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产儿出生24 h内动脉血红细胞指数参考范围分析

2022-10-12张华陈卫园

浙江医学 2022年17期
关键词:胎龄动脉血男婴

张华 陈卫园

早产儿是指孕37周前出生的新生儿,由于出生过早,胎内骨髓外造血过早停止,早产儿身体各器官发育不完全,骨髓造血功能较弱[1-2]。血常规是当前新生儿科临床最常用也最方便快捷的检测项目之一,可作为早产儿常见疾病的有效诊断方式,血常规指标可为判断早产儿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的有效性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3-4]。不同胎龄早产儿造血能力不同,血常规检测通常存在较大差异[5]。新生儿贫血、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等是早产儿常见疾病,通常红细胞指数在上述常见疾病中异常表达[6]。因此,准确的红细胞指数对早产儿常见疾病的评估及临床干预至关重要[7-8]。目前关于早产儿出生24 h内血常规参考范围的报道较少,针对不同胎龄早产儿出生24 h内动脉血红细胞指数参考范围的研究更是罕见[9-10]。由于人种及地区环境差异较大,目前,国外关于早产儿出生24 h内动脉血红细胞指数参考范围的研究并不适合国内的具体情况,不具备研究可比性。而国内关于早产儿出生24 h内动脉血红细胞指数参考范围的研究几乎为零,大多都是关于足月儿血常规中红细胞的研究,但早产儿与足月儿存在很大不同[11-12]。本研究以永康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早产儿为对象,分析不同胎龄早产儿出生24 h内动脉血红细胞指数参考范围,以期为新生儿科医生判断早产儿相关疾病提供参考,分析不同胎龄、不同性别早产儿出生24 h内动脉血红细胞指数的变化趋势。

1 资料和方法

1.1 早产儿资料收集及分组收集2020年1月—2021年6月于永康市妇幼保健院分娩、出生后立即住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450例早产儿,按胎龄将其分为24周≤胎龄<28周、28周≤胎龄<34周、34周≤胎龄<37周等3组,并依据性别将每组分为男、女两组,24周≤胎龄<28周男婴9例,占2.00%,女婴7例,占1.56%,24周≤胎龄<28周婴儿合计16例,占3.56%;28周≤胎龄<34周男婴82例,占18.22%,女婴63例,占14.00%,28周≤胎龄<34周婴儿合计145例,占32.22%;34周≤胎龄<37周男婴175例,占38.89%,女婴114例,占25.33%,34周≤胎龄<37周婴儿合计289例,占64.22%;男婴合计266例,占59.11%,女婴合计例184,占40.89%。纳入标准:符合《早产与早产儿》[1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4周≤胎龄<38周;新生儿及母亲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重度窒息的早产儿;新生儿合并其他感染;母亲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如败血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母亲存在胎盘前置、胎盘早剥等;母亲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早产儿和母亲双方或任意一方的病历资料缺失。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新生儿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1)血液采集:新生儿出生24 h内进行桡动脉采血。严格遵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新生儿仰卧位,手心向上,对采血部位常规消毒后,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采集血液样本,仔细核对姓名等信息,并将采集到的血液标本充分摇晃后,置于抗凝管中常温、妥善保存待检。(2)血常规检测:采用XE-21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日本希斯美康公司)对采集的血液样本中的有形成分进行定量自动分析。该仪器具有有标本进样装置、标本及试剂定量装置、标本自动混匀处理装置、流式细胞检测装置、阻抗法检测装置、光电比色检测装置、数据处理分析单元,完全能够满足本次研究的要求。(3)检测项目:RBC、红细胞比容、Hb、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24.0统计软件。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胎龄早产儿出生24 h内动脉血红细胞指数比较随着胎龄增加,除红细胞分布宽度外,早产儿RBC、红细胞比容、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逐渐升高,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均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胎龄<28周早产儿动脉血RBC范围为(2.56~5.44)×1012/L,28周≤胎龄<34周早产儿动脉血RBC范围为(2.95~5.87)×1012/L,34周≤胎龄<37周早产儿动脉血RBC范围为(3.31~5.93)×1012/L,见表1。

表1 不同胎龄早产儿出生24 h内动脉血红细胞参数比较

2.2 不同性别早产儿出生24 h内动脉血红细胞指数比较24周≤胎龄<28周和28周≤胎龄<34周的早产儿在RBC、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无性别差异(P>0.05)。34周≤胎龄<37周早产儿中,男婴动脉血RBC范围为(3.39~5.84)×1012/L,女婴动脉血RBC范围为(3.25~5.93)×1012/L,女婴的RBC、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Hb等均高于男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4。

表2 24周≤胎龄<28周不同性别早产儿出生24 h内动脉血红细胞指数比较

3 讨论

相对于足月儿,早产儿细胞免疫系统和体液免疫系统等均未发育完全,接受母体抗体的能力较弱,因而血象比较特殊[14-15]。新生儿疾病诊断往往需参照血液指标,而血常规检测能够对早产儿的血液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判断,进而帮助早产儿常见疾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16]。因此,对早产儿实施血常规检测尤为必要。红细胞是人体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它能促进新陈代谢,为人体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对人体肌肉、骨骼和其他机体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17-18]。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胎龄增加,早产儿RBC、红细胞比容、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逐渐升高,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则逐渐下降,提示不同胎龄早产儿的红细胞指数具有差异性。原因在于,随着胎龄的增加,胎儿造血能力逐渐增强,大量红细胞释放;而有核红细胞数量升高,代表早产发生[19]。可见胎龄直接影响胎儿发育。

表3 28周≤胎龄<34周、不同性别早产儿出生24 h内动脉血红细胞指数比较

表4 34周≤胎龄<37周、不同性别早产儿出生24 h内动脉血红细胞指数比较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34周≤胎龄<37周的早产儿,在RBC、红细胞比容、Hb、平均红细胞体积等指数比较存在性别差异,均表现为女婴高于男婴(均P<0.05)。但雷明德等[20]研究了脐带血血常规参考范围后发现男婴RBC、Hb高于女婴,与本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原因可能与胎龄分组不同以及入组样本量不同有关,但上述结果均说明红细胞指数自胎儿时期就存在性别差异。

足月新生儿的动脉血RBC为(5~7)×1012/L,红细胞比容为48%~68%,平均红细胞体积为82~100 fl,红细胞分布宽度为11%~15%,Hb为150~220 g/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为27~34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为320~360 g/L。本研究发现,早产儿动脉血RBC、红细胞比容、Hb普遍低于足月儿,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高于足月儿,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与足月儿相似;可能与早产儿造血功能不成熟、造血不足有关。但既往有研究显示,早产儿出生24 h内的RBC与足月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早产儿的贫血状况在出生24 h之内并无明显表现,而是随着体重增加和红细胞破坏的加重而体现出来的。

综上所述,不同胎龄、不同性别早产儿出生24 h内动脉血红细胞指数存在差异,临床应密切关注,积极预防贫血等相关疾病的发生。本研究为单中心,样本量相对较小,不同胎龄段例数差异显著,因此该参数参考范围暂不能完全准确反映真实情况,后续应开展多中心、样本量大、分组严格的研究。

猜你喜欢

胎龄动脉血男婴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动脉血与静脉血相互转化的演示方法
急诊患者动脉血与静脉血清血钾的相关性分析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与出生体重及胎龄关系的研究
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脑组织损伤后血清酶变化的胎龄差异性
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常用凝血功能参数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