期间可以实时观测地层情况,如果发现出水为止,或者是出水量突然增多的情况,可以立即停止钻井进行处理,提升作业质量。除此之外还可以做到钻进与洗井的同步进行,不容易对含水层的污染。在使用空气潜孔锤钻进时,为保证钻孔内的岩屑、石粉等能够顺利排出,需要空气上返速度必须达到15 m/s。空压机的供风量(Q)可通过下式计算得出:

Q≥47K1K2(D2-d2)V

式中,K1和K2分别表示孔深修正系数、孔内涌水量影响系数。当孔深不超过200 m 时,K1的取值为1.1;当孔深超过200 m 时,K1的取值为1.25。在涌水量较小的情况下,K2的取值为1.5。D 和d 分别表示钻孔直径、钻杆外径,V 表示上返速度,通常在15~25 m/s 之间。根据设备说明书,可知RHP-825F 型螺杆式空压机的额定分量为24.4 m3/min,将各项参数带入上述公式后,求得实际上返速度,见表3。

表3 试验钻孔实际上返速度评价

将空气潜孔锤的钻进作业分为2 段,其中0~100 m 段内使钻速稳定在1.5~3.5 m/h 范围内;在100~238 m 段内使钻速恒定在1.6 m/h。统计从0~238 m内空气潜孔锤钻进深度与钻速对应关系,并绘制曲线图,见图2。

图2 空气潜孔锤钻井深度与转速的变化曲线

结合图2 可知,随着钻进深度的增加,由于岩石密度不断加大,以及受到排水背压等因素的影响,钻速也逐渐变缓。在最终达到238 m 时,平均钻速接近1 m/h,此时钻进效率明显下降。故不宜再使用空气潜孔锤钻进,需要替换为气举反循环钻进。

2.5 气举反循环钻进

如上文所述,本次工程中气举反循环钻进共分为3 个阶段,各阶段的参数设计与钻效如下:

第一阶段:钻压4.8 t,转速75 rpm,供气量24.4 m3/h。最低钻速0.33 m/h,最高转速0.91 m/h,该阶段平均钻速0.60 m/h。由于该阶段的进尺深度只有62 m,地质类型比较单一,因此钻速变化不明显;

第二阶段:总进尺达到了386 m,完成全段钻进共使用了4 个合金钻头,平均每钻进96.5 m 需要消耗一个钻头。根据现场作业情况,新钻头安装后钻速较低,在钻进作业35 h 后钻速达到最高,维持该转速约25~30 h 后,钻速开始下降,直到钻头报废。钻速与使用时间的变化曲线见图3。

图3 钻头使用时间与钻速的关系曲线

该阶段施工总用时为25 d,平均每天进尺15.44 m。最低钻速0.45 m/h,最高钻速1.86 m/h,该阶段平均钻速为0.85 m/h。平均机械钻效为0.60~0.85 m/h,相比于空气潜孔锤作业,其效率可提升2.2~2.5 倍。

第三阶段:总进尺为514 m,共计消耗钻头9 个,平均每进尺57.1 m,需要替换一个新的钻头,该阶段平均钻速0.55 m/h。耗时42 d,平均每日钻进深度12.24 m[5]。

3 结论

在复杂地层下进行深层地热资源开发时,需要使用“空气潜孔锤+气举反循环”组合工艺。对于表层比较坚硬的岩层,可使用空气潜孔锤进行高速钻进,提高作业效率;对于地下200 m 以下的岩层,为避免钻杆折断、保证钻进效果,需要替换成气举反循环工艺,确保顺利达到指定的钻进深度。在本次工程中,使用气举反循环技术可以保证平均钻效达到0.60~0.85 m/h,相比于常规的钻进工艺提升了2 倍多,兼顾了质量与效率,为地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猜你喜欢

钻具钻杆钻头
闸板防喷器-窜动钻杆动态剪切机理研究*
新型铝合金钻杆对岩屑运移效率提升研究
切削液影响BTA钻加工轨迹数值研究
煤矿坑道钻机大直径钻杆上卸装置设计
较量
分析钻具的使用与管理
辛14—8HF井钻具事故浅析
古探1井下古、元古生界复杂地层钻头选型研究
PCD及PDC钻头在石油钻井中的应用
钻井液对钻具的腐蚀性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