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家地名文化景观聚类分析
——以宁化县为例

2022-10-13郑汉奕陈优良邹文敏李玲芝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人文景观石壁聚类

郑汉奕, 陈优良, 邹文敏, 李玲芝

(江西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地名作为人类赋予地理位置的专有名称,具有一定的社会特征和地域特色。地名通常会随着区域的环境变化而不断更新和演变,经过长期的演化,地名不仅代表了其词语本身的含义,还承载了其背后地理实体的独有文化内涵。近年来,为深入贯彻国家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统一部署,广东、浙江、四川、山东等多省份开展了清理整治地名的工作。我国国家地名信息库于2019年5月7日开通,该信息库为地名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如何在新时代下保护和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提升文化遗产的主体地位与认同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因此关于地名的话题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运用现代技术保护和传承地名文化遗产成为学者们近期研究的热点。有学者认为,充分认识当地地名景观的特点、形成与分类,对于保护地名遗产,传承地名文脉具有重要意义[2]。客家聚落地名是客家文化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客家特色[3]。客家地名作为文字记载的一种形式,既见证了历史,又能够反映客家地区的历史文化变迁并揭示客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4],福建省宁化县大部分地区都属于乡村地区,与乡村振兴战略联系紧密,因此研究客家地名也是响应国家的号召,让更多的人民关注到我国广大的乡村地区。自魏晋南北朝开始已有汉人南迁至宁化,迁徙的客家人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宁化,而宁化县也被誉为客家民系的摇篮之一。客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研究宁化县的地名文化景观有利于对客家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可以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客家人民对于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的认识和表达。

国外对地名的研究有着较悠久的历史,从最初的地名学的兴起到19世纪欧美各国开始设立地名委员会,随着地名学的不断发展,涌现了许多地名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而国外对地名的研究从传统地名学到批判地名学的相关研究领域皆有涉足,如:Isoda比较了日本三陆海岸的当地群众对具有现实性和夸张性的海啸起源地名的看法[6];Light揭示了地名在商品化命名过程中政企和市民的博弈斗争[7];Cretan研究了民众在日常生活背景下对城市地名的认知和使用[8]。国内对地名的研究相对较晚,早期主要是从语言文化学的角度来简单地解释地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者们开始结合数理统计等理工科方法来研究地名,如:路娜等采用空间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天津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形成机制展开了研究[9];林琳等使用核密度估计法对广东增城不同类型的聚落地名进行了文化景观空间格局分析[10];孙百生等采用移动搜寻法对河北承德乡村地名作离散点研究[11];何曼丽等从地貌的角度运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诸暨乡村地名的空间分布[12]。

传统地名学研究多采用人文地理学的方法。随着GIS技术的发展,目前对于地名的研究结合了传统人文地理学的方法和空间分析的方法,但多以空间分析中的核密度估计方法为主,在地名研究中使用空间聚类方法的相对较少,同时也缺乏对客家地名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研究[13]。因此,文章以福建省宁化县客家地名为研究对象,运用K-means聚类和核密度估计法并结合当地历史文献资料,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视角分析地名空间分布及文化景观特征。通过对地名的研究来认识和了解宁化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并为客家地名的研究和客家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借鉴。

一、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宁化县,古属汀州府宁化县,今隶属于福建省三明市,位于北纬25°58′—26°40′、东经116°22′—117°02′之间。宁化县地处福建省西部,从唐朝设镇至今已有1 300多年历史,最初宁化名为黄连峒,后升为黄连县,天宝年间改名为宁化县,取自“宁靖归化”之意。宁化县境内南北长78.29 km,东西宽68.08 km,总面积2 407.19 km2。主要河道东溪、西溪会合于县城东郊,称翠江,县城所在地为翠江镇。宁化地处武夷山东麓、福建西部,是闽、赣两省交界县之一,四周毗邻石城、广昌、长汀和建宁,是客家迁徙过程中江西通往福建的第一大关卡。自西晋末年以来的漫长迁徙过程中,客家先民离开故土中原奔赴南方,宁化县石壁镇逐渐成了客家民系的重要地区。客家民系在此孕育形成,后继续向外迁徙扩大。以石壁为中心的赣、闽联结区,逐渐成为客家迁徙的始发区和早期客家文化的传播中心。唐宋客家大迁徙时期,南迁的汉人多数聚集在县城西处的石壁村,尤为壮观。民间流传“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之说,宁化石壁遂有“客家祖地”之称。

文章以福建省宁化县客家地名为研究对象,地名数据来源于《宁化县地名录》[14],坐标数据源自百度地图,研究中有关的地名及历史信息参考相关历史文献资料[15-17]。从《宁化县地名录》中得到2 281个宁化地名样本,但整理地名数据后发现481个地名由于信息缺失或者未沿用至今,无法确定其确切坐标,故将其剔除,经过筛选最终获得1 800个有效地名。

二、研究方法

首先利用互联网及各类客家文化历史资料,搜集宁化县地名并核实其真实性,对宁化县地名实现储存和分类统计。其次使用“百度拾取坐标系统”,获取地名的具体经纬度坐标并保存。将得到的地理经纬度坐标采取空间可视化操作,建立客家地名信息数据库,借助空间聚类和核密度估计法,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研究宁化县地名空间分布特征及地名文化内涵。

(一)K均值聚类

K均值聚类(K-means聚类),也可称为快速聚类法,是非系统聚类中较为常用的聚类法,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以距离衡量样本间的亲疏程度[18]。K均值聚类有处理速度快、占用内存少、计算量小等优点,比较适合样本量较大的聚类分析。它将数据划分为K类,先确定初始聚类中心,不断迭代直至类簇中心变化趋于稳定或达到预期迭代次数[19]。

具体算法如下:

(1)指定分类数目为K,在数据中随机选择K个对象,将选取的数据点作为初始聚类中心;

(2)根据就近原则将各个点分别纳入距离最近的一个类中,再计算各个类的平均值作为新的聚类中心,并使用新的聚心继续分类;

(3)一直反复第(2)步操作,直到聚类收敛且聚类中心不再发生变化时,迭代操作停止,所有数据都被分类到相应的聚类当中,聚类完成。

(二)核密度估计法

为分析客家地名文化景观及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空间分析中的核密度估计法,生成获得各类型地名景观的核密度分布图,以此从空间可视化的角度研究客家地名。核密度估计是使用核函数根据点或折线要素计算单位面积的量值,再根据量值将各个点或折线拟合为光滑锥状面的估计方法。同时它也是一种空间分析中的可视化方法,能够在空间上反映出各个散点的空间分布特征。核密度估计充分地体现了地理学的距离衰减规律,距离较近的对象,权重较大[20]。核密度分布函数表达式如下: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宁化县地名分类统计

文化景观是人类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对自然环境进行利用和改造所产生的各种人类可以感知的独特文化景象[21]。参考前人研究成果[22]及宁化县地名特性,将地名用字分类按照景观特征分为自然景观类和人文景观类,其中自然景观类地名可分为:地形地貌、水文、动物、植物等4类,人文景观类地名可分为:耕作、姓氏、方言、建筑等4类。具体分类情况及主要用字如表1所列。

表1 宁化县地名分类表

宁化县地名中属于自然景观类的地名共有1 192个,主要是以地形地貌和水文类地名为主,其中地形地貌类716个,占自然景观类总数的60%。在地形地貌类地名中,含“坑”字的地名有244个,含“山”字的地名有130个,含“排”字地名有85个,含“岭”字的地名有79个,含“石”字的地名有62个。水文类地名有226个,占比19%,其中,含“塘”字的地名有54个,含“溪”字的地名有38个,含“沙”字的地名有31个,其次还有含“湖”“江”“源”“泉”等字的地名。动物类和植物类地名数量相对较少,分别为104个和146个。动物类地名包含有常见的家畜如“猪”“牛”“羊”等,其中出现最多的3个分别是“龙”“牛”“马”,合计共有54个。植物类地名中以含“竹”字的地名居多,有28个;“树”“杨”“茶”三字也较为常见。

人文景观类地名共有1 329处,其中姓氏类地名最多有455个,占人文景观类地名总数的34%。姓氏类地名共包括58个姓,其中黄姓、罗姓数量最多,分别有45个和44个,其次为高姓33个、王姓23个、陈姓21个。方言类地名有396个,占比30%,以含“屋”“里”“磜”“窠”等字的地名为主,其中含“里”字地名有112个,含“屋”字地名有64个。建筑类地名有325个,以含“坊”“寨”“桥”“楼”等字的地名为主。耕作类地名较少,共153个,多以“田”“背”“畲”“禾”等字命名。

宁化县平均地名密度为0.75个/km2。以宁化县行政区划单元来统计各行政单元地名数量并计算其地名密度,制作出宁化县各乡镇人口密度专题图和地名密度专题图,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宁化县人口密度

宁化县人口密集的地区主要是县城翠江镇、石壁镇和淮土乡。对比图1和图2可以发现,人口最密集的3个乡镇也是地名密度比较高的地区。济村乡、安乐乡和湖村镇都是人口较为稀疏的乡镇,它们的地名密度也相对较低。因此可以明显看出,宁化县的地名分布与人口分布相对呈正相关的关系。治平畲族乡的情况比较特殊,其人口密度是最低的一级,但该地区的地名密度却比较高,与人口密度是负相关的关系。究其原因可能是治平畲族乡是历史以来畲族土著居民聚居的地区,随着时间的积累,在治平畲族乡出现了大量的地名,形成了如今地名密度高的局面。同时由于治平畲族乡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导致现代经济发展缓慢,更多的居民选择离开治平乡到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区和乡镇定居,所以当前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此外,宁化县的客家地名分布存在不均衡性。地名密度高的地区主要包括了宁化县西部的石壁镇、淮土乡,南北两侧的治平畲族乡、水茜乡,还有位于中部的翠江镇。东部和东南部的4个乡镇是地名密度最低的地区。因此得出结论,宁化县客家地名分布与人口分布相对呈正相关,同时也表现出了较明显的不均衡性。

(二)宁化县地名空间分布特征

1.K-means聚类分析

在对地名密度与人口密度进行地名宏观分析之后,使用K均值聚类对宁化县全体客家地名进行分类,根据分类后的结果来统计自然景观地名和人文景观地名在各类别中的数量。根据地名属性,通过点之间的距离对宁化县地名作K均值聚类分析,经过多次试验得出最佳分类数量为6类,见表2。以图3、图4的专题图形式展示地名聚类结果,通常K-means聚类的结果是以质心为中点,呈现近似球形的簇。

图3 地名K均值聚类结果

图4 地名聚类结果插值

表2 地名K-means聚类结果统计

K均值聚类结果为:第1类有230个,主要分布在安远乡;第2类有324个,主要分布在治平畲族乡、曹坊乡、方田乡南部;第3类有350个,主要分布在河龙乡、水茜乡、中沙乡北部和湖村镇西部;第4类有160个,主要位于泉上镇、湖村镇东部;第5类有376个,主要位于济村乡、石壁镇、淮土乡以及方田乡北部;第6类有360个,主要分布于城郊乡、翠江镇、城南乡和安乐乡。

聚类结果图与自然景观地名叠加,分析自然景观地名聚类结果,结果统计如表3所列。在地形地貌类地名中,第1类有88个,第2类有187个,第3类有145个,第4类有96个,第5类有167个,第6类有33个。其中第2、3、5类地名数量较多,分别分布在宁化县的中北部水茜乡、中沙乡,以及西部、南部的乡镇地区,其中出现较多的字是“坑”“坪”,如“陈坑背”“古田坑”和“连岌坪”等。在水文类地名中,第1类有29个,第2类有40个,第3类有43个,第4类有39个,第5类有62个,第6类有13个。最多的是第5类,主要分布在石壁镇、淮土乡和济村乡等地,用字主要以“塘”“江”“溪”为主。

表3 自然景观地名聚类结果统计表

与地形地貌类地名和水文类地名相比,动物类和植物类地名的数量较少。其中与动物有关的地名,第1类有8个,第2类有33个,第3类有15个,第4类有9个,第5类有35个,第6类有3个。与植物有关的地名中,第1类有25个,第2类有36个,第3类有28个,第4类有21个,第5类有30个,第6类有6个。动物类地名以第2类和第5类居多,植物类地名分布较为均匀,第6类的数量最少。

聚类结果图与人文景观地名叠加,分析人文景观地名聚类结果,结果统计如表4所列。在建筑类的324个地名中,第2、3、5类数量最多,具体结果为第1类有35个,第2类有68个,第3类有72个,第4类有49个,第5类有78个,第6类有22个。耕作类总体数量较少,在耕作类地名中,第1类有17个,第2类有42个,第3类有26个,第4类有29个,第5类有34个,第6类有5个。

表4 人文景观地名聚类结果统计

与方言有关的396个地名中,第1类有54个,第2类有104个,第3类有73个,第4类有52个,第5类有99个,第6类有14个。与姓氏有关的地名,第1类有62个,第2类有102个,第3类有95个,第4类有69个,第5类有107个,第6类有20个。从聚类结果中可以得出,方言类和姓氏类地名都是以第2类和第5类数量居多。

从K均值聚类结果来看,宁化县的自然景观类地名和人文景观类地名都主要集中在第2、3、5类当中,主要是宁化县的北部和西南部,具体位置有南部的治平畲族乡、曹坊乡,西部的方田乡、济村乡、石壁镇、淮土乡,北部的河龙乡、水茜乡、中沙乡。

2.核密度估计

利用GIS空间分析中的核密度估计法,从相对微观的角度深入宁化县客家地名的研究,逐一对地形地貌类、水文类、动物类、植物类、建筑类、方言类、耕作类和姓氏类地名进行分析,得到各类地名景观核密度分布图,如图5、图6所示,从空间可视化的角度来分析宁化县地名空间分布特征。

图5 自然景观地名核密度

图6 人文景观地名核密度

由图5可以看出,宁化自然景观类地名中,地形地貌类地名主要分布在宁化县西部的石壁镇和淮土乡、南部的治平畲族乡和北部的水茜乡。水文类地名主要聚集在中部的县城所在地翠江镇及西部的石壁镇,次中心则为北部的安远乡、水茜乡和东部的泉上镇。

虽然动物类和植物类的地名数量并不比前两者多,但从图5(c)、图5(d)可以看出,两类地名呈现多中心的空间分布形态。动物类地名聚集程度最高的是北部河龙乡与水茜乡交界处,第二是南部曹坊乡与安乐乡的交界地带,其余的次中心为城南乡、治平畲族乡、淮土乡和石壁镇等地。而植物类地名最为聚集的地区分别位于南北两侧的治平畲族乡和水茜乡,也存在着安远乡、石壁镇、淮土乡和方田乡等多个次中心。

图6为人文景观地名核密度分析图。从整体上看,不同类型人文景观类地名的空间分布存在着比较大差别。其中方言类和耕作类地名分布较为一致,方言类地名主要分布于宁化南部治平畲族乡和方田乡、北部河龙乡和水茜乡、西部淮土乡和石壁镇;耕作类地名分布较为相似,主要以水茜乡、石壁镇和淮土乡为聚集中心,以安远乡、河龙乡、泉上镇和治平畲族乡为次中心。

建筑类地名与姓氏类地名的空间分布特征反差则比较大。建筑类地名主要集中于县城翠江镇,聚集次中心只有水茜乡和泉上镇。姓氏类地名空间分布在全部8类地名中最为均匀,各个乡镇的姓氏类地名密度较为一致,除了河龙乡和城南乡以外,其余乡镇都显示出较为聚集的分布特征。

3.K均值聚类与核密度估计法结合分析

K均值聚类分析法与核密度估计法两者侧重点不同、各有优点。K均值聚类的优点是占用内存少、计算量小、处理速度快,比较适合用于大样本的聚类分析。核密度估计能够反映出各个散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充分体现地理学的距离衰减规律。K均值聚类将地名点分为若干类,根据地理学第一定律“任何事物都是与其他事物相关的,只不过相近的事物关联更紧密”的原理,K均值聚类能够对地名实现聚类,聚类后地名在空间距离上较为接近,地名与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联系性也比较高。核密度估计则是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在空间上计算地名的分布密度,能够从分析结果中快速地找到地名点的聚集中心和离散区域,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出地名在研究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特征。

在K均值聚类后对自然景观地名和人文景观地名分类统计,分别统计每一聚类中自然、人文景观地名的个数,结果显示了宁化县客家地名以宁化县的北部和西南部为主。核密度估计法分别对自然景观地名和人文景观地名分析,宁化县西部地区在多种地名类型的核密度估计都呈现较为聚集的结果,其次是宁化县的南部和北部等地区。结合K均值聚类和核密度估计两种方法的结果来看,都反映了西部、南部和北部地区是宁化县重要的客家地名聚集地区。

(三)宁化县地名文化景观分析

1.自然景观类地名文化景观分析

宁化县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势总体自西向东倾斜。由于历史上多次板块构造运动的影响,使得宁化境内形成了复杂的地貌特征。宁化自然景观类地名中,地形地貌类地名主要分布在宁化县西部、南部和北部。“坑”字最为常见,多用于表示山间低洼地带,如“李北坑”“前垄坑”。“山”和“岭”多集中于山区,如“云盖山”“七沙岭”,主要是山地、山岭或是丘陵。“塅”和“坪”意思相近,大致意思为山间较为平坦的地区,而塅表示的面积稍大,如“翠子塅”“三角坪”。宁化的湖、泉数量较少,境内水系主要由闽江、韩江和赣江3个水系河流组成,3个水系以翠江镇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别向北、西、东南三个方向流去。因此水文类地名则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中部。水文类地名多包含“塘”“溪”“沙”字,由此可以推断水文类地名多与当地池塘、小溪及河岸有关,如“白莲塘”“古武溪”“沙洲尾”。

宁化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冷而干燥,降水量充足,日照条件好,所以气候条件较好。再加上地貌类型丰富,所以宁化地区有利于野生动植物的繁衍。虽然动物类和植物类地名的数量相对较少,但用字种类也比较丰富。动物类地名用字有“龙”“虎”“牛”“鸡”“猪”等。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寓意权势、尊贵、吉祥等[23];华南虎也曾经出现在宁化境内;牛、鸡、猪是南方的农村地区较为常见的家畜,反映了当地客家人所养殖的家畜种类;有些地方由于神似某些动物的外形而得名,如“牛角湾”“鸡公岽”。植物类地名用字有“竹”“莲”“樟”“茶”等,这些植物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见的植物类型,其分布能够明显反映出宁化县的气候类型特征。

由此可见,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表达和认知有着重要的影响。区域内的地名往往是人类对于当地自然环境的反映,是人与自然共同作用下的结果。通过系统的研究地名,可以认知一个地域的自然环境[21]。

2.人文景观类地名文化景观分析

方言类地名有396个,用字有“磜“嵊”“麻”“牯”“径”“咀”等。在客家方言中,“麻”同“嫲”,意为“雌性动物”。 “嫲”虽然指的是雌性动物,但对其幼子来说,她们是母亲,母亲在孩子的眼中永远是坚强、高大的形象,因此也可引申出“强大”的意思,在客家话里形容某些物品则会在后面加“麻”字,如鸡麻(母鸡)、笠麻(斗笠)。“牯”则多用于表示较为幼小的雄性兽类,如牛牯岽、牛牯庵。姓氏类地名在宁化境内的分布均匀,但从地貌视角分析,其分布范围大多是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这些地方主要是适合农耕生产和居住的山前平地。查阅资料得知,宁化全县共计144个姓氏,随着客家先民不同时期的南迁,多种姓氏也随之而来。耕作类地名所在地区的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历史上客家人迁徙到南方地区之后,由于宁化等客家地区地势复杂、森林密布,多民族多族群共存于粤赣闽交界区域,客家人的居住地大都处在万山环抱之中。这种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既养育了宁化县的客家人民,更抚育了辉煌的中华文明[24],时至今日,宁化地区的农业生产也还是以传统农耕为主。

宁化县历史悠久,经过了千年的发展,形成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也留下了许多的历史建筑文化景观。在建筑类地名中,“土楼”“围”“寨”“寮”等用字较多,从这些字眼亦可发掘历史上宁化县的风土人情。“土楼”和“围”的意思相近,都表示客家文化极具代表性的围屋式建筑,围屋式建筑的产生与中原居民南迁的历史息息相关。客家人南迁之后,常常遭遇剽悍的土著居民袭击,先后迁移的不同家族之间也会经常发生殊死的斗争。种种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客家人极其重视防御,所以他们决定聚族而居,将住宅建造成一座易守难攻的设防城市,客家特色的围屋式建筑也应运而生。“寨”字反映了古时候当地的山寨文化。宁化境内有畲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居住,历史上少数民族多喜欢以山寨聚居,因此当地的少数民族有非常浓厚的山寨文化,如“杨家寨”“石牛寨”。“寮”本义指长排状的房屋,在客家方言里也指简易的房屋,代指客家先民南迁过程中搭建的结构简单的茅屋,反映了客家先民南迁的经历。

四、结论与建议

文章通过对宁化县地名的空间聚类和空间分析发现,宁化地区不同类型的客家地名点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是不同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均衡的特点。中部翠江镇,北部水茜乡,西部石壁镇、淮土乡,南部治平畲族乡,都是地名较为密集的地区。总体而言,宁化县客家地名重点分布区域分别是宁化县西部、南部、北部地区。

(1)宁化县西部、南部和水都是重要的客家地名聚集地区,从相对宏观的角度使用K均值聚类对全体宁化县客家地名进行聚类分析,再从相对微观的角度深入宁化县客家地名的研究,逐一对地形地貌类、水文类、动物类、植物类、建筑类、方言类、耕作类和姓氏类地名的空间分布特征做分析。K均值聚类和核密度估计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都反映了西部、南部和北部地区是宁化县重要的客家地名聚集地区。

(2)自然景观类地名的分布与宁化县自然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坑”字最为常见,多用于描述山间低洼地带。“山”和“岭”多集中于山区,主要表示山地和山岭。这也突出了宁化全县“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村庄”的整体地理环境特征。水文类地名分布也与宁化县河流流域密切相关。动植物类的用字则是受到了自然环境的影响,“虎”反映了我国南方地区出现过华南虎的情况,“牛”是极为常见的用于耕作的役畜,“鸡”“鹅”是客家乡村家庭中的主要食用家畜。“桐”“樟”“柏”等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见的植物种类,反映出当地所处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植被特点。

(3)人文景观类地名则与宁化悠久的历史文化息息相通。宁化的南部、北部、西部地区是方言类和耕作类地名的主要分布区域。建筑类地名主要集中在中部的翠江镇。姓氏类地名分布最为均匀。方言类地名里有不少与“山”有关的词汇,这恰恰体现了客家人与山的不解之缘。结合方言类和耕作类地名的分布来看,二类地名的分布特征较为相似,体现了客家人以山地耕作为基调的客家传统产业。建筑类地名突显了客家传统建筑的特点,也从侧面反映出客家人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又要抵御外敌入侵,被迫选择傍山而居、聚族而居的生存方式。姓氏类地名分布均匀,历史上随着中原人不断向南迁徙,宁化县也有了丰富的姓氏种类。

(4)石壁镇被认为是“客家南迁的中转站”“客家祖地”,它在客家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从东汉开始,就有中原汉人入宁化境内定居,随后由于唐、宋两朝战乱不断和灾祸频发,迫使中原汉人向南迁移,越来越多的汉人迁居南方,石壁镇就是当时中原人迁徙的主要目的地。因此位于宁化县西部的石壁镇在K均值聚类和核密度估计的结果当中,石壁镇的客家地名都有较高的聚集程度。定居在石壁的客家先民们,在石壁地区繁衍生息。他们从中原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和语言,并同当地的文化、语言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新的文化和语言,客家文化就此在宁化地区发展传播。

针对地名文化的保护,提出以下建议:

(1)地方部门做好地名调查和保护工作。在地名保护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地名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如果没有地名信息,地名的保护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建议各个地方政府结合相关单位部门的力量,统筹成立地名文化调查保护工作组,对辖区内的地名文化进行收集调查,并核实地名的大致位置,做好地名信息调查收集的基础工作。

(2)建立并完善地名信息数据库。历史以来,地名的记录和储存方式都是以纸质材料作为储存媒介,纸质材料的纸张容易损坏且字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磨变淡,也存在着容易丢失的问题。现代信息化的储存方式有快速便捷的特点,而且可以多渠道备份,信息不易丢失也不易损坏。因此可以建立地名信息数据库,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保存地名信息,同时也可以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对地名进行可视化表达,将地名信息立体地呈现出来,以便地名信息的记录、保存和展示。

猜你喜欢

人文景观石壁聚类
一种傅里叶域海量数据高速谱聚类方法
一种改进K-means聚类的近邻传播最大最小距离算法
AR-Grams:一种应用于网络舆情热点发现的文本聚类方法
104公顷! 120亿! 富力正式介入番禺石壁村旧改!
登剑门关
咒语
争石壁
《水经注》都城人文景观研究——以洛阳为例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
日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