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FMEA模型的预防性护理在乳腺癌植入输液港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2022-10-08黎东梅王茹任盟张璐翟玩

海南医学 2022年18期
关键词:预防性输液状况

黎东梅,王茹,任盟,张璐,翟玩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肿瘤科,陕西 西安 710100

乳腺癌已经发展成为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疾病。目前该病主要使用切除及化、放疗的方法治疗,然而化疗药物会对血管造成较大损伤,且频繁的、长时间的输液会刺激血管,极易导致静脉炎[1-2]。输液港属于新型的一种静脉输液工具,可以避免刺激性药物损伤外周静脉,显著降低静脉穿刺的难度及痛苦,能重复使用2 000多次,寿命达到30余年[3]。其维护周期长、并发症发生率低,同时正常生活不受干扰,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4]。然而,因为恶性肿瘤患者有较差的凝血功能、较低的免疫力及较为严重的静脉损伤,因此输液港长期留置会引发诸多不良事件及护理风险[5]。预防性护理属于有效的护理方式之一,其借助疾病的变化特点及发展规律,针对性较强地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预先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6]。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属于质量管理模式,通过量化分析、评估、改进某个可能失效的流程,实现风险防范的目的[7]。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乳腺癌植入输液港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FMEA模型的预防性护理在乳腺癌植入输液港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治疗的126例乳腺癌植入输液港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2)同临床诊断标准相符;(3)无认知障碍,可以正常沟通;(4)能够长时间携带,并于我院接受维护。排除标准:(1)肝肾、心功能不全;(2)重度并发症者;(3)合并精神疾病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8~69岁,平均(46.27±5.31)岁;病程1~6年,平均(3.64±1.37)年;临床Ⅱ期42例,Ⅲ期21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6~68岁,平均(46.94±5.19)岁;病程1~7年,平均(3.81±1.22)年;临床Ⅱ期43例,Ⅲ期2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及临床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用药护理及饮食护理等。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FMEA模型的预防性护理。(1)成立FMEA小组:主要包括护士长1名、主管护士1名、责任护士2名组成,小组组长为护士长,对所有成员进行FMEA培训,使之做好对应的学习、记录及评估等,同时按照乳腺癌植入输液港化疗患者的实际情况设计基于FMEA模型的预防性护理方案,有关工作的开展由主管护士具体负责。(2)FMEA风险分析:组内成员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患者实际状况,对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风险及原因等进行分析,并于FMEA风险分析表内详细记录乳腺癌患者植入输液港的流程,经全体讨论分析失效模式的频率(O)、影响严重性(S)及失效水平(D)的准则,等级赋值都介于1~10分,按照护理有效性明确护理过程中失误的频率,实施FMEA风险分析,计算危急值(S×O×D)。(3)具体护理措施:加强相关技能的操作培训,定期考核相关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操作水平,避免由于护理人员的失误导致不良事件。重视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选择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疾病及植入输液港的相关知识,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同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负担,经专业的心理干预措施疏导患者,使其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减轻。同时列举相关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积极性,避免由于患者的消极情绪而使其不配合护理。强化并发症护理:(1)继发性感染:定时换药及进行局部观察,同时确保其局部皮肤清洁,按照医嘱实施集落刺激因子干预,以使白细胞水平提高;坚持无菌操作,若发现输液港附近发生疼痛、红肿等状况,需及时通知大夫,按照医嘱进行抗感染干预。(2)静脉炎:于治疗前将生理盐水输入实施药物干预,输液期间仔细观察是否有穿刺错位、回血、液体外渗等,关注穿刺部位是否出现瘙痒、红肿等不正常状况,若出现及时通知大夫;进行多种化疗药物联合治疗时,按照药物刺激性从小到大给药,若药物属于强刺激性,就加长给药时间使刺激缓解,同时于用药前后滴定地塞米松5 mg以降低血管敏感度,进而使发生静脉炎的概率降低。(3)堵管:若发生抽回血困难或输液不畅等现象时,要及时检查蝶翼针,确保其全部进入港座底部,若重新调整蝶翼针后依然不通畅,需注入储液槽内肝素生理盐水5 mL,留置1 h后抽出;不使用输液港时,需冲、封管1次/月,使用时需更换肝素帽。(4)静脉血栓:叮嘱患者适度活动置管侧肢体,防止肢体运动拉动导管,降低血管内壁的刺激;注重对置管侧肢体进行保暖,若出现疼痛、自觉酸胀等症状时,需及时告知;开展合理的功能锻炼,像握弹力球、屈肘运动等。(5)药液外渗:于药物输注前,保证回抽血没有阻力,并用生理盐水冲管,冲管期间需观察输液座处的软组织,同时询问有没有烧灼或自觉疼痛感;输液座要尽力绕开有较大活动度的肌肉组织,脉冲式推入药剂冲管,防止强行推注,如果怀疑药液外渗,立即停止。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1)并发症:主要观察导管断裂、堵管、静脉炎、静脉血栓、继发感染、药液外渗的情况;(2)输液港及其维护知识的知晓状况:选择本院自行编制的问卷了解患者的知晓状况,主要有冲港时间、冲港的优势、定期维护等方面的知识,满分100分。其中,不足60分属于不知晓,介于60~90分属于部分知晓,超过90分属于完全知晓。知晓率=(部分知晓+完全知晓)/例数×100%;(3)生活质量:选择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reast,FACT-B)[8]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量表包含36个条目,共144分。其中,社会家庭状况有7个条目,共28分;生理状况有7个条目,共28分;情感状况有6个条目,共24分;功能状况有7个条目,共28分;附加关注有9个条目,共36分。评分越低提示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P=0.023<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的输液港及其维护知识知晓率比较研究组患者对输液港及其维护知识的知晓率为96.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57,P=0.002<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输液港及其维护知识知晓率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的FACT-B评分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社会家庭状况、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及附加关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FACT-B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的FACT-B评分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63 63社会家庭状况23.90±2.05 21.03±1.92 8.110 0.001生理状况22.84±1.05 20.41±2.54 7.018 0.001情感状况21.86±1.64 17.47±1.93 13.758 0.001功能状况21.67±2.07 19.44±1.86 6.360 0.001附加关注27.34±2.93 24.65±2.87 5.206 0.001

3 讨论

近年来,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乳腺癌的确诊率不断增加[9]。目前,植入输液港逐渐被应用于各大疾病患者中,且效果显著,此技术于乳腺癌患者中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伴随使用率的增加及护理不规范,导致一些患者因此丧失了化疗药输注通道,严重者甚至失去生命[10]。所以,优化乳腺癌植入输液港患者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

FMEA属于危害分析方法之一,具有前瞻性,它的本质是连续的质量改进过程。FMEA对流程的失效模式及事物的失效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整个系统的程度,目的是评估、发现存在的失效效应,并进行针对性干预以避免或减少失效效应及其影响[11]。在临床护理中使用FMEA模型,可以将风险管理系统化,其特有的前瞻性、系统性能够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同时经分析失效模式从而设计对应的护理措施,能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12]。多项相关研究表明,FMEA能够较好地预测医疗操作流程内出现的医疗风险事件,同时通过干预措施可使发生率降低[13-14]。

植入输液港为肿瘤患者化疗及静脉输液的永久性通道,伴随它在临床的广泛使用,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也逐渐增加,对患者治疗效果产生影响[15-16]。基于FMEA的预防性护理是系统的护理措施,每一措施均可改善患者结局,共同实施作用更加显著。基于FMEA的预防性护理针对乳腺癌植入输液港化疗流程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只有可以熟练操作且考核合格的护理人员才可专职维护输液港导管。此护理方式从护理人员的培训,到患者自身的准备,再到化疗期间的诸多事项均有明确规定,这些措施均维护了输液港导管,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显示,通过基于FMEA模型的预防性护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基于FMEA模型的预防性护理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生命质量具有多维性、主观性及动态性,它已经成为乳腺癌干预质量的关键评价指标之一。现在,FACT-B量表在乳腺癌患者中是应用较多的一个生命质量专用量表。本研究显示,经基于FMEA模型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这提示基于FMEA模型的预防性护理能够改善乳腺癌植入输液港化疗患者的生命质量。基于FMEA模型的预防性护理通过分析输液港合并症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并提前预防,实现了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的目的,进而改善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FMEA模型的预防性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植入输液港化疗患者中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对输液港及其维护知识的知晓率,同时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预防性输液状况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预防性树脂充填术治疗窝沟浅龋的疗效观察
PRECIXION X-RAY 225生物学辐照仪常见故障维修方法与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安全感,你有吗?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状况
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