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主题辩论赛创新中医药文化育人策略研究
——基于2824 份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2-10-22杨耀文

关键词:受调查者辩论赛参赛选手

杨耀文 杨 芳 尹 航

(1.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2.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服务贸易促进部,北京 朝阳 10000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1],中医药文化是劳动人民数千年来使用中医药材,同自然、疾病顽强斗争中凝练出的智慧结晶,是助推中医药事业繁荣兴盛的精神动力。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共同制定了《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 年)》,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大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广力度,推动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融入生产生活,促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医药振兴发展、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广泛开展群众性中医药文化活动。通过展览展示、互动体验、巡讲直播、文化作品征集、知识大赛等多种形式,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手段和具有广泛参与度的实践路径,普及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方法,传播中医药文化理念,提升中医药文化影响力”[2],可见创新中医药文化育人策略符合经济社会变迁的现实背景与时代要求。主题辩论赛是典型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以中医药主题辩论赛带动群众学习与体验中医药文化是创新中医药文化育人路径的有益尝试。

一、以主题辩论赛创新中医药文化育人策略的基本概念

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3]。一方面,中医药历经五千年的积淀与塑造,形成了尊重生命、防治顽疾、颂扬健康、休息养生的医学体系[4];另一方面,中医药文化又充分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有效地指导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创新中医药文化育人策略有利于赓续中医药文化基因,实现中医药文化时代价值。以主题辩论赛创新中医药文化育人策略首先应理清相关概念。

1.主题辩论赛

“主题”的定义是“主要内容”,主题辩论赛则是指一系列辩论赛事流程围绕着特定内容展开。主题辩论赛旨在推动该主题背后的文化知识普及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自1993 年“狮城舌战”后20 余年里,主题辩论活动在中国大陆地区日益兴盛。当下不少赛事主办方运用“跨界融合”思路,以辩论活动为载体实现特定育人价值,例如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安徽省大学生未来律师辩论赛、安徽省大学生禁毒辩论赛等。

2.中医药文化育人

中医药文化育人本质上就是通过中医药文化涵养人、教化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5],中医药文化育人亦可以被分为:中医药物质文化育人及中医药精神文化育人。中医药物质文化育人重点在于助推受众更多地了解中草药与中医诊疗器械的功能作用,体验香囊、药膳等传统中医药健康养生保健产品,最终使受教育者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医药学医理医术。中医药精神文化育人则侧重于赓续“仁、和、精、诚”等传统中医伦理与价值观念、传承中国古代东方哲学思想,进而助推受众中医药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信。

二、基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主题辩论赛2824 份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医药学全面、系统、完整地保有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6],近现代以来,由于西方文化和科学主义异军突起,传统文化普遍受到轻视,甚至被全盘否定,中医药文化传承也遭遇一定困难[7]。中医药主题辩论赛是传承中医药文化、实现中医药文化育人价值的新思路、新方案。因此,基于调查数据,分析中医药主题辩论赛的具体成效有必要性。

1.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 年)》指出应“促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广泛开展群众性中医药文化活动”,当下不少社会组织响应号召开始探索如何以群众性中医药文化活动实现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然而在探索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新策略、新方案时,研究者往往基于历史文献研究该方案与策略的可行性与实际效果,因此缺乏量化分析与判断。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主题辩论赛(下称中医赛)是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新实践。本研究将抽取“中医赛”2824 名参赛选手为研究对象并量化分析该思路的具体成效,以期改变学术界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承路径与效果时存在重理论、轻实证现象,为中医药文化传承探索兼具创新性与可行性的思路与方案。

2.研究对象与方法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成立于2003 年9 月25 日,是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登记注册、总部设在中国北京的国际性学术组织[8],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中医药主题辩论赛是目前中医药行业乃至国内各行业领域中规模最大的专业性主题辩论赛。本研究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设计NPS 量表(1-10),并拟定问题“您参加过多少场中医药赛(参赛选手、评委、赛事志愿者均可)”“参与赛事前,您认识多少种中药材的存在?”“参与赛事后,您认识多少种中药材的存在?”等,并利用问卷星发放问卷针对“中医赛”参赛选手进行抽样调查,共计获得2824 份有效调查问卷。受调查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问卷,从答卷来源与地理位置分析来看,来自北京地区的最多占比10.76%,来自青海地区的最少占0.04%。从被调查者年龄结构上来看,最年轻的被调查者为16 岁,最年长的被调查者为65 岁,被调查者平均年龄为19 岁。从被调查者性别构成上来看,男性占比46.63%,女性占比56.37%。从被调查者专业背景上来看哲学类专业占2%,经济学类专业占12%,法学类专业占22%,文学类专业占10%,理学类专业占12%,工学类专业占16%,农学类专业占2%,医学类专业占12%,管理学类专业占8%,艺术学类专业占4%,由此可见本研究调查范围具有广泛性。进一步利用spssau 软件进行信度校验后进一步证明问卷设置本身具有合理性、问卷数据质量较高,具体而言:信度系数值为0.995,大于0.9,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很高,使用KMO 和 Bartlett 检验进行效度验证后发现:KMO 值为0.939,KMO 值大于0.8,研究数据非常适合提取信息(如下图)。

3.研究过程与结果

(1)对中医药材及中医药诊疗手段有更多认识

参与赛事前仅有31.97%的受调查者能够认识6 种以上中医药材,参与赛事后有72.73%的受调查者能够认识6 种以上中医药材;参与赛事前仅有31.95%的受调查者能够认识3 种以上中医诊疗手段与方法,参与赛事后有80.47%的受调查者能够认识3 种以上中医诊疗手段与方法。将“您参加过多少场中医药赛(参赛选手、评委、赛事志愿者均可)”作为自变量,将“参与赛事后,您认识到多少种中药材的存在?”与“参与赛事后,您认识或了解多少种中医药诊疗手段与方法?”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后可得知,模型R 方值分别为0.767 与0.919。对模型进行F 检验时发现模型通 过F 检 验(F=9290.834,p=0.000<0.05)(F=32211.606,p=0.000<0.05),回归系数值分别为1.398 与1.367(t=96.389,p=0.000<0.01)(t=179.476,p=0.000<0.01)。因此参与比赛能够提升受调查者对中医药材及中医诊疗手段与方法的认知水平,且参与场次与认知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2)对“仁、和、精、诚”等传统中医伦理与价值观更加认同

参与赛事前受调查者对“仁、和、精、诚”等传统中医伦理与价值观的认同度平均分为6.92,参与赛事后平均分为7.76。将“将您参加过多少场中医药赛(参赛选手、评委、赛事志愿者均可)”作为自变量,将“参与赛事后,您对仁、和、精、诚等传统中医伦理与价值观有多少认同?”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后可得知,模型R 方值为0.908。对模型进行F 检验时发现模型通过F 检验(F=27973.248,p=0.000<0.05), 的 回 归 系 数 值 为2.423(t=167.252,p=0.000<0.01)。基于以上信息可以得知,参与比赛能够使受调查者对“仁、和、精、诚”等传统中医伦理与价值观更加认同,且参与场次与对对“仁、和、精、诚”等传统中医伦理与价值观的认同度有所提高呈显著正相关。

(3)对“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东方哲学思想的认同度有所提高

参与赛事前受调查者对“天人合一” “阴阳五行”等东方哲学思想的认同度平均分为6.73,参与赛事后受调查者对“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东方哲学思想的认同度平均分为7.62。将“将您参加过多少场中医药赛(参赛选手、评委、赛事志愿者均可)”作为自变量,将“参与赛事后,您对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东方哲学思想有多少认同?”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后可得知,模型R 方值为0.909,即自变量能够解释因变量90.9%变化原因。对模型进行F 检验时发现模型通过F 检验(F=28354.259,p=0.000<0.05),的回归系数值为2.405(t=168.387,p=0.000<0.01)。基于以上信息可以得知,参与比赛能够使受调查者对“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东方哲学思想的认同度有所提高,且参与场次与对“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东方哲学思想的认同度有所提高呈显著正相关。

(4)更加相信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科学的瑰宝

参与赛事前,受调查者相信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科学瑰宝的程度平均分为7.79,参与赛事后平均分为8.62。将“将您参加过多少场中医药赛(参赛选手、评委、赛事志愿者均可)”作为自变量,将“参与赛事后,您在多大程度上相信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科学的瑰宝?”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后可得知,模型R 方值为0.927。对模型进行F 检验时发现模型通过F 检验(F=36080.458,p=0.000<0.05),回归系数值为2.609(t=189.949,p=0.000<0.01)。因此参与比赛能够使受调查者更加相信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科学的瑰宝,且参与场次与相信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科学的瑰宝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5)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信心与底气

参与赛事前,受调查者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拥有的信心与底气平均分为8.2,参与赛事后平均分为8.8。将“将您参加过多少场中医药赛(参赛选手、评委、赛事志愿者均可)”作为自变量,将“参与赛事后,您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拥有多少信心与底气?”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后可得知,模型R 方值为0.926,即自变量能够解释因变量92.6%变化原因。对模型进行F 检验时发现模型通过F 检验(F=35428.440,p=0.000<0.05),回归系数值为2.637(t=188.224,p=0.000<0.01)。基于以上信息可以得知,参与比赛能够使受调查者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信心与底气,且参与场次与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信心与底气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三、以主题辩论赛创新中医药文化育人策略的基本思路

综合“中医赛”2824 份调查数据分析后发现,在参与中医赛后受调查者普遍能够认识到更多种中医药材的存在,也能了解更多中医药诊疗手段与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对中医药传统文化也会更有更大兴趣与更多理解,由此可见以主题辩论赛创新中医药文化育人策略具有现实可行性。从赛制赛程、辩题设置、评审安排等方面挖掘“中医赛”办赛特点与思路则可以为中医药文化育人策略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1.线上线下结合扩大竞赛规模与范围

自央视举办“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以来,受制于网络条件、历史习惯、主办方认知局限等因素传统辩论赛事以线下举办实体赛会为主。线下辩论赛事能够充分地塑造唇枪舌剑的氛围与环境,可以帮助辩手更好地进入竞技状态展示应有的精神风貌,但同样存在成本高昂且管理、组织、协调难度大等问题。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后,许多大型赛事陷入停摆状态,由于线下举办赛事困难重重、安全风险较大,2021 年前后不少比赛主办方开始选择以线上的方式举办辩论赛。“中医赛”主动迎接这一趋势,充分融合线上线下办赛渠道扩大竞赛规模与范围,较好地扩大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受众范围。

2.赛制赛程创新保障比赛质量与水平

赛制与赛程是保障比赛质量与水平的关键所在,只有比赛质量与水平得到保证,才能使选手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文化体验。在完善志愿服务与奖惩体系的前提下,中医赛组委会创造性地将“双淘汰制”“双晋级制”“提前投票制”引入辩论流程。即不在以“胜负关系”为判断晋级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是综合考虑选手表现。此赛制赛程创新有助于更好地激发选手潜力,对于参赛选手而言,广泛接触、深入理解中医药文化,会使自己更容易获得“奖励”即触发“双晋级制”,拥有更大的晋级可能。与之相反,浅薄、片面地理解中医药文化,会使自己受到“双淘汰”的惩罚。这一背景下参赛选手往往会更加有意愿深入了解甚至体验中医药文化,从而助推中医药文化育人价值有效实现。

3.辩题设置合理兼具理论性与公平性

伴随经济社会变迁中医药文化内涵距离年轻人生活越发遥远,西方医学体系在国内的兴盛则进一步冲击中医药文化的信任土壤。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主题辩论赛在辩题设置上更加坚定地突出中医药文化色彩。正如某参赛选手在访谈中表示,“中医赛辩题在设置上就能引发选手对中医药文化足够的思考与探索”。在辩题指引下,参赛过程中,选手需要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与实证研究分析从而客观、全面地了解中医药在诊疗、养生、保健等方面具有的功效和作用,也因此得以使参赛者有契机能够更加多元的解读、剖析中医药文化。

4.评审安排科学兼顾竞技性与教育性

在辩论赛场上评委判决作为胜负归属的唯一依据而具有特殊性,评委遴选标准、评审思路、方法与流程都将对参赛选手产生深刻的影响。目前国际辩论赛事评委主要源自于“专业辩手”,在胜负关系上更倾向于比较双方竞技强度,也正是由于过分关注竞技性,参赛选手往往会忽视深入学习、探讨理论知识的意义。“中医赛”在评委构成上特别重视评委在中医药及相关专业上的理论造诣,并通过赛前培训等方式保证评委能够给予参赛选手正确的指引,在兼顾比赛竞技性同时强化中医药文化育人效果,使中医药文化价值能够更加深入人心。

结语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当前,创新中医药文化育人策略有助于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实现《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 年)》预期目标。基于2824 份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以中医药主题辩论赛为载体开展中医药文化群众活动更够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传承中医药文化内涵,是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新思路、新实践。

猜你喜欢

受调查者辩论赛参赛选手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青年学生孙子兵法友谊辩论赛在滨州学院举办
哈哈哈哈……你丑得真别致
enriches my experience 辩论赛丰富人生阅历
军科辩论赛之枪枪对决
辩论赛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鸟人”
谁有“洪荒之力”里约奥运会收入最高的参赛选手
“河东杯”第二届中国对联巅峰对决邀请赛参赛选手介绍
党的优良传统流失状况调查
47.18%受调查者表示不休带薪年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