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平与效益: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管理的一种分析视角

2022-10-10周奇颖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育经费中等职业效益

周奇颖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 长春 130052)

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与经济社会发展关联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作为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类型教育,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实践设备投入及消耗一定数量的教学资源,其教育投入要远高于普通教育。

一、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基本情况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要“在保障教育合理投入的同时,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要向职业教育倾斜”。

(一)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加大,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增强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职业教育发展,通过不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增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例如,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总收入、预算内经费总收入从2011年的1638.5亿元、1037.9亿元分别增至2014年的1906.5亿元、1540.7亿元,分别增长16.4%、48.4%。2011年,全国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收入、预算内经费总收入分别为1250.8亿元、610.4亿元,2014年则分别增至1517.8亿元、857.6亿元,分别增长了21.3%和40.5%。[1]

近年来,我国继续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从表1数据看,2016~2020年,我国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不断增长。2016年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051亿元,2020年增至5630亿元,增加了38.98%。其中,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从2016年的2223亿元增至2020年的2872亿元,增长了29.19%; 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投入从2016年的1821亿元增至2020年的2758亿元,增长了51.46%。[2]

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为2410元,2016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为12570元[3],比2005年增长了4.22倍,

除公共预算外,中央财政还采取专项投入的方式支持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其中,中央财政每年投入150亿元引导和支持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地方也投入大量财力,全面推进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1]

表1 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教育部2016-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快报》《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二)相比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投入还存在一定差距

从2016~2020年发布的《关于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等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体落后于普通教育经费投入,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占教育经费总额的比重偏低;二是职业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投入低于普通教育。具体见表2。

表2 我国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教育部2016-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快报》《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从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来看,2019年,全国高中阶段的各类型学校达2.44万所,其中有中等职业学校1.01万所,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为3994.90万人,其中的中职在校生有1576.47万人,中职在校生数量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39.46%,而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2617亿元)仅占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总投入(7730元)的33.85%。[4]另外,根据统计快报显示,2020年全国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均比上年有所增长,虽然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育经费增速(比上年增长6.51%)首次超过普通高中增速(比上年增长6.10%),但是普通高中生均教育经费仍高于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育经费,分别为23489元、22568元。[2]从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来看,2019年,全国有高职(专科)院校1423所,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数量(1106.52万人)占普通高等在学总数(3026.69万人)的36.56%,但普通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投入(2402亿元)仅占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13464亿元)的17.84%,与36.56%学生人数占比还有较大差距。[4]

总体看,我国虽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与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并且,不是全部职业院校都能获得中央财政投入,只是部分院校能获得中央财政投入。同时,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有些经济欠发达地区配套经费很难到位,部分省份在落实教育费附加时力度不够。而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过程中,由于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和监管机制还不完善[5],此外,政策执行过程中信息公开不及时、监督不到位,一些地区出现了助学金被冒领、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6]问卷调查显示,仍有近一半中职学校的校长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解决学校经费问题上。[7]

二、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效益与绩效评估情况

从2014年起,中央财政建立了“以奖代补”机制,引导地方建立和完善中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目前,我国31个省份均建立起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生均拨款制度,且各层次生均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支出都呈现出增长态势。[1]2014年,为规范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天津市制定了《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21年,为进一步加强中央转移支付专项资金使用监督,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按照《财政部关于开展2020年度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财监〔2021〕2号)、《云南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做好2020年度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云财绩〔2021〕3号)、《关于做好2020年度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曲财绩〔2021〕1号)文件要求,云南省曲靖农业学校从项目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等方面对自身经费使用项目进行了自评。[8]

有研究者从投入规模与结构两个维度,运用CCR模型、BCC模型以及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9~2018年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体使用效率情况作了静态和动态分析。其研究表明,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生均教育经费水平低、中职占总教育经费比例低、中职的生均经费投入水平低于普通高中与高职等“三低”问题。同时,经费投入结构不均衡,主要为中职生均经费来源结构单一、生均经费投入区域失衡;支出结构中,基本建设费远低于事业费,人员支出占比过高,学生资助占比低;中职经费投入效率波动明显,规模报酬递减,且效率水平低于江苏省、浙江省等;经费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并存。[9]有研究者基于绩效评估模型对河北省 41 所高职院校进行了绩效评价,其研究结果显示:河北省高职院规模效率不足各高职院校间经费投入绩效情况相差较大,有26 所高职院校存 “规模效率不足”和“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都不足”两种情况。[10]

三、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投入效益的对策

(一)加大投入与整合资源同步,提升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效益

当前,我国已初步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这个庞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中等职业教育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兼就业和升学两种职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巨大,但质量堪忧,可以说各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质量参差不齐,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提高投入效益,就不得不考虑中等职业教育的优质发展和均衡两个方面。未来,要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通过布局调整和专业结构优化,提升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效益。[1]

(二)细化使用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建立经费投入管理体系

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意见》对包括职业院校在内的所有院校如何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和“建立健全体现教育行业特点的绩效管理体系”等具体措施的提出,为如何加强教育经费动态绩效评价和提升使用效益指明了方向。[11]

(三)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相结合,建立成本效益评价体系

我国职业院校成本核算以及成本效益评价工作还没有深入开展起来,实际工作中存在以预算支出代替成本核算过程以及成本效益评价没有相应的成本核算信息作为支撑等问题。成本核算制度的不健全与成本效益评价缺失,不仅导致我国职业院校财务成本信息的失真,还严重影响了学校成本控制、办学效益提升与国家成本补偿政策的完善。

猜你喜欢

教育经费中等职业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错季土豆 种出好效益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自治区近年将建65所标准化中职学校
数据
隆安县图书馆办馆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