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快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2-10-26成少永朱乐乐于秀珍马彦于文舟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脏中心北京昌平009阳光融和医院心脏中心山东潍坊60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2年9期
关键词:消融术阵发性射频

成少永,朱乐乐,于秀珍,马彦,于文舟(.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脏中心,北京 昌平 009;.阳光融和医院心脏中心,山东 潍坊 6000)

阵发性心房颤动指的是一种迅速间歇性、不规则的心律失常,心房的异位心动过速出现异位起搏点。间歇性的快速而不规则的心律失常,心房出现因为起搏点引发异位性心动过速[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分类较多,快慢综合征就属于其中一种,快慢综合征是由窦房结或周围组织的器质性损伤引起的窦性冲动形成障碍和冲动传出障碍引起。快慢综合征中的“快”是指房性心动过速;“慢”与以往的病态窦房综合征存在差异。这种窦性功能障碍通常是继发的和可逆的[2]。临床常见病因有各种心肌病变、高血压、甲状腺疾病、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临床采用药物和非药物手段进行治疗,药物治疗多是指导患者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由于个体存在差异因此治疗效果不尽相同,存在起效较慢、疗效欠佳、房颤复发率高等缺点[3]。目前,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是主要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在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动过速综合征疾病中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和复发率低的优势[4]。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动过速综合征中运用RFCA 治疗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本院就诊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快慢综合征患者60 例,根据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中男15 例、女15 例;年龄48~75(60.31±7.22)岁;病程1~5(2.98±0.07)年。观察组中男16 例、女14 例;年龄47~76(61.79±7.38)岁;病程2~6(3.12±0.1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参照2020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提出的阵发性AF 诊断标准[5];(2)患者已知有关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永久起搏器治疗史的患者;(2)年龄>75 岁;(3)依从性较差;(4)严重心功能不全;(5)有抗凝禁忌症,出血病史。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即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指导其服用美洛托尔(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355)、胺碘酮(江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6020916)等进行治疗。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RFCA 治疗。(1)术前准备:详细收集患者疾病史等基本资料。行常规电生理检查如,房颤发作的心电图、经食道超声心电图、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肺静脉三维增强CT等,在手术开始前指导患者暂停服用华法林和抗心律失常药物。(2)手术过程均在Carto 标测系统下进行,食道超声心电图检查显示患者不存在左心房血栓,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以患者双侧股骨静脉作为穿刺点,一侧置入冠状窦电极,另一侧穿刺入左心房,对左心房以及肺静脉电位进行标测,构建左心房及肺静脉三维结构图。在环肺静脉前庭运用环肺静脉电隔离实施线性消融,在导管内灌注冷盐水进行点对点消融(射频消融功率30~35 W,温度43℃)。当双侧肺静脉完全隔离可看作手术成功。(3)术后处理:术后2 个月内均需指导所有患者服用达比加群酯(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0135),餐中或餐后服用均可,1 粒/次,2 次/日。给予术后健康教育及随访,一年后进行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如果患者有心悸、脉搏不齐等情况时观察心电图看有无复发。

1.4 临床观察指标(1)MRRI、左房中侧径: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 个月后的左房中侧径、最长RR 间期(MRRI)。用迈瑞(Mindray)心电图机测量MRRI,左房中侧径运用佳能超声诊断仪进行测量。(2)心功能指标:采用迈瑞(Mindray)心电图机对心率(MEHR)进行测定,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仪器为超声诊断仪。(3)症状控制优良率:在治疗3 个月后对两组的症状控制优良率进行比较分析。(4)复发率:在治疗1 年后对两组房颤的复发率进行比较。(5)生活质量:对治疗前、治疗12 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进行对比分析。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进行评估,SF-36 量包括8 个方面,每个方面的标准分均为0~100 分。用躯体健康总评分(PCS)及精神健康总评分(MCS)来评价躯体和精神健康,分值越高表示健康状态越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来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SAS 评分分值为0~50 分,SDS 评分分值为0~53 分,分值与患者心理状态成反比。

1.5 疗效判定标准[6]优:通过24 h 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表示MRRI、MEHR 改善70%以上,患者症状明显控制。良:通过24 h 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表示MRRI、MEHR 改善45%~70%,患者有关症状控制不佳。差:通过24 h 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表示MRRI、MEHR 改善<45%,患者症状无任何变化。症状控制优良率=优率+良率。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MRRI、左房中侧径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MRRI、左房中侧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观察组MRRI、左房中侧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RRI、左房中侧径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RRI、左房中侧径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MEHR、LVEDD、LVEF 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观察组MEHR、LVEDD、LVEF 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症状控制优良率比较 治疗3 个月后,观察组症状控制优良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症状控制优良率比较[n(%)]

2.4 两组复发率比较 治疗12 个月后,观察组房颤复发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PCS、MCS、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个月后,观察组的PCS、MCS、SAS、SD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阵发性心房颤动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如果发病时间不超过48 h,且患者自身有一定恢复能力,胺碘酮可实现复律[7]。如果起病时间超过48 h 且反复发作,心脏复绿后需要长期使用抗凝药物,导致晕厥、血栓栓塞、中风、痴呆、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研究表明[8],药物治疗由于每个患者对药物的吸收和利用存在差异,使药物治疗的疗效不同,部分患者的症状无法改善。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运用导管射频消融术能够使患者的窦性心律、心房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可有效改善相关临床症状。可以让24 h 动态心电图有关指标的改善程度超过70%,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孙小雯等[9]认为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后,可以改善患者左心房功能和结构,使患者能有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 个月后,观察组MRRI、左房中侧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EHR、LVEDD、LVEF 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心电监护仪和血管造影机共同监测的情况下,电极导管被发送到心脏穿刺血管标记的部分,消融装置将频电流发送,使电能向局部心肌和导管头之间的热能转换。当温度达到一定范围后,显示部分心肌细胞存在脱水、变形和坏死现象,以阻断心律失常的异常起点和传导束的作用。成功消融后,改善左心房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安全稳定的窦性心律[10]。国外研究表明[11],导管射频消融术在控制症状和减少心房颤动复发方面是有效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症状控制优良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观察组房颤复发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表明在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快慢综合征的过程中,射频导管消融可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分析其原因导管状射频消融所转化成的射频流量仅轻微损害患者局部心肌,对周围正常心肌细胞无影响。术中及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状,患者无明显疼痛,耐受性良好。就长期疗效而言,射频导管消融术可减少心房颤动的复发和猝死、心力衰竭和中风的f发生率。有关文献表明[12],患者在运用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后,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缓解,进而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1 年时间基本恢复至普通人群的正常水平。此次研究结果表示,治疗1 年后,观察组的PCS、MCS、SAS、SD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导管射频消融术能够从躯体和精神两方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焦虑抑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提示分析其原因导管射频消融术创伤小、预后良好,患者有积极的精神状态,能够进行日常的体力活动,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患者可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避免长期服药产生副作用因此消除患者担心的出血风险,促进焦虑、抑郁的改善。

综上所述,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快慢综合征患者中运用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属于有效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和临床症状,房颤复发风险降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消融术阵发性射频
心脏磁共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重型卡车门窗控制器射频电路的设计
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效果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心率的变化特征分析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疗效分析
肺癌症状早知道
浅析DF100A型短波发射机射频增益控制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处理
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188例临床分析
射频阻抗分析仪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