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乐”式分娩法联合CSEA对分娩镇痛效果及脐带血药物浓度的影响

2022-10-11徐向钊张冬梅徐淑兰刘福清李建文

宁夏医学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卡因产程芬太尼

尹 军,徐向钊,张冬梅,徐淑兰,潘 华,刘福清,李建文,何 江

分娩镇痛是指用各种方法使产妇分娩时的宫缩疼痛缓解甚至消失,镇痛方法众多,目前主要以椎管内神经阻滞为主,“导乐”式分娩法是指由一名有生产经历和助产经验的助产士指导产妇分娩。“导乐”式分娩法可以缓解部分疼痛,也是产妇及家属认可的一种方法[1]。因椎管内神经阻滞可延长第二产程,故我们选择在产妇宫口开至3 cm以前采用“导乐”式分娩法,在宫口开至3 cm实施腰硬联合麻醉(CSEA)分娩镇痛,观察产妇镇痛效果和产程时间,并检测新生儿脐带血药物浓度,探讨“导乐”式分娩法联合麻醉(CSEA)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宁夏第五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署分娩镇痛知情同意书。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宁夏第五人民医院年龄20~30岁,ASA 分级Ⅰ~Ⅱ级、经评估和筛选可以经阴道分娩的单胎初产妇180例。将原发性子宫收缩乏力和胎儿宫内缺氧,有中重度妊高征、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羊水过少者,妊娠合并出血性疾病和患有心肺疾病以及麻醉禁忌证者排除在外。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A、B 2组,每组各90例。

1.2 分组

1.2.1 A组:产妇未采用镇痛方法选择自然分娩。

1.2.2 B组:采用“导乐”式分娩法联合CSEA镇痛组。产妇规律宫缩即采用“导乐”式分娩法,由专业的助产士指导产妇在“导乐”球上均匀地活动,并进行心理疏导,指导分娩过程及注意事项,并且严密观察产程,持续至产妇宫口开至3 cm给予CSEA镇痛,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持续至分娩结束。

1.3 分娩镇痛方法:首先开通静脉通路,麻醉医生行CSEA下分娩镇痛,产妇取左侧卧位,双膝曲向胸前部,常规消毒选择腰3~4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给予舒芬太尼0.05 μg/kg,留置硬膜外导管,连接电子自控镇痛泵,镇痛泵的配方为1%罗哌卡因100 mg与0.9%氯化钠100 mL,输注剂量为5~6 mL/h,追加剂量为2 mL,锁定时间15 min,产妇根据疼痛需求按自控按键追加剂量直到镇痛效果满意为止。整个产程由助产士按产科常规每 h进行一次阴道检查,持续监测胎儿心率,每15~30 min记录1次,配合腹部触诊和听诊了解产妇的子宫收缩和胎儿宫内情况,并指导产妇采取舒适的体位娩出胎儿。在胎儿断脐后采脐动脉血2 mL,通过高效液相-质谱仪检测血中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的药物浓度,胎儿娩出后给予适量局部麻醉缝合会阴后拔除硬膜外导管,在产房观察2 h,无子宫收缩乏力及出血,送回病房。

1.4 观察指标:记录所有产妇年龄、身高、体重及孕周,并计算体重指数BMI;产程过程中分别记录宫口1 cm(T0)、宫口3 cm(T1)、宫口5 cm(T2)、宫口10 cm(T3)、胎儿娩出时(T4)VAS评分;在胎儿娩出后1 min和5 min进行Apgar评分;在断脐后采集脐动脉血2 mL检测pH值、乳酸和血糖;通过高效液相-质谱仪检测脐动脉血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的药物浓度;对产妇进行满意度评分(0分为不满意,10分为非常满意)。

2 结果

2.1 2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2组产妇年龄、体重指数、孕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产妇一般情况的比较

2.2 2组产妇不同时点VAS评分比较:T0时2组产妇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T1时刻B组VAS评分减低,T2-4时刻B组VAS评分持续降低,与T0时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产妇不同时点VAS评分的比较(分,

2.3 2组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比较:2组新生儿脐动脉血的pH值和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乳酸水平明显低于A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的比较

2.4 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脐带血药物浓度的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脐带血中舒芬太尼药物浓度(105.31±0.2)ng/mL,罗哌卡因药物浓度(87.01±0.2)ng/mL,两种药物浓度均在安全范围之内;B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妇满意度的比较

3 讨论

分娩镇痛是目前缓解宫缩疼痛的有效方法之一,可有效缓解产前焦虑,在减轻疼痛的同时有利于产妇休息,舒适地推进产程,增加胎盘灌注,有效改善胎儿的生存环境,从而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在宁夏,受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众多产妇认为分娩疼痛是必然的,对分娩镇痛持有怀疑态度,同时又担心分娩镇痛所使用的麻醉药物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因此拒绝分娩镇痛。本研究证实,分娩镇痛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还可以提高母婴的安全性,这与国内外研究报道一致[2]。产程中剧烈的疼痛使产妇需氧量增加,引起体内乳酸水平增高,影响胎儿的血氧供给。本研究结果显示,未进行分娩镇痛的新生儿乳酸高于实施镇痛组,同时产妇体内的儿茶酚胺含量增多,血氧消耗明显增加等因素导致宫口扩张缓慢等一系列应激反应。一般而言,初产妇拥有更长的产程,且缺乏分娩的经验,产时的恐惧和焦虑都可能增加产痛的程度,但是“导乐”分娩镇痛可有效降低产妇疼痛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更有利于初产妇[3]。

本研究证实“导乐”式分娩镇痛可以调节紧张情绪,缓解产痛。因此从产妇的角度来讲,无论是否有药物镇痛,每一位产妇都渴望拥有“导乐”的陪伴。分娩镇痛不但有极大的社会效益,还有较好的经济效益[4]。腰硬联合神经阻滞所用的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能够明显缓解疼痛,使产妇在无痛状态下推进产程。同时产妇精神状态放松,减少了恐惧、焦虑,对自然分娩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采用的镇痛方法对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和血气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这与国外研究报道一致[5],同时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椎管内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不影响新生儿结局,不影响产妇哺乳,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娩镇痛方法[6],同时联合导乐对产妇减少焦虑具有显著的效果。

在国外,产妇宫缩疼痛即刻申请分娩镇痛,在我国还倾向于宫口开至3 cm实施镇痛,主要是由于产妇对疼痛的敏感性不同,认为过早的实施镇痛会影响产程的进展。宫口开至3 cm说明产程已经发动,采取镇痛一般不会影响产程的进展。同时两种方法的合用,避免了过早实施椎管镇痛延长第二产程,更适合对疼痛敏感的产妇。2组产妇VAS评分比较显示, T1、T2、T3、T4时B组VAS评分逐渐减低,说明产妇只要有需求就可以实施镇痛,不再以产妇宫口大小作为分娩镇痛开始的时机,产妇只要有镇痛需求即可实施。

本研究采用舒芬太尼0.05 μg/kg蛛网膜下腔注射,药物用量少且阻滞范围广,镇痛效果明显,再加硬膜外罗哌卡因持续镇痛,使产妇安全舒适地娩出胎儿。研究结果显示,B组胎儿的药物浓度显示都在安全范围内[7],同时新生儿的Apgar评分、血糖、pH值与正常分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这种镇痛方法不会对胎儿的健康造成影响。本实验选用的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是目前用于分娩镇痛的主要药物[8],国内研究证实脐带血中药物浓度舒芬太尼小于202 ng/mL,罗哌卡因小于133.6 ng/mL均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新生儿造成影响[9-10]。前期“导乐”法的使用,会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药物浓度自然降低。同时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使产妇在舒适的环境下娩出胎儿。两种镇痛方法的合理应用提高了母婴的安全性,这与王菁等人提出的实施分娩镇痛不仅为产妇提供了无痛、舒适化医疗,还降低了剖宫产率、提高了母婴的安全性报道一致[11]。

综上所述,对于单胎足月的初产妇,积极实施“导乐”式分娩法联合CSEA分娩法,镇痛效果确切,产妇满意度高,两种方法的合用可以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在缩短产程的情况下确保胎儿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卡因产程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
芬太尼,滥用才是毒品
类鸦片止痛药在英国泛滥成毒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