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人机遥感在获取水土保持监测数据中的应用

2022-10-09李凯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2年13期
关键词:模数点位坡度

李凯嘉

(陕西梓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48)

0 工程概况

礼泉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境内高程起伏大,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丘峦起伏、沟壑纵横,南部主要为关中平原,境内30%的面积被五峰山、九嵕山和朝阳山等山体覆盖。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北部为高海拔山区(海拔范围为600 m~1 200 m),中部为黄土丘陵区(海拔范围为580m~850m),南部为黄土台原区-川原平地(海拔范围为450 m~560 m),有泾河、泔河等河流,可利用水面积约3.333 km,为雨水和地表径流提供了良好的排泄路径。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分析区域水土流失情况,需要获取县域内地形的高程信息,可以采用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高程数据。

1 确定无人机飞行航线方案

以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某村建设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数据测量为例,待测区域为1 km,区域内房屋以砖混和钢混为主,地形整体较为平坦,地表植被分布一般,预设了4种不同的无人机飞行航线布设工况,如图1所示。在工况1的条件下,无人机飞行航线在待测区域范围内横向均匀扫射布置。在工况2的条件下,无人机飞行航线在待测区域范围内纵向均匀扫射布置。在工况3的条件下,无人机飞行航线在待测区域范围内沿斜角均匀扫射布置。在工况4的条件下,无人机飞行航线在待测区域范围内纵、横2个方向均匀扫射布置。

图1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相控布置工况

无人机摄影测量设备为中海达多旋翼智能航测无人机,其旋翼数量为6翅,桨叶类型为全碳纤折叠桨,起飞和降落方式为垂直起降,能够实现POS辅助自动导航功能,无人机设备的轴距为1 200 mm,典型的飞行高度达到60 m~750 m,最大飞行高度为4 500 m,典型的巡航速度不超过10 m/s,无人机的典型地面采用距离1.6 cm~2.0 cm、超飞质量为12 g、太阳高度角大于30°且阴影倍数小于2倍。根据无人机相机配备的传感器元件的配置情况可知,当摄影航高为750 m时,对应的地面分辨率为0.2 m。当摄影航高为560 m时,对应的地面分辨率为0.15 m。当摄影航高为300 m时,对应的地面分辨率为0.08 m。当摄影航高为185 m时,对应的地面分辨率为0.05 m。

2 无人机倾斜摄影工作处理流程

水土保持监测数据测量的无人机倾斜摄影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首先,选取合理的像控点布置方案,在测区内布置像控点。其次,根据测区环境设计飞行方案,确定飞行平台和飞行航线,操控无人机进行垂直摄影和倾斜摄影。再次,对采集的无人机倾斜摄影图像进行数据处理和解译,对图像的特征进行提取以及数据滤波等操作。最后,获得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并与实际值进行精度验证。

图2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房地一体化测量流程

3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水土保持监测应用实例

3.1 区域水土流失评价数学模型

在水土流失评价数学函数模型中,Williams提出的改进通用土壤侵蚀方程应用较为广泛,其参数包括地表径流(地质水文因子)、降雨峰值(降雨因子)、地形因子L、植被覆盖率C(植被因子)、土壤含砾石百分比以及土壤侵蚀系数(土壤因子)。水土流失量S如公式(1)所示。

式中:为流域面积,km;为土壤防水土流失措施;C为植被覆盖率,%;为土壤含砾石百分比,%;L为地形因子;为土壤侵蚀系数;为降雨峰值,m/s;为地表径流,m;S为水土流失量,t。

可以根据坡长、坡度以及坡角度确定地形因子L的计算公式,如公式(2)、公式(3)所示。

式中:为坡度,%;为坡长,m;L为地形因子;为坡角度,°。

3.2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水土保持监测结果分析

待测区域20个检测点的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点位置误差δ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在同一工况下,不同检查点的点位误差δ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且各个工况的点位误差δ值波动互相分离。在工况1的条件下,点位误差的最大值δ为0.069 8,最小值δ为0.050 9,平均值δ为0.059 4。在工况2的条件下,点位误差的最大值δ为0.691 0,最小值δ为0.052 8,平均值δ为0.632 0。在工况3的条件下,点位误差的最大值δ为0.089 6,最小值δ为0.065 9,平均值δ为0.079 7。在工况4的条件下,点位误差的最大值δ为0.039 6,最小值δ为0.020 4,平均值δ为0.032 2。由此可知,在工况3的条件下,无人机飞行航线在待测区域范围内沿斜角均匀扫射布置,它得到的点位误差最大。在工况4的条件下,无人机飞行航线在待测区域范围内纵、横2个方向均匀扫射布置,其得到的点位误差最小。而在工况1和工况2的条件下,得到的点位误差介于两者之间,且工况1和工况2的点位误差相近。

对区域内2020年3—12月的遥感数据进行解译,并统计水土侵蚀情况,结果如图4所示。当统计分析时,按照侵蚀模数对监测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当区域内侵蚀模数为0 t/hm/a~10 t/hm/a时,确定等级为微度侵蚀。当侵蚀模数为10 t/hm/a~25 t/hm/a时,确定等级为轻度侵蚀。当侵蚀模数为25 t/hm/a~50 t/hm/a时,确定等级为中度侵蚀。当侵蚀模数为50 t/hm/a~100 t/hm/a时,确定等级为强度侵蚀。当侵蚀模数为100 t/hm/a~200 t/hm/a时,确定等级为极强度侵蚀。当侵蚀模数为大于或等于200 t/hm/a时,确定等级为剧烈侵蚀。

由图3可知,3—12月县域内的微度侵蚀面积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面积占比从56.871%(3月)降低到48.012%(7月),随后提高到52.985%(12月),平均侵蚀模数为3.472 t/hm/a。县域内的轻度侵蚀面积呈逐步扩大的趋势,但扩大幅度变小,面积占比从23.214%(3月)降低到13.178%(7月),随后再提高到26.700%(12月),平均侵蚀模数为16.394 t/hm/a。县域内的中度侵蚀面积也呈逐步扩大的趋势,但扩大幅度变小,面积占比从10.778%(3月)提高到13.178%(7月),随后再提高到14.960%(12月),平均侵蚀模数为34.973 t/hm/a。县域内的强度侵蚀面积呈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面积占比从7.397%(3月)提高到10.274%(7月),随后降低到3.783%(12月),平均侵蚀模数为65.239 t/hm/a。县域内的极强度侵蚀面积呈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面积占比从1.108%(3月)提高到2.536%(7月),随后降低到1.028%(12月),平均侵蚀模数为129.395 t/hm/a。县域内的剧烈侵蚀面积呈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且降低幅度较大,面积占比从0.633%(3月)提高到0.990%(7月),随后降低到0.543%(12月),平均侵蚀模数为228.249 t/hm/a。

图3 待测区域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检测点点位误差

从图4中也可以看出,在同一年度,从微度侵蚀向剧烈侵蚀变化时,随着侵蚀强度的增加,面积占比也逐渐降低,微度侵蚀与轻度侵蚀的面积占比的和大于70%,极强度侵蚀与剧烈侵蚀的面积占比的和小于5%。以3月份为例,微度侵蚀的面积占比为56.871,随后逐渐降低,剧烈侵蚀的面积占比为0.663%,微度侵蚀与轻度侵蚀的面积占比的和为80.085%。由此可知,县域内的水土流失以轻度侵蚀和微度侵蚀为主,当制定区域内的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恢复治理方案时,可以重点考虑这2种等级的侵蚀治理。

图4 监测区域内不同水土侵蚀程度的水土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由于研究区域内的水土流失情况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较高,因此对12月监测区域内不同坡度等级条件下水土流失面积进行统计,分析地形因素对水土侵蚀等级的影响,结果见表1。统计时,将地形因子中的坡度划分为6个等级,坡度增量为15°。由表1可知,在同一坡度区间中,从微度侵蚀到剧烈侵蚀,随着侵蚀等级的增加,水土流失的面积不断减少,以坡度0°~15°为例,微度侵蚀时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 731.179 km,中度侵蚀时的水土流失面积为53.890 km,剧烈侵蚀时的水土流失面积为0.023 km。在同一侵蚀等级条件下,随着坡度角度的增加,水土流失的面积也呈逐步减少的趋势,以微度侵蚀为例,坡度为0°~15°时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 731.179 km,坡度为30°~45°时的水土流失面积为295.038 km,坡度为75°~90°时的水土流失面积为3.201 km。综合分析可知,县域内的水土流失面积主要集中在坡度角度较小的范围内,水土流失治理时应重点关注地形坡度小于30°时的水土侵蚀治理,而当坡度角度大于75°时,水土流失的面积较小。

表1 12月监测区域内不同坡度等级条件下水土流失面积

4 结语

以礼泉县某村建设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数据测量为例,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研究区域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变化情况,得到以下2个结论:1) 在工况3的条件下,得到的点位误差最大,在工况4的条件下,得到的点位误差最小,工况1和工况2得到的点位误差介于两者之间,且工况1和工况2的点位误差相近。2) 研究区域内水土流失以轻度侵蚀和微度侵蚀为主,当制定区域内的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恢复治理方案时,可以重点考虑这2种等级的侵蚀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主要集中在坡度角度较小的范围内,水土流失治理时应重点关注地形坡度小于30°时的水土侵蚀治理,而当坡度角度大于75°时,水土流失的面积较小。

猜你喜欢

模数点位坡度
机器人快速示教方法及示教点位姿变换的研究
基于单片机和模数化设计的低压侧电压监视与保护装置
模数化设计方法在景观铺装设计中的应用
关于公路超高渐变段合成坡度解析与应用
机器人点位控制速度规划算法选择策略
基于LID模式的城区排涝模数探析
一种新型的RSA密码体制模数分解算法
垂直面内建立基线的特殊点位高程测量法
基于图像处理的定位器坡度计算
坡度在岩石风化层解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