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平井钻井轨迹控制研究

2022-10-18付成林杨小敏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22年5期
关键词:斜角进尺井眼

谢 鑫,徐 浩,付成林,金 晶,杨小敏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江苏扬州 225009

对于江苏油田小断块或小储油构造的薄储层油藏,在钻井施工中,靶点垂深根据实钻地层的情况会变深或变浅。当井眼钻至水平段时,油藏倾角往往和设计不一致,导致钻井轨迹频繁调整。目前常规的无线随钻导向仪器存在测斜零长的问题,因此井底钻头处的井斜方位需要根据已钻井段测斜估算,导致预测轨迹与实钻轨迹不一致,极易出现在中靶前和油层穿行时轨迹脱靶或者出层[1-2]。在井眼轨迹进入靶点前,采用合适的稳斜角探顶,可以为靶点调整预留足够的施工余量;当轨迹在水平段钻进时,采用合适的钻进参数,在最短的钻进进尺下将井眼轨迹调整到油藏倾角的方向,可以防止轨迹出层。因此,开展稳斜探顶的井斜角和油藏倾角突变研究,对提高水平段的储层钻遇率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3-6]。

江苏油田在花庄地区完成水平井29 口,水平井的油藏剖面通常是一个正弦波动的曲线(如图1)。钻头在油层中穿行时,因地质复杂且断层发育,需要频繁调整轨迹,导致轨迹复杂,从而影响后期施工和完井作业。此外,许多井段在油层外,会降低储层钻遇率,影响产量。在页岩油井花页AHF 井的钻进中(如图2),油藏埋深和倾角走向变化大,钻进至4 576 m 时,根据随钻导向仪器测量的伽马值和电阻率值,判断已经出层,此时井斜已经75°,轨迹难以调整回到油藏中,导致填井侧钻[7-8]。

图1 花庄地区水平井水平段垂直投影

图2 花页AHF井实钻井眼轨迹

1 钻具变形计算原理

采用有限元的方法,任取一单元,如图3 所示。在每个节点上取3 个移动位移和3 个转动位移共六个自由度,其中,3 个移动位移即节点轴向位移包括沿x方向的位移ui、uj,沿y方向的位移vi、vj,沿z轴的位移wi、wj;3 个转动位移包括绕x轴的扭转角θxi、θxj,绕y轴的扭转角θyi、θyj,绕z轴的转角θzi、θzj。

图3 钻具力学模型

在有限元分析中,通常把节点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即每个单元在任一瞬间时的位置是用该单元所含节点位移来表示的。因此,系统内各节点的位移就组成了系统的广义坐标[9-10]。

对于三维弹性梁,梁内任一截面上的轴向位移的位移模式可取为z的线性函数,扭转角θ(z)的位移模式也取为z的线性函数,则梁单元的节点位移插值函数为:

式中,L(z,t) =(1,z),H(z,t) =(1,z,z2,z3),

l表示单元长度,m。

2 稳斜探顶最优井斜角计算

2.1 82°井斜角稳斜探顶

假设钻进至油顶前77 m,井斜角已经达到82°,开始增斜入层施工,地层油藏倾角分别为75°、90°、95°,如图4 所示。不同油藏倾角下的钻进参数如表1所示,钻压为80 kN,转速为50 r/min。钻具受力变形计算结果如图5所示。

图4 82°井斜角稳斜探顶示意

表1 82°井斜角时不同油藏倾角下的钻进参数

由图5可知:在油藏倾角为95°时,钻具下部各点在井中位移大部分在20 m 的靶框内,且比较集中,钻具受力变形较小,中靶的概率最高;油藏倾角为90°时,虽然钻具下部各点在井中位移都在20 m的靶框内,但是位移分散,钻具受力变形较大,中靶的概率高;油藏倾角为75°时,钻具下部各点在井中位移仅有50%落在20 m 的靶框内,且位移分散,钻具受力变形较大,轨迹调整难度大,钻具易出现疲劳损坏,中靶的概率低。因此,采用82°井斜角稳斜探顶,油藏倾角为95°和90°均适用。

图5 82°井斜角稳斜探顶钻具变形法向图

2.2 77°井斜角稳斜探顶

开始增斜入层的施工前,井斜角已经达77°,地层倾角分别为85°、90°、95°,如图6 所示。钻具受力变形计算结果如图7所示。

图6 77°井斜角稳斜探顶示意

由图7 可知:油藏倾角为95°、90°和85°时,钻具下部各点在井中位移大部分在20 m 的靶框内,且都比较集中,钻具受力变形较小,轨迹调整难度小,中靶的概率高。因此,采用77°井斜角稳斜探井,油藏倾角为95°、90°、85°均适用。

图7 77°井斜角稳斜探顶钻具变形法向图

2.3 65°井斜角稳斜探顶

轨迹井斜角已经达65°时,水平段井斜角分别为85°、90°、95°,如图8 所示。钻具受力变形计算结果如图9所示。

图8 65°井斜角稳斜探顶示意

由图9 可知:油藏倾角为95°时,钻具下部各点在井中位移大部分在10 m 以内,很集中,钻具受力变形较小,中靶的概率最高;油藏倾角为90°和85°时,虽然钻具下部各点在井中位移都在20 m的靶框内,但是位移分散,钻具受力变形较大,轨迹调整难度大,中靶的概率低。因此,采用65°井斜角稳斜探顶,油藏倾角为95°适用。

图9 65°井斜角稳斜探顶钻具变形法向图

3 油藏倾角突变的钻进参数优化

3.1 油藏倾角由90°变95°

假设已钻进至A靶附近,井深为3 308.51 m,井斜角已达90°。设计油藏倾角为90°,实钻油藏倾角为95°,需增加井斜,调整轨迹至油层中穿行。井眼轨迹垂直投影如图10 所示。此时,井眼造斜点为2 850.00 m,井 斜 为90°,A靶井深为3 308.51 m,井底深度为3 361.23 m,不同井深下的井眼轨迹如表2 所示,不同钻进进尺的轨迹变化如表3 所示,进尺为20 m 时不同钻压下的轨迹变化如表4所示。

表2 油藏倾角由90°变95°时不同井深下的井眼轨迹

表3 油藏倾角由90°变95°时不同钻进进尺的轨迹变化

表4 油藏倾角由90°变95°时进尺为20 m时的轨迹变化

图10 油藏倾角90°时井眼轨迹垂直投影

由表3可知:随着钻进进尺由10 m增加至25 m,钻具在钻进中,轨迹的平均井斜变化率减小,平均方位变化率增加。由表4可知:在进尺为20 m时,随着钻压的增加,平均井斜变化率增加,平均方位变化率增加,且井斜也会增加。当钻压为15 t、工具面为60°时,井斜可由90°增加至95°,满足轨迹调整的要求。

3.2 油藏倾角由90°变85°

井眼轨迹已钻至井深3 323.61 m,井斜角已达90°,实钻油藏倾角为85°。井眼轨迹垂直投影如图11 所示。此时井眼造斜点为2 950.00 m,井斜为90°,A靶井深为3 323.61 m,井底深度为3 462.18 m,不同井深下的井眼轨迹如表5 所示,不同钻进进尺的轨迹变化如表6 所示,进尺为20 m时不同钻压下的轨迹变化如表7所示。

图11 油藏倾角由90°变85°时井眼轨迹垂直投影

表5 油藏倾角由90°变85°时不同井深下的井眼轨迹

表6 油藏倾角由90°变85°时不同钻进进尺的轨迹变化

表7 油藏倾角由90°变85°时进尺为20 m时的轨迹变化

由表6 可知:随着钻进进尺由10 m 增加至25 m,钻具在钻进中,井眼轨迹的平均井斜变化率减少,平均方位变化率增加。由表7 可知:钻进进尺为20 m 时,当钻压为13 t、工具面为165°时,井斜可由90°降至85°,满足轨迹调整的需求。

4 结论

1)下部钻具在井中的各点位移,若分散,则钻具受力大,轨迹调整难度大;反之,若集中,则钻具受力小,轨迹调整难度小。

2)采用82°井斜角增斜中靶施工中,油藏倾角为95°和90°均适用。采用77°井斜角增斜中靶施工中,油藏倾角为95°、90°、85°均适用。采用65°井斜角增斜中靶施工中,油藏倾角为95°适用。

3)随着钻进进尺的增加,在相同的钻压下,钻具钻进中,井眼轨迹的井斜变化率减少,方位变化率增加。

4)在相同的进尺下,水平段在钻进中,随着钻压的增加,井眼轨迹的井斜变化率增加,方位变化率增加,且井斜会增加。当钻进进尺为20 m,油藏倾角由90°变95°时,钻压取15 t,工具面取60°,可满足轨迹调整要求;油藏倾角由90°变85°时,钻压取13 t,工具面取165°,可满足轨迹调整要求。

猜你喜欢

斜角进尺井眼
基于工具造斜率和井斜角的井眼轨迹设计
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分支井眼重入筛管完井技术
以“倾斜角与斜角”为例谈概念教学
伊拉克H 油田Sadi 油藏鱼骨井井眼布置方案研究
基于极限分析的进尺对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影响
开挖进尺对竖井开挖影响研究
隧道循环进尺的极限平衡分析*
建立平面斜角坐标系在向量中的应用
长庆油田储气库水平井大井眼钻井技术
考虑钻头进尺影响的深水钻井水力参数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