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了什么

2022-10-11张国玉

决策 2022年9期
关键词:包干制科研经费科研项目

“包干制”可以无预算表,但一样要有决算表。

2022年以来,四川、北京、广东等地纷纷发布深改意见,启动科研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

过去,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普遍采取预算制,即科研经费要严格按照预算要求来使用,被科研人员诟病:“买酱油的钱不能买醋”“拿做工程的办法来做科研”,甚至“要做课题组长,先要学会财务”。

如果让大家在神奇动物系列中选出一个吉祥物,我想很多人会选择嗅嗅。在第一部电影中,正是因调皮的嗅嗅大闹银行,才让纽特惹上官司,同时也让神奇动物们纷纷走失。但是到了第二部,嗅嗅不仅凭借着灵敏的嗅觉,找到了女主角的线索,还从大魔头格林德沃那里偷走了重要的血咒,为邓布利多和纽特在未来打败格林德沃,提供了重要筹码。

一般来说,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采取课本教学的形式,使学生可以认真积极主动学习相应的英语知识点,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不够重视的。比如: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介绍词汇“先生”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都会将其直接翻译成“sir”。但是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该词汇只能够适用于不具备贵族身份的人,比如:美国的牧师、银行家、超市店主等,只有他们不具备贵族的头衔,才可以将其称为“先生”,而对于具有爵位的贵族而言,在称呼的时候,必须冠以适当的头衔。

让基础科研经费使用更灵活,让科研人员拥有更多自主权,成为“包干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从各地试点情况来看,能否以“包干”为突破口建立新型科研管理制度?

不是“一包了之”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科研经费使用“包干制”正式成为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此后,很多省市陆续开始实践探索。各地试点的主要做法,基本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支出结构和支出比例,通常是在科研项目申报时已经确定的,填写申请预算表时必须保持一致。无论是支出结构和支出比例都有很强的管理刚性,一旦确定就很难调整。

从这些做法可以看出,“包干制”并不是把科研经费使用权完全下放,“一包了之”,更不是国家对经费如何使用都彻底不管了,项目负责人想怎么用怎么用。“包干制”是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制度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包干制”的实施有其他方面配套制度的支撑和配合。

案例7:讲“等比数列求和”时:可用“一张报纸依次折至第50次(若报纸厚度为1mm)总厚度会达到多少呢?”。

管理部门通过营造环境、提供支持,使得科研人员能够长期、专一、跟踪相关领域的研究,鼓励探索长期之用甚至无用之用,而不只是刺激短期之用,真正开始抓住了创新的源头活水。

研究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互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由于城市副中心的提出,将使中心城市的人口向城市副中心地区转移,副中心地区的城市功能区域也将进一步扩张,意味着部分城市副中心周边的原有的农村公路也将被大量补充进城市功能区范围内,从而导致其周边农村公路的服务对象有所不同,以往的农村公路仅仅服务于规划区域内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而城市副中心周边的农村公路规划将站在整个城市的角度去进行路网的设计,要考虑与整个城市的路网相协调,服务于整个城市. 目前,农村公路的规模及功能均无法满足副中心建设需求. 因此,道路功能的划分将从以往的通乡镇、通村的农村公路转化成城市道路,实质上意味着城市副中心周边的农村公路要兼顾城市道路的功能.

各地试点一个共同基本特点是:把减少管理与优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传统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对经费如何使用管得多了,因此“包干制”旨在减少对经费使用结构和比例的管理限制。

减少管理,更多地赋予科研项目承担机构和项目负责人,这是对项目负责人的赋权赋能,也是对项目负责人的信任理解,更加贴近科技创新的本质和规律。

信任不能完全替代监督。责任和权利是统一的,有权利必然有责任,有责任必然受监督。减少管理并不意味着一放了之,而是同时和优化管理结合起来。

信号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是指挥列车运行的控制设备,以确保列车实现安全防护、自动驾驶、自动跟踪和自动调度,对于保障列车行驶安全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效率起着关键性作用。一般而言、信号系统由自动列车控制(ATC)、计算机联锁(CI)、数据通信系统(DCS)、维护支持系统(MSS)等子系统组成。其中,ATC包括ATP(列车自动保护)、ATS(列车自动监控)和ATO(列车自动运行)。时钟同步对各子系统协同正常运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及提升其运营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时钟不同步会引起列车运营准点率下降、车门开关门时间过短等故障,影响乘客满意度。

优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分类管理,二是精准管理。分类管理是指,根据科研项目性质和特点,对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办法实行分类管理,对自由探索型、不确定性比较大的科研项目实行“包干制”,对任务导向型、确定性比较强的科研项目仍然保持过去的管理办法。

对于常见的慢性疾病,社区医疗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在整个疾病治疗和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糖尿病是最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代谢性疾病,目前中国人群发病率也较高。2型糖尿病为非胰岛素依赖型,主要因为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不足所致,患者分泌胰岛素能力存在,体内有胰岛素甚至水平高于正常,治疗上可使用口服降糖药,也可注射胰岛素。因2型糖尿病目前无根治方法,多借助药物、饮食和运动等方面进行控制,因此,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整体治疗依从性对疾病控制效果影响较大。

传统科研经费管理重管过程、管细节,现在精准管理是管结果、管绩效。实行“包干制”的科研项目,一方面要强化结果评价,另一方面也要有科研项目决算表,在科研项目结项时提供经费支出情况材料。把项目产出结果和经费使用结果作为科研经费使用效果评估的基本依据,对结果精准管理。

“包干制”只是科研经费管理方法的改变,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最大程度激励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包干制”在赋予科研项目负责人自主权的同时,也要保证经费使用的合法、合规、合理。

第一,企业家信心提升会加剧企业过度投资问题,削弱投资不足问题;而企业家信心下降则抑制过度投资,加剧投资不足,并且这些影响对国有企业更为明显。

“包干制”可以无预算表,但一样要有决算表。

应对科研不确定性

“包干制”在很大程度上破除了传统科研经费“结构—比例制”管理方法。过去,科研经费的具体支出项目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一方面有支出结构限制,各类支出项目类别有比较明确的要求;另一方面有各项支出有比例限制,各类支出项目类别都规定有一定的比例。

从试点来看,科研经费使用“包干制”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定额科研经费总数的前提下,不再设细分支出项目类别结构和比例,赋予项目负责人经费一揽子使用的自主权。

一是对科研项目实行定额资助,项目申请人不再需要编制项目预算;二是下放经费管理责任到试点单位,在符合规定前提下,试点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可自主决定、统筹使用经费;三是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需要编制项目经费决算,试点单位审查后,报经费下拨单位备案;四是项目建立结果导向评价机制;五是建立“负面清单制度”,提前列出禁止性开支项目,包括普遍性禁止条款和具体性禁止条款。

“结构—比例制”管理方法主要特点是:人员费用占比小,设备费用和交通调研等费用占比大。而且,即使有一些劳务、咨询等人员费用,但项目负责人能够直接领取的人员费用通常几乎没有。这样对科研工作人员既是一种规范,也是一种约束。

“规范”意味着许多科研项目往往都需要一定的设备投入、原材料购买、试验费用、调研费用等物质类支出,才能保证科研成果产出。“约束”意味着防范将科研经费转为个人消费,影响科研项目产出。

但这种管理办法中,人员费用支出特别是项目负责人绩效费用支出,比例没有或者很低,使得项目负责人的脑力劳动和科研创新的价值很难体现出来,导致一定程度上降低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从实际情况看,在经费报销中也出现了一些灰色情况,给科研人员和经费管理单位埋下不可控的管理风险。

科研活动旨在探索未知,需要把经费投入到什么地方、投入多长时间、投入效果怎样,都带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管理办法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科研创新活动的特点,迫切需要调整和改革。在这种情况下,“包干制”应运而生。

“认人”与“认机构”

“包干制”有适用范围和边界所在,并不是所有的科研经费项目都适用这一方法。总结试点经验看,适用范围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人才类和基础研究类科研项目。人才类项目的最大特点是“认人”,主要是获得某一类型人才称号的科技人才。项目资助和科研经费,主要目的是服务有潜力人才的长期发展,可以一定程度减少高潜人才的后顾之忧。基础研究类项目则具有研究周期长、成果产出不确定等特点。这两类科研项目一类从“人”的角度,一类从“事”的角度,比较科学地抓住了科研规律。

另一种是“认机构”,特别是信誉好、成果突出、内部科研经费管理规范的机构。“包干制”下放的管理权限,机构能不能接得住,下放后可能的结果是什么,这些都需要试点前考虑周全。

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机构进行试点,有利于减少管理风险。对某一科研机构实施一揽子“包干制”,财政部门“一头一尾”管理科研资金,即:财政部门控制科研经费预算数,项目实施后开展绩效评价,中间环节由具体科研机构自主制定资金管理办法,自主组织项目申报、自主确定项目、自主核定项目资金额度,赋予其充分的科研经费管理权。这一类试点放权的步子迈得更大,对机构的科研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科研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要取得预期效果,需要一整套配套制度加以保证。特别是建立一定的容错纠错制度。科研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个别经费开支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争议性。可以建立针对模糊行为的首次提醒机制,不规范行为的建议规范机制和失误行为的容错纠错机制,在一定边界内宽容包容科研人员非故意的不规范行为和失误行为。

在试点中,上级管理机构可以选派相应领域的专业管理人员,下沉到某一类型机构,以适当的形式、适度参与机构的管理。通过人员下沉实现管理的下沉,上下统筹,共同探索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效益的新办法新举措。

猜你喜欢

包干制科研经费科研项目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高校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研究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基于会计视角探讨科研经费“包干制”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优化初探
“科研经费腐败”有多严重?
提高高校社科类科研经费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