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表演艺术与广西胡琴作品演奏的交融探索

2022-10-10陈丽因

大众文艺 2022年18期
关键词:谱例胡琴壮族

陈丽因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广西南宁 530000)

立足于钢琴表演艺术与广西民族音乐元素所创作的胡琴作品,积极响应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及“一带一路”号召,在文化大融合背景下,保持传统文化的独立性。笔者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了解后,利用西洋钢琴艺术,洋为中用,进一步丰富广西胡琴作品演绎的音响效果及内涵,旨在让大众和更为接受和传承广西民族音乐,为更多人所接受,在文化大融合的视野下,实现民族音乐艺术的新传播。

一、研究现状

近年来,钢琴与胡琴合作的研究较少,据中国知网查阅显示,2002年至今与之相关的文献51篇,自20年代开始,钢琴已有给胡琴作伴奏的历史,老志诚教授为刘天华的二胡曲,编配了许多即兴钢琴伴奏,未有曲谱保留,30年代吴伯超的《秋感》是钢琴为二胡伴奏的首次可查尝试,40年代陆华柏为刘天华配了10首钢琴伴奏,成了音乐历史上,钢琴与二胡合作的重要一笔。50年代末,刘文金的《豫北叙事曲》和《三门峡畅想曲》标志着钢琴和胡琴合作的逐步成熟,此时的钢琴并不仅仅起到伴奏的作用,而起到了一定的协奏作用。至今,立足于广西本土文化视野,广西艺术学院陈坤鹏教授于2014年创作的《布洛陀的故事》,其一开始主奏乐器是广西传统擦弦乐器——葫芦胡,后又更改为二胡演奏,管弦乐声部为吕军辉副教授所作,后亦配有钢琴声部替代了管弦乐声部,而钢琴与胡类乐器在广西胡琴作品的合作运用研究,几乎处于空缺状态。

二、研究方法

(一)从广西壮族文化以“布洛陀”为切入点、山歌和及民间曲调元素等,探索“壮族之根”,进行田野调查,探寻壮族始祖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在众多的胡琴作品中,多为与管弦乐合作或是扬琴伴奏,而要改为钢琴伴奏或协奏,必要深度理解壮族文化之根源。选取以广西壮族音乐特点创作的经典胡琴作品《右江晨曲》《布洛陀的故事》《壮乡春早》,以及民歌《世上哪有树缠藤》为研究对象,进行改编创作,探寻既能加入钢琴艺术的新鲜血液又能保存民族骨肉的舞台表现效果,并加以总结、改编创新和演奏实践。

(二)从调式调性角度对壮族民间音乐的形态和特质及始祖布洛陀的故事进行研究,整合音乐和文化元素,通过更改钢琴演奏触键方式,力度变化及踏板处理来呈现。研究壮族音乐元素的钢琴演奏,结合二胡等胡琴乐器音响特质,适当模拟民族管弦乐器的音响效果,与胡琴演奏融合体现壮族音乐特点,提升演奏者在作品练习过程中对于不同乐器之间音准、音色的融合度的把握。

三、广西壮族音乐改编创作的钢琴作品特点

如今使用较为广泛的广西壮族音乐类型大致划分为两类:民歌,在田间劳作、生活作息时使用,内容一般以暴露新中国成立前反动统治阶级、鼓舞劳动士气、歌颂美好生活为主;器乐曲,运用铜鼓、八音鼓、葫芦胡、马骨胡、田螺笛等乐器,一般用于庆丰收、祭祀、丧嫁,可独奏也可当伴奏使用。

广西壮族又被世人誉为“歌的海洋”,主要的音乐行为以民歌为主,广西民间音乐元素所改编的钢琴曲中,有非常多使用高叠和弦来模拟体现八音鼓的击打鼓面效果,使用长琶音、滑音、刮奏模仿山间流水、鸟鸣等声音;更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广西独特的地理位置,年轻男女在山间遥山对歌,以歌会友,以歌传情,所以在广西民间音乐元素所改编的钢琴曲中,作曲家们也会时常运用模进、倒影的手法,使高低声部形成对话;而在山歌中,二声部和三声部的歌曲也较为常见,有重唱的形式,同样在广西钢琴作品中,二至三个旋律线条也较为常见。

壮族民歌有两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和重复,因为山水的崎岖蜿蜒,以及壮族人民追求自由的特点,民歌中也较多不固定拍子的自由部分,因此在钢琴作品中,散板,复拍子,自由的节奏也会比较常见;民歌大多数使壮族人民一代又一代口口相传的,没有固定的编曲和乐谱记载,所以曲调会比较重复,易于记忆和传唱,更多的改变则在于节奏和歌词,所以在广西民间音乐元素所改编的钢琴曲中,变奏、反复也使较为显著的特点。

四、曲目钢琴声部演奏分析

(一)《右江晨曲》

乐曲以广西百色一带民歌为基调、经提炼加工创作而成。曲调轻快舒展、清新简洁,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讴歌了革命老区人民勤劳致富、美满幸福的新面貌。经改编后,钢琴声部增加了与马骨胡的对话,如山歌中的对歌,音乐氛围更显欢快活跃。

引子部分采用六连音由钢琴奏出回旋上升的旋律(见谱例1),犹如壮族山歌回荡在山间,也像一声悠长的呐喊,唤醒右江的人民,新的一天即将开始。随即从13小节奏出了主题材料构成的前奏,生动描绘了人民充满干劲地劳动场景,左手和弦触键虽有力量的但不能过于直接,主要运用手腕的力气,而右手旋律跨度较大,比较欢快活跃,不能过于连奏,踏板则只需要在重拍上轻点,表现出愉快的充满希望的晨作场景,同时力度也需要与前半部分引子形成对比,为后面的与马骨胡对话做准备。

谱例1

在抒情之后,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对歌”素材(见谱例2),马骨胡和钢琴犹如山间对歌的男女你一句我一句,此处钢琴在演奏时,应作不一样的强弱对比处理,增强话语感,又要显得生动活泼。

谱例2

经过约50小节的抒情和歇息后,在124至全曲最后则是进入了劳作结束的高潮部分,此处虽说是高潮,却不似曲目开头那般热火朝天,由马骨胡的连音线和落提体现出(见谱例3),人们似乎已经在庆祝丰收的阶段,似人们在抓紧时间进行最后的繁忙,此时双手应该高抬手指跑动起来,增强颗粒感,与马骨胡的主旋律配合形成一幅丰收繁荣的景象。

谱例3

(二)《布洛陀的故事》

广西艺术学院陈坤鹏教授于2014年创作的《布洛陀的故事》,其一开始主奏乐器是广西传统擦弦乐器——葫芦胡,后又更改为二胡演奏,管弦乐声部为广西艺术学院吕军辉副教授所作,后亦配有钢琴声部伴奏,钢琴声部模仿了多种管弦乐的演奏效果,不仅起到伴奏的左右,更多的时候也起到了协奏作用,全曲诉说着壮族始祖布洛陀用勤劳勇敢和智慧造天地万物的故事,一时如山歌般高亢明亮,一时又犹如老人诉说古老的故事。

壮族末伦是壮族民间较为常见的说唱音乐形式,也分为上甲末伦和下甲末伦,在上甲末伦的音乐习惯有一个以“唉”为开头的上行乐汇,《布洛陀的故事》中,开头则把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见谱例4)。

谱例4

此时钢琴声部音域距离很大,演奏时要配合好主奏乐器二胡,把握好力度,尽量用推的方式,避免声音虽强却过于刺耳,整体营造一种始祖开天辟地的氛围,随后琶音急促上行,应贴键用手腕带动手臂向上爬动,犹如万物生长,与前者形成强烈的音乐色彩对比。

随后的50-75小节斗争性色彩(见谱例5),相传布洛陀始祖在下凡造万物前,并没有善恶,世间皆是一派祥和,但由于下凡时间久了,人间便产生了许多猛兽毒蛇豺狼虎豹,欺负善良的壮族人民,茹毛饮血。

谱例5

速度转快至120,伴随着二胡声部的十六分音符,钢琴声部出现大量双音和八度的跳音,此时指尖要绷紧,营造强韧有力的行进感,表现出壮族的劳苦人民在受到剥削和不平等待遇时的愤懑之情和抗争精神。

(三)《壮乡春早》

采用南、北路壮剧的音乐素材进行创作,旋律清新、节奏欢快,壮族乡间春天早晨,人们劳作的欢快画面跃然呈现。改编后的钢琴声部,描绘早晨渐渐苏醒的万物,模拟山涧的流水声,人们的劳动号子等,令人耳目一新。

曲目的引子部分,随着马骨胡的模仿鸟鸣声颤音的消失,由钢琴首先奏出两句重复材料构成的旋律,由三度五度的关系构成的乐句(见谱例6),演奏时应呈句型地连贯奏出旋律,指尖触键轻巧带往上钩起的感觉,下键速度减缓,使音色更轻薄、灵动,体现出壮乡早晨,泉水叮咚作响的画面。

谱例6

此段为抒情段落,运用了北路壮剧唱腔正调,马骨胡声部与钢琴声部交替出现(见谱例7),此起彼伏,描绘一幅生机盎然的壮乡春景,钢琴演奏时可适当使用切分踏板,悠扬又不失干净。

谱例7

(四)《藤缠树》

《藤缠树》原为广西民歌《世上哪有树缠藤》,本事描写刘三姐与阿牛哥的故事,引发人们的思绪,展开美好的联想,作者改编为胡琴钢琴四重奏,以二胡、中胡和钢琴交替的写法形成对话感。全曲以p的力度由钢琴单独奏出长达10小节的引子,作者使主题旋律轮流在左手右手交替出现,左手旋律似雄伟高大的树,右手旋律则好比缠绕着树木的藤蔓,利用了临时变化音蜿蜒上行,此处应充分利用延音踏板,指腹贴键,缓慢下键,用手腕手掌带动手指奏出唯美连贯的旋律。

由二胡中胡和钢琴四个声部交替出现主题旋律后,钢琴声部于55小节突然出现渐强力度的和弦不断攀升,右手音域不断拉大(见谱例8),此处应稍作渐慢,拉宽,为后面到来的刘三姐和阿牛哥的爱情遭受考验作铺垫。

谱例8

钢琴低声部织体变为十六分音符回旋上行,而后以八度的形式级进下行,高声部旋律持续八度以六连音的节奏快速向上攀升(见谱例9),此时应将踏板踩到底,手腕带动掌关节向上推动,宛如刘三姐和阿牛哥的爱情受到封建地主恶势力的阻挠后,不断抗争,又有着凄美的离别之意。

谱例9

结语

本研究在中西方乐器和演奏习惯进行磨合、尝试和实践之后,使得经典曲目在音响效果上层次更为丰富,钢琴演奏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通过以广西壮族文化背景为主要研究方向,以钢琴演奏和广西特色胡琴乐器演奏为主要载体,进行了不同的艺术实践探索,准确把握民族艺术的音韵与风貌,突破了广西胡琴乐曲与扬琴或民族管弦乐的固定合作形式。

据文献记载,壮族族群又分为蓝衣壮、白衣壮和黑衣壮几个族群分支,每个族群都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民俗风俗以及音乐行为和演奏形式,因受疫情影响,本研究尚且需要后人多深入到不同族群进行田野调查,进行对比整合,才可使得研究结果更完善。

猜你喜欢

谱例胡琴壮族
陶维龙教授课堂实录
胡琴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Cat’s book》
壮族迎客歌
官中胡琴与角儿胡琴
当代语境中民国胡琴之多维品鉴
壮族山歌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试析不协和音程的实际作品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