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隔姜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2-10-23王薪唐彩凤王娟

医疗装备 2022年19期
关键词:例数证候肾功能

王薪,唐彩凤,王娟

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肾二科 (江西九江 332005)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结局,会引起肾功能衰退、代谢产物潴留等,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进展为尿毒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2]。目前,临床通常采取补钙、控制血压等方式进行CRF 的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疗效有限,难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中医认为,CRF 属于“虚劳”“肾劳”等范畴,其病位在肾,常累及脾胃,以脾肾阳虚类型较为常见,临床治疗应注重维护肾元。隔姜灸与穴位贴敷均是中医常见外治法,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通过穴位刺激,激发经气传导,发挥调节脏腑、扶正祛邪之效[3-4]。基于此,本研究选择2020 年1 月至2021 年6 月我院收治的CRF 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隔姜灸联合穴位贴敷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5例CRF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试验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7~71岁,平均(62.43±4.11)岁;病程2~9年,平均(5.25±1.48)年;原发病,糖尿病肾病13例,高血压肾病4例,多囊肾1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45~72岁,平均(62.40±4.08)岁;病程1~9年,平均(5.30±1.51)年;原发病,糖尿病肾病14例,高血压肾病5例,多囊肾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诊断标准:CRF 西医诊断符合《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附述评》[5]中的相关标准,有慢性肾脏疾病史,尿液检查可见蛋白尿、血尿等;CRF 中医诊断符合《慢性肾衰竭诊疗指南》[6]中的相关标准,辨证为肾阳虚型,主症为面浮肢肿、倦息乏力、恶心呕吐、畏寒肢冷,次证为脘腹胀满、腰部冷痛、大便稀溏、神疲懒言。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对CRF 的诊断,处于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精神状态良好。

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合并恶性肿瘤;已采取透析或腹膜透析等替代疗法。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常规进行补钙、纠正酸中毒、控制血压和血糖等,同时结合患者喜好等为其制定饮食方案,给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适当补充微量元素与维生素。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隔姜灸联合穴位贴敷,具体如下。(1)隔姜灸:选取患者关元、神阙及双侧足三里穴;选用新鲜生姜,将其切成厚0.2~0.3 cm、直径4~5 cm 的薄片,在生姜薄片上针刺多个小孔后,将其置于艾灸盒内底部的网上,点燃艾柱,并将艾柱固定于艾灸盒内,随后将艾灸盒置于上述穴位,并固定;每次灸2~3壮,以局部皮肤有红晕但未起泡,且能够耐受为宜,每2天进行1次。(2)穴位贴敷:选取患者肾盂、脾俞、涌泉、神阙及关元穴位;选用肉桂、川芎、吴茱萸各10 g,仙茅15 g,肉苁蓉20 g,黄芪、甘遂各25 g,大腹皮30 g,将上述药物混合、烘干后研磨成粉末,使用50 ml 的蜂蜜、100 ml 的醋调和成糊状涂于纱布上,局部消毒上述穴位皮肤后,将纱布覆盖于上述穴位,20 min/次,1次/d。

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

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各项指标水平明显好转为显效,有所好转为有效,均未出现明显改变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肾功能指标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 的转速离心10 min,随后取上层清液,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济南程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BK-200型)测定患者尿酸及血肌酐水平。

中医证候积分:主要症状包括面浮肢肿、倦息乏力、恶心呕吐、畏寒肢冷,次要症状包括脘腹胀满、腰部冷痛、大便稀溏、神疲懒言,上述各症状均采用0~3分法进行评分,评分与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肾功能指标水平

治疗前,两组尿酸及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尿酸及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μmol/L,±s)

表2 两组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μmol/L,±s)

组别 例数 尿酸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2 415.46±70.72 355.56±55.59试验组 43 420.25±68.89 308.87±52.11 t 0.316 3.996 P 0.753 0.000组别 例数 血肌酐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2 565.82±153.56 511.17±105.56试验组 43 571.79±155.60 449.46±103.34 t 0.178 2.724 P 0.859 0.008

2.3 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两组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面浮肢肿 倦息乏力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2 1.89±0.22 1.23±0.15 1.94±0.24 1.25±0.16试验组 43 1.91±0.23 0.56±0.11 1.96±0.25 0.57±0.11 t 0.410 23.523 0.446 22.879 P 0.683 0.000 0.657 0.000组别 例数 恶心呕吐 畏寒肢冷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2 1.93±0.25 1.22±0.15 1.99±0.22 1.26±0.18试验组 43 1.95±0.26 0.52±0.10 2.02±0.24 0.55±0.09 t 0.361 25.371 0.600 23.082 P 0.719 0.000 0.550 0.000组别 例数 脘腹胀满 腰部冷痛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2 1.95±0.19 1.29±0.20 2.02±0.23 1.30±0.17试验组 43 1.96±0.20 0.50±0.11 2.01±0.22 0.53±0.12 t 0.236 22.635 0.205 24.171 P 0.814 0.000 0.838 0.000组别 例数 大便稀溏 神疲懒言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2 2.05±0.28 1.29±0.18 2.06±0.24 1.32±0.16试验组 43 2.07±0.26 0.55±0.09 2.10±0.25 0.56±0.08 t 0.341 24.057 0.752 27.796 P 0.734 0.000 0.454 0.000

3 讨论

CRF 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患者肾脏通常难以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还可累及其他多系统功能。近年来,我国CRF 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的防治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7-8]。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CRF 的发病机制,认为可能与肾脏排泄、代谢功能下降等有关,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是当前临床治疗CRF 患者的关键。

现阶段,临床治疗CRF 患者的方法较多,失代偿期以对症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等为主,但缺乏特效方法,在控制病情进展方面存在明显不足[9-10]。中医并无CRF 的概念,认为该病的病机在于脾肾亏虚,引起脾不运化、肾阳气化功能失司,以致水湿内停,临床治疗应以健脾温肾为主要原则[11]。隔姜灸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隔物灸法之一,通过将新鲜生姜作为艾柱与穴位之间的隔物,不仅可避免皮肤灼伤,还有助于增强艾灸的效用。本研究将隔姜灸应用于CRF 患者的治疗中,利用艾灸、生姜的双重温通作用,调和气血、通络化瘀、扶正祛邪;选择关元、神阙及双侧足三里穴进行灸治,强肾补脾、扶助正气,调节患者整体机能,稳定机体内环境,不仅可避免外邪入侵,还可调节人体免疫力,增强后天之本,达到补益精气之效,进而减轻临床相关症状。穴位贴敷是一种穴药结合疗法,能够通过药物与皮肤直接接触,充分发挥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还可通过穴位刺激,达到整体调治之效[1]。本研究将穴位贴敷应用于CRF 患者中,选用肉桂、川芎、吴茱萸等中药作为贴敷药,诸药合用可起到活血祛疲、健脾补益、温阳泄浊之效;选取肾盂、脾俞、涌泉、神阙及关元穴位作为贴敷穴,肾盂为膀胱常用穴位,肾脏寒湿水气经此外输膀胱经,有补肾助阳之效;脾俞是脾经之气输注于背部穴位,有调补肝脾肾、升阳举陷之功效;涌泉为足少阴肾经的穴位,有补肾强体之效;诸穴合用,共奏补益肾气、健脾益血、调畅气机、疏经活络之效。隔姜灸与穴位贴敷联合应用于CRF 患者中,能够起到协同作用,共同发挥补脾益肾、助运化、通经络等作用,促使脏腑得到调补,平衡机体内环境,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此外,隔姜灸与穴位贴敷方具有便利、实惠、安全性高等特点,患者接受度较高。但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小、观察时间短等不足,可能对研究结果可信度及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后续研究中还应增加样本量,对远期疗效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更为全面、可靠的指导。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尿酸及血肌酐水平及中医各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隔姜灸联合穴位贴敷在CRF 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CRF 患者应用隔姜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CRF 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利于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

猜你喜欢

例数证候肾功能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针对肝郁化热证的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评价研究
炮制对于中药药性改变的研究进展
肾功能不全怎样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