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视频背景下城乡青年“新数字鸿沟”形成探究

2022-10-20左莹

中国记者 2022年6期
关键词:鸿沟城乡数字

□ 左莹

内容提要 在信息化普及的今天,以知识获取差异为主要表现形态的“新数字鸿沟”正逐步凸显,即基础的物理设施差距逐渐减少,但运用设备的水平即“应用鸿沟”进一步加深。环境不同、使用动机等不同是“新数字鸿沟”形成的重要原因。本文探究城乡青年使用短视频的具体行为并对“新数字鸿沟”的弥合提出解决意见。

短视频普及下导致知识获取门槛降低,但这究竟是扩大还是缩小了知沟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在短视频普及初期,视频内容与传播途径趋于单一化;随着短视频发展更加成熟则出现新的问题——人因受教育程度不同、家庭背景、使用动机不同,适应与应用新兴技术内容也存在高低不同,最终可能导致“新数字鸿沟”。传播学领域的“知沟”假设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一、“新数字鸿沟”:由“设备差异”转向“技能使用”

社会各界关于短视频的应用一直在不断深入,而在短视频影响下“新数字鸿沟”有更加确切的现实意义。“新数字鸿沟”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特别助理Susan P.Crawford教授在论文《The New Digital Divide》中提出。文中认为在经济发展前期,数字鸿沟着重的是实体移动信息设备上的差距,即设备的“有无”以及设备质量的“优劣”。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设施差距已经逐渐减小,“新数字鸿沟”更注重人们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应用技术的方式和行为的差异,使用设备的差异如动机、目的、方式、频率都随时间加深产生不同的使用结果。

在短视频从娱乐到知识转向的生态运作背景中,不同用户基于不同的使用动机与使用习惯会在日积月累中产生差异,最终以数字鸿沟的形式显示出来。

二、城乡青年“新数字鸿沟”原因探究

(一)社会因素:经济差异难以忽略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不同的重要因素,也是“新数字鸿沟”产生的重要因素。这种差异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并会以文化、社会等诸多层面表现出来。

城市发展无论是在娱乐水平还是文化氛围都高于乡镇,优质的人际关系、丰富的娱乐生活以及更加开阔的视野都会对生活在其中的青年行为产生潜在影响。由此来看在相对优越条件的影响下,城市青年可以凭借已有的新事物使用经验更快更好地接受短视频的普及,并且更快更熟练地运用,破除对短视频仅是娱乐消遣的固有印象,更好地用于获取信息维系人际关系等作用。而乡村青年明显处于信息获取与媒介运用的弱势方,相对匮乏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将直接反映到青年的媒介素养上,使他们陷入被动的遭遇。基于相对闭塞的环境与人际关系,乡村青年很难对已有的短视频应用思路发生改变。

除了社会环境整体不平等外,乡村环境、家庭环境也是造成城乡青年“新数字鸿沟”较大差距原因之一。一些三线城市其乡村环境氛围更加闭塞,一般情况下,村主任、父母等家族长辈的理念会渗透在乡村、家庭内部并形成一股力量,影响整个村整个家庭的文化氛围;父母受教育程度一般且年龄较大,对待短视频的应用局限于娱乐消遣,难以从学习拓展等角度进行深入挖掘。

(二)个人因素:技能鸿沟难以逾越

对乡村青年而言,相对更加依靠体力劳动获得报酬,使他们无法抽出更多精力在提高短视频等信息应用技术水平上。即当生活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乡村青年一般没有动机寻求自身进步。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经济条件更好、受教育程度更高家庭的孩子,更愿意在长辈的指导下使用学习、益智、科技为主题的应用,并且使用时长维持在2个小时以内;但在双低情况的家庭中,他们更缺乏长辈指导,并且更容易沉迷于游戏、影视、热门视频等应用。

从另一方面来说,个人技能也会对短视频应用形成差异。一般认为在信息获取方面存在四个维度:一是通过互联网在海量信息中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二是对资源进行加工处理,达到自己使用标准的能力;三是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传输、沟通、互助维稳人际关系的能力;四是将数字设备作为工具,以适当策略实现预定目标的能力。根据现实情况来看,城市青年因社会环境等影响,受教育程度略高于乡镇青年,乡镇青年在自我认知定位与知识撷取方面也存在偏差,这些因素都会对乡村青年信息获取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更多乡村青年对待相关应用的使用最迫切关注的仍是维持日常生活,还未上升到信息的获取与技能提升方面。

三、城乡青年“新数字鸿沟”之弥合路径

(一)提高乡村发展信息化水平

意识的进步是事物发展的前提基础,提升对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认识是弥合“新数字鸿沟”的重要举措。在目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原则下,可以充分利用政策优势,通过就近原则利用周围先进城市带动乡镇信息化发展。青年所处的乡村环境与家庭氛围的优劣,也是缩小数字鸿沟的重要条件与因素。实际操作中,结合部分乡村地区整体信息意识较为薄弱的现实情况,可以结合不同乡村的情况来制订切合实际的发展方案。例如提高乡镇地区代表人物如村主任对信息化普及和新媒体短视频应用的认识,家庭组织中的父母也要打破对短视频的简单认识,尝试从功能性与实用性方面认识短视频。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情况下,智能终端设备问题已经不是制约乡村青年获取知识的主要原因,关键还是个人的选择以及文化氛围的影响。

(二)激发乡村青年自主发展动力

青年自主能动性是最终实现缩小信息应用差异的关键。当人们拥有非常强的寻求信息的动机时,知沟会缩小而非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消除“新数字鸿沟”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其进行缩小。“由心而发”,激发乡村青年应用热情是弥合城乡青年“新数字鸿沟”的关键。

首先,思想革新。作为社会最活跃以及接受新鲜事物能力最强的一个群体,青年应该明白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短视频带来的变革意义。若青年群体个人缺少对短视频相关认识,仅仅认为是一个娱乐工具,就无法去挖掘应用、深入发展,更无法带动更大的辐射范围。

其次,自我驱动。青年要认识到自身驱动以及知识获取对成长的重要作用。学习任务是终身的,工具只是辅助作用,重要的是要增强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与渠道。要在成长过程中明确自身阶段性发展目标,对所需信息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从海量知识中进行选择,通过维系人际关系等形式,多元了解信息化发展动态。青年也应转变对社交软件如短视频软件“娱乐化”的固有印象,并意识到短视频普及带来的是知识获取门槛的降低,积极挖掘短视频在生活中的更多积极作用。

青年内在动机还需要青年内在能力的支撑。根据“上限效果”假说,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一定饱和点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逐渐减速。这就意味着,对于乡村青年这类原生在信息运用意识以及变通思维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人群来说,尽管对信息技术能力和思维变革有较大的前进空间,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到达知识“上限”这个节点,已有的知识内容难以再扩展,需要逐步向城市青年已有的信息应用技术水平靠拢,从而逐步缩小弥合城乡青年发展之间的数字鸿沟。

[1]TICHENOR PJ,DONOHUEGA,OLIENCN.Mass media flow and differential growth in knowledge [J].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70,34(2):159-170.

[2]Crawford.The New DigitalDivide[N].New York Times,2011-12-04(SR1).

[3]乔沛昕.魏冬雨.数字鸿沟: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新数字鸿沟”[J].教育现代化,2019,6(80):131-135+138.

[4]赛佛林,坦卡德.传播学起源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1.

[5]葛新斌,张玲.城乡教师“新数字鸿沟”之缘由与弥合路径探析——从“知沟”的理论视角出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4):42-51+205.

猜你喜欢

鸿沟城乡数字
婚姻不是用来填补鸿沟的
城乡涌动创业潮
答数字
鸿沟为界
数字看G20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真实:作文难以逾越的鸿沟吗?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