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复发性肺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效果

2022-10-20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7期
关键词:胸腔镜肺癌炎症

吴 凯

湖北省江汉油田总医院心胸甲乳外科,湖北潜江 433124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饮食文化的多样性等因素的影响,肺癌发病率日益上升,且多发于中老年人群。若不及时治疗,患者病情不仅无所好转甚至会恶化,严重影响日常的生活活动,因此要有效控制肺癌的进展。本病临床中常采用传统的开胸术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湖北省江汉油田总医院心胸甲乳外科以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做为主方案对40 例复发性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另选取40例复发性肺癌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于湖北省江汉油田总医院心胸甲乳外科就诊的80 例复发性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 例)和试验组(40 例)。对照组中,男20 例,女20 例;年龄48~73 岁,平均(59.58±5.89)岁;病程2~9个月,平均(5.7±2.1)个月。试验组中,男18 例,女22例;年龄49~74 岁,平均(59.52±5.93)岁;病程2~9个月,平均(5.5±2.3)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手术前经CT 或MRI 检查明确,手术后经病理学确诊;②肿瘤直径≤5 cm,且主支气管未受到侵犯。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及心血管不全等;②肿瘤发生远处转移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批准文号:20180822)。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术治疗,患者保持侧卧位,采用全身麻醉,手术切口位于第5~6 肋间隙间,切口约20 cm,观察胸腔;保留前锯肌,用肋骨牵引器将肋骨牵开,在保证施术者直视状态下进行胸内操作;切除肺叶,清扫肿瘤区域累及的淋巴结后冲洗胸腔,缝合切口。

试验组采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患者保持侧卧位,采用全身麻醉,于腋中线第7~8 肋间隙作1 个约1 cm 的切口,并将其作为观察孔;将胸腔镜放置入观察孔后,观察确定肿瘤位置、大小与是否转移。在肿瘤位置对应的胸外部作3~4 cm 切口作为主操作孔。手术中尽量不使用肋骨牵开器,如若必须使用则采用乳突牵开器牵开皮肤与肌层。在胸腔镜引导下完成胸内操作后冲洗胸腔,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应激反应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临床治疗效果。①应激反应指标:包括皮质醇、生长激素、前列腺素E。②炎症反应指标:包括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③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胸腔管留置时间。④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主要为医院自制,其中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各项指标正常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各项指标有所好转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无变化,各项指标无变化,甚至病情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应激反应指标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应激反应指标中的皮质醇、 生长激素、前列腺素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应激反应指标中的皮质醇、 生长激素、前列腺素E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应激反应指标中的皮质醇、 生长激素、前列腺素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应激反应指标的比较(±s)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指标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炎症反应指标中的CRP、PCT、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炎症反应指标中的CRP、PCT、IL-6 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炎症反应指标中的CRP、PCT、IL-6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指标的比较(±s)

2.3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例)

2.4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试验组的胸腔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s)

3 讨论

肺癌是一种患病率高、 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随着大气污染的日益加重及饮食方式的改变,肺癌患者人数日益上升。其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发热、胸闷以及咳嗽,通常受到肿瘤大小、类型及发展阶段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认为吸烟是影响肺癌的最重要因素。应激反应是指在手术过程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现出的机体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其也可以作为一种对患者术后机体康复情况进行评定的衡量指标,例如作为预后的重要指标。在应激状态下,机体内的前列腺素E、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皮质醇、P 物质等神经内分泌物数量增加,其中生长激素可以促进胸腺细胞及胸腺上皮细胞增殖,同时也会促进炎细症胞因子分泌,而过高的应激反应会损伤患者的适应能力,削弱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

目前,对肺癌的治疗主要采用传统开胸术,该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切除患者病变组织,但该手术方式创伤程度严重,应激反应强烈,并发症多,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该治疗方式可以起到一定疗效,但较为简单粗暴,效果并不理想,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可以更好地提高疗效。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提升,胸腔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愈发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由于其手术开口小,对患者病变部位及周围器官组织影响低,因此优点十分明显,如操作简单、术后康复快、应激反应小等,既能增加手术安全性,又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的应激反应指标的皮质醇、生长激素、前列腺素E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炎症反应指标中的CRP、PCT、IL-6 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的胸腔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经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复发性肺癌患者实施治疗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炎症指标,还可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应激反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针对复发性肺癌,对其进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可以缩短胸腔管留置时间,缓解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临床疗效与使用安全性更高,治疗效果高于应用传统开胸术治疗,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应用性较高,值得临床使用。

猜你喜欢

胸腔镜肺癌炎症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体位护理对胸腔镜手术术后快速康复的应用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中国每年78万人确诊肺癌医生忠告,预防肺癌,晚上请坚持四不要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对炎症的几种常见误解
北京新发恶性肿瘤 肺癌约占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