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评估下喂养策略在ICU有创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2022-09-29邓虹陶剑锋张洪举陈伟玲易寅华张志娟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9期
关键词:呼吸机通气重症

邓虹,陶剑锋,张洪举,陈伟玲,易寅华,张志娟

(连州市人民医院1重症医学科,2普内科,3超声科,广东 连州 513400)

肠内营养(EN)为重症患者首选营养支持方式,可维持肠道屏障功能及免疫完整性,抑制内毒素释放与细菌转移,调节全身炎性反应,对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重要作用。但重症有创通气患者常存在胃肠道功能与吞咽功能障碍,喂养时易出现误吸、腹胀、腹泻等风险,影响EN效果。胃残留量(GRV)是反映胃肠功能的重要指标,监测GRV可早期识别胃肠功能障碍,保证EN安全性[1]。注射器回抽法为临床监测GRV的常用方法,虽简便易行,但受患者体位、操作者手法等多种因素影响,准确性欠佳。研究[2]指出,通过超声测定胃窦横截面面积(CSA)可良好反映GRV。同时,超声检测胃窦运动指数(MI)能良好反映患者胃排空功能,与EN输注速度有关,可用于指导EN实施[3]。本研究尝试应用超声胃窦单切面法获得GRV、MI值,据此制定喂养策略,观察其于重症监护室(ICU)有创通气重症患者EN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4月我院ICU有创通气重症患者146例。纳入标准:入住ICU;行有创通气;重症患者;拟通过鼻胃管行EN。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严重腹胀、消化道梗阻、胃食管静脉曲张、消化道溃疡;因腹部脂肪过厚、腹部伤口等造成胃窦横切面图像获取困难。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3例。研究组男42例,女31例;年龄21~82岁,平均 (58.39±6.60)岁。对照组男40例,女33例;年龄20~85岁,平均(59.26±7.80)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经审议同意,患者或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两组均在入住ICU 24~48 h内,未见EN禁忌后通过鼻胃管行EN支持,目标喂养量设置为25~30 kcal·kg-1·d-1。研究组在超声评估下制定喂养策略,以迈瑞医疗TE7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取仰卧位,采取胃窦单切面扫查,确定胃窦位置,测定胃窦横截面面积(CSA),GRV=27+14.6×CSA(cm2)-1.28×年龄 (岁)。同时通过胃管注入适量温开水将胃腔充盈,连续记录胃腔充盈后6 min内胃窦收缩次数,将次数除以3得出胃窦收缩频率(ACF);持续测定3次胃窦最大收缩与舒张时面积,计算胃窦面积变化值(ΔS);并得出胃窦收缩幅度(ACA)值(ACA=ΔS/胃窦最大舒张时面积),依据公式MI=ACF×ACA算出MI值。EN开始后每6 h进行1次超声监测,至泵注完当日营养液。依据每天测定的GRV、MI值制定EN输注速度:当第一次晨起超声监测时,若GRV<200 mL,MI≥0.8,则将EN起始输注速度设置在70 mL/h以 上;GRV<200 mL,MI处 于0.4~0.7,则设 置为40~60 mL/h;GRV<200 mL,MI<0.4,则 设 置 为20~30 mL/h;若GRV≥200 mL,则设置为20~30 mL/h,并口服甲氧氯普胺,10 mg/次,3次/d;24 h后 若GRV仍 然≥200 mL,则 停 止EN。对照组以注射器回抽法监测GRV指导喂养:EN开始后每6 h监测1次,至泵注完当日营养液。若GRV≤200 mL则保持原输注速度,GRV>200 mL或50%喂养量,则停止EN。若24 h内GRV<50 mL,可继续行EN;若患者仍无法接受EN营养液,可改行肠外营养。两组均干预1周。

1.3 观察指标①营养参数:干预前后采集患者4 mL清晨空腹静脉血,以迈瑞BS-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营养参数[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②EN达标时间、恢复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入住时间)、30 d病死率。③EN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营养参数水平干预后,研究组的PA、ALB、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营养参数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的营养参数水平比较(±s)

组别n PA(mg/L) ALB(g/L) Hb(g/L)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73 183.41±16.28 221.19±20.03 29.35±4.16 36.40±4.62 105.68±3.39 112.86±4.71对照组73 185.60±14.97 204.75±18.16 30.12±3.79 33.36±4.08 106.12±3.74 108.93±4.25 t 0.846 5.617 1.169 4.214 0.745 5.293 P 0.399 0.000 0.244 0.000 0.458 0.000

2.2 EN达标时间、恢复时间、30 d病死率研究组EN达标时间、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EN达标时间、恢复时间、30 d病死率比较[±s,n(%)]

表2 两组的EN达标时间、恢复时间、30 d病死率比较[±s,n(%)]

组别 n EN达标时间(d) 呼吸机使用时间(d) 30d病死ICU入住时间(d)研究组73 2.15±0.57 7.62±0.48 9.47±1.08 17(23.29)对照组73 3.58±0.74 9.74±0.62 10.96±1.35 23(31.51)t/χ2 13.080 23.101 7.364 1.240 P 0.000 0.000 0.000 0.266

2.3 EN并发症情况研究组腹胀、腹泻、EN中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EN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论

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常伴有胃肠道动力障碍,EN耐受性降低,影响EN进程,致使EN达标率下降。在EN早期阶段进行良好喂养管理可加速胃肠动力恢复,改善喂养耐受性及营养供给量,有利于患者康复。

注射器抽吸法测定GRV无标准化操作流程,测定时会受到患者体位、鼻胃管尖端位置与内径、管端贴壁堵塞等情况影响,易造成胃液回抽不充分,影响GRV估计准确性,一般所测定的GRV值会小于实际值,会造成护士错误提高EN输注速度与用量,易增加腹胀、返流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风险,不利于EN实施,中断率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EN效果。而超声测定GRV、MI可准确客观反映胃排空功能,据此及时优化喂养策略,调整营养液输注速度、用量,有助于防止喂养过量或过速造成的腹胀、腹泻、反流,保证EN安全性与有效性,降低EN中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4]。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营养参数水平高于对照组,与杜立强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超声评估下喂养策略可保证营养供给与热量、蛋白质摄入,有利于早期实现喂养目标,改善营养状况。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EN达标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表明超声评估下喂养策略可促进患者康复进程。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后,研究组腹胀、腹泻、EN中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任珊等[6]的研究结果相符,表明超声评估下喂养策略可减少EN并发症。超声评估下喂养策略可减少EN中断发生,保障EN效果,进而缩短EN达标时间,利于患者病情改善及顺利脱机。

综上所述,超声评估下喂养策略可改善ICU有创通气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恢复,减少EN并发症。

猜你喜欢

呼吸机通气重症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