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擦亮“清风浙里”品牌 弘扬清廉金融文化

2022-10-20中共中国工商银行浙江分行纪委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浙江金融制度

中共中国工商银行浙江分行纪委

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浙江分行(下称“工行浙江分行”)认真贯彻落实总行党委“两个全面从严”要求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建设“清廉浙江”要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从严治理,遵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强化于考、转化为物”的企业文化建设逻辑,自觉将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总体布局,大力宣贯“公开透明、公私分明、自律律他、廉勤并重”廉洁文化理念,探索出一条具有浙江分行特色的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之路,擦亮了“清风浙里”清廉金融文化品牌形象。

一、党建引领,统筹布局,形成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

建设清廉金融文化,不仅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更是工行浙江分行践行金融政治性、人民性要求应负的重要政治责任。工行浙江分行坚持将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经营管理的内生性要求,作为纵深推进“两个全面从严”的重要举措,自觉将其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总体布局。强化责任落实,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并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暨纪检工作会议、警示教育大会、行务会议等各类会议反复强调、推动落实。建立省分行党委班子成员定期调研指导分管专业部门和党建工作联系点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层层组织各级管理人员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廉洁从业承诺书,组织相关岗位员工签订岗位清廉承诺书、廉洁往来承诺书,在全辖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廉政案防责任体系。坚持齐抓共管,深化落实派驻制改革和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坚持党委和纪委同向发力、同频共振,落实党委宣传部、纪委办公室、党委办公室职能职责以及各机构、各部门具体职责,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在全辖形成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坚持多方联动,通过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等宣传资源,开展家风家教建设和廉洁文化建设结对共建,积极参与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的清廉创意作品征集、廉洁警示案例编写工作,建立清廉金融文化联建工作格局,筑牢干部员工廉洁从业防线。

二、加强教育,创新载体,将清廉金融文化理念浸润人心

清廉金融文化,不能光喊在口上、挂在墙上,而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变成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只有持续不断强化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廉洁从业教育,才能将廉洁从业理念入脑入心。工行浙江分行各级行坚持以多层次多渠道党性党纪教育和廉洁从业教育为载体,积极营造清正廉洁的文化氛围。强化理论武装,认真组织参加党的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党委“第一议题”制度,定期举办高级管理人员读书班、党员培训班,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真正从政治觉悟、党性修养的提高来实现思想上的固本培元。2022年以来,工行浙江分行累计举办党员培训班共38期、参训党员10 989人次,其中网络党员培训班14期,线上参训党员3 624人次。抓好“关键少数”,每年至少两次组织党委中心组党风廉政专题学习,逐级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向管理人员赠阅廉政书籍,前移关口开展纪法提醒,逐级开展党内谈话和政治监督谈话,切实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党性党纪教育和廉洁从业教育。截至2022年5月底,工行浙江分行纪委已实现对二级分行“一把手”政治监督谈话全覆盖。把好入职源头,将廉洁合规从业作为新员工培训的“必修课”,将廉政谈话提醒作为新提任管理干部廉洁教育“规定动作”,着力抓好新入职、新提任管理干部的廉洁从业教育。发挥典型作用,一方面在采取“综合+专题”“典型案例+纪法提示”的方式经常性通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的基础上,以“一书一报一片”为载体组织开展辖内案件的专题教育整改“七项行动”,切实发挥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总结宣传干部员工清廉事迹,举办清廉故事会,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主题宣教,将节假日廉洁提醒等规定动作和开展系列主体活动自选动作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开展“赶考日,来赶考”、“5.10廉系你我”、清廉书画摄影视频作品征集、猜廉政灯谜等系列清廉金融文化宣教活动,做到常抓不懈、细水长流,持续擦亮清廉金融文化宣教品牌,增强清廉金融文化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2022年,组织开展“赶考日,来赶考”活动,全辖参与22 465人次,其中党员参与率接近100%。创新宣传载体,运用新媒体创新推出《浙江分行“清风浙里”纪检巡察专刊》,加强信息交流和经验共享。鼓励基层行因地制宜创新宣传载体,部分基层行通过设立廉洁文化展示长廊、在工作电脑上张贴清廉提示语小贴士等举措,加强廉洁文化宣传,营造学廉倡廉践廉的良好工作氛围。

三、贯通协同,融入管理,把清廉金融文化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

建设清廉金融文化是金融机构加强自身品牌建设,确保基业长青的内在需要,也是金融干部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将清廉金融文化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转变成金融干部员工的自觉廉洁从业行为,清廉金融文化才有生命力,才能真正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工行浙江分行各级行紧紧围绕业务运行过程中的廉洁风险点,强化廉洁风险防控的机制建设和流程管理,抓好重点领域清廉建设,确保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和银行经营管理不脱节、不游离。将清廉金融文化融入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干部廉政档案,定期组织开展谈心家访,聚焦员工异常行为的58种典型表现强化网格化智能化管理。把清廉金融文化嵌入业务营销、合作机构管理的制度流程,全面推广集中采购“三零三严”公开承诺和不良供应商禁入制度,持续组织开展走访企业客户、合作机构征询金融服务和廉洁情况的“清廉伴我行”活动。一些二级分行还在信贷业务办理流程中嵌入廉洁告知书,接受客户对业务经办人员的廉洁从业监督。将清廉金融文化融入清廉浙江工行建设,积极打造清廉单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不断推进新风正气充盈。2022年来,结合中央巡视整改,全辖各级机构围绕“2+3+3”专项治理,着力抓好信贷、采购、新兴业务廉洁风险防控。一些二级分行通过创建清廉班子、清廉网点、清廉部门、清廉岗位,深化清廉单元建设。

四、完善制度,明确边界,增强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

建设清廉金融文化,需要明确反对什么、提倡什么、禁止什么,并从制度层面将廉洁从业理念和要求固化下来。工行浙江分行注意建设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增强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打造决策、执行、监督环环相扣的反腐倡廉制度链条,健全“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完善党委会、行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信贷审查委员会、财务审查委员会等辅助决策议事机构工作规则,注意从制度流程着手强化利益冲突管理,健全重要事项决策后评估制度、巡察工作制度、关键岗位人员轮岗管理办法、同级监督报备制度等各项监督制度。完善各项业务运作管理机制,加强集中采购基础管理,完善竞争性选人用人机制,健全信贷运营体制,强化账销案存管理机制,把廉政风险防控的要求嵌入到各项业务制度、各环节操作流程之中。以案促改强化管理,结合案件查办和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查处,修订机构及部门负责人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管理、易地交流干部交通和住房管理、差旅费管理和公务用车管理、公司金融专业条线投资回避和廉洁回访机制等制度办法,以有效监督推动金融治理,消除制度盲区。同时通过落实二级分行办公用房测量结果认定由二级分行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双签名,对全辖公务用车安装车载定位终端(GPS),推广公务用车、维修双“掌上”审批系统,统一全辖伙食费、公务用车收款二维码设置,积极利用数字化改革契机,切实强化公务用车、用房、用餐三项管理。

五、考核强化,监督制约,推动金融清廉文化落地深植

要确立什么样的文化,就要通过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来强化。清廉金融文化落地深植,离不开考核激励,离不开监督立威。工行浙江分行坚持将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相结合,将严格自律和强化他律相结合,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推进清廉金融文化落地深植。强化监督立威,坚持严的主基调,坚持风腐同治,坚持抓早抓小,运用“四种形态”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以监督的“硬实力”来保障文化的“软约束”,不断释放管党治行越来越严的强烈信号。2021年以来,采取“组委地”联合办案模式,坚决查处金融腐败案件,先后查办“赵意平”案、“岳建忠”案,形成了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效能;运用“四种形态”913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880人次、第二种形态29人次、第三种形态1人次、第四种形态3人次。推进线索处置、信访核查、案件审理“三集中”,持续加大线索处置和核查力度。开展问题线索大起底和提级纠偏,组织开展交叉大检查,加大查处问责力度,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分行纪委还深挖酒驾醉驾背后的违规接受宴请、公款吃喝等“四风”问题,倒查回溯,一查到底,确保纪法衔接,避免漏网失究。强化考核激励,将党风廉政建设和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纳入党建工作考核、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内容,并将廉洁从业情况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清风浙里,廉韵工行。工行浙江分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总行党委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工作部署,在驻行纪检监察组的指导下,切实加强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强化监督数字赋能,持续推进工行十六字廉洁文化落地深植,进一步擦亮“清风浙里”廉洁文化品牌,切实发挥国有大行在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浙江金融制度
Mother
Task 2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