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物理课教学设计探讨

2022-10-08钟礼珊

物理之友 2022年8期
关键词:物态干冰物理学

钟礼珊

(江苏省南京市第29中学致远初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0029)

“双减”就是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身处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必须创新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围绕“减负增效”目标,建设高效课堂,既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又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在教育实践中改进教学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重视物理学史的渗透,深度备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一门学科,物理学发展史体现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智慧和科学方法,体现了物理学家的科学品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物理学史的渗透,展示物理学的知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物理学方法的运用。虽然在执行“双减”政策过程中,我们面对课时相对较少与学生多元化发展的矛盾,45分钟课堂就显得更为宝贵,必须抓住重点,科学设计,改进方法。对于物理概念教学,既要教给学生物理概念,又要根据物理学史阐明概念的由来。

在教学中,要把解决问题的着力点集中在学生认知发展上,结合学生物理学习的个性特征,着力于物理学史与应用实例的结合点,分五个环节展开:(1)深度备课,细化新课的切入点,研究和收集与之相关的物理学史内容;(2)创设情境,介绍物理学史相关内容,配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介绍他们所了解到的相关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3)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推进学生感性认识的发展;(4)引导学生围绕知识点和课标要求,展开必要的科学探究,促进学生手脑协调发展,体验和归纳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5)引导学生围绕所学知识点进行反馈练习,结合书本知识设计小实验等作业,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二力平衡”教学为例,先用几张图片展示多彩的运动世界,提出问题:力和运动有着怎样的关系?造成一个悬念,但不要求学生回答。接着利用PPT,逐行打出诗人亚历山大·波普的话语:“自然和自然的法则在黑暗中隐藏,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被照亮。”

学生的情绪很快被调动起来,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刀和铅笔,让学生想办法动手操作,让铅笔尖端朝下立在指尖上。所有学生都被吸引住了,请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上台操作展示(图1),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教师适时提出问题:什么是平衡状态?什么是平衡力?什么是二力平衡?生活中有哪些二力平衡的例子?怎样进行受力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用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和讨论,其中最后一个问题也是一个探究活动的课题。

图1

让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到探究过程,活动中积极性很高。探究出结论后,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接着,教师围绕两种应用知识类型,即“根据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和“根据受力情况判断运动状态”,借助例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在巩固知识阶段要求学生完成3道反馈练习题,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用多媒体伴随着抒情的钢琴曲,用幻灯片展示牛顿的话语:“假如我有一点微小成就的话,没有其他秘诀,唯有勤奋而已。”

在物理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注重深度备课,重视物理学史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减轻学生负担的一种有效途径。

2 优化课堂实验教学,在做中思和学

优化课堂实验教学的细节,让学生多做实验,在做中思考,在做中学习,采用问题串展开教学。以“升华和凝华”的教学为例,在引入部分用一支试管、几块干冰、一只气球等引发学生思考(图2)。呈现问题串:气球是怎么鼓起来?试管里面放普通的冰块会有这种效果吗?试管里面物质发生了什么样的物态变化?试管底部出现的霜是怎么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

图2

学生经过观察、讨论、思考,步步深入,逐个解决了上述问题。再让学生也“玩一玩”干冰,给每个小组发几块干冰、半杯冷水,让他们近距离观察干冰的变化,自制舞台仙境,在白雾如山泉涌出之际,引导他们解释干冰的物态变化、霜的形成、雾的形成,学生们怀着激动和兴奋的心情,愉快地感受物理实验的魅力。

在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积极改进课堂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在做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这也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一种有效途径。

3 改良课后作业,减少客观题作业,提高创新思维

改良课后作业,结合苏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小实验,增加实验中深层问题的研讨,结合小论文、小实验活动,采用网上提交、群相册互评等形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以“熔化和凝固”作业设计为例,刚好遇到周末,布置的作业为:借助家里的冰箱自制“冻豆腐”,思考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和产生条件,这里涉及的物态变化和书本上哪些实验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相同?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物态变化例子吗?最后比一比,你做的冻豆腐和买的冻豆腐哪个更好吃?

两天之后,同学们以上传群相册的方式共享和互评制作成果,一张张认真的脸,一张张“冻豆腐”成品照片,展现了学生们乐于动手实践的热情。

在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积极改良课后作业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创新地完成作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也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有效途径。

4 反思

学生的情绪是影响课堂效率高低的内因,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有所想,有所思,有所努力,才能有所收获。通过实践研究,笔者发现学生对物理学家及其贡献很有兴趣,书本上提到的不是很多,如果合理地应用好这方面的素材,潜移默化地将学生带入主动学习的境界中,使物理学习成为他们想做、愿意做和感兴趣做的事。

在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采用问题串的形式,改进作业设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将实验图片等上传群相册,供大家分享和互评,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高涨,在解决与生活相联系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有展现自我的舞台,学生在学习物理学史过程中感受物理学家的喜悦和艰辛,在问题串的解决过程中一次次肯定或否定自我,在小实验的过程中体验生活与物理息息相关。

改进物理教学设计的目标有三:物理实验现象会引发学生的惊叹,可激发学生求知欲,是我们改进教学设计的目标之一;减少书面练习,增加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等,作业形式的改良带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空间,这是目标之二;利用少数学生通过活动得到的认识启发班级其他同学共同思考是目标之三。细心观察、勇于探索、善于思辨、敢于实践,这些不正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具体表现吗?

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在要求学生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对他们的核心素养也提出了高要求。我们唯有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机遇,深度备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才能落实“双减”政策,实现“减负增效”。

猜你喜欢

物态干冰物理学
变幻莫测的干冰
围冰
动物身上的物理学(下)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如果将干冰溶化,能在里面游泳吗?
物态变化专题复习
第3讲 物态变化专题复习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三章 物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