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师关注、审计意见购买与延期披露年报

2022-09-30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

会计之友 2022年20期
关键词:非标准审计师年报

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 刘 杉 李 云

一、引言

上市公司审计意见购买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购买标准审计意见直接损害了审计质量与审计师独立性,是国内外监管机构与学术界高度关注的话题。Lennox通过构建审计意见购买模型,发现上市公司具有通过审计师变更获得标准审计意见的动机。之后学者将审计意见购买模型运用到中国资本市场,再次验证了中国上市公司同样存在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傅绍正等借鉴审计意见购买模型,发现延期披露年报的公司也进行了审计意见的购买。当预期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时,公司年报“失约”的概率显著提高。延期披露年报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较为常见,由Wind数据库统计,截至2021年4月底,80家上市公司延期披露2020年年报。延期披露年报不仅对单个上市公司造成负面影响,也不利于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公司延期披露年报动机。与此同时,分析师关注作为资本市场一种非正式制度,能够缓解公司内外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帮助投资者更好了解公司内部真实情况,这无疑给公司管理层带来更大压力,他们会更注重公司利润指标以及标准审计意见。因此,如若上市公司被更多的分析师关注,公司是否更有动机通过延期披露年报进行审计意见的购买呢?此类问题的研究对深入了解企业延期披露年报动机及企业审计意见购买倾向,提高审计师独立性与审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可能的创新体现在:第一,对审计意见购买的存在性进行了新的度量。以往文献大都利用审计师变更度量公司是否进行了审计意见的购买,本文在控制审计师变更这一影响因素情况下,发现延期披露年报的公司也通常进行了审计意见的购买。第二,丰富了上市公司延期披露年报动机的研究,即上市公司不能按时披露年报极有可能是为了获得标准审计意见,这对上市公司延期披露年报行为进行治理,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具有启发意义。第三,丰富了分析师关注对管理层行为影响研究,即分析师关注越多,管理层的业绩压力越大,越容易通过延期披露年报行为进行审计意见的购买。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延期披露年报与审计意见购买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上市公司需要在每个会计年度终了之日起4个月内进行年报的披露。在此期限内,上市公司需要与交易所预约年报披露时间。余兴喜将延期披露年报分为两类:一是在法定期限之内变更原先预定的年报披露时间;二是在法定期限之后披露年报,并认为后者往往存在更为严重的问题。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对于延期披露年报的原因,2022年至少有11家延期披露年报的保险企业称是由于疫情影响了年报审计,由于疫情原因阻碍了注册会计师进行现场审计,导致无法在法定期限之内披露年报。2020年,沪深交易所对因疫情延期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进行了调查,发现多家上市公司因疫情导致年报推迟披露的说法站不住脚,通过与这些公司进行积极沟通,最终都按时披露了年报。因此,需要深入挖掘上市公司延期披露年报背后的原因,不是由于表面的疫情原因影响了审计,而是因为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导致注册会计师无法出具标准审计意见,影响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出具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影响企业的外部融资,从而造成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提高;影响企业的投资活动,从而导致企业投资规模下降等。因此,企业存在强烈的改善审计意见动机。审计意见购买的直接对象为审计本企业的注册会计师。故公司高管会直接与其沟通谈判,这一过程会耗费大量时间,从而影响企业正常年报审计工作,间接导致企业不能按时披露年报;另一方面,企业也会主动要求延期披露年报,从而为其与注册会计师的拉锯式谈判提供时间,进而达到改善审计意见的目的。综上分析,本文认为上市公司延期披露年报行为存在着审计意见购买动机,从而提出假设1。

H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延期披露年报的公司很可能进行了审计意见的购买。

(二)分析师关注、延期披露年报与审计意见购买

分析师在资本市场扮演着信息中介的角色,通过深入跟踪研究特定公司,能够一定程度上挖掘公司内幕信息,从而减少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护投资者利益。因此上市公司在分析师的关注下,会向市场传递更多利好信息,以吸引投资者。王龙梅等发现在分析师的跟踪下,管理层会更为忌惮坏消息对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Jiraporn et al.发现分析师跟踪对企业的经验绩效具有放大效应,危害了企业的股票市场表现。因此,如若此时公司收到了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分析师会增加对其关注,从而激化投资者的担忧,抛售其手中的股票,造成企业市值下降等一系列损失,企业为了规避损失有强烈的动机进行审计意见的购买。翟胜宝等、程志刚证实了分析师跟踪强化了公司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因为分析师跟踪会放大非标审计意见对公司造成的负面影响,公司为了最大化降低损失,迫切需求标准审计意见,从而存在强烈的改善审计意见的动机。以往研究表明,进行审计意见购买的方式有审计师变更、支付异常审计费用等。杨坤等研究发现分析师出于规避风险考量会放弃对进行审计师变更公司的跟踪,从而会引发投资者关注和监管部门的介入调查,企业进行审计意见购买的行为也就更容易被发现。李志刚等研究表明分析师能够识别企业通过支付异常审计费用进行审计合谋的行为。一旦分析师发现企业审计收费异常,为规避企业审计意见购买的风险,会放弃对此类公司的跟踪。分析师放弃跟踪的消息也会迅速传递至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企业审计合谋行为也就更易被发现。因此企业通过审计师变更,支付异常审计费用进行审计意见购买的行为能够被分析师识别,暴露的风险进一步加大。而相比之下,按照信息披露监管要求,上市公司是可以变更披露年报的日期,在推迟披露年报的这段日期可以进行审计意见购买的暗箱操作,分析师也不易察觉。故本文认为,管理层在分析师关注的压力下,有强烈的动机通过延期披露年报进行审计意见的购买,从而提出假设2。

H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分析师关注能够促进企业通过延期披露年报进行审计意见购买的行为。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以A股市场2015—2020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做如下筛选处理:(1)剔除ST企业;(2)剔除研究期间IPO的企业;(3)剔除金融企业;(4)剔除财务数据不完整企业,最终得到13 858个观测值。本文所涉及的变量数据均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为防止极端值对回归结果的干扰,对所有连续型变量进行上下1%的双侧缩尾处理。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审计意见购买

审计意见购买的度量借鉴翟胜宝等的研究,本文主要考察延期披露年报行为是否具有审计意见购买动机,借鉴傅绍正等的研究,将关键变量审计师变更替换为延期披露年报(N)。在延期披露年报情况下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概率与在按时披露年报情况下获得的非标准审计意见概率两者之差(OP)来度量公司审计意见购买。

2.解释变量:延期披露年报

延期披露年报(N)采用虚拟变量衡量。当实际披露年报时间迟于预约披露年报时间,记为N=1;反之记为N=0。

3.调节变量:分析师关注

分析师关注数量的自然对数。

4.控制变量

借鉴傅绍正等和翟胜宝等的研究,本文选取了上期审计意见(O)、审计师变更(Switch)、资产负债率(Lev)、资产收益率(ROA)、管理层持股(MShare)、经营现金流比率(CFO)、存货比率(Invent)、应收账款比率(AccRec)、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th)为控制变量(X)。为控制行业和年份固定效应,本文进一步引入行业(Ind)和年份(Year)控制变量,以减弱内生性的干扰。

具体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三)模型构建

为验证H1,即延期披露年报的公司很可能进行了审计意见的购买。参考傅绍正等的研究,用模型1来估计在延期披露年报与按时披露年报情况下获得的审计意见预测值:

由模型1分组回归得出在延期披露年报下审计意见估计值(O*)与按期披露年报下审计意见估计值(O*),分别代入模型2,求得延期披露年报与按时披露年报情况下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概率之差(OP)。

将通过模型2计算得到的OP作为解释变量,其他公司特征变量(X)作为控制变量,延期披露年报(N)作为被解释变量,并控制行业(Ind)与年份(Year)固定效应构建模型3进行Logit多元回归。

表1 变量定义

为验证H2,即分析师关注能够促进企业通过延期披露年报进行审计意见购买的行为,本文在模型3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了分析师关注(Ana)以及交乘项Ana×OP构建模型4进行Logit多元回归。

四、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表2报告了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情况。延期披露年报(N)的均值为0.179,说明大约有17.9%的上市公司在统计时段进行了年报的延期披露,证实了延期披露年报是上市公司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概率(OP)的均值为-0.019,最大值为-0.000,最小值为-0.540,说明延期披露年报可以平均改善上市公司1.9%的非标准审计意见,最多可以改善上市公司54%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分析师关注(Ana)的均值为1.853,说明样本企业分析师关注人数较多,同时分析师关注(Ana)的最小值为0.693,最大值为4.331,表明不同样本企业受分析师关注的人数差异较大,分析师跟踪上市公司具有选择性和羊群效应。

表2 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相关性分析

表3报告了各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其中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概率(OP)与延期披露年报(N)的相关系数为-0.087,在1%的水平上显著,初步说明延期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具有审计意见购买的动机。与此同时,通过表3可以发现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低于0.5,说明本文选取的各变量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的实证回归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太可能受多重共线性干扰。

(三)回归结果分析

表4(1)列报告了模型3的多元回归结果。由表4(1)列可知,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概率(OP)与延期披露年报(N)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系数为-0.860,t值为-2.35,在5%的水平上显著)。即验证了H1:延期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审计意见的购买。为了规避非标准审计意见对企业造成的不利损失,影响其在资本市场表现,影响企业价值,上市公司选择通过延期披露年报这种较为隐蔽方式进行改善审计意见的暗箱操作。审计师变更(Switch)与延期披露年报(N)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进行审计师变更的上市公司也具有延期披露年报的动机。资产负债率(LEV)与延期披露年报(N)系数也显著为正,说明财务风险高的公司同样存在延期年报现象。经营现金流(CFO)、资产收益率(ROA)与延期披露年报(N)系数显著为负,说明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差的上市公司也具有延期披露年报的动机。这一类上市公司由于财务风险高、经营业绩差,注册会计师对其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大。上市公司出于规避更大损失的考量,会选择较为隐蔽的延期披露年报方式获得标准审计意见。

表4(2)列报告了加入分析师关注(Ana)及分析师关注(Ana)与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概率(OP)的交互项OP×Ana之后的Logit多元回归结果。由表4(2)列可知,分析师关注(Ana)与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概率(OP)的交互项OP×Ana的估计系数为-0.659,t值为-2.27,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分析师关注进一步增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H2得到验证,即分析师关注会进一步加大非标准审计意见对公司造成的损失,管理层出于业绩压力的考量,会选择通过延期披露年报进行审计意见的购买。

五、进一步分析

根据上市公司产权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其进一步区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相较于非国有企业而言,国有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较为规范,且受到财政部、证监会和国资委等部门的监管,其经营目标不是纯粹追求利润最大化,还要承担改善经济民生等政策性任务,因此其通过延期披露年报改善审计意见动机较弱。表5报告了分组回归的实证结果,(1)列展示的是非国有企业延期披露年报与审计意见购买之间的关系,其中延期披露年报(N)与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概率(OP)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1.155,t值为-2.83,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在非国有企业存在通过延期披露年报进行审计意见购买的行为。非国有企业所受政府干预较少,基本不承担政策性任务,其逐利动机更强,为了避免非标准审计意见对企业造成的损失,有强烈的动机通过延期披露年报进行审计意见的购买。(2)列展示的是国有企业延期披露年报与审计意见购买之间的关系,回归结果显示,延期披露年报与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概率(OP)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国有企业不存在通过延期披露年报进行审计意见购买的行为。

表3 Pearson相关系数

六、稳健性检验

为保证实证回归结果的可靠性,本文重新度量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概率(OP):直接用模型1测度的在延期披露年报(N)下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预测值(OP1)与按时披露年报(N)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预测值(OP2)之差来衡量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概率(OP),代入模型3进行Logit多元回归。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概率(OP)与延期披露年报(N)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系数为-0.208,t值为-1.77,在5%的水平上显著,与前文实证回归结果一致。

表4 Logit多元回归结果

七、结论与建议

审计意见购买一直是国内外各界关注的话题。本文选取2015—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延期披露年报上市公司是否具有审计意见购买行为,以及分析师关注对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未按时披露年报的公司存在显著的改善审计意见行为,而分析师关注则能进一步促进延期披露年报的公司进行审计意见的购买。进一步区分企业产权性质发现,非国有企业存在显著的通过延期披露年报进行审计意见购买的行为。

表5 区分产权性质的Logit多元回归结果

表6 稳健性测试

由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建议:(1)相关部门需要对延期披露年报上市公司加强监管、审核,限制其通过延期披露年报进行审计意见购买动机。(2)建立、完善与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审计意见购买行为惩罚力度,从而规范上市公司行为。(3)相关监管部门应对分析师关注数量较多的公司进行重点关注,此类公司存在强烈的通过延期披露年报改善审计意见动机。故对此类公司应重点监管,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猜你喜欢

非标准审计师年报
审计师驻村“治未病”桐庐“纪审联动”延伸至村 打通“最后一米”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审计师轮换类别与审计结果
——基于“关系”的视角
论幽默逻辑
一类常微分方程的非标准有限差分法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