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例

2022-10-15

科教导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重庆学院

袁 军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重庆 401520)

1 研究背景

在阳光体育运动政策推行下,各高职院校扎根实际,积极开展探究和尝试,阳光体育运动取得了重大发展和突破。但各高职院校在工作推进中仍存在诸多困境和阻碍,严重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效性,亟须纾解顽疾,构建长效机制。现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实施个案为例,深度剖析实践现状,梳理发展困境,并整合优化路径,构建适宜学校实际的长效应用机制,以期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健康、有序、高质量开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框架与方向,检索查阅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的文献资料,为论文调研及撰写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与支撑。

2.2.2 访谈法

对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阳光体育运动分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领导、辅导员、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交流,充分了解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实践困境、规划发展等。

2.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思路和进展选择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阳光体育运动分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领导、辅导员、体育教师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0 份,回收40 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数40 份,有效率100%。

2.2.4 数理统计法

应用SPSS 和EXCEL 等相关统计软件对调研中所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为论文的研究提供可靠翔实的数据。

3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相关指标较多,而且彼此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影响因素的设定,需要充分考虑到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自身发展水平、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相关制约因素状况。通过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相关制约因素的文献检索及资料研究,以及对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走访调研和专家老师的访谈,为本次调查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原始数据和素材,经过分析筛选,一共有8 个相关制约因素(见表1),即: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监督反馈机制不完善;专项经费投入不足;场地器材限制;激励机制不健全;宣传不足、校园体育氛围不浓厚;内容单一、形式枯燥;师资队伍专业化创新性待提升。

表1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因素分析调查表(多选题:N=40)

据调研,如表1 所示,认为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的教师人数为27 人,占教师人数的67.5%,这也是制约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最首要的因素。选择监督反馈机制不完善的教师人数为25 人,占教师总人数的62.5%,认为专项经费投入不足的教师人数有22 人,占教师总人数的55%,认同场地器材限制的教师人数有21 人,占教师总人数的52.5%,认为激励机制不健全的教师有18 人,占教师总人数的45%,认可宣传不足、校园体育氛围不浓厚的教师有18 人,占教师总人数的45%,认为内容单一、形式枯燥的教师人数为9 人,占教师总人数的22.5%,选择师资队伍专业化创新性待提升的教师有6 人,占教师总人数的15%。上述前六个制约要素是制约阳光体育运动推进的关键重要因素。

4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阳光体育运动实践现状

通过检索查阅、调研访谈,当前高职院校阳光体育运动处于摸索探究阶段,出现了预期目标与开展效能不相符合的现象。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阳光体育运动实际开展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践行困境。

4.1 缺乏完备的制度架构引领及顶层设计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多部门重复交叉开展组织活动,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机制缺失。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践推行中,学校未形成科学合理的制度与工作体系,顶层设计引领缺失。而且,学校在阳光体育运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视阳光体育运动总体规划、实施细则等实践应用板块,轻视和淡化制度体系及内在实施架构研制。此外,学校缺乏与各职能部门、阳光体育工作组、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协会的互联互通,各自分离,彼此之间未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良性架构圈。

4.2 阳光体育运动两大主体未充分调动,内生动力待激活

体育教师和学生作为阳光体育运动两大主体。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推进中,在考核激励制度建构方面十分薄弱乏力,其是阳光体育运动的具体组织者与实施者,高校未将其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建设实施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参考指标,不利于调动和激发教师活力和干劲;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在实践中未受到应有重视,对学生主观意愿和个性化发展思考甚微,未采取有效措施将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情感态度和综合表现纳入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评奖评优、考核评价、学分制度等模块,不利于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终身体育意识、主动学习能力以及运动技能实践实操能力进行培养。

4.3 体育教学与阳光体育运动脱节分离,体教协同融合度不足

在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实践推行中,基于“体教融合”视角,未能在政策和制度上形成健全体系提供保障,未在经费上给予相应支持,体育和教育融合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入、不协调,融合深度和广度待拓宽,协作机制亟待构建;此外,体育教学与阳光体育运动践行缺乏系统完整的融合机制,存在分离脱节、独立工作、融合频度低等问题,未形成互联互通、高效协作的运行机制。阳光体育运动要融入体育课堂建设,要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运动竞赛、课外活动、自主锻炼各环节。基于此,阳光体育运动和体育教学融合协作须紧扣上述各环节,逐个重构教学设计,全方位系统化挖掘融入点。

4.4 师资力量待强化,阳光体育专项运动研发和实践薄弱

现代职业教育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职业技能,同时要具备岗位所需的职业体能。因此,“阳光体育运动”项目研发和实践应用更应契合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和岗位所需,对高职体育教师专业学识和业务素质提出更高的标准。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师资力量配备不足,且师资水平提升缓慢,在具体组织和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方面其效率和质量较低,对于如何设置和研发专项性阳光体育运动来契合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所需素质还十分薄弱。

5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阳光体育运动优化策略

5.1 加强顶层设计,聚焦制度调适和引导,强化统筹规划

首先,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建设,学校需要形成科学合理的制度与工作体系。从顶层设计、组织架构、总体规划、年度规划部署、监督评价、绩效考核、优化工作推进相关制度,以完善系统齐备的顶层设计引领阳光体育运动稳步扎实协调推行。其次,各职能部门、教学主体要加强本职责“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实施,根据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纲要和体育需求,制订本校年度规划方案和实施细则,加强监督核查、跟踪问效;确保阳光体育运动政策引领有“总纲”,组织实施有“方向”,执行落实有“力度”,监督反馈有“保障”。

此外,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要组建体育工作委员会,创新具有高校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实现共联互通、分工协作、层层压实、环环相扣,形成高质量系统化阳光体育运动工作运行机制。最后,强化统筹规划,整合各方资源,充分立足学校“翻转课堂教学”“课程思政建设”“学分银行”等数据资源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应用学校现有资源数据,助推校园阳光体育工作建构,贯穿于整个阳光体育顶层设计服务周期的始终,并全程动态管理,为阳光体育运动保驾护航。

5.2 契合体教融合:体育教学+阳光体育运动协同融通,创新教育模式

体教融合的侧重点在于促进全体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深化体教融合是学校体育和教育教学制度、模式、资源的实践探索以及互融互通,为强化学校体育教学和阳光体育运动提供了政策支撑。基于“体教融合”视角,亟须在学校体育和教育政策制度模块形成健全体系支撑,拓展体教融合深度、频度和广度,形成互联互通、良性互嵌、高效协作的运行机制。阳光体育运动要融入学校体育教学系统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同步推进体育课堂建设,要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

5.3 提升教师专业学识和阳光体育专项运动研发能力

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实效,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势在必行。基于此,学校应激励教师深入剖析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和岗位实践所需素质,加强与企业、实习单位、辅导员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从而立足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和专项技能发展,不断研发和制订具有针对性的阳光体育专项化运动,提升高职学生职业体能和专项技能。此外,要强化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才能制定出更适合高职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教育模式,并给予合理应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既是响应阳光体育运动和体育可持续发展号召的实际行动,也是提升高职体育教育水平与提高高职学生身体素质的应然选择。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重庆学院
重庆客APP
体育运动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
海盗学院(12)
呆呆和朵朵(13)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