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10-14王华北

黑龙江医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眼睑老年性复发率

王华北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 眼科(天津 301900)

老年性下睑内翻是常见的眼科疾病,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外眦韧带及下睑缩肌松弛,或是与睑板离断,导致其完整性受到破坏、眶隔前轮匝肌骑跨,下眼睑的结构支撑稳定性丧失,使得睑缘翻转朝向内侧,睫毛接触角结膜,从而引起的眼部刺激症状,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可以导致角膜溃疡,患者视力严重降低[1]。临床上可以采用眼球表面润滑剂、绷带镜、牵拉眼睑、注射肉毒毒素等来缓解眼睑内翻导致的临床症状,但是手术仍是治疗老年性眼睑内翻主要的措施[2]。本文观察分析了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应用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老年性下睑内翻76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6年6月—2020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38)、改良组(n=38)。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眼科学》[3]中下睑内翻相关诊断标准,年龄均超过60岁。改良组中男性与女性分别有22例、16例,平均年龄60~74(66.86±4.76)岁,单眼32例,双眼6例,共44眼。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分别有21例、17例,平均年龄61~72(66.77±4.82)岁,单眼31例,双眼7例,共45眼。排除合并眼部感染、眼睑矫正手术史、眼睑瘢痕增生、其他类型睑内翻以及瘢痕体质的患者。两组的基本资料经过统计分析,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眼睑皮肤轮匝肌切除术治疗,具体如下:切口位于沿下眼睑睫毛根部2~3mm处,与睑缘平行至外眦,并向颞下延伸约120°,长度约8~10mm。应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与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行局部浸润麻醉。切开皮肤后,将近睑缘的睑板前眼轮匝肌束、多余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切除,用6~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皮肤切口,绷带加压包扎术眼。术后隔日换药1次,常规抗感染,根据患者情况补充人工泪液,7天后拆线。

改良组患者实施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具体如下:切口位于距睑缘2~3mm处自泪小点下方与睑缘平行,直至外眦外4mm;钝性分离眼轮匝肌,长约15mm、宽约6mm,并继续分离至眼眶下缘,充分暴露睑板下缘、眶隔等。将眼轮匝肌向中间折叠缩短,暂时固定眼轮匝肌两端;用6~0双针可吸收缝线对需缩短的眼轮匝肌进行套环缝线,将下移的眼轮匝肌组织采用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固定缝合于睑板下缘、下睑缩肌之间。患者眼睛向头顶方向注视,夹住皮瓣外上角,剪除适量皱襞。用6~0无损伤缝合线间断缝合切口,加压包扎。术后处理同对照组。

术后两组均随访半年。

1.3 观察指标

(1)近期疗效。治愈为下睑离开眼球向外翻,睫毛弯曲向下,角度>150°;显效为下睑紧贴眼球、无内翻,睫毛弯曲向下,角度90°~150°;无效为下睑内翻仍有残留,睫毛弯曲向下,角度不足90°。

(2)远期疗效。患者术后6个月评价。治愈为患者经过治疗后眼睑及泪点位置良好、睑裂对称;未愈为患者经过治疗后,眼睑及泪点位置欠佳,睑裂不对称。

(3)术后并发症。包括患者术后睑外翻、眼周组织瘀血、眼部出血、外眦部囊肿及睑球分离的发生率。

(4)患者满意度。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无记名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以前2项计算满意度。

(5)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的复发率。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取得的数据分析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数与计量资料的比较分别采用x2检验、t检验,检验水准采用0.05。

2 结果

2.1 近期治疗效果的两组之间比较

在近期总有效率方面,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95.45% VS 91.11%,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近期治疗效果的两组之间比较 [例(%)]

2.2 远期治疗效果的两组之间比较

在近期总有效率方面,改良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93.18% VS 71.11%,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远期治疗效果的两组之间比较 [例(%)]

2.3 术后并发症的两组之间比较

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改良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6.81% VS 22.22%,P<0.05)。详细数据见表3。

表3 术后并发症的两组之间比较 [例(%)]

2.4 对手术满意度的两组之间比较

对手术满意度方面,改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5.45%VS 80.00%,P<0.05)。详细数据见表4。

表4 对手术满意度的两组之间比较 [例(%)]

2.5 两组复发率比较

对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改良组复发2眼,复发率为4.55%;对照组复发8眼,复发率为17.78%;改良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x2=3.906,P=0.048)。

3 讨论

睑内翻指的是睑缘向内翻转,其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老年性下睑内翻,老年人群患病率约为2%左右,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病患病率逐渐升高[4]。导致老年性下睑内翻的原因主要包括[5]:①老年人眼周皮肤、外眦韧带松弛以及下睑缩肌腱膜薄弱或断裂,导致眼睑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张力明显降低;②眼轮匝肌松弛、变薄,或是眶隔松弛,导致眶隔前眼轮匝肌骑跨,使得睑板受到压迫,从而发生下睑内翻;③眶周眼组织萎缩导致眼球继发性内陷;④睑板退行性变使得眼睑的不稳定情况加重。

临床上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有效的措施是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有眼轮匝肌切除术或缩短术,但是眼轮匝肌切除术仅仅解决眼轮匝肌骑跨情况,加上术中将部分眼轮匝肌切除,导致下睑水平张力降低显著,因此,复发率较高[6]。本研究中,改良组患者术后取得了满意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少,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较高。另外,本研究对患者术后进行了6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改良组复发率明显降低。考虑是由于本研究应用的改良式眼轮匝肌缩短术对重叠的眼轮匝肌进行套环缝线,再将缩短的眼轮匝肌应用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固定于睑板下缘、下眼睑缩肌中,这样,即可以减少眼部组织的切除范围,还可以使得松弛的眼轮匝肌缩短,从而使得下眼睑缩肌、眼轮匝肌组织的力量明显增强,从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防止术后复发,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老年性下睑内翻的解剖异常,因而术后复发情况较少[7]。

综上所述,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应用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取得的治疗效果理想,术后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较少,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较高,复发率较低,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眼睑老年性复发率
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老年性便秘的应用效果分析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眼睑病的一些常识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皱眉视物或因上眼睑下垂
患上眼睑假性黄色瘤要紧吗?
温和灸治疗老年性夜尿增多症50例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