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及防控

2022-09-29葵莉萍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8期
关键词:结节性病牛皮肤病

周 迪,葵莉萍

(广西柳城县六塘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广西 柳城 545212)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我国新发的全身感染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皮肤病。该病1929年在赞比亚第一次发现,以后蔓延至整个非洲、欧洲、中东和俄罗斯等地。该病是通过邻国哈萨克斯坦传入我国,并对我国的养牛产业造成不良影响。

1 病原特点

结节性皮肤病病毒隶属痘病毒科的山羊病毒科。该病毒的病原体与羊痘、山羊痘属同一属,血清学上与同一属的成员存在交叉中和反应。该病毒可在羊、小牛肾或睾丸细胞等原代细胞、羊胚肾和肺细胞、鸡胚成纤维细胞以及牛肾细胞和非洲绿猴肾等传代细胞中繁殖并产生细胞病变作用。感染的细胞培养物用苏木精、伊红或玫瑰红染色,有胞浆内包涵体。病毒可以在鸡胚的绒毛尿囊膜上繁殖生长,引起痤疮斑,但不会引起鸡胚死亡。病毒具有细胞结合性,利用超声波破坏细胞,并可将病毒释放到细胞外。

2 流行特点

牛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病毒对所有品种牛的均存在易感性,各品种的牛无感染区别。患病牛和潜伏期的牛均是该病的传染源,在病牛的皮肤结节、唾液、口腔及鼻腔分泌、肌肉、血液、内脏和精液均可检测到病毒,康复后的牛在痊愈3周内还能检测到病毒。该病传染途径主要是借助节肢动物进行机械性传播,但喂养、水源、直接接触也是传播该病的另个重要的方式。该病的暴发受一定的季节性影响,主要由于季节气温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传播媒介的活跃程度,直接导致该病的暴发频率受到一定的影响。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但比例和几率较低。牧场使用同一水源地或对外来引种不规范也会导致该病的暴发几率要比以往高出很多。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可以在牛的子宫内传播感染,可通过受病菌污染的牛奶或有皮肤损坏的奶牛的乳房等直接接触性等方式传染犊牛。受污染的精液是传播牛结节性病毒重要的途径,因此,在该病暴发高发期间,在人工授精或自然繁殖时应做好防范措施,因为这个工作都有传染疾病的风险。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也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播。病牛污染的环境、污染物和介质,如餐具、饲料、垫料、病牛粪便、分泌物、毛皮等。节肢动物可传播多种痘病毒,如鸡痘、黏液痘等。到目前为止,已经证实蚊子可能传播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严重感染动物的受损皮肤含有高滴度病毒,为吸血节肢动物提供了便利的污染源。苍蝇也在传播中发挥作用,它们作为媒介,通过以死于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动物尸体为食,从受损的皮肤或含有高滴度的体液中携带病毒。非洲硬蜱也可以传播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

3 主要症状

在自然条件下该病感染潜伏期一般未2~5周,实验室人工感染潜伏期为4~12d,但一般为7d左右,病发时体温可达40℃以上,可持续发热7d左右。患病牛早期主要出现鼻炎及结膜炎,随后在眼睛和鼻腔等部位会有脓性的分泌物,随病情恶化,逐渐出现角膜炎。泌乳期奶牛的产奶量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病牛皮肤呈坚硬,有圆形的结节,直径一般在20~30mm,边缘比较清晰,手指触碰病牛有疼痛反应。结节一般先在头颈部、胸前、阴部、乳房或四肢部位等位置出现,病情严重的在牙龈和脸颊等部位可以观察到有肉芽肿性病变现象。皮肤结节病灶处于表皮和真皮之间,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有时可成为聚集成簇状的肿块,发展到最后可导致坏死,坏死后的皮肤角质坚硬可数月或数年不能脱落。病发时皮肤发生坏死现象会引发苍蝇等叮咬,此时苍蝇可直接成为传播媒介,坏死处最终可形成坚硬的结痂,脱落后可在皮肤表面留下一个很深的洞,有时还会发生持续性化脓感染。病牛身体内的淋巴结出现肿大现象,其中以前肩、腹股沟外侧部位、大腿前部位、后肢及耳跟等相关部位最为严重。水肿的部位大部分出现在胸下部、乳房、四肢和生殖器等等先关部位,其中以四肢肿胀最为明显。鼻眼口、乳房、外生殖器等相关部位的黏膜也会发生结节,一旦感染后很快造成溃疡。重症病牛病情一般恢复的很快,也可能发展为继发性肺炎。

4 剖检特征

病牛病变主要表现在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等黏膜相关部位,在口腔、鼻腔、咽喉、气管、肺部、胃部、包皮、阴道、子宫壁等相关部位均有较为明显的病理变化。结节隆起的周围一般均有明显的炎症。皮下、膜下及结缔等组织,有浆液和出血性液体,颜色呈红黄色。病发初期的皮损部位出现水肿、增生及皮肤细胞浸润等症状,随后淋巴细胞、浆细胞发展成为纤维状。真皮和皮下组织内的血管和淋巴管发展成为栓塞,发生血管炎、血管周围炎症和淋巴管炎。在上皮细胞中,观察到平滑肌细胞、上皮腺细胞、浸润性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伊红染色的胞质内包涵体。

图1 牛结节性皮肤病。皮肤长有许多广泛分布、实硬的结节。

5 诊断

5.1 病原学检查用适当的方法对新鲜的病料进行处理,然后接种适当的细胞培养物内进行病毒分离。细胞病变发生后,用中和试验或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进行识别。荧光抗体染色也可以直接观察和分析疾病材料的切片。

5.2 动物实验取病牛的新鲜部位的结节制作成乳剂,在易感牛的皮肤下接种。通常在4~7d内,注射部位会出现硬肿胀和疼痛。区域淋巴结肿胀,从肿胀下的肌肉、唾液和血液中体液和脾脏中分离出来病毒。

5.3 血清学试验使用的血清中和试验或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可诊断该病。在临床实践中,每15d以上提取一次中和试验,根据中和抗体的波动可做出判断。

6 鉴别诊断

重症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症状在临床中表现非常明显,但轻度感染牛群极易与牛伪结核病皮肤病、牛疱疹乳头炎(牛疱疹病毒2型)、嗜皮病、牛皮癣感染等疾病混淆,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应认真做好诊断。

6.1 牛伪结核棒状杆菌性皮肤病该病的病原体是伪结核棒状杆菌。主要感染羊、牛、猪、兔等动物。牛发病率有较大的差异性一般为0.7%~30%,如病牛在处理方式不能及时实施有效的措施最高可引发50%的死亡率。该病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10月份。临床病症主要表现在口鼻、颈背、尾根及后肢内皮等相关部位,有3~5mm大小不等的丘疹,无溃烂化脓现象。病牛因皮肤不适而发痒,在墙壁或其它物体上不停磨搓,导致部分部位皮毛脱落。用小刀轻轻刮擦丘疹表面,可见酪样环死病灶。刮除酪蛋白样坏死病灶后,仍有溃疡面。

6.2 牛疱疹性乳头炎病原体是牛疱疹病毒2型,感染初产奶牛较为平常。病牛和隐性感染的牛只是造成该病流行传播的主要来源。吸血昆虫是传播该病的重要的媒介,在日常管理应重点加强对吸血类昆虫的消灭。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乳头状的肿胀,随病情发展患病皮肤表层会出现软化脱落,并形成大小不一的溃疡面,在很多时间内会形成结痂,一般可在2~3周后愈合,病情严重的可演变为为乳腺炎和淋巴结炎。

6.3 牛嗜皮菌病病原体是刚果皮肤病菌,它是一种专性皮肤寄生虫。主要感染对象为反刍动物如牛、羊、马等,并在气候炎热潮湿的雨季较为易发。皮肤上出现小丘疹,分泌出浆液性渗出液,与被毛凝结成“画笔”的形式。背部、颈部、臀部、外肋骨、前躯、胸下、腋窝、肺叶、乳房、腹股沟和阴囊等部位的皮肤存在皮肤损伤。皮肤有渗出性皮炎和结痂。

6.4 牛皮蝇感染病原体是牛皮蝇和纹皮病的幼虫。牛皮蝇和纹皮病的整个生命周期大约需要1年。卵孵化的幼虫深入牛体内寄生9~11月后,成熟的幼虫爬出皮肤,落入外界环境,变成蛹。又过了1~2个月,幼虫从蛹变成了蝇。牛的背部和尾部的皮肤先隆起,然后穿孔,流出血液或脓液。当雌性苍蝇飞行并产卵时,它们会导致奶牛皮肤发痒,从而引起焦虑。有时会出现“狂躁”,表现出喷鼻涕、踢腿、奔跑等症状。用力挤压那个凸起部位,有乳白色的虫子爬出。

7 防控措施

7.1 严防区域传播加强边境或疫区当前发生疫情了解与观察,并结合当地实际做好流行病学调研工作。我国牛群结节性皮肤病暴发的原因极有可能是由于跨国贩运活牛贸易或活牛走私活动导致,但在我国形成蔓延之势与各地对该疫情的重视不足和防控力度不严有直接的关系。为做好该病的防控工作应继续加强对边境国家的活畜交易过程中的防疫工作,严防带病牛群引入我国。同时做好边境的巡逻工作,对走私活动进行严厉打击。对疫区染疫牛群应做好隔离与治疗工作,对出现症状的牛只应采取积极的防范工作,严防疫情进一步蔓延,造成更大的危害与损失。禁止疑似疾病症状的牛群上市买卖。对外来引种的牛只必须实施28d的隔离政策,并认真的做好消毒工作。因此,要加强对边境国家贸易市场的控制,做好边境巡逻检查,严格防止走私活动;特别是疫区的牛必须进行全面调查。一旦发现类似症状的牛,要密切注意为下一步做准备;严禁购买疑似疾病症状的牛。购买的活牛必须隔离至少28d,并在此期间消毒,注意活牛的健康状况。

7.2 尽早免疫接种疫苗是目前实施疾病预防的常用方式,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预防可注射免疫接种。目前众多国家都是使用羊痘疫苗接种来预防该病,在防止该病传播方面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主要是减毒疫苗和山羊痘疫苗,如弱毒株、山羊痘疫苗等国内疫苗可有效预防牛的结节性皮肤病发生,在高危地区接种活牛,可以大大提高牛抗体免疫水平,从而有效的减少或阻断该病的蔓延,为防控该病提供有益的帮助。

7.3 加强对确诊疫情的处置对出现确诊病例的养牛场,(1)对确诊病牛必须立即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置;(2)轻度患病的牛应根据病情隔离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3)对健康的或无症状的牛群暴发期间也应在做好隔离观测,并根据实际免疫接种。(4)必须对牛场的环境彻底的消毒和排毒。凡有可能被病毒污染的,必须对养殖设备和器具进行卫生消毒。同时,对养殖场内的蚊蝇应彻底的消灭,并对污染的舍内外的环境的卫生消毒,切断该病原交叉传播的媒介。(5)一旦有疫情暴发应及时向有关防疫部门报告疫情,及时对疫区封锁,并禁止有疫情的养牛场运输和销售活牛和相关产品。在对该病无特殊治疗方法,只能对症治疗,以缓解病情,防止继发感染。病牛牛体和牛舍同时消毒,对症药物内外结合治疗,即可治愈。

猜你喜欢

结节性病牛皮肤病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肿瘤临床分析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运用中药对药治疗皮肤病瘙痒症状浅析
晚秋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多层螺旋CT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
论牛结核病的症状表现与治疗措施
论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