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货源不明,“大牌自由” 难靠小样

2022-09-28王诚

电脑报 2022年37期
关键词:验货小样正品

王诚

“我们不喜欢家庭装,我们不喜欢用也用不完的瓶瓶罐罐,剩下的只有浪费……我们的人生热爱小巧玲珑的小瓶小罐小袋儿们,我们可以带着它们自由地奔波,用完一件小物的同时有巨大的快感与成就感。主题歌:‘不用那么多,只用一点点,别人东西都长霉,我的很新鲜’。”

这是豆瓣小组“我们就爱买小样”的简介。这个创建于2008年的小组,对于00后辛萱而言,有些古早,但这段简介,却道出了她对各种护肤品、化妆品小样的喜爱之由。

00后辛萱目前读大学四年级,在她的书桌上,没有几件正装的化妆品,但拉开书桌抽屉,你能看见各种各样的小样,从包含早C晚A在内的各种护肤品,到各种色号的口红、拼色装的眼影和遮瑕,再到各大热门品牌的香水……“你别看麻雀虽小,热门的护肤品和化妆品,我基本上都有。”说起自己的这一大堆小样,辛萱不无得意,“这里有一部分是从各大品牌‘薅’来的,也有我自己从小样店铺淘来的,还有从二手电商平台收的。”

像辛萱这样热衷于小样的年轻人很多,在各大社交平台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

小红书上,仅仅是“口红小样”这一细分话题下的笔记都多达7万篇,“香水小样”话题下的笔记更是多达24万篇,其中不乏“我觉得小样真的巨方便,不仅方便携带,而且新鲜感过去了也不会觉得浪费”“我看看哪个大冤种还在买正装香水?”“精打细算不丢人!花小钱一样用大牌”等;在微博上,“化妆品小样”的话题下则有14.2万阅读,而“香水小样”话题下有超4000的讨论和超200万的阅读。

28岁的陈影就是从这些社交平台上认识了不少“姐妹”,加入了不少“小样分享群”,最初,她只是想“先试试小样,好用再入正装”,结果却发现买小样“更不用心疼钱”。

“有时候群里大家会分享自己常买的店铺,也会有姐妹是在各种活动时买了正装,转手把赠品小样便宜卖出,还会有互相换小样的。”陈影最爱买的是香水小样,“护肤品和化妆品其实还算是我的长期消耗品,但香水确实一大瓶可以用好久,买小样的话既可以集齐更多香型,也不必担心用不完。”

小红书上关于化妆品小样的笔记很多

消费端的热情难掩,便有不少人打起了这个算盘。

“其实最初主要还是个人店铺和二手平台交易,这一类货源主要是代购或品牌柜姐手中余留的大量赠品,或者是个人闲置的一些赠品。后来慢慢变成了规模化的生意,逐渐就衍生出了一大批专卖小样的电商店铺,甚至有人把正装分成小瓶装售卖。”于珊珊此前在一家美妆电商店铺兼职做客服,她所在的美妆店铺也曾尝试过单独售卖小样,“我们当时是在我们自己的客户微信群里售卖,真的比想象中好卖多了,我们库存量不大,都是平时品牌方供货配的一些赠品或者礼盒装拆散后留下的小样,但是全都是一报价就立即被抢走。”

如于珊珊所说,目前在各大电商平台和二手平台,已经有很多拥有固定粉丝的卖家。

电脑报注意到,在电商平台,有不少专门卖小样的个人店铺已有超20万的订阅数,在这些小样专卖店里,包含的品类有香水、遮瑕膏、口红、散粉妆前乳等等,售价则多在9.9~50元之间,鲜少有超過100元的。其中还有一家名字就带有“国内专柜小样”字样的店铺,目前已经有近80万的订阅数,而其商品名大多为“四个等于一个正装”“小小一块足够用”等,目前店内销量最好的“六个等于正装”的兰蔻粉底液小样,月销量达到7000件。

这门生意如此火爆且有利可图,引得不少品牌官方也下场做起了小样生意。

欧莱雅甚至开设了“欧莱雅集团小美盒旗舰店”,将其旗下的各品牌小样组合成礼盒装销售,其中包含HR赫莲娜、兰蔻、科颜氏等品牌,礼盒类目繁多。其他推出单独的小样产品售卖的还有SK-II、HR赫莲娜和Whoo等品牌,其中兰蔻的“明星产品体验装”售价25元,月销量达到20万。只不过,官方旗舰店推出的小样仅限于会员购买,对消费者来说选择性不多。

美妆集合店内的小样

事实上,近几年来,各大电商平台也在推试用活动——只不过于平台而言,这更多是为了给入驻品牌招募新用户体验。

而另一边,包括话梅、调色盘在内的各大美妆集合店走红,很大程度上也正是有赖于小样经济的兴起——正如“螳螂财经”此前所写,尽管这些品牌店内在售的国牌以及部分小众品牌占了多数,但在宣传营销时,它们都不约而同地打出了“大牌小样白菜价”的口号,来为店铺引流。

只不过,各大美妆集合店的“好日子”并不长久,近两年来频频爆出问题。以话梅为例,据“红星新闻”此前报道,“红星新闻”记者曾就货品来源向欧莱雅(中国)、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和资生堂集团求证时,对方皆表示其未对话梅所卖产品进行授权。

除了美妆集合店,电商店铺也正遭遇监管危机。

最近的消息是,上海市松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一则处罚信息:2021年11月,上海左右化妆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左右化妆品”)在未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的情况下于其经营场所开展化妆品(香水)小样分装活动。截至2022年6月28日,上海左右化妆品已经主动停止上述违法行为。

如此种种,不免让人心生质疑,在没有同一行业标准,整个市场鱼龙混杂的情况下,“白菜价”真的能实现大牌自由吗?

“除非店家做慈善,不然‘买X送X’类店铺必假”

“十几块的大牌口红小样,求你们不要买!”

“避雷!老司机教你分辨真假小样店铺”

……

事实上,尽管大部分年轻人仍热衷于小样,但常在河边走,不能不湿鞋,已经有不少人“踩”过小样的“雷”,并开始分享自己久战沙场得来的各种经验。

然而,在各大社交平台饱受关注的“假货预警”和避雷之难,也难让年轻人避开所有“雷”,放心入手。

陈影就在一次“踩雷”后从此退坑。在上半年,陈影选了一家社交平台上备受好评的店铺入手了10支2ml的香水小样,到货后陈影询问客服是否支持正品查验,“因为那段时间经常看到小样以假乱真或者真假混卖的帖子,很多姐妹都建议问客服是否支持查验,现在很多第三方平台也确实会提供查验服务。”尽管客服再三向陈影保证为专柜正品分装,却始终不答应正品验货,且无法提供其他凭证。

在此之后,陳影凡在购买前都要询问客服是否支持验货,但大部分客服都拒绝了。“这一下就让我清醒了,如果是正品的话为什么不敢验货。那很可能我之前买的很多小样都是假货。”陈影称。

事实上,陈影的经历并非个案。在小红书上,也有用户发布笔记分享自己试图验货却被拒的经历。根据其发布的与客服的对话,客服表示,“商品都是正品,很多app(鉴定结果)不是那么准确的”,并明确表示“不支持”验货。

事实上,据《北京商报》报道,一位从事了美妆行业十余年的姚女士认为,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小样数量已经远超品牌方推出的赠品数量,一些商家掺杂非正品和造假的小样扰乱市场。

关于这点,化妆品行业管理专家白云虎也曾公开表示:“从供应链角度出发,市场上的中小样来源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单纯从供应量上来看,也曾经有国际大牌质疑过:市场销售的量,超过了品牌的生产量,那就意味着有些货源是有问题的。”

所以,小样的价格虽“香”,但货源和品质还真得打个问号。

网友的避雷帖和不支持验货的商家

猜你喜欢

验货小样正品
跳舞吧,去庆祝!
“赣鄱正品”第二批100个认证品牌名单
跳楼事件
浸润“正品”课程文化培育学生自信人格
测库:做传统检测行业的变革者
这个对话有点冷
验货进入“互联网+”时代
扒一扒代购的骗局
搞笑图片
滥用小样会让肌肤变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