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中国日报》西安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
——基于LDA主题模型建构的研究

2022-10-21戴钰涵邓嘉太

今传媒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中国日报城市形象媒介

李 颖 戴钰涵 邓嘉太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提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2020年,《人民日报》发文“中国城市获海外媒体高度关注”,城市作为地方的形象窗口、地域文化的集中表达、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新时代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崭新突破口,为“一带一路”的全球视野增添了更多地方特色。西安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和世界城地组织联合主席城市,近年来一直稳步有序地推进着城市的发展进程,全力打造新时代多元化、立体化、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城市形象是一个多维度的、动态的建构过程。“城市形象”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凯文·林奇于1960年提出,具体指城市景观本身的可识别性和视觉形象产生的“公众印象”,更为强调实体空间中的具有可识别性的城市景观。随着大众传播的发展,意大利学者约翰·富特 (Foot,1999)赋予“城市形象”新的维度,认为“城市形象”离不开大众媒介在拟态环境中建构的“媒介形象”,这与长时间以来学界兴起的国家形象、城市形象传播的传统媒介再现式研究范式暗自耦合。《中国日报》(China Daily)作为第一家中国英文日报,其对西安城市形象的媒介建构是世界了解西安的重要窗口,也是近年来西安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城市开始成为国际传播的全新主体,国内以城市形象为切入口的国际传播研究开始出现系列成果,这些研究大多是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国际传播进行较为宏观的个案探讨,多结合国际媒介事件或话题,探讨城市形象传播个案策略。总体看来,国内有关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的研究并不多,且以逻辑思辨性研究为主,鲜有结合文本挖掘等大数据科学研究方法,使相关研究的时间跨度以及科学性受到了一定限制。鉴于此,本课题以近十年 《中国日报》有关西安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挖掘和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西安城市形象的主题模型与关键词云图,希望能够为今后西安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数据采集

研究者以“xi'an”作为关键词,通过Lexis Advance数据库,获取了从2013年9月至2021年5月期间,与西安城市有关的新闻报道6572条,清除重复数据176条,最终获得分析样本6396条。

(二)文本数据结构化及语料库建立

由于本课题研究问题涉及到新闻标题、正文与时间信息,研究者使用R统计分析软件中的readtext包、tidyverse包以及quanteda包,进行数据格式转化和信息提取工作,将处理后的文本数据按utf-8格式逐条写入csv数据表中,建立了近十年的 《中国日报》西安新闻单语语料库,包括标题、正文及时间字段。

(三)统计分析与文本数据预处理

首先,以年月为基础维度,统计了各年份China Daily网站对西安城市的新闻数量,并绘制出报道数量随时间变化趋势图。其次,进行文本数据预处理,包括分词、去除停用词和无关符号、构建文本特征矩阵。

(四)关键词词云分析及主题建模

本课题通过TF-IDF算法提取关键词进行数据样本统计,并利用R统计分析软件中的wordcloud包进行词云展示。TF-IDF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如果某个词在一篇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而该词在其他文章中很少出现,则认为该词能够很好代表这篇文章。在该算法中,TF(Term Frequency)表示某词在文本中的出现频率,IDF(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用于衡量词语在所有文档中出现的普遍程度,如果包含某词的文章数量越少,则IDF越大。本课题通过R统计分析软件中的slam包,计算样本数据文本特征矩阵的TF-IDF值。由于中值不受数据中较大的TF-IDF值的影响,本课题保留TF-IDF值大于计算中值的词,按照频率进行排序,并生成词云图,显示排序前200的关键词。

在主题建模部分,将样本数据分类为近十年西安相关新闻和近三年西安相关新闻,使用LDA对两份数据进行主题建模,使用R统计分析软件中topicmodels包实现该算法,并将两次主题建模的主题参数K设置为9。

三、数据呈现与分析

(一)报道数量变化趋势

《中国日报》创刊于1981年,其作为第一家中国英文日报,是主流媒体对外展示中国的窗口,曾一度被视国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中国报纸。图1显示出该媒体在2013年9月至2021年5月对西安保持持续关注,2014年至2017年间的关注度出现明显提升,2015年上半年达到了关注度的顶峰。这一关注度的折线变化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动较为吻合。具体来说,“一带一路”倡议于2013年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2015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使其正式进入落地实施阶段;2017年5月,《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的发布,向世界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成果与中国贡献。长安 (今西安)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随着国内外对“一带一路”的关注而成为 《中国日报》的媒介焦点。

图1 China Daily近十年“西安”报道数量变化趋势

(二)LDA主题模型分析

如表1所示,《中国日报》近十年有关西安的新闻报道主题模型共显示了9个主题,分别为铁路交通、戏剧影视、高校大学、航空航天、城市发展、工业制造、丝路物流、历史文化、文旅酒店。总体来看,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该媒体对西安的关注多围绕城市在各领域的特色优势和发展定位,比如历史文化古都、世界文旅之都、高等教育资源、航空航天优势以及交通、物流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由国际化大都市研究小组 (IMD)发布的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 (2020)》,以“回归制造”为主题,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工作部署,使“工业制造”成为城市形象主题集群之一。与“戏剧影视”相关的关键词有“opera”“film”和“festival”,这源于近年来厚积薄发的陕西影视在国内外屡获奖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作为“陕西摇滚”走出陕西、走出世界,加之陕西已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学陕军新时代再出发”“西部电影的辉煌”“长安十二时辰”等兼具历史底蕴、民族特色、时代气息,屡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和讨论话题。此外,“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于2014年创办,一年一届,由陕西、福建两省轮流主办,旨在以电影为纽带,为“一带一路”建设创造良好的人文条件,也成为陕西、西安国际传播的崭新切入口。

表1 《中国日报》近十年有关西安的新闻报道主题模型

如表2所示,《中国日报》近三年有关西安的新闻报道主题模型共显示了9个主题,相比较于表1,有两个不同的主题集群:疫情健康和运动美食。这也说明西安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国际文旅消费中心和高校的集中所在地,成为国内疫情防控的重心。2021年,西安举办了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 (简称十四运),这一媒介事件使“运动美食”成为又一新增主题,再一次使西安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表2 《中国日报》近三年有关西安的新闻报道主题模型

从图2可知,近三年 《中国日报》2018-2021年有关西安的关键词词云是围绕新冠、制造、学生、旅游等,与表1的主题聚类保持大体一致,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显著的“read”(阅读)一词,这与西安近年来全力推动“全民阅读”“书香之城”的建设、获评“2018中国书店之都”的多项举措和可喜成绩密切相关。

图2 近三年 《中国日报》2018-2021年有关西安的关键词词云

四、研究结论与不足

(一)研究结论

从近十年 《中国日报》对西安的新闻报道和主题模型来看,虽然国家主流英文媒体 《中国日报》对西安城市形象保持着持续的关注,但是总体仍显不足。具体来说,《中国日报》的媒介关注点首先与国家政策导向与城市行政级别紧密相关,其次与城市自身的发展规划与地区发展定位高度吻合 (通常与政治、经济、文化等传统城市形象维度相关),同时会较为凸显关联城市的特色优势与重大媒介事件。

从媒介逻辑来看,《中国日报》网站仍遵循传统思路,对西安城市形象的关注囿于传统的城市形象维度,不同于国际社交媒体中的具象、有趣的“网红西安”形象,也鲜有关注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新增的“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和“社会民生”等全新角度。鉴于此,像西安这样的西部城市应得到中国英文媒体的更多关注,也应尝试打破传统的城市形象维度,密切结合城市最新的发展动向和城市特色,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关注城市形象在新时代的崭新维度。

(二)研究不足

本研究尝试运用计算话语范式反哺多元、动态的城市形象传播实践,试图运用量化科学的范式探讨“国际大都会”的形象内涵,努力探讨中国国际传播在主流媒体中的区域化表达和地域化特色,建构“新文科”背景下国际大都市形象传播的新范式。但是,由于本研究的语料收集截止到2021年5月,Lexis-Nexis新闻数据库中的文本数量可能也存在局部缺失的情况,以致得出的研究结论可能存在些许偏差,今后会继续完善相关语料及研究工作。

未来,随着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和5G物联网的到来,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也应跳出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等传统维度,拓展至物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的新维度。

猜你喜欢

中国日报城市形象媒介
抖音对戏曲艺术的再媒介化重塑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新媒体传播下地铁广告中的城市形象建构
蒙古族传统纹样对地域城市形象塑造的意义
漫画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微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植入与传播策略研究
微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植入与传播策略研究
《中国日报》:中国成第一大“电子竞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