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饲粮含硫氨基酸水平对岭南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及需要量研究

2022-10-22胡光中王伟唯冯定远左建军杨宇翔彭玉麟TAHIRMahmood

饲料工业 2022年19期
关键词:饲粮肉鸡日龄

■胡光中 王伟唯 冯定远 左建军* 杨宇翔 马 腾 彭玉麟 TAHIR Mahmood

(1.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2.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44;3.安迪苏生命科学制品(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0131;4.法国安迪苏有限公司,巴黎 75020)

岭南黄羽肉鸡是中国南方的特色品种,具有适应力较强、生长速度快等优良特点,近年来的养殖量也大大提高。总含硫氨基酸(total sulphur amino acids,TSAA)主要包括蛋氨酸和胱氨酸,蛋氨酸作为家禽玉米-豆粕型饲粮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对家禽营养意义重大[1-2]。近年来,很多研究学者对黄羽肉鸡不同阶段的代谢能、粗蛋白、氨基酸、钙、磷等需要量进行了研究,但对含硫氨基酸的研究甚少[3],各饲养标准对黄羽肉鸡总含硫氨基酸需要量描述也不尽相同。盲目参考标准配制饲料可能会导致营养物质的过量或缺乏,影响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提供适量水平的总含硫氨基酸可以提高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4]。本试验通过调节饲粮中总含硫氨基酸的水平,利用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与肉品质指标,来研究黄羽肉鸡0~21 日龄阶段、22~42 日龄阶段及43~63日龄阶段的最适总含硫氨基酸需要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DL-蛋氨酸:纯度≥99%[罗迪美NP99,由安迪苏生命科学制品(上海)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动物及饲粮

试验动物采用岭南黄羽肉公鸡,基础饲粮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鸡的饲养标准》(NY/T 33—2004),并结合温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饲养标准配制,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如表1所示。

表1 基础日粮组成和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1.3 试验设计及饲养管理

试验在温氏簕竹肉鸡试验基地进行。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本研究分为3个试验。试验一(0~21 日龄阶段):随机选取1 日龄1 440 只岭南黄羽肉公鸡,随机分为6 个处理组,每组6 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此阶段饲喂试验料,22~42日龄、43~63日龄阶段饲喂商品饲粮。21日龄时称重,同时称取耗料重量。

试验二(22~42 日龄阶段):随机选取22 日龄1 440 只岭南黄羽肉公鸡,随机分为6 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此阶段饲喂试验料,0~21 日龄及43~63 日龄阶段饲喂商品饲粮。43 日龄时称重,同时称取耗料重量。

试验三(43~63日龄阶段):随机选取43日龄1 440只岭南黄羽肉公鸡,随机分为6 个处理组,每组6 个重复,每个重复40 只鸡,63 日龄时称重,同时称取耗料重量。0~21日龄及22~42日龄饲喂商品饲粮。

试验A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额外添加含硫氨基酸,B~F组额外添加蛋氨酸以提高总含硫氨基酸水平,使3个阶段试验的饲粮总含硫氨基酸水平分别为0.57%、0.60%、0.64%、0.71%、0.78%、0.85%与0.52%、0.65%、0.68%、0.76%、0.84%、0.91%以及0.48%、0.55%、0.59%、0.65%、0.72%、0.78%,即以D组为100%时,B、C、E、F 组的含硫氨基酸水平分别为其85%、90%、110%、120%。3个阶段试验均饲养至63日龄时采样,以测定屠宰性能及肉品质。

1.4 屠宰试验

试验结束后,从每个重复中选体重相近的鸡各2只,共216只,在禁食(自由饮水)12 h后进行屠宰。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1.5.1 生长性能

3个阶段试验分别于第21天、第42天、第63天晚11:00断料,同时继续供水,于次日早8:00称重,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初始体重(IW)、末体重(FW)。

1.5.2 屠宰性能

试验结束即第63日龄时,于每个重复挑选2只健康且接近平均体重的鸡,颈部放血处死,按《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NY/T 823—2004)测定胸肌率、腿肌率及腹脂率。

1.5.3 肉品质

pH 测定:分别于屠宰45 min 及24 h 后,测定胸肌、腿肌pH,每样本测定3次,取平均值。

滴水损失测定:另取大小为3 cm(长度)×2 cm(宽度)×1 cm(厚度)的胸肌样本,称重并悬挂保存在4 ℃的塑料袋中,以测定24 h内滴水损失。

嫩度测定:解剖后,取小块右侧胸肌于0~4 ℃冰箱中静置24 h,装入自封袋密封后于80 ℃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肌肉内部达到70 ℃时取出样本。将样本顺肌肉纤维修剪为2.5 cm×1.0 cm×0.5 cm的细条。置于剪切力仪上沿垂直肌纤维方向切割3个点,以平均值代表胸肌嫩度。

1.6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0.0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用LSD 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 表示差异显著,结果以“平均数±标准误”表示。其中,敏感指标运用SAS软件的REG程序建立二次曲线方程Y=AX2+BX+C,其中Y代表各指标,X代表饲粮含硫氨基酸水平,A和B分别代表方程二次项和一次项的系数,C代表方程的常数项,二次曲线的最高点对应的横坐标乘以矫正系数90%[即(-B/2A)×90%]即为饲粮总含硫氨基酸最适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粮含硫氨基酸水平对岭南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2、表3)

由表2 可知,在0~21 日龄阶段试验中,在初始体重没有显著差异的情况下(P>0.05),与对照组相比,末体重随着含硫氨基酸水平提高而不断提高,其中以F 组最高,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C、D、E、F 组平均日增重均有显著提高(P<0.05),其中F 组达到最大值。在料重比方面,与对照组相比,B、C、D、E、F 组也有显著降低(P<0.05)。平均日采食量各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

表2 饲粮含硫氨基酸水平对岭南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表3 生长性能指标拟合回归曲线

在22~42日龄阶段试验中,在初始体重没有显著差异(P>0.05)的情况下,与对照组相比,末体重随着含硫氨基酸水平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其中D组最高。平均日增重方面,与对照组相比,B、C、D、E、F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其中D组最高。料重比方面,随着饲粮含硫氨基酸水平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其中E 组最低。在平均日采食量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F 组最低,但各试验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在43~63 日龄阶段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B、C、D、E、F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F组达到最小值。

通过拟合回归方程计算最适总含硫氨基酸需要量(见表3),得知:①以平均日增重为因变量时,黄羽肉鸡的3 个阶段最适含硫氨基酸需要量分别为0.715%、0.704%、0.424%;②以料重比为因变量时,黄羽肉鸡的3 个阶段最适含硫氨基酸需要量分别为0.722%、0.719%、0.631%;③以平均日采食量为因变量时,黄羽肉鸡的22~42 日龄阶段和43~63 日龄阶段最适含硫氨基酸需要量分别为0.753%、0.571%(0~21日龄阶段回归曲线拟合程度低,故未进行计算)。

2.2 饲粮含硫氨基酸水平对岭南黄羽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见表4)

表4 饲粮含硫氨基酸水平对岭南黄羽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由表4 可知,在0~21 日龄阶段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D 组的腿肌率有显著提高(P<0.05)。在22~42 日龄阶段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C、D 组的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其中在D组达到最小值。

2.3 饲粮含硫氨基酸水平对岭南黄羽肉鸡肉品质的影响(见表5)

表5 饲粮含硫氨基酸水平对岭南黄羽肉鸡肉品质的影响

由表5 可知,不同含硫氨酸水平,对各试验的肉品质指标(胸肌pH45min、腿肌pH45min、胸肌pH24h、腿肌pH24h、胸肌滴水损失24h、胸肌嫩度24h)只有数值上的改变,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3 讨论

3.1 饲粮含硫氨基酸水平对岭南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总含硫氨基酸对肉鸡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5-6]。当饲粮中总含硫氨基酸缺乏时,肉鸡的生长性能明显降低,而当在饲粮中适量添加总含硫氨基酸时,可以扭转这一现象,但如果过量添加,则会表现出毒性效应[7]。本试验结果显示,饲粮中总含硫氨基酸水平会对黄羽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产生显著影响,如提高饲粮中总含硫氨基酸水平,则可以显著提高0~21 日龄阶段黄羽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料重比。在22~42 日龄阶段,提高饲粮中总含硫氨基酸水平则显著降低岭南黄羽肉鸡平均日采食量,提高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达到了促生长的效果。在43~63 日龄阶段,与对照组相比,提高饲粮总含硫氨基酸水平也显著降低了料重比。陈祥林等[8]在古典型岑溪三黄鸡的研究中发现,提高饲粮中总含硫氨基酸水平,可以提高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及平均日采食量,这也与本研究结果保持一致。陈克嶙等[9]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过量水平的总含硫氨基酸,降低了肉鸡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这也提示了适量添加总含硫氨基酸的重要性。付宁[10]报道,在缺乏总含硫氨基酸的饲粮中添加蛋氨酸可以提高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刘淑静[11]研究报道,在太行鸡育雏期饲粮中添加总含硫氨基酸,显著提高了平均日增重且降低了料重比,这也与本试验结果相一致。

3.2 饲粮含硫氨基酸水平对岭南黄羽肉鸡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在当前畜禽产品供应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畜禽产品的品质也得到重点关注,例如屠宰性能、肉品质等指标,通过营养因素提高畜禽产品的品质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也提高了肉制品的风味[12]。在本试验中,在饲粮中添加总含硫氨基酸可提高0~21 日龄阶段肉鸡腿肌率及降低22~42 日龄阶段腹脂率水平。Rakangtong 等[13]报道,在饲粮中添加总含硫氨基酸可提高肉鸡的腿肌率。冯倩倩[14]报道,通过提高饲粮中胱氨酸含量来提高总含硫氨基酸,可显著提高肉鸡胸肌率及腿肌率,这和本研究结果一致。Wu 等[15]报道,通过添加饲粮中蛋氨酸来提高含硫氨酸水平可显著提高北京鸭腿肌率水平。在本试验中,提高饲粮中的含硫氨酸水平对于肉品质指标只有数值上的影响,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故而推测含硫氨酸可能不是影响肉品质指标的关键性因素。

3.3 岭南黄羽肉鸡总含硫氨基酸最适需要量

随着统计学与各种统计软件的开发、运用,现代营养学普遍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利用数学模型来模拟需要量与生长曲线的关系[16]。往往随着营养素的添加,生长会达到一个平台期进而不再有显著性的变化[17]。本试验以生长性能指标进行二次回归分析[18],计算出与NRC(1994)和黄羽肉鸡饲养标准(2004)有些许差异的结果,这方面可能与黄羽肉鸡品种、饲养条件等因素有关,也提示在实际生产应用中,要对饲粮中总含硫氨基酸含量进行适量的调节。刘茹等[19]报道,京红蛋鸡产蛋后期的总含硫氨基酸需要量为0.82%。王瑛[20]报道,以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为因变量时,广西柳州麻鸡最适总含硫氨基酸需要量均为0.67%。

4 结论

①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当提高含硫氨基酸水平可以提高岭南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但对于肉品质没有影响。

②以平均日增重为因变量时,黄羽肉鸡的3个阶段最适含硫氨基酸需要量分别为0.715%、0.704%、0.424%。

③以料重比为因变量时,黄羽肉鸡的3个阶段最适含硫氨基酸需要量分别为0.722%、0.719%、0.631%。

④以平均日采食量为因变量时,黄羽肉鸡的22~42 日龄阶段和43~63 日龄阶段最适含硫氨基酸需要量分别为0.753%、0.571%。

猜你喜欢

饲粮肉鸡日龄
给肉鸡带上小眼镜 性格变温柔还长肉
高粱型饲粮添加乳化剂和脂肪酶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初配日龄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饲粮代谢能水平对3~8周龄如皋黄鸡生长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初配日龄对丹系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不同饲粮蛋白水平对台湾鳗鳅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