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大学医学部及附属医院专利现状分析

2022-10-13沈娟,李欣然,邱祥玉

医院管理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专利申请成果专利

专利是衡量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资产,已经成为国际间竞争的战略核心[1]。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处于重要位置,是科技成果的重要供给侧[2]。北京大学医学部是国家重点研究型大学,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设有5所学院和6家附属医院,学科种类丰富,科研实力雄厚。为了解北京大学医学部及附属医院的专利申请、授权、分布和分类情况,本研究对2001—2020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及附属医院专利申请情况、专利法律状态、所属单位及技术领域等进行分析,以了解北京大学医学部及附属医院的专利基本情况,为进一步提高专利管理工作水平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专利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专利数据库和外文专利数据库,结合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专利统计数据库,检索申请日期为“200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的专利,对专利申请情况、专利法律状态、所属单位及技术领域等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1.专利申请趋势分析。按照专利类型,2001—2020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及附属医院申请专利总量为3644件,其中发明专利2144件,比例为58.84%;实用新型专利1452件,比例为39.85%;外观设计48件,比例为1.32%。

北京大学医学部及附属医院2001—2020年专利申请量以2001年为基线,每年的申请量均为净增加;但2003年、2004年、2006年、2009年、2010年、2012年、2016年、2018年、2020年的环比增长值为负值,表明这些年份与上一年相比申请量减少,见图1。

图1 北京大学医学部及附属医院专利申请量动态变化情况

2.专利法律状态分析。2001—2020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及附属医院专利的授权专利1958件,占 56.73%;实质审查生效专利768件,占21.08%;公开专利16件,占0.44%;无效专利有902件,占24.75%,见图2。

图2 北京大学医学部及附属医院专利法律状态构成情况

无效专利不再受法律保护,通常为失去专利权或者专利申请权的专利[3]。在902件“无效”专利中,“未缴年费”专利492件,占54.55%;“撤回”专利169件,占18.74%;“驳回”专利155件,占17.18%;其他原因“无效”专利所占比例较少,见图3。

图3 北京大学医学部及附属医院无效专利原因构成情况

3.专利申请机构分析。北京大学医学部在组织机构成上包括5家学院和6家直属附属医院,5家学院包括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和医学人文学院,6家直属附属医院包括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院、口腔医院、肿瘤医院、第六医院,此外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和医药卫生分析中心作为直属单位也有专利申请,见图4。

图4 北京大学医学部所属机构专利申请量情况

5家学院里,基础医学院和药学院的专利申请量较多;6家直属附属医院里,第三医院的专利申请量具有明显优势,人民医院、第一医院、口腔医院的专利申请量都达到了500件左右。

4.专利的技术领域分析。IPC号为国际专利分类法中为每项专利赋予的国际专利分类号,代表该项专利的技术领域,通常一项专利包括一个或多个IPC号,是目前国际通用的专利分类方法[4]。国际专利分类表(2021版)共包含A—H八大类:A类(人类生活必需)、B类(作业、运输)、C类(化学、冶金)、D类(纺织、造纸)、E类(固定建筑物)、F类(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和爆破)、G类(物理)和H类(电学)[5]。

2001—2020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及附属医院专利申请技术领域前10位见表1。超过100件专利的分类号有五项,从多到少依次是A61B17、C12Q1、A61B5、A61F2和A61K31。

表1 北京大学医学部及附属医院申请专利数前10位的IPC分布情况(件)

讨论

1.专利申请上升趋势明显,以发明专利为主,实用新型专利所占比例也较高。2001—2020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及附属医院专利申请量整体上升,2020年是2001年的 52倍。虽然部分年份与上一年相比申请有所减少,但专利申请整体增长趋势明显,显示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及附属医院的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也逐步增强。专利类型中发明专利比例占到专利申请总量的50%以上,实用新型专利占到近40%,这与医学部及附属医院的科研类型有一定关系。

2.有效专利比例较高。2001—2020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及附属医院不仅专利申请整体呈上升趋势,授权率也较高,超过了50%;加上“实质审查生效”和“公开”的专利,比例超过了3/4,说明北京大学医学部及附属医院的专利质量较高。导致北京大学医学部及附属医院专利无效的原因主要是专利申请“未缴年费”,超过50%,对于专利的维护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并提供政策保障。在专利审查阶段包括初审、公开及实质审查,在该阶段中若申请人未按期提供补正材料或未书面申请进入实质审查,专利视为撤回;提交的补正材料或修正材料经审查后不符合规定,专利视为驳回[6]。2001—2020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及附属医院“撤回”和“驳回”的专利也占一定比例,说明专利申请文件等资料的准备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技术研发的新颖性和先进性上还需要不断提高。

3.专利申请机构集中在部分学院和医院。申请机构有明显的学院/医院聚集趋势,学院方面,集中在基础医学院和药学院,直属附属医院里,第三医院的专利申请量具有明显优势,其次是人民医院和第一医院,专科医院中口腔医院的专利申请量最多,这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各学院/医院的学科特点明显相关。

4.技术研发领域分布较广。北京大学医学部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医学高等院校,学科领域全面,专利申请涉及的类型较多,既包括外科器械和医疗材料、诊断检测和实验方法、医药配制品等技术研发成果,也包括教学模型等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成果。

建议

对北京大学医学部及附属医院的专利现状分析显示,北京大学医学部及附属医院在专利整体实力强,发展趋势迅猛,申请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也需要建立全流程管理体系,进一步关注专利质量,进行分类指导,挖掘专利潜力,促进专利高质量发展。

1.建立专利全流程管理体系。医学科技成果的专利管理工作包括专利申请、专利转移、政策法务、奖励激励等过程的管理和落实,从而保护单位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专利管理工作全流程体系,可以为打造成果转化平台提供基础,帮助解决研究人员动力不足等问题[7]。作为学科类型和科研团队众多的医学高校,北京大学医学部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但仍然存在管理水平不足的问题。2021年,北京大学医学部牵头建立了北大医学专利信息库,形成了现代化的动态管理系统,改变了既往统计表式的数据管理方式,专利申请、转化审批等流程可以线上完成,内容实时更新,专利申报的流程更加规范,授权公告的专利统计归档评估,可作为后续转化的依据。

2.提供专利转化分类和指导。专利自身成熟度以及申报量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条件。我国大型综合医院每年数以万计的科研成果,但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占8%左右[8],一件专利授权公告后是否值得转化,直接取决于专利申请时的申报材料是否高质量,专利申报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专利授权过程和后期转化的成功率[9]。因此,应从源头抓起,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挖掘专利潜力,进行分类管理与指导。在既往专利分析的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进行更加专业的专利导航与专利预警,为专利运营夯实基础[10];对授权公告的专利每年进行统计归档,召集专利转化专家,对专利进行评估,按分值进行排序,作为后续转化的依据[7];针对重大科技项目的知识产权,可针对项目申报、立项、实施、结题和后评估等环节,制定标准化管理流程,优化各流程服务质量,盘活成果转化活动。专利可以反映高校及附属医院的科研总体方向,协助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判断研发是否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重大需求,解决我国医学发展的相关“卡脖子”问题而展开。可以针对医学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对相关的科研进行鼓励和引导,并在科研开展前期就做好专利申请及后期转化的预判和准备。

3.将专利管理体系与转化有机融合。目前,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在专利管理和维护方面一直处在重申请、轻转化的状态,普遍未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体系,导致科研人员专利基础认知匮乏、创新项目目标市场不准确、与企业的合作困难[6-8],知识产权不能有效运用,转化效率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一定距离。2020年国家发布《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特别提出专利管理应贯穿选题、立项、实施和转化等各个环节[11]。这为医学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指明了拓展方向。应加强专利管理体系和成果转移转化价值链的有机融合[12],进一步建立高水平的专利管理体系,从知识产权这一源头入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成果转化管理应设立成果信息库对现有成果进行统一管理,并研究可实操的专利成果评价体系,从科研立项开始,评价成果转化可行性,从源头上保障科技成果符合目前或未来的市场需求;筛选创新性较强、应用前景好的项目,从项目早期便争取获得企业经费支持,加速技术、资本合作融合,促进成果落地;建立专利管理及转化全过程的监管和评价机制,落实责权、明确分工,对成果进展、专科、转化分析、转化风险、市场前景等进行详细分析,对转化评估、可行性验证、权益分配等转化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考核,从而提高转化概率,缩短转化周期[13-14]。

4.建设专业的专利管理团队。专利管理和成果转化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也是成果转化非常关键的一环,但专利管理作为一门专业化程度高的学科,目前各学院、医院等二级单位具有知识产权相关从业资格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非常少,对于专利管理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造成了制约。首先,应建立一支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医疗技术应用、相关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理论和技能的团队,包括专利管理人员、技术转移人员、法律顾问、财务顾问等专家。其次,应设计一套包含研究立项、专利申报、商业测算、合作伙伴谈判对接和转化实施的具体工作流程,从而对科研人员进行全过程指。最后,应重视技术转移经纪人培养,为项目提供个体化技术转移服务指导。

5.加强知识产权培训。医学院校的知识产权工作主要集中在专利申请和专利汇总,如何将知识产权与科研项目结合,如何与文章一同作为科研产出,是医学科研工作者备受关注的问题,提高科研人员专利保护意识,开展知识产权辅导和培训成为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工作。一方面,通过政策宣讲、案例解析和项目辅导等方式,普及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政策法规,深化科研人员科技成果的国有资产属性认知[13-14],并将课程深入到临床教学和继续教育中[15]。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科研人员和医务人员在专利推介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和医务人员作为成果发明人,可以深度参与专利的对外推介推广工作。

6.加强专利激励。加强专利激励,正确引导科研成果评价,专利的储备为后期的转化提供有力保障。在“破五唯”的要求下,科学地将专利申请、授权和转化纳入考核指标,提高科研成果评价的科学性,增加成果转化指标和权重、提升转化收益分配比例,建立多元化的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体系,充分调动成果转化积极性[16-17]。首先,进一步转变评价机制。现有评价体系重产出,轻转化,科研成果转化评价激励应尊重客观规律,加强过程监督和考核,把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纳入人才引进培养、职称评定、薪发酬定级、绩效考核等体系中,重点评价创新成果的社会效益、科学价值、经济价值,改变只看论文、课题、奖项的评价现状。其次,建立有吸引力的权益分配机制。应建立有利于保障机构的成果转化权益分配机制,合理分配转化收益,保障知识产权,从而提升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热情,同时考虑应设立专利转化的专项资金,大力扶持临床科研,加大成果转化意愿与动力。

猜你喜欢

专利申请成果专利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日经AI专利申请排行榜:中国AI专利申请超美国
2018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1月)
2017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12月)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韩国AI内容专利申请数5年激增10倍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