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电子化交接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2022-10-12张娜朱月莉陈海勤

浙江医学 2022年17期
关键词:单的病区电子化

张娜 朱月莉 陈海勤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是在全麻诱导、全身肌肉松弛的情况下,利用短暂脉冲电流对机体进行刺激,人为改变患者脑电活动,从而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1]。MECT疗法具有见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的特点,是目前精神科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2]。MECT过程中涉及多个交接环节,如果各环节中护士交接不清会增加治疗风险,威胁患者安全,甚至导致严重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3]。SBAR是一种结构化、标准化的沟通模式[4-5],包括现状(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mendation),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即时正确传递信息、有效减少沟通漏项和不良事件上发挥作用[6-7]。目前就运用信息化系统进行MECT转运交接的研究较少。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为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年MECT患者达数千例,本研究基于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运用信息化技术设计MECT电子化交接记录单,探讨了MECT电子化交接记录单在精神科MECT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采用随机抽样原则,随机提取2021年在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MECT的200例患者信息。纳入标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关于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由执业医师开具行MECT医嘱;治疗6~12次;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MECT严重不良反应者;因特殊原因停MECT者。以2021年1—6月未使用MECT电子化交接记录单的患者为对照组(100例),以2021年7—12月使用MECT电子化交接记录单的患者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男38例,女62例;年龄(33.87±10.76)岁;精神分裂症62例,抑郁症18例,双相情感障碍11例,强迫性障碍4例,急性而短暂的精神障碍3例,分离转换性障碍2例。观察组男41例,女59例;年龄(32.96±11.56)岁;精神分裂症68例,抑郁症16例,双相情感障碍10例,强迫性障碍3例,急性而短暂的精神障碍2例,分离转换性障碍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MECT电子化交接记录单应用前后均为同一批护士,其中病房护士共166人,男8人,女158人;年龄23~49岁;副主任护师10人,主管护师82人,护师62人,护士12人;专科36人,本科128人,硕士2人。MECT治疗室护士和复苏室护士共8人,两者轮流交换工作,其中男1人,女7人;年龄28~45岁;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3人;专科2人,本科6人。

1.2 交接方法

1.2.1 对照组交接方法采用书面交接方式。治疗前将患者的一般信息,包括病区、床号、姓名、年龄、病案号、诊断等信息手工填写在精神科MECT护理交接记录单中,确认患者是否禁食、禁饮、禁药,取下活动假牙、发夹,排空大小便,测量并记录生命体征,记录送入MECT室时间,由病区护士和MECT室护士分别签名;治疗后,评估患者情况,确认患者意识、体位、注射部位肿胀、保护约束等情况,测量并记录生命体征,记录送出MECT室时间,由MECT室护士和病区护士分别签名。

1.2.2 观察组交接方法(1)MECT电子化护理交接记录单的设计。成立由护理部主任、精神科护士长、MECT室护士长以及精神心理专科护士共10人组成的专家小组,采用专家小组讨论的方法,基于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设计MECT护理交接记录单,见图1。由护理部牵头与医院信息科对接,将该表单嵌入医院信息化系统,表单可在护理信息系统中电子生成。(2)MECT电子化护理交接记录单的应用培训。采用微视频方式对护士进行培训,微视频由两部分内容组成,总时长15 min。第一部分为内容讲解,将交接记录单的内容及填写方法等制作成演示文稿(PPT),由MECT室护士长进行讲解,将讲授过程拍摄成5 min微视频;第二部分为标准化情景模拟演练,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编写情景脚本,由标准化患者根据脚本表演,将演示过程拍摄成10 min微视频。利用钉钉软件对护士进行培训及考核。(3)MECT

图1 MECT交接记录单

电子化交接记录单的应用。患者行MECT当日由病区护士登录护理信息系统,在该患者页面点击新建“MECT交接记录单”即生成电子化MECT交接记录单,系统自动导入患者的姓名、床号、诊断等信息,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勾选患者背景信息。病区护士接到MECT室电话后,确认患者身份,填写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等情况,对于需要特殊处理的情况给予建议,录入转交接科室、送出时间并签名。患者到达MECT室后,由MECT护士根据交接单内容核实后录入患者到达MECT室时间并签名。患者治疗结束,由MECT室转至复苏室,MECT室护士和复苏室护士进行交接。患者复苏结束后,由病区护士接回,复苏室护士和病区护士进行交接。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护理交接单书写时间、交接问题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和护士满意度。(1)护理交接单书写时间:从开始书写MECT交班记录单到书写完成的时间。对照组书写时间病区由各班责任组长记录,MECT室和复苏室书写时间由MECT室护士长记录;观察组书写时间由信息系统自动提取。总护理交接单书写时间为各部分时间之和,以min为单位。(2)交接问题的发生率。采用由护理部自行设计的“MECT护理质量质控标准”进行检查,查找交接中问题的发生率,由MECT室护士长对交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交接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患者身份查对执行不到位、患者未佩戴腕带或腕带信息不准确、未按要求禁食禁饮、大小便未排空、生命体征不符合治疗指征或漏填写、病历资料不全、活动性假牙未摘除、贵重物品及饰物未取下、特殊情况未交接(如保护约束、隔离、压疮、高危跌倒等)、静脉穿刺部位液体外渗未交接、未达到回病房标准被接回、特殊处理建议未提供等。(3)患者及护士满意度。患者及护士满意度包括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MECT室护士对病区护士的满意度、病区护士对MECT室护士的满意度。采用0~10的视觉模拟量表进行评价,0分为非常不满意,10分为非常满意,通过评定打分进行满意度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频数和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交接单书写时间比较对照组护理交接单书写时间为(5.32±0.68)min,观察组护理交接单书写时间书写时间为(2.34±0.43)min,观察组护理交接单书写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77,P<0.01)。

2.2 两组交接问题发生率比较对照组交接问题发生有19例,交接问题发生率为19.0%,其中患者身份查对执行不到位5例,患者未佩戴腕带3例,未按要求禁食、禁饮2例,大小便未排空2例,病历资料不全2例,特殊情况未交接2例,活动性假牙未摘除1例,静脉穿刺部位液体外渗未交接1例,未达到回病房标准被接回1例。观察组交接问题发生有7例,交接问题发生率为7.0%,其中患者身份查对执行不到位3例,患者未佩戴腕带1例,病历资料不全1例,特殊情况未交接1例,特殊处理建议未提供1例。观察组交接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6,P<0.05)。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及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满意度比较(分)

3 讨论

信息化系统自动获取患者信息,书写方便、省时,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MECT电子化交接记录单缩短了护理交接单书写时间,与黄琴等[4]在急诊抢救室应用SBAR电子交班系统缩短了护理文件书写时间的研究结果一致。对于行MECT的患者,在护理信息系统中患者页面只需点击新建“MECT交接记录单”,系统便自动生成电子化MECT交接记录单。信息化系统有助于护士筛选并自动导入患者信息;除生命体征及有特殊情况和建议需要说明外,其他的交班信息只需在对应的框中点击打钩即可;可自动显示当前时间,点击确认即可;可通过输入护士工号显示护士电子签名。护士可在交接界面下直接点击查看患者的病程记录、病情护理记录及检查检验结果等患者信息,方便准确快速地获取患者信息。而在传统纸质交班方式中,护士需手工填写所有信息,易产生重复填写、漏填、错填、字迹不清等问题[8];电子化交接记录单可自动导入上述信息,操作方便快捷,交接内容更加丰富而书写时间缩短,即使出现错填等情况,修改方便,大大节省了时间。运用信息化技术节省护理书写时间,减轻工作量,护士可将更多时间用于患者护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MECT电子化交接记录单减少了交接问题的发生率,这与王昊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SBAR沟通模式是现阶段临床广泛应用的标准化、程序化的沟通模式,具有步骤明确、条理清晰的特点,能很好的规避传统沟通中的弊端,降低沟通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10-11]。MECT作为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工作节奏较快[12]。传统交接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由于书写记录不规范、交接不到位导致越来越多的交接问题发生。MECT电子化交接记录单在传统交接单的基础上完善了交接内容,增加了MECT室与复苏室的交接环节,提高了交接的完整性。另外,MECT电子化交接记录单为护士提供了标准化的交班思路和框架,并通过微视频的方式进行培训,确保每位护士掌握这种标准化的交接模块和内容,保证了各个交接过程中交接内容的完整性和信息的准确性,减少了交接问题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MECT电子化交接记录单提高了患者及护士的满意度,这与陆亚芳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传统的交接过程中,由于交接不清出现患者未按要求禁食、禁饮、未排空大小便、未取下活动性假牙等问题发生,导致患者延误治疗及不良事件发生,影响了患者的满意度。MECT电子化交接记录单使用后未出现延误患者治疗及不良事件发生等严重问题的出现,降低了交接问题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另外,MECT电子化交接记录单的使用,使各环节交接过程清晰、流畅,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信息遗漏、缺失等问题,减少了因交接不清导致的矛盾纠纷,使各部门合作更加和谐,提高了各部门护士之间的满意度。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临床可根据自身特点设计MECT电子化交接记录单,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服务质量,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患者及护士满意度。同时MECT电子化交接记录单还应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及最新实践指南等进行及时更新及完善,更好地满足临床需要。

猜你喜欢

单的病区电子化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一种基于RPA的配网电子化移交单自动发布功能研发*
小学数学实验学习单的开发研究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私营停车
“学讲”理念下新授课活动单的设计
小学语文预习单的设计与使用
抓住机遇,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