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椎间孔内口锚链韧带的形态和分布特征

2022-10-16邵玉普郑雪峰史本超丁自海赵庆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锚链内口椎间

邵玉普,郑雪峰,史本超,丁自海,赵庆豪

1.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 451191;2.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广州 510632;3.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广州 510515;4.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州 510630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已对腰椎椎间孔内口的锚链韧带和椎管硬膜外腔的膜椎韧带进行了较深入的解剖学研究[1~14],部分成果已进行转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可以引起临床典型的上肢放射痛、无力、麻木等症状。颈神经根在椎间孔内受压是临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最重要的原因。尽管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较高,但是对于神经根受压的确切机制仍不十分明确。想要更加清楚地搞清神经根型颈椎病放射痛的潜在原因,需要有更加详细的解剖学研究。早期的研究多侧重于颈椎椎间孔本身的形态特征及其与神经根之间的关系,很少有涉及椎间孔内口与神经根关系更为密切的韧带方面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对颈椎椎间孔内口区神经根周围进行详细的解剖学研究,阐明颈椎椎间孔锚链韧带的形态和分布特征,从而进一步探讨韧带与颈神经卡压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和后路手术治疗提供更为翔实的解剖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2 具成人脊柱防腐标本(男性8 具、女性4 具,平均年龄50 岁),标本由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和郑州国希望医教集团提供。所有标本均排除脊柱颈段相关病史等。常规解剖器械和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各一套,SXP-1C 型手术显微镜。佳能70D 数码相机。

在脊柱C2/3椎间盘和C7/T1椎间盘处分别横断,保存脊柱颈段。除去脊柱颈段周围软组织,用电锯正中矢状面切开脊柱颈段。去除脊髓,从脊神经根袖根部切断脊神经根袖,在外科显微镜下仔细剔除椎间孔内口脊神经根袖周围的脂肪组织和疏松结缔组织,标记神经根袖周围的所有锚链韧带,记录韧带的形态、分布、起止点、走行及与神经根袖的毗邻关系。

为了方便观察,将椎间孔入口作为一个垂直平面,将其分成上方(10:30-1:30)、前方(1:30-4:30)、下方(4:30-7:30)和后方(7:30-10:30)四个区,分区记数韧带数目,观察分布特征。镜下测量(精确到0.1 mm)韧带的长、宽度。

2 结果

2.1 锚链韧带的形态和走行

在本组标本观察中,120 个(C3/4~C7/T1)椎间孔内口神经根袖周围共有560 条锚链韧带(直径≥1 mm),各椎间孔内口韧带的数目均≥4 个。韧带有带形和索形两种,中部直径≥4 mm 者定为带形,中部直径<4 mm 者定为索形。带形韧带258 条(46%),宽度(4.5±2.6)mm(4.1~5.2 mm),索形韧带302 条(54%),直径(2.5±1.8)mm(1.2~3.8 mm)。所有韧带均呈放射状走行,即内端连于神经根袖,外端呈放射状到达椎间孔内口骨膜壁(椎弓根内侧缘或关节突内侧缘骨膜)。两端附着紧密,不易分离。韧带分杈型有62 条(11%),其中36 条韧带主干附于神经根袖,而后分为2支向外附于椎间孔骨膜壁;26条韧带主干附于椎间孔内口骨膜壁,而后分为2支向内附于神经根袖(图1)。

图1 颈椎间孔内口锚链韧带的形态和分布颈椎正中矢状切面,椎间孔内面观Cr.颅侧1.带状韧带2.关节突关节3.神经根4.神经根袖5.椎间盘6.椎弓根*.索形韧带Fig.1 Morphology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intraforaminal anchor chain ligaments at the cervical levelMidsagital plane of cervical spine,internal view of the foramenCr, cranial; 1, band ligaments; 2, zygapophyseal joint; 3, nerve root; 4, nerve root sleeve; 5, intervertebral disc; 6, pedicle of vertebral arch;*,cord-shaped ligaments

2.2 各椎间孔内口锚链韧带的分布

在24 个C3/4椎间孔内口共有105 条锚链韧带,其中位于神经根袖前方的有29 条;位于上方的有26 条;位于后方的有26 条;位于下方的有24 条。在24 个C4/5椎间孔内口共有116 条锚链韧带,其中位于神经根袖前方的有28 条;位于上方的有32 条;位于后方的有31 条;位于下方的有25 条,其中有1 条韧带从椎间盘斜向后下方走行至上关节突前面。在24 个C5/6椎间孔内口共有110 条锚链韧带,其中位于神经根袖前方的有30 条,位于上方的有27 条,位于后方的有29条,位于下方的有24 条。在24 个C6/7椎间孔内口共有114 条锚链韧带,其中位于神经根袖前方的有28 条;位于上方的有32 条;位于后方的有30 条,位于下方的有24 条。其中1例在椎间孔内口的前方有1 条5.2 mm 宽的韧带。在24 个C7/T1椎间孔内口中共有115条韧带,其中位于神经根袖前方的有28 条,位于上方的有31 条,位于后方的有32 条,位于下方的有24 条(图2)。

图2 颈椎间孔内口镜下锚链韧带的形态和分布1.带状韧带2.神经根袖3.神经后根4.神经前根Fig.2 Morphology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intraforaminal anchor chain ligaments under endoscope at the cervical level1, band ligaments; 2, nerve root sleeve; 3, posterior root of spinal nerve; 4, anterior root of spinal nerve

各方位韧带的大小和数目的多少与其所承担的功能相一致。上方基本上为1 个较粗大的索形韧带,向上分为2~3 个小分支止于骨膜壁,这与其牢固悬吊神经根功能分不开。下方均为较细小的索形韧带或细薄片状韧带,这与其不需要较大的固定功能有关。由于脊柱颈段前、后方位活动度较大,故这两个方位的韧带较多,且较粗大、宽阔。较粗大宽阔的韧带都有微血管伴行,为来自根髓动脉的小分支,它们跨过椎间孔韧带经椎间孔上缘内行。

3 讨论

脊髓被膜向外延续包绕神经根,形成神经根袖。围绕脊神经根袖的椎间孔韧带最先由Hofmann 提出,他观察到在椎间孔中,脊神经根袖被一些纤细而坚韧的纤维连到周围椎管壁上。这是锚定神经根的正常结构,故我们认为称其为锚链韧带更合适。锚链韧带的形态、方位和数量因部位、个体而异。

颈椎间孔可分为内口和外口,我们已对外口处韧带的形态和分布进行了观察,认为某些颈椎病与外口的韧带异常有关[8]。颈椎间孔内口神经根袖的周围有与腰椎间孔内口处相似的微韧带,只是形态、分布部位有所不同。我们把这种韧带称为锚链韧带,更能表明它们的功能。当脊柱运动时,神经根并不是静止的,它们会被动拉伸及松弛,也可在椎间孔中滑动,以适应脊柱运动的变化。在生理情况下,这些附着在根袖与椎间孔壁之间的锚定韧带,它们作为神经根的一种保护机制,对神经根袖有平衡、限制神经根过度活动以防止其受到椎弓根、关节突或其他骨性组织的压迫,以避免脊柱运动时,如在颈部前屈、后伸、侧屈或轴向旋转等引起的神经过度牵拉,使神经根免受周围组织的影响。已知神经根在椎间孔内只占其截面积的1/3(图3),一般情况下,突出的椎间盘不至于压迫颈神经根袖,出现神经压迫症状。

图3 颈椎间孔神经根在椎间孔内的空间位置1.神经根袖2.神经根3.黄韧带4.椎间孔5.椎间盘Fig.3 Spatial position of the nerve root in the cervical foramen1, nerve root sleeve; 2, nerve root; 3, ligamentum flavum; 4,intervertebral foramen; 5, intervertebral disc

当神经根袖外有压迫因素时(如髓核脱出压迫),因锚链韧带的牵拉、固定,限制神经根袖向对侧移位规避压迫,减少了神经根在椎间孔中的可用移动空间,从而导致神经根卡压,这可能是颈椎病的原因之一。锚链韧带异常(如增生、钙化)压迫神经根也可能是颈椎病的原因之一。在临床上怎么确诊韧带源性颈椎病?这些问题都需要对椎间孔韧带进行详细的解剖学观察才能解决。脊柱外科医生欲行后路探查颈椎间孔内口区时应谨记这些复杂的毗邻关系,从而制定更加精准微创的诊疗策略。

Akdemir等[15]把腰椎间孔内韧带定义为在椎间孔中被脂肪组织包裹,从骨膜发出连接神经根袖的韧带,认为在正常情况下这些韧带与硬脊膜及骨膜相连并起到保护神经根的作用;但在病理情况下,由于椎间孔韧带大大减少了神经根在椎间孔中的空间,从而有可能导致神经根卡压。但尚没见到描述颈椎间孔内口韧带的形态、分布及与神经根袖关系的报道。

有作者[16~18]对成人腰椎间孔韧带进行解剖学研究,发现在下腰椎椎间孔中的神经根袖发出四种不同的带状结构,分别为连接神经根与关节突关节之间的韧带;向上附着于毗邻的椎弓根的韧带;向前附着于椎体后缘的韧带及向前附着于椎间盘上的韧带。他们认为椎间孔韧带是腰椎间孔的正常解剖结构,并对神经根的活动有一定的限制,但这与颈椎间孔内口韧带的分布模式、数目有很大不同。很显然,腰神经根向下斜行,主要由前后方向的韧带牵拉神经根袖即可(图4),而颈部神经根袖近似水平向外行走,需要4个方位的锚链韧带牵拉方能固定、平衡神经根袖。

图4 腰椎间孔内口锚链韧带的位置腰椎正中矢状切面,椎间孔内面观Cr.颅侧1.神经根2.椎间盘*.锚链韧带Fig.4 Location of the intraforaminal anchor chain ligaments at the lumbar levelMidsagital plane of lumbar spine,internal view of the foramenCr, cranial; 1, nerve root; 2, intervertebral disc;*,Anchor chain ligaments

猜你喜欢

锚链内口椎间
Goodsall规律预测与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定位肛瘘内口的价值比较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锚链和锚链轮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及啮合过程力学分析
船用锚链发展及标准化现状
锚装置收放锚链故障分析
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经会阴超声术前定位男性肛瘘内口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瘘口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