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2022-10-20龚会芳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23期
关键词:无机养分有机

龚会芳

(临洮县红旗乡人民政府,甘肃 临洮 730513)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提升玉米产量及质量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施肥可有效改善土壤养分情况,提高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但不合理施肥则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引发严重生态环境问题。需有效改善施肥模式,全面提升肥料利用率。

葛选良等[1]发现,随着传统施肥模式不断改变,土壤理化结构得到有效改善,土壤养分含量提升,蓄水保墒能力提高。郑杰等[2]发现,测土配方施肥、应用缓控释肥、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均可提升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其中水肥一体化作用效果较理想。为探究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产量及质量的影响,在大田内开展了种植试验,给玉米生产提供数据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某试验基地内,试验地块土壤理化性质详见表1。

表1 试验地土壤养分含量

1.2 试验材料

试验玉米品种为“荃玉 18”。

试验用生物菌肥(有效活菌数为200 亿/kg)为百欧盖恩牌,由保罗蒂姆汉公司提供;氮肥为尿素(46%);磷肥为过磷酸钙(12%);钾肥为氯化钾(60%);有机肥为腐熟羊粪(有机质36.21 g/kg、全氮0.53 g/kg、全磷0.50 g/kg);缓控释肥(含40%养分,其中氮28%、磷5%、钾7%)为金鑫牌,由石家庄市金鑫肥业有限公司提供;有机无机复混肥(含有机质46.8%、氮4%、磷3%、钾7%),由甘肃陇康源有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1.3 试验设计

2021 年进行大田试验,共设置4 种不同施肥模式,详见表2。各处理均投入纯氮55.2 kg/hm2、氧化钾54 kg/hm2、五氧化二磷10.8 kg/hm2。试验采取完全区组设计,各处理重复3 次,共12 个试验小区。

表2 试验施肥模式

1.4 试验管理

各试验小区内,玉米种植密度为6.75 万株/hm2。2021 年6月11 日播种,9 月27 日收获,除施肥外管理同当地高产田。

1.5 试验测量指标及方法

1.5.1 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在玉米开花抽雄期、灌浆期、乳熟期、完熟期分别取样,分离玉米茎秆、穗、叶等各部位,置于105℃下杀青0.5 h,然后在80℃烘箱内烘干至恒质量。

1.5.2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玉米成熟收获后测量产量;在各个小区中间2 行选择20 穗玉米考种,测量玉米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以及千粒质量等指标。

1.6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10 与SPSS24.0 软件整理、处理并分析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不同施肥模式的玉米干物质积累详见表3。可知,在玉米抽雄期,A、B、C 干物质积累量均明显高于CK,但3 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灌浆期干物质积累量C 处理最高,CK 最低,A、B 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乳熟期,各处理干物质积累量差异显著,由高到低一次为处理C、A、B、CK。完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灌浆期相似。

表3 不同施肥模式的玉米干物质积累量

不同处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差异显著,由高到底依次为处理C、A、B、CK,处理C 比CK 高23.84%。处理CK、A、B 花后干物质贡献率差异不显著,显著低于处理C。

2.2 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不同施肥模式的玉米产量详见表4。可知,玉米穗数、穗行数与施肥模式相关性不大,4 个处理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玉米行粒数差异显著,除处理B 与CK 差异不显著外,处理A、C 行粒数明显高于CK。各处理千粒质量差异显著,由高到低依次为处理C、A、B、CK。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产量存在显著影响,处理C、A、B 分别比CK 高37.16%、23.15%、7.56%。

表4 不同施肥模式的玉米产量

3 结论

本次试验结果表明,几种施肥模式下的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均明显高于农民常规施肥模式,其中有机无机复混肥+缓控施肥措施对玉米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几种施肥措施均能有效提升玉米产量,其中有机无机复混肥+缓控施肥模式下玉米产量最高,其余依次为化肥+有机肥、化肥+生物菌肥。

综合可知,化肥+有机肥、化肥+生物菌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缓控施肥等3 种施肥模式均可促进玉米生长、提升玉米产量,其中有机无机复混肥+缓控施肥的效果较理想。

猜你喜欢

无机养分有机
新时期海产品无机砷检测与含量控制策略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有机旱作落地生根 实用技术推广见效
长期有机无机配施下烤烟-玉米轮作优化土壤微生物活化无机磷*
为什么植物的根茎向上生长?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喝有机
树木是怎样过冬的
为什么雨水多了瓜果会不甜
基于不同添加剂的阻燃纤维专利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