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基于Citespace和Nvivo分析

2022-10-25钟俊丽滕瀚谢忱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研究

钟俊丽 滕瀚 谢忱

(安徽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一、引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自此,课程思政成为一项重要的学术研究议题和课程改革实践举措,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对高校课程思政研究进行回顾与反思,陆道坤从理论和实践维度进行材料收集,对高校课程思政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深入分析课程思政研究存在的难点焦点,并对未来走向进行预判[2]。贺武华、王凌敏运用SATI和Ucinet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发现当前研究还存在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思路[3]。付文军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探讨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的范式、特点、问题等方面,认为通过汇聚课程思政合力,定会开创课程思政研究新局面[4]。侯勇、钱锦通过梳理高校课程思政的研究论域和现状,对课程思政研究进行评估和反思,并提出要深化新时代课程思政研究的实践理路[5]。李祥祥等利用Citespace软件对高校课程思政的热点、进程、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发现课程思政研究存在的问题[6],但没有尝试提出解决对策。本文试图以量化和质化相结合,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和Nvivo文本分析工具,对当前高校课程思政研究进行总结与反思,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可参考性的建议。

二、数据搜集与方法

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课程思政”为篇名,时间范围设置为“2017-2022年”,来源类别选取“CSSCI”,共获得512篇文献,将“会议通知”“书评”等无效文献剔除,最终共获得有效文献479篇,并导入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发表年份、作者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关键词演进趋势等进行分析,构建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的知识图谱,呈现热点研究议题;再对上述479篇CSSCI期刊文献进行逐一阅读,进行二次筛选,最终选取89篇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高转引的文献以Endnote格式导入Nvivo软件,基于文献内容的分析,对重要的观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文献数据的基本特征

1.文献数量分析

第一篇以“课程思政”为篇名且发表在CSSCI期刊上的文章是2017年高德毅和宗爱东发表在《中国高等教育》期刊上的《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故将2017年视为课程思政研究的起步期,2017年的发文量为12篇;2017年之后,课程思政研究处于快速发展期,2018年和2019年的发文量分别为29篇和52篇。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发布,课程思政研究迅速迎来了“繁荣期”,发文量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呈翻倍式增长,2020年132篇,2021年 230篇,如图1所示。由于样本的选择截止到2022年3月24日,故2022年的发文数量不能完全统计。从发文量年度分布情况来看,课程思政研究已经进入深化研究阶段,成为广受学界关注的热点。

图1 相关文献的年度分布情况

2.文献关键词分析

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将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生成图谱可知,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词为:“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价值引领”“高校”。其中,词频最高的是“课程思政”,频次为397次,“立德树人”次之,频次为97次,说明“课程思政”和“立德树人”是开展课程思政研究的基础要素和关键支撑,其他词频较高的关键词还有“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价值引领”“思政元素”“高校”“协同育人”“人才培养”“实践路径”等,如表1所示。

(1)关键词聚类分析。通过Citespace软件的关键词聚类功能得出10个主要的关键词聚类(如表2所示),Q值为0.4856,S值为0.907,结构显著、效果良好的聚类结果有助于对课程思政研究的总体特征和热点主题进行分析和把握。10个聚类分别为: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思政课程、高校、教学改革、翻译专业、内涵、教学设计、体育课程、隐性教育。

表1 高频关键词列表

表2 关键词聚类表

(2)关键词演进趋势分析。利用关键词时区图(图2)可以从时间分布角度对各时间段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关键词频率越高,节点则越大。从关键词时区图可以看出,2017-2022年,“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等高频词的关键词均匀分布在整个时间段。从2020年起,关键词数量显著增加,除“实践路径”“外语专业”“体育教学”节点较大以外,其他关键词都没有形成足够大的节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热点议题具有时新性,但是持续性不强。关键词突现分析能够精准判断相关研究领域的趋势。

图2 关键词时区图

(3)关键词突现分析。根据关键词突现图(图3),大致可将高校课程思政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再到实际应用的发展进程。一是起步阶段(2017年)。“知识传授”“思政建设”“价值引领”“学科德育”“教书育人”“思政教育”“隐性教育”“协同育人”成为关键突现词。由于还处于起步阶段,学者们对课程思政的研究仅仅局限于课程思政的内涵与价值、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并且这些文章的作者大多是来自上海的高校或科研机构。上海高校在2014年率先开展了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工作,自此,课程思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课程思政研究发端于上海。二是发展阶段(2018年—2019年)。“课程育人”“教学改革”“同向同行”成为关键突现词。随着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印发,课程思政首次被写入教育部文件,课程思政自此从地方性的实践探索发展为全国性的行动。因此,出现了很多新兴的热点主题,如理工科课程思政探索、各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等,开启了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之路。三是深化阶段(2020年至今)。“教学方法”“专业课程”“翻译专业”成为关键突现词。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发布以及高校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的深化,课程思政研究迎来了高潮,发文量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呈倍数增长,课程思政研究的内容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泛,如新文科、新农科、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改革等,课程思政实践探索向纵深化发展,学科分布越来越细化,如体育课程思政细分到散打、太极拳等课程。同时开始涉及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以及效果提升研究。

图3 关键词突现图

(二)文献内容的基本分析

借助Nvivo12软件,以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方法,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选择编码的方式,对所选89篇文献的摘要、各级标题以及关键语句等通过详细的分析,筛选出节点、子节点、参考点,并形成质性分析结果。通过手动编码575个参考点,形成3个一级节点,16个二级节点,大致分为以下三个维度:理论层节点,包括内涵、价值、特点、原则四个子节点;问题层节点,包括理论认识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协同度有待提高、教师素养和能力问题、学生内生动力不足、教学实施偏差六个子节点;路径层节点,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科学评估机制、健全有效激励机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学生价值认同、注重教学实施六个子节点,如表3所示。

表3 文献内容编码

1.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

(1)课程思政的内涵。当前学界尚未对课程思政作统一的概念界定,学者们大都从自身理解或实践经验来阐释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观点:一是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7];二是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8];三是将课程思政视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9];四是将课程思政视为一种新的课程观[10]。

(2)课程思政的价值。目前,学界主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探讨课程思政的价值。宏观层面,课程思政的价值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种观点认为,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特点。中观层面,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这一观点突出了课程思政是把思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关键因素[11]。微观层面,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的必然选择。课程思政强调所有课程育人、所有教师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体现[12]。

(3)课程思政的特点。第一,课程思政具有广泛性。刘建军认为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课程数量极大,如果课程思政运用得好,会是一种巨大优势[13]。第二,课程思政具有潜隐渗透性。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思政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地渗透到课程教学之中。第三,课程思政具有协同性。具体体现在课程协同、方法协同、机制协同三个方面。第四,课程思政具有系统性。卢晨昊认为“八个相统一”是对思政课建设积累的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体现了课程思政的系统性特征[14]。

(4)课程思政的基本原则。第一,方向性原则。方向性原则是保证课程思政建设的正确方向,保证各类课程和思政课同向发力,不削减、不削弱思政课程。第二,求真性原则。张正光等认为,课程思政应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立场,应避免标签化和功利化[15]。第三,适应性原则。吴姗和王让新认为,要提高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就必须要立足于新时期的人才培养,立足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坐标,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16]。

2.课程思政的问题研究

(1)理论认识不足。随着课程思政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发展,相继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陆道坤认为明确课程思政的内涵和要求是亟待破解的难题[8]。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目前学术界对课程思政定位和课程思政内部结构关系的认识还没有形成共识。也有一些学者则认为,课程与思政相互建构的关系亟待厘清,存在课程与思政、教书与育人“两张皮”等问题。

(2)制度机制不健全。第一,顶层设计不完善,制度规定不合理。目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仍处于不太成熟阶段,部分高校的制度规定存在一些问题。第二,评估体系不完善。部分高校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来进行课程思政的评价,评价主体和评价过程单一化,使得教学效果与问题难以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反映。谭红岩等认为评估指标体系缺乏实操性是制约课程思政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17]。第三,激励机制不健全。蒲清平和何丽玲指出,各高校虽然对课程思政建设很重视,但没有体现在考核、聘用、评优等环节。想要完善课程思政激励机制,不仅要有正向的激励,还要有惩罚措施[18]。

(3)协同度有待提高。石定芳、廖婧茜认为,高校在思政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方面还存在不足,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从而导致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分化的问题[19]。周松、邓淑华认为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各类课程、不同学院、不同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问题,表现为专业课与思政课之间、专业课与专业课之间均未形成真正的协同效应[20]。

(4)教师素养和能力问题。第一,部分教师课程思政育人意识有待深化。在现实中不少教师认为自己把专业课教好就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责不在己,认识上的不到位和理解上的偏差造成了思政育人主体之间的割裂甚至主体的缺席。第二,部分教师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有所欠缺。很多学者提出部分教师缺乏与课程思政相关的知识储备,不能真正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第三,部分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杨建超认为,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实施者,突出问题表现在对思政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不足、人文知识积累和运用能力不足、专业教学思政元素挖掘能力不足三个方面[21]。

(5)学生认同度和内生动力不足。一是部分学生缺乏对课程思政的正确认识。在实际的教学中,主观上可能是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客观上可能是课程质量不高,导致一些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二是部分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同度有待提高。陈敏生等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同度不高,积极性较低[22]。张驰和宋来认为,“后真相”时代的不断发酵,加大了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同难度[23]。三是部分学生的内生动力不足。陈磊等认为,伴随互联网长大的“e一代”大学生存在价值认同弥散、个体意识强烈、实用主义等倾向[24]。李文洁、王晓芳认为课程思政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发展目标,所以导致学生缺乏成就感、方向感,缺乏持久的内生驱动力[25]。

(6)教学实施的偏差。第一,部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低浅化。教学理念指导着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理念的低浅化现象。部分教师仍未深刻理解其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的价值意蕴,对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理解不深刻。第二,部分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生硬化。教学方法影响着教学效果,生硬化的教学方法体现为“硬性嵌入”,这种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状态,都难以使课程思政教学真正打动人心、触及学生心灵。石岩、王学俭认为部分高校存在强制或机械输入思政元素,存在弱化或消解学生主体作用等问题[26]。第三,部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同质化。李博、陈栋认为,部分教师因为受个人教学习惯和特点的影响,短时期内难以改变教学内容结构,思政元素融入是“硬性”贴近《纲要》的共性要求[27]。

3.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

(1)加强顶层设计。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构建行之有效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李博和陈栋提出高校应建立专门的课程思政支撑体系,将课程思政建设的全渠道、全环节、全过程融通起来,应构建课程思政建设委员会机制[27]。也有部分学者主张高校应调动教学、科研、党务、行政、后勤等力量,加强统筹协调,搭建“思政平台”,把课程思政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估之中。

(2)完善科学评估机制。科学的评估机制是课程思政的衡量标准和反馈,是推动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高校要把课程思政评价提升到评价教学质量的核心高度,建立科学合理、系统完备的评价指标,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和评价,为推进课程思政的运行规范、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提供建议和参考依据[28],还可以从方向、理论、转化、服务等维度构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18]。

(3)健全有效激励机制。朱平认为,高校课程思政激励机制主要是指外在激励,如政策激励、制度规范激励、体制机制激励等[29]。蒋占峰、刘宁认为,要从精神激励体系、物质激励体系、保障激励体系三个层面来加强高校教师的精神动力、物质动力和持久动力[28]。陈始发、张丽认为,需要尽快构建强有力的课程思政建设激励机制,以确保课程思政教师有为、有位。要用好激励这个“催化剂”,建立科学而又有效的激励机制[30]。

(4)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第一,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教师主动性可以激发教学热情,提升教学效能。调动教师的主动性是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31]。第二,增强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培育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是《纲要》提出的明确要求,高校可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增强教师主动担当课程思政的直接责任[26]。第三,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学者们对此提出了两方面建议:一方面,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大数据分析来增强教学能力,使教学互动从“经验主义”变转为“数据主义”,从而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的精准化、科学化与个性化[32];另一方面,从研究学生的能力、课程与教材设计开发能力、课程思政教学与管理能力、课程思政评价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五方面提升教师的能力[8]。

(5)增强学生价值认同。学生的内化认同是检验课程思政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要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就要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内化到他们的成长信念中去。石定芳、廖婧茜认为应该明确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上的目标和内容,从客观上引导学生形成对课程思政的价值认同[19]。

(6)注重教学实施。第一,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实施方面,学者们强调最多的就是教学方法。朱飞认为,在教学方法上要呼应价值引导,可以运用对比分析、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来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33]。卢晨昊认为,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最大优势,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同时要积极搭建信息平台,利用专业课程特点进行第二课堂辅助教学,实现第一、第二课堂的协同育人[14]。第二,优化教学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要以有机融合为目的,以课程与课程之间、课程内容知识之间以及理论讲授与实习实践之间的具体情况和教学规律为标准。第三,整合教学资源。有学者从资源共享出发,建议打造优秀课程思政课程资源库,建设高校顶级教育资源与社会优秀教育资源融合平台[32]。还有学者结合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提出要针对不同专业课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合理分配思政育人元素,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精准对接学情现状,实现课程思政的高效发展[34]。

三、研究结论与展望

综上,通过Citespace软件和Nvivo软件对2017—2022年CSSCI来源期刊关于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数据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研究取得了颇丰的成果,在发文数量上表现为高质量成果的快速增长;在演进趋势上可以将课程思政研究划分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深化阶段三个阶段;在研究内容上表现为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并举,理论研究集中在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特点、原则等方面,实践研究以课程思政实施中的问题与路径探讨为主。当然,目前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一,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学理性不够。研究成果的数量较为丰富,但深度研究成果并不多,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上的创新性不够,有重复研究的现象。对高校课程思政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的研究相对薄弱。其二,研究成果学科分布不均衡,缺乏跨学科研究。大多数研究成果都集中在教育学科,虽然也涉及医学、体育、外语等其他学科,但相对来说成果较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此外,大多数研究者只从自身出发,关注自身学科,跨学科的交流和互动比较少见。其三,研究缺少问题意识,高校课程思政的效果研究以及科学的评价体系研究非常缺乏,且尚未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实施过程的特殊性,无法精准评价高校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效果。基于此,未来应从以下几方面对高校课程思政研究进行深化。

(一)深化理论研究,建构课程思政理论体系

首先,要建构课程思政理论体系。宏观层面,从理论方面深层次解读课程思政的内涵本质、理论基础等,探讨思政融入课程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理,建构高校课程思政的基本框架和体系;微观层面,应该结合不同高校类型、高校层次、课程类型、学科专业等,从多视角多维度开展研究,使课程思政具有针对性。其次,要厘清课程思政的历史逻辑。虽然已有的研究已经对课程思政的源头进行初步厘清,但缺乏站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演变的研究,缺乏从历史视角对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研究。历史逻辑是理论逻辑的基础,可以检验理论逻辑的科学性、合理性,推动理论逻辑的发展。因此,未来还需要深入、系统梳理课程思政的历史逻辑,探究其演进路径,总结经验和不足,明确发展方向。最后,要丰富课程思政研究体系。就当前的研究而言,范式的贫乏限制了课程思政的研究,使得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些问题难以得到科学的回应,尤其是实证研究的缺乏,使得现有的研究缺乏说服力,难以为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撑。在未来的研究中,学者们应该持续关注课程思政的生动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有益经验,丰富课程思政的理论体系。

(二)各方协同聚力,汇聚课程思政研究合力

课程思政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力量来推动高校课程思政研究向纵深化发展。一是要加强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合作,思政课程在政治方向、价值引领等方面起到引导作用,专业课程通过课程载体、师资力量等维度进行拓展和延伸,二者应发挥各自优势,推动课程思政研究。二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课教师与自然科学专业课教师之间应加强沟通和合作,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意识和素养,提升高校课程思政效果的同时,加强课程思政的效果研究。三是增强各高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意识。高校党委、教务处、学工处等部门应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协同作用,整合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高校课程思政资源共享平台,并对高校课程思政的体制机制进行研究。四是必须进行跨领域、跨学科、跨高校的合作,研究人员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对课程思政本质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才能提升课程思政研究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将课程思政研究既推向理论高度又提升实践效度。

(三)坚持问题导向,完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

综观当前研究成果,结合各院校、各专业改革实践来作为学理分析和实践阐释的文献较多,缺乏对现存问题的总结与省思。一方面,应重视阶段性的经验总结研究。从全国范围来看,课程思政已经从最初的“上海经验”覆盖到全国各大高校,已经实现了省份、课程类型、学科门类的全覆盖,并在各地各高校形成了国家、省级、校级三级示范体系,因此,要深入总结课程思政的实践经验,以问题为导向,精准识别当前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以专题研究的方式,凝练出当前存在的难点和痛点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应完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研究。当前的研究缺少对课程思政的效果跟踪研究,暂时还未涉及对课程思政内部影响因素的研究,已有学者尝试构建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但评价维度或指标还缺乏科学性,可能无法准确判断高校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效果。未来需要探索高校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以及影响课程思政效果的因素,聚焦实践中的难点和痛点,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持续改进和效果提升。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研究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