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沙市传统村落价值综合评价分析

2022-10-13凌飞鸿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5期
关键词:长沙市村落指标

凌飞鸿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湖南省的中国传统村落达658 个,已构筑“两片、三区、八带、多点”的传统村落空间结构层次,长沙市有浏阳市大围山镇楚东村、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和浏阳市小河乡潭湾三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传统村落是具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同时传统村落也是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构成,反映了该区域、民族、社会发展的演变过程,记录了传统建筑和建造艺术、空间形态等,也是农耕文明文化遗产之一。

1.传统村落蕴含的价值

1.1 历史文化价值

长沙市传统村落大多为湖湘文化为历史文化背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合一,在环境规划和建筑建设中能够了解到居民们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具有所在区域和民族、特定历史时期的典型特征,具有较高的文化历史和考古价值,也是非物质文化的一种有形表现。长沙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村落则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重点内容,长沙市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价值的深入研究能够了解长沙市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的现状,判断历史文化价值和发展潜力,这也需要从建筑文化、信仰文化、民俗文化三个角度展开分析:

1.1.1 建筑文化

传统村落的形成通常都要历史先辈们进行选址,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经过人工建设而成。湖南省各区域的传统村落都有着不同特色,湘东、湘南、湘北等地都有着不同的传统村落风格。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的省会,位于湘东地区,这一区域的家族式大宅院多为横向布局,外墙砌砖,房屋柱头和门额位置采用装饰性斗拱;湘南的传统村落基本以窑子屋和天井屋为主,丘陵谷底地形的建筑为砖石砌造而成。详细地区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多民族杂居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建筑理念、工艺、风格等,所以湘西地区的建筑文化为融合性发展,花窗和壁画等工艺随处可见,建筑工艺较为灵活多变。地处山地地形使得湘西地区的传统村落建筑以木质为主;湘北为洞庭湖区,相较于其他区域来说水患较为频发,所以这一代村落大多以简易民房为主,建筑材料一般会选择楠竹青瓦。而湘中地区与湘东基本相同。结合湖南省传统村落的建筑文化差异来看,长沙市传统村落的建筑文化基本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类,第一类以木材和石材为主,为少数民族建筑类型;第二类则是白墙灰瓦马头墙,属于典型的徽派建筑。

传统村落建筑文化可以反映出当地居民对于生活和文化的诉求,长沙市传统村落的价值表现在以下几点:其一,类型多元化。建筑规模方面大型宅院和小型民居都有,建筑形式则包括窑子屋和单门独院等多重类型。建筑材料包括砖木、纯木、石木等,建筑类型具有多元性特征;其二,选址科学。传统村落一般建设于依山傍水的区域,充分运用当地的地理区位优势,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建筑文化理念:其三,工艺精制。在长沙市古村落建筑中有许许多多的木雕和砖雕、彩绘等民间工艺,这些传统民间工艺在为建筑增添色彩的同时也展现出了文化多元性的特征;其三,文化底蕴深厚。长沙市传统村落中孕育了许多名人名家,同时也包含革命历史遗迹,如开慧村就拥有传统建筑14 座,拥有开慧湘绣、女红文化和花鼓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革命历史价值。

1.1.2 信仰文化

在长沙市传统村落文化中,信仰文化是感知最为深刻的文化因素之一,经过长时间发展,传统村落聚集形成了崇拜观念,而且配套仪式制度也相对完善,信仰文化也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村民的凝聚力更强。传统村落的信仰文化主要体现在各地区的庙宇场所,比如长沙县同飞村龙潭山道教真人庙在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六日为李公寿期,前往李公庙拜谒者数不胜数。长沙市传统村落的信仰文化通常体现在对于祖先、门神、历史名人的崇拜,同时在民俗习惯中也有所体现,例如时逢端午节时,各家各户都会将艾叶和菖蒲悬挂在大门上,并且在家中点雄黄条,从而驱邪避毒。

长沙市传统村落的信仰文化已经有了久远的发展历史,很多信仰文化都能够在群众的日常生活和作息劳动中得到体现,信仰方式较为稳定并且和当地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传统村落的信仰文化价值基本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特征鲜明。不管是前往庙宇参拜神明还是在家中供香火牌位都具有许愿和还愿等信仰需求,社会基础较为广泛且稳定;其二,能够丰富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端午划龙舟和春节放鞭炮等传统习俗以及当地的特殊风俗习惯都是人们闲暇时的文化娱乐活动;其三,有利于社会秩序。信仰文化能够维持传统村落生活秩序,很多村民的集体信仰行为都属于约定俗成产生,譬如浏阳市大围山镇潭湾村,为方便后人追根溯源非常注重修辑族谱。村落宗祠的建设通常是整个村落同时参与,宗祠建设本身也属于一种集体活动行为,不管是建设过程还是后续的宗祠参拜都能够促进村民们的互动关系。

1.1.3 民俗文化

长沙市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规划中主要强调民俗与生态共存,从中能够了解长沙市传统村落中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其中浏阳市古镇古村便是其中之一,大围山田园休闲度假等功能区也和传统村落环境以及民俗文化具有密切联系。其中湘绣、女红、花鼓戏、活字印刷、花炮制作工艺、祭孔古乐和菊花石雕、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长沙皮影戏、夏布织造技艺(浏阳夏布)等都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1.2 社会价值

从生态景观设计的方向分析,长沙市的传统村落通常因地制宜而建,其中人工建设雕琢与自然形成景观相得益彰,充分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景象。随着生态污染问题的出现,城市中雾霾和水污染等问题较为严重,这使得越来越多人开始向往这种生态和谐的居住环境,传统村落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合一更加适合修身养性。长沙市很多邻水藏林的传统村落形态依然保留至今,其他传统村落从地理位置和建筑形貌等方面也能体会到人为与自然的紧密结合,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文生态格局。根据长沙市传统村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能够了解传统村落的形成离不开两项要素:其一,气候与地理条件适宜,自然资源丰富。长沙市很多传统村落都地处降水光照充足的地区,适宜农作物的耕种生长,这对于传统村落来说也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和生活保障;其二,具有安全防卫性的自然条件或人为设施。长沙市很多传统村落都依山而建、依林而建、依水而建,不仅能有效降低自然灾害的威胁程度,而且还能起到抵御外敌的效果。这些建筑从规划理念上就能够为现代城镇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传统村落的社会价值还表现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我国村落体系,特别是一些具有规模性的历史村落大多将血缘关系作为村落建设的根本要素,村落中大多为同姓氏族,家族和宗亲关系覆盖整个传统村落。在长沙市传统村落中,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文化之一,传统的道德观念使得人们的生活也受其影响,根据宗法礼制也形成了明确的等级秩序。同时信仰文化的互动性使得传统村落中的人们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从而对整个传统村落进行约束,尊老爱幼和邻里友善所形成的道德观念对于现代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3 经济价值

传统村落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价值,根据长沙市村落居民的生活与生产模式、产业分布等信息可以了解传统村落的经济基础和发展现状。传统社会中农业是传统村落发展最基本的保障,而目前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村落经济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成为了文化旅游景区。长沙市传统村落中的地理环境、方言、姓氏、家族图谱、宗祠、风俗习惯、文物遗址、传说典故等都是传统村落的文化构成因素,根据这些文化因素可以采取文化保护、文化开发、文化利用等工作,充分挖掘传统村落文化因素,保护传统文化,开发经济价值等。长沙市传统村落的旅游经济价值表现在人文历史遗迹和具有民族特色的风光、乡土文化等方面,2019 年6 月,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长沙市有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和浏阳市小河乡潭湾村被收录,通过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时经三年时间,几个传统村落的人均年收入都得到了明显提高,甚至实现了全村脱贫的目标。2022 年,湖南省已基本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三级保护体系,长沙正在探索名胜名城名镇名村“四名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这将使得更多传统村落开始得到发展,在实现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播的同时提高传统村落原住民经济收入,加快当地经济发展。

2.长沙市传统村落价值评价

传统村落价值不仅包括物质文化保存和非物质文化遗存保护的完整性以及历史文化价值等方面,同时还需要为后续的旅游开发利用进行考虑,所以在价值评价方面需要在考虑上文历史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基础上还要综合评价传统村落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以及开发价值等方面,将价值评价体系基本划分为5 个方面,设立5 项二级指标和19 项三级指标共同构成的完整的评价体系。

2.1 数据来源

一级指标为长沙市传统村落评价指标体系A1,其中二级指标及所包含的三级指标如下:

2.1.1 村落选址与格局价值B1

村落选址与规划的科学文化价值C1、历史环境要素类型C2、村落传统格局保留的完整性C3。

2.1.2 建筑留存价值B2

文物等级C4、建设年代C5、功能完善程度C6、建筑面积与数量C7、周围环境C8、美观性价值C9。

2.1.3 文化传承价值B3

历史重大事件及历史人物遗址保护情况C10、历史重大事件及历史人物遗址存留数量C11、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C12、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级C13。

2.1.4 景观价值B4

山水风景C14、环境受污染程度C15、珍稀树种或植物C16。

2.1.5 开发条件B5

经济发展现况C17、交通设施完善性C18、旅游景点数量与分布C19。

2.2 传统村落评价过程

2.2.1 建立标准化指标

假设原始数据矩阵为A=(xij)m×n ,代表m 个评价目标和n 个评价指标,那么正反两种指标分别为下式:

在上述公式中,rij指的是原始数据在经过标准化处理之后所得的值,取值范围为(0,1),同时能够得到R=(xij)m×n 的结果,将R=(xij)m×n列向量归一化之后又可以得出F=(fij)m×n的结果。

2.2.2 计算权重

通过熵值法来获取权重,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也就是Ej。

之后计算第j个指标的差异系数也就是Fj,过程如下:

计算第j个指标的指标权重也就是wj,过程如下:

2.2.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根据长沙市几座传统村落的不同指标情况,通过上述公式来进行计算,分析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情况,得出的指标权重和系统总权重如下表所示:

表1 传统村落评价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权重

表2 传统村落评价指标体系的三级指标权重

3.结果与讨论

从上述评价的结果来看,价值评分总数达到15 以上的有7 个传统村落,最高得分村落为楚东村。针对传统村落的选址以及格局价值来说,基本上所有传统村落都达到了2 分以上,村落基本都建立在向阳面的山坡或山脚,周边大多分布有繁茂的树林,充分展现出了自然生态的风貌,其中楚东村在这一指标中得分最高,最终得分为2.765 分。针对建筑留存价值这一二级指标来看,楚东村与开慧村两者并列第一,其中开慧村留存的历史文化遗址为杨开慧故居和杨公庙等,而楚东村则有楚东山大屋以及锦绶堂两处,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锦绶堂源于明末清初时期兴建,并且保存程度较为完整,是清代民居大院风格,也是江南建筑中民居建筑的一种典型制式,所以在建筑留存价值这一指标中取得了较为优秀分得分;在景观价值上,长沙市巷市村拔得头筹,该村落位居于献宝台丘陵,两边分别分布着壶山和屏山,北部则临近九折仑山脉,村落中一条河流贯穿,村落的整体形态有招财进宝的寓意。针对文化传承价值和开发条件这两项指标来说,彩陶源村的最终得分最高,该村落自古以来都十分关注文化遗址的保护,例如谭家坡一号龙窟原址上方建设了铜官窑博物馆,整个博物馆以钢结构为主要支撑,同时还在周边修建了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遗址公园,如今已经进行了旅游景点开发,而且开发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为可观。

猜你喜欢

长沙市村落指标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爱上写信的大树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