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养禽场疫病风险评估方法探讨

2022-10-19高红丽张辉肖敏王亚丽韩庆彦

甘肃畜牧兽医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养禽符合要求新城疫

高红丽,张辉,肖敏,王亚丽,韩庆彦

(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46)

近年来,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养禽场疫病流行情况和禽群健康水平是健康养殖的重要指标,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病的暴发会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甚至引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直接威胁到人的身体健康[1]。病原的产生、传播、扩散以及其他风险因子导致养禽场遭受损失的风险很大,所以制定规模化养禽场疫病风险评估模型非常必要。

1 风险评估的意义和要求

通过对影响疫病发生的风险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对养殖场存在的风险提出预警,促使养殖场针对问题进行整改,可以提高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水平,增强其疫病防控能力[2]。同时,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可以了解某区域疫病风险情况。

风险评估的过程应坚持科学、严谨、客观、公正的要求,风险评估模型应符合养禽场实际,做到一场一案,收集信息应全面准确,如实记录,评估过程应公开透明,评估结果易为各方理解,当新的信息可能对原评估结果产生影响时,应进行再评价。

2 技术依据和方法

2.1 技术依据

本评估模型,以规模化养禽场为基本单位,基于影响规模化养禽场疫病发生与流行的传染源、传播途径等相关要素,依据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NY 5027-2008《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T 3075-2017《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等相关行业及国家标准,确定主要风险因子。

2.2 风险评估流程

风险评估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风险评估流程图

2.3 风险评估方法

2.3.1 成立评估小组 由3名以上人员组成,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和组员应来自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动物疫病防控机构,组长应具备兽医专业或统计专业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组员应具备兽医师及以上技术职称。

2.3.2 召开评估会议 评估会议由组长负责召集,评估小组成员、养禽场负责人、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等风险评估人员参加。前期对风险评估方案、要求等进行磋商确定。中期对照评估目标查漏补缺,完善风险评估工作。末期评估会议反馈风险评估结果,对养禽场主要风险进行说明,结合养禽场实际,提出科学合理的风险防控建议。

2.3.3 信息收集 进行场外信息收集时,对养禽场所在地及相邻乡(镇)畜牧兽医站、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兽药经营单位、周边养禽场(户)以及本养禽场的客户调查询问,详细了解养禽场周边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等禽病流行状况。进行场内信息收集时,通过调查养禽场的管理和饲养等技术人员,掌握场内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等禽病发生或流行情况,同时查看场址选择、场内布局、设施设备、生产管理和防疫管理等现状和有关档案掌握场内信息。对收集到的所有信息如实记录,并从疫病史、场址选择、场内布局、设施设备、生产管理和防疫管理6个方面整理归纳。

2.3.4 评估模块风险因子判定 在风险因子的筛选过程中向禽病防治专家调研,召开会议进行反复论证,最终确定对疫病的发生具有显著影响的50个风险因子,并根据因子对风险的影响程度将其分为限制性因子、特别关键因子、关键因子、一般因子四个等级。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等一类疫病病原检测”1项是限制性因子,“本场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史”“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二类疫病病原检测”等14 项是特别关键因子,“场区周边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史”“本场新城疫发病史”等18 项是关键因子,“场区周边新城疫发病史”“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等17项为一般因子。

2.3.4.1 疫病史。统计场内外疫病发生史,对规模化养禽场中影响禽群健康水平关系较大的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的发病史及检测结果进行判定(表1)。

表1 场内外疫病发生史的判定

2.3.4.2 厂址选择。厂址的选择及建造是影响养禽场疫病风险的重要因素,涉及2类风险因子,一是选择地势高燥、平坦、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方便、无污染以及供电和交通方便的地方;二是养禽场与家禽屠宰场、禽产品加工场、活禽及产品交易市场、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道路等之间的距离应符合NY/T 682-2003《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并将这两项定义为一般风险因子(表2)。

表2 养禽场厂址选择的判定

2.3.4.3 场内布局、设施设备。养禽场厂区应配备检测室、兽医室,场内应有“三防”设备,如自动化喂料、给水和给药等设备,并落实隔离、消毒等制度,这些影响疫病防控的重要因素共涉及18类风险因子,判定标准如表3所示。

表3 养禽场场内布局、设施设备的判定

2.3.4.4 生产管理。在场内生产管理管控过程中,涉及5 类风险因子(表4),一是规模化养禽场引种、人员管理、生产记录应符合NY/T 5038-2006《无公害食品 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二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水质应符合NY 5027-2008《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要求;三是种禽、育雏、育成、蛋禽、后备禽分群饲养;四是场区不应饲养其他动物;五是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做到禽和禽产品可追溯。将前四类定义为一般风险因子,将第五类定义为关键因子。

表4 养禽场生产管理的判定

2.3.4.5 防疫管理。防疫管理是养禽场疫情防控的关键要素,如消毒措施是否按照NY/T 3075-2017《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中的规定执行,污水、病死鸡等处理是否符合HJ/T81-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要求等,将对防疫起重要作用的16项风险因子进行统计判定,见表5。

表5 养禽场防疫管理的判定

3 风险等级评价

3.1 高风险

对疫病风险极大,致使禽群全部扑杀的限制性风险因子进行统计,有1个不符合要求;对

疫病产生的风险较大,会对养禽场产生显著损失的特别关键因子有2个和有1个使养禽场疫病产生损失的关键风险因子同时不符合要求;特别关键风险因子有1个和3个关键风险因子都不符合要求;一般风险因子产生的疫病风险小但不可忽略,不符合要求和基本符合要求的一般风险因子数量≥10个。

3.2 中风险

1个特别关键风险因子不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1个关键风险因子基本符合要求和2个一般风险因子不符合要求;疫病发生的风险大,会使养禽场产生损失的关键风险因子有3个基本符合要求;一般风险因子产生疫病的风险小但是如果有6~9个不符合要求和基本符合要求。

3.3 低风险

排除“高风险”和“中风险”的判定,均判定为低风险。

4 小结与分析

结合影响规模化养禽场疫病发生的疫病史、场址选择、场内布局、设施设备、生产管理和防疫管理的相关研究[3],可评定禽场的风险等级。本文筛选出50个小项作为风险因子;采用“德尔菲法”法,将50个风险因子分为1项限制性因子、14项特别关键因子、18项关键因子和17项一般因子。对已识别的影响禽场疫病发生的风险因子进行定性风险分析,确定属于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判定标准中的一项,然后根据风险等级的划分标准评定出禽场属于高、中、低风险中的一类。本模型规定了规模化养禽场疫病风险评估的一般要求、流程、方法和风险等级评价等要求,是规模养禽场疫病防控的重要技术手段[4]。

根据养禽场风险评价结果提出防控建议。当评估结果为“高风险”时,表明养禽场发生疫病的可能性很大,应立即根据养殖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防范补救措施,有针对性地将判定结果中的“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风险因子项进行整改,进而预防疫病的发生;当评价结果为“中等风险”时,表明养禽场在疫情防控的相关环节还是存在漏洞,应对没有达到“符合”要求的项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避免风险进一步升级成高风险;当评价结果为“低风险”时,表明养禽场的防范措施能起到一定的防控效果。风险评估小组应及时反馈风险评估结果,对养禽场主要风险进行说明,结合养禽场实际,提出科学合理的风险防控建议[5]。

本评估模型简单、实用,便于现场操作,是规模化养禽场疫病风险评估和防控效果检验及评价的有效手段。

猜你喜欢

养禽符合要求新城疫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养禽与禽病研究所介绍
玫瑰基地里种草养禽
商品化鸡新城疫活苗分类及特点
理清要求再解答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9”变成“6”
如何防止养禽免疫失败
鸭新城疫研究概况
养禽场防止免疫失败的几项措施
鸡新城疫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