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康业墓石棺床围屏图像中女性墓主正面画像缺失问题的探讨

2022-10-15郜鹏飞

关键词:石棺墓主牛车

□郜鹏飞

北周天和六年(公元571 年)的康业墓[1]出土了一件石棺床,石棺床由围屏、榻板和榻腿组成,其中,围屏由4 块长方形石板构成,左、右两侧各1 块,正面2 块,围屏内侧磨光,线刻画面10 幅,内容以会见宾客、出行为主。 (图1)

一、 康业墓石棺床围屏图像中女性墓主正面图像存在缺失

康业墓石棺床围屏图像中,第6 幅牛车、第7幅墓主正面像、第8 幅鞍马组成了北朝常见的图像组合。这一组合在北魏智家堡墓[2]、北魏田阿赦墓[3]、北魏宁懋墓[4]、沁阳县北朝墓[5]、北齐娄叡墓[6]、北齐徐显秀墓[7]、北齐道贵墓[8]、北齐朔州水泉梁墓[9]中都有所表现。

通过将康业墓石棺床围屏图像与上述列举的北朝墓葬中的图像对比可以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康业墓中只有男性墓主正面像,没有其夫人正面像。而在北朝的墓葬中,无论是否为夫妻合葬墓,大多数的墓葬中都有男女墓主像,且在其左右配备鞍马、牛车,其中道贵墓、康业墓和太原南郊北齐壁画墓中只有男性墓主正面像。二是相比其他石棺床的画像配置,康业墓石棺床的画像的配置和组合显得比较凌乱,这种情况在北朝石棺床画像中较少见。 就像郑岩所说,“康业墓石棺床画像中的重复似乎只是为了凑足屏风的扇数,以合乎石棺床结构的需要”[10], 推测画像3 可能是在设计时最后添加进去的,以求结构完整[11]。

此外,针对鞍马、牛车与墓主性别之间是否存在对应关系这一问题, 持不存在严格对应关系的观点,以并非都是合葬墓为由,难免有些牵强。 笔者以为鞍马、 牛车分别与男女墓主的性别有直接对应关系,只是鞍马、牛车的左右位置并不固定,孰左孰右尚无定论。至此,更印证了康业墓石棺床图像中原本应是有女性墓主正面像的。 赵永洪先生在讨论十六国时期的北方墓葬时, 表示男女墓主分别使用的交通工具曾是一度流行的敞篷车和卷篷车,并作为仪仗队列的中心。康业墓中的牛车就属于卷篷车, 更加说明了康业墓中的牛车其实应该有女性墓主图像对应才完整[12]。

二、北朝前期石棺床围屏的图像组合

康业墓虽属于入华粟特人墓葬, 但其石棺床围屏图像风格呈现出汉化的风貌, 是对洛阳北魏晚期葬具雕刻技法的继承和模仿,因此,本文将康业墓石棺床围屏的图像系统纳入北朝前期更偏向汉文化的石葬具一起讨论。

田阿赦石棺床(北魏晚期)。 该石棺床现存9块石构件,包括2 块石阙、6 块屏风石板和1 块床座石。屏风石板左、右侧各2 块,每块刻画1 幅图。正面2 块石板,每块石板上有3 幅图像。 总计10幅图[3]。 (图2)

图2 田阿赦石棺床围屏图像内容及方位

沁阳县北朝墓石棺床(北魏晚期)。石棺床围板由4 块长方形石板构成,左、右两侧各1 块,正面2 块。 每块石板上有4 幅图像,共16 幅[5]。 (图3)

图3 沁阳县北朝墓石棺床围板图像内容及方位

谢氏冯僧晖石棺床[东魏武定六年(公元548年)]。 墓内石棺床东、北、西三面围以石屏,左、右两侧各1 块,正面2 块。 每块石板上有3 幅图像,共12 幅[13]。 (图4)

图4 东魏谢氏冯僧晖石棺床围屏图像内容及方位

综合北朝前期墓中石葬具上的图像程序,可以发现,它们的图像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男女墓主像大多是一个完整的组合,其余图像以墓主夫妇像为中心呈一定的规律性向两侧分散排列。 “以葬具中心为对称轴,正面左侧石板和左侧石板上的长方形画面能够与正面右侧石板和右侧石板上的画面对称。 ”[14]

三、康业墓石棺床围屏图像的重置

根据上述总结的北朝前期石棺床图像的普遍排列规律,现将康业墓石棺床图像进行重置(图5)。通过对康业墓石棺床图像的重置, 女性墓主图像得以重归其位, 康业墓石棺床图像系统得以趋于完整和统一。

图5 北周康业墓石棺床围屏图像重置

那么, 康业墓石棺床图像中墓主夫人像的缺失原因究竟是什么?

年代约5 世纪中叶的德兴里壁画墓, 其墓主夫人像也同样存在缺失的问题。根据简报记载,墓葬后室北壁虽仅有男墓主端坐于榻上的图像,但其旁边留有足以置榻的空白区。北壁西侧有马、马夫和侍从,东侧有带遮阳篷的牛车和侍女[15]。 根据北朝图像的普遍排列规律及对应关系, 右侧足以置榻的空白区应为墓主夫人的位置。 之所以没有与男性墓主对应的正面图像, 可能是因为墓主夫人其时尚未亡故,不宜将其画像绘于墓中[16]。

北齐道贵墓中的壁画同康业墓中的石棺床围屏图像极为相似。北齐道贵墓四壁绘车马人物,其中,北壁绘男性墓主居中端坐于屏风框架前,南壁墓门东、西两侧各绘门卫一人,东壁绘持杖仪卫2人及鞍马1 匹,西壁绘车舆1 辆,妇女3 人,居中者疑为墓主夫人。 墓主夫人拟乘牛车出行这一点也印证了康业墓中的牛车原应有女性墓主对应的推测。北壁道贵正面像的右侧屏风空位,显然也是可以绘制女性墓主正面像的, 或同德兴里壁画墓一样,此空位也正是为其还在世的夫人所留。

康业墓石棺床画像中女性墓主图像的缺失,在笔者看来, 很有可能和德兴里壁画墓的情况一样,康业下葬时,其夫人还未离世。 出于画像的禁忌,不得不取消了女性墓主正面像的绘制。禁忌相当于人们所理解的忌讳,凡被视为忌讳的东西,一旦触犯,惩罚将不可避免。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不成文的习俗:不为生者塑形立像。 生人的形象,一旦以绘画或雕塑加以模拟,便有被人利用加以诅咒攻击的危险,而死后的地下世界更加可怕,这就使得生人的形象不能随意刻画在丧葬建筑之中[16]。

四、结语

北朝后期的墓葬画像中, 逐渐发展形成了一套以牛车、鞍马分布在墓主静坐像两侧的定式,鞍马、牛车上均无乘者,这是继承了汉代以来传统的给灵魂“设位”的墓葬绘画理念。 而在众多墓主夫妇像中掺杂的单独男、 女主人正面像, 则是基于“生人不立像”这一画像禁忌的产物。换言之,康业墓女性墓主正面像的缺失是因为康业下葬时,女性墓主还没有离世。

猜你喜欢

石棺墓主牛车
巴黎圣母院的神秘石棺
Who Designed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赶牛车
辽宁法库叶茂台七号辽墓的年代及墓主身份
运大米
文明小镇上的牛车
“梳妆楼”墓主考浅析
与赵琦先生商榷
岳麓秦简《廿七年质日》所附官吏履历与三卷《质日》拥有者的身份
牛车之“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