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州鲈鱼在兰州地区的养殖试验

2022-10-19张明盩王廷宽柴成举刘智宏靳玉楼

甘肃畜牧兽医 2022年10期
关键词:放苗增氧机鲈鱼

张明盩,王廷宽,柴成举,刘智宏,靳玉楼

(兰州市渔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兰州 730030)

加州鲈,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又名大口黑鲈。20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台湾省,1983年引入广东省,1985年人工繁殖成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特色淡水鱼养殖品种[1]。宁夏地区加州鲈鱼反季节育苗的成功,有效突破了北方地区加州鲈鱼育苗技术瓶颈,对北方地区壮大加州鲈鱼养殖有重大意义。兰州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适宜养殖的水产品品种少,加州鲈鱼人工养殖尚属空白。为改变这一现状,2022年兰州市渔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加州鲈池塘养殖试验,现将试验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条件

在榆中县青城镇甘肃黄河人科技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试验。池塘长135 m、宽30 m、高2.3 m,水尾可控制2 m。水源来自黄河水、井水,主要以黄河水为主。进排水方便,经60目纱网过滤加注。池塘条件、水温均可满足加州鲈鱼生长需要,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

1.2 苗种选择

苗种于2022年5月31日从宁夏青铜峡市引进,用罐车一次性运输至目的地。所选苗种均体质健壮、体型正常、色泽鲜亮、活动自如,且体内抽检无寄生虫。

1.3 试验时间

2022年2月下旬至9月上旬。期间水温满足加州鲈鱼正常摄食和快速生长的条件。

1.4 饲养管理

1.4.1 清塘消毒 养殖池塘干塘后晒塘3个月。放苗前20 d进水20 cm,用三氯异氰尿酸钠消毒,5~6 mg/L(以有效氯计算),全池泼洒。间隔7 d再进行1次,第二次消毒7 d后放苗。放苗前进行一次余氯检测,确保放苗时余氯浓度在0.02 mg/L以下。并放养20尾草鱼苗进行安全检测,草鱼苗正常存活后放苗。搭配鲢鱼3000条/hm2(0.2~0.4 kg/条)、鳙鱼1500条/hm2(0.2~0.4 kg/条)、草鱼300条/hm2(0.5 kg/条),帮助清理饲料残渣,维持池塘生态平衡。

1.4.2 放苗操作 放苗前2 d停止投喂,停食期间进行拉网锻炼1次,加快代谢产物的排泄,增强苗种抵抗力,并提前适应密集环境。放苗前3 d用多元有机酸对池塘进行调水解毒。苗种运输至塘边时,将维生素C兑水加入罐车,用量30 g/m3。放苗时池塘水温21 ℃,罐车水温18 ℃,向罐车加排水5次进行调温,当罐车水与池塘水温差为±2 ℃时,用聚维酮碘浸泡罐车消毒鱼体15 min,浸泡浓度为0.6 ml/L。采用鱼框带水放苗,框内装水15 kg、装鱼20 kg。对活力明显不足的鱼苗分拣处理,不作为养殖试验对象。

1.4.3 养殖管理 制定巡塘内容(表1)。坚持一日三巡,一巡三看,“三巡”指早中晚各巡塘1次。“三看”:一看天,观测天气状况,做好防范恶劣天气的准备工作;二看水,当水色呈发黑、发红等明显变化时,及时检测水质并更换新水;三看鱼,观察鱼的摄食和活动有无异常,对异常现象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表1 池塘巡查的主要内容

每隔10天定期补换新水1/3,水位保持在2 m左右,确保水体稳定、水质条件良好,在养殖中后期增加换水频率,5~7 d/次。定期使用多元有机酸进行调水解毒,交替使用溴氯海因、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改底,15 d/次。每隔7~15天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调水防病,当浮游植物过度繁殖、氨氮偏高、阴雨天气时,使用光和细菌调水;当水质老化、亚硝酸盐含量高、浮游植物数量不足时,使用乳酸菌调水;正常情况下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搭配使用。

每隔10天镜检藻类组成情况,确保绿藻、硅藻、金藻、隐藻等各种浮游植物和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的组成相对平衡,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维持在20~50 mg/L为宜,浮游动物的生物量维持在5~8 mg/L为宜。发现裸藻、蓝藻或浮游动物较多时,及时换水、培菌、改底、控料,改善水质环境。当水的透明度>35 cm时,适量补充有机肥肥水。当水色出现发黑、发红等异常现象时,先换水,再用有机酸、微生态制剂调水,并适当减少投喂量。

配备2台1.5 kW叶轮式增氧机和1台1.5 kW水车式增氧机,平均增氧能力11.25 kW/hm2。增氧机坚持“三开、两不开、一随时”的原则,晴天中午、阴天清晨、连续阴雨天半夜要开,傍晚、阴雨天中午不开,缺氧浮头等特殊情况下随时开。晴天中午12点至下午3点开机,可促进上下水体交换,将上层高溶解氧水输送至底层,同时将底层营养盐较高的水输送至上层,提升藻类光合效率和整体溶解氧水平,提高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池塘残饵粪便及其他有机质的分解转化,减少池塘底部耗氧物质的积累及有害病菌的滋生[2]。高温低压天气时,使用过碳酸氢钠应急增氧,避免极端天气缺氧浮头死亡。定期排查水源周围农药使用情况,避免污染水质流入池塘,造成加州鲈鱼中毒,甚至死亡。每天监测池塘水质情况,使溶解氧保持在5 mg/L以上,透明度保持在30~35 cm,亚硝酸盐保持在0.1 mg/L以下,氨氮保持在0.5 mg/L以下。

1.4.4 投喂管理 饲料统一从公司采购,存放地具备“防雨、防潮、防晒、通风”的条件。每天投喂2次(7:00、19:00),遵循“定质、定量、定点、定时”原则。加州鲈投喂配合膨化饲料,具体营养成分见表2。最开始在池塘四周设定8个投饵点,20 d内逐渐减少至1个,并在此搭建固定食台,面积16 m2。随着加州鲈的生长,逐渐加大投喂饲料的粒径,6月份投喂粒径4 mm的料,7月份投喂粒径5 mm的料,8月份投喂粒径6 mm的料,9月份投喂粒径7 mm的料。根据加州鲈鱼生长速度和摄食量的变化,前期投喂量按鱼体重的2%~3%进行,后期投喂量按鱼体重的1%~2%进行。阴雨天、高温低压、鱼活力不强、食欲不振等情况下酌情减料,当水温超过28 ℃时,停止喂料[3]。

表2 膨化饲料营养成分

1.4.5 病害防治 加州鲈病害防治同其他水产动物一样,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养殖管理和投喂管理全过程,做好水质调控,确保饲料新鲜无变质,适时进行保肝护胆免疫保健,及时做好水体消毒等工作[4]。

2 试验结果

2.1 苗种投放情况

2022年5月31日投放苗种,投放情况见表3。

表3 苗种投放明细表

2.2 养殖水质情况

试验期间采样5次,养殖水质情况见表4。

表4 养殖水质情况

2.3 成活率及产量

经捕捞统计,养殖过程中,共计死鱼384尾,其中因转运和放苗造成的机械伤亡117尾,占比30.5%;因病死亡244尾,占比63.5%;其他原因死亡23尾,占比6%。加州鲈鱼收获情况见表5。

表5 加州鲈鱼捕捞情况

2.4 经济效益

总投入73400元,其中饲料成本12700元,电费2500元,动保3000元,苗种50000元,人工4000元,水费1200元。加州鲈本地区市场收购价44元/kg,总产值132616元,总利润59216元。

3 讨论

3.1 跨区引苗的负面影响

本次虽然从距离较近的宁夏青铜峡引苗,但还是存在地区差异和运输的负面影响。加州鲈养殖示范基地位于东经104°28′、北纬36°35′,苗种引进基地位于东经106°20′、北纬38°13′,加上受地理自然环境、土壤、运输应激和机械损伤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水温、水质等情况也存在一定差异,对加州鲈苗种的成活率和生长适应有一定负面影响。同样的养殖周期,加州鲈鱼在苗种引进地生长平均规格为0.6 kg/尾,在养殖试验示范基地为0.52 kg/尾,相差0.08 kg/尾;因运输和放苗造成死亡的苗种共117条。

3.2 苗种选择的限制及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兰州市适合加州鲈生长的时间主要集中在6—9月,有效生长期短,如果选择规格较小的苗种,当年无法达到上市规格,养殖周期就要延长至第二年的6—7月。一方面,增加养殖成本;另一方面,加州鲈鱼能否在本地区安全越冬,目前尚无研究。考虑到养殖风险问题,只能选择大规格苗种。但大规格苗种成本高,在总养殖成本中占比68.1%,大大降低了加州鲈养殖效益。

3.3 疾病防控能力有待加强

从加州鲈死亡数据可以看出,发病死亡的比例占到63.5%,是影响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水体是水生动物生活的环境,其理化性质、生物组成、物质循环等均与水生动物的健康、生长密切相关。养殖试验中出现的细菌性疾病、纤毛虫类寄生虫病很大程度与不良水体环境有关。所以应在养殖中后期通过加大换水频率,增强调水、改底、培菌力度,适时适量使用有机肥培藻等方式,保持水体生态平衡,维持良好水体环境,减少病原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3.4 池水溶氧量平均水平不高

从检测数据可以看出,试验池塘平均溶解氧为6.62 mg/L,对加州鲈鱼养殖来说相对偏低。本次试验中,池塘的平均增氧能力11.25 kW/hm2,也相对较低。合理使用增氧机可以有效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加速池塘水体物质循环,减弱或消除有害物质,促进浮游植物繁殖,对改善池塘水体环境、增加加州鲈鱼摄食量及提高池塘整体产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次试验使用的叶轮式增氧机增氧区域有限,促进池塘水体流动效果差,实践中可增加水车式增氧机的数量,强化水体流动效果,使叶轮式增氧机和水车式增氧机比例为1∶1,并且保持平均增氧能力在15 kW/hm2以上。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高池塘水位至2.5~3 m,增加水体空间,提高池塘水体的总溶氧量,从而提高综合效益。

4 结论

加州鲈在西北高寒地区养殖是可行的,这对丰富本地区养殖品种,推动水产品稳产保供和本地区渔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加州鲈作为垂钓鱼类品种之一,对吸引游客观光旅游,发展休闲渔业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本次试验存在苗种选择限制、病害防治能力不足、池塘水体溶氧偏低等不足之处。应继续探索加州鲈在兰州地区的育苗技术,降低苗种成本和提高生长适应性能;综合运用多种措施进行病害防治,降低养殖风险和损失;科学搭配不同类型增氧机,提升池塘水的平均溶氧水平。

猜你喜欢

放苗增氧机鲈鱼
舌尖上的四鳃鲈鱼
池塘养鱼如何选择适合的增氧机
诗意的劳作
2019是瑞士“鲈鱼年”
常用类型增氧机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技巧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增氧机“智能开关”的制作
影响南美白对虾苗种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
南美白对虾池塘放苗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方法
增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