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象嘉陵江森林南充城
——南充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纪实

2022-09-28南充市林业局

国土绿化 2022年8期
关键词:嘉陵江南充南充市

南充市林业局

南充,嘉陵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里是将帅故里。红四方面军曾在此转战数年,20余万南充儿女曾奔赴抗战前线,南充,一片光耀史册的红色沃土,从这里走出了开国元勋朱德、民主革命家张澜、共和国大将罗瑞卿、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张思德。

这里是三国文化发祥地。一本《三国志》,让魏、蜀、吴三国争霸的历史得以流传。南充,也因此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三国文化研讨会永久会址。

这里是南方丝绸之路的源点。一根蚕丝,始于嫘祖,发端南充。3000多年蚕桑史,让南充丝绸胜苏杭品质之优、享天宝物华之誉,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出口国外。

这里是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一部《太初历》,奠定了节气历法,确定了孟春正朔日为立春日,也因此才有了现在的春节。

这里是千里嘉陵江最柔美的身段。1300多年前吴道子游历四川神来之笔绘就《嘉陵江三百里风光图》,嘉陵第一江山、嘉陵第一桑梓、嘉陵第一曲流……

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嘉陵江中游,辖区面积1.25万平方公里,人口714.77万人,下辖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南部县、西充县、仪陇县、营山县、蓬安县和阆中市(县级市),设临江新区(省级)。南充市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城市、久负盛名的“绸都”,是国家规划确定的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和川陕革命老区重要节点城市,是“川东北森林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下辖县(市、区)中,获得“全国长防工程建设示范县”和“省级森林城市”称号,南部县、西充县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西充县、营山县、蓬安县获得“省级绿化模范县”称号。

上行下效强化创建组织

2019年7月,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决策,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加快建设美丽四川工作部署,南充市正式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总指挥、市长任指挥长、四大班子分管联系领导任副指挥长、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高位推动创建工作。

市委书记在南充市第七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要创成国家森林城市”。市长、分管副市长多次召开“创森”推进大会、“创森”专题会议、指挥部成员单位会议,安排部署阶段性工作、研究解决阶段性困难,推动创建工作向深里走、向实里走。目前,全市森林面积达780.6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7%,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11平方米。

科学谋划夯实创建基础

2019年以来,南充市先后印发了《南充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南充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工作规则》《南充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专项工作组方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考核内容及考评细则》,明确了南充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并将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绩效管理,量化打分,严格执行考核奖惩制度。

2020年,南充市组织编制了《四川省南充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0—2030年)》,按照“印象嘉陵江,森林南充城”的森林城市形象定位,确定了“一心、一区、一带、六核、多廊、多块、多点”的森林城市建设空间结构布局,精心谋划了城市森林、乡村森林、通道森林、水系森林等“十大工程”“三大活动”,经国家林草局专家组评审和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同意,于同年12月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实施。

全域植绿厚植绿色本底

做优城市景观绿化。南充市坚持做优城市绿色空间,将公园、道路、水系绿化作为提升城市绿化品质的重要途径,实施了城区公园增绿添彩、城区林荫道路绿化美化提升、城区绿荫停车场建设、公路绿化美化提升、绿道网络建设等工程。新建、改造提升9个城区公园,增加城区绿地面积360.28公顷;新建、改扩建城区32条主、次干路林荫道,提升城区绿化带91.29公里;改造18条重要高速公路、国省道及其他公路绿化带148.58公里;新建城区绿荫停车场1.75公顷;新建公园景点绿道53.75公里。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移步见景成为现实,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阆中国家森林公园

做美水岸绿色廊道。千里嘉陵,含烟带月,江天一色,碧波荡漾。作为南充人民的“母亲河”,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尤为重要。南充市实施了嘉陵江生态走廊建设、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湖泊库塘堤岸绿化美化提升、“五带”生态景观林建设等工程。通过补植苗木、挂网客土喷播、边坡覆绿、营建彩叶彩花景观林,修复嘉陵江沿岸森林植被和受损弃置地324.68公顷,绿化库岸27.33公顷,美化嘉陵江支流沿岸91.5公顷,嘉陵江沿岸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做大乡村绿色空间。南充市围绕乡镇山水格局特征、特色资源和人文历史,打造地方特色公园55个。结合乡村振兴、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和集中安置点建设,打造村庄公共休闲绿地430个,为乡村百姓休闲、健身、娱乐提供了绿色、舒适、亲近的好去处,乡村生态景观得到了大幅提升,乡村百姓生活品质也得到了大幅改善。

做强绿色生态产业。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南充市紧抓绿色经济发展机遇,认真践行“两山”理念,坚持发展绿色产业。结合本土地域特色,瞄准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方向,实施绿色生态经济发展工程,建设优质蚕桑、特色水果、优质木本油料基地1105公顷,新建特色苗木基地41公顷。结合山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森林休闲,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10个,助推乡村振兴,乡村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大幅提升,成为当地重要的增收致富渠道。

做精生态科普场所。南充市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实施生态科普教育场所建设、生态标识系统建设,在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9个园区建立了自然教育和生态科普教育场所,在18个园区建立了生态文化标识系统。通过建设参与式、体验式的生态课堂,让市民在游玩观光的同时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生态科普知识。

勠力护绿筑牢生态屏障

持续改造林分质量。南充市实施森林提质增效工程,改造低产低效林、抚育中幼林3008.5公顷,提高了林分产品供给能力、生态服务功能和林分景观质量。

持续管护森林资源。南充市建立了森林防灭火体系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组建市县级专业扑火队10支、乡镇半专业扑火队235支、村组义务扑火队2754支,创建森林防灭火示范林区8个、示范乡镇30个、示范村50个,安装林火热点监测系统131个,新建森林防灭火物资储备库98处、森林火灾消防取水点120处、综合工程阻隔带45.18公里;建立林业有害生物基层监测点41处,组建应急防治专业队伍3支。实现了对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实实在在保障了南充林业健康稳定发展。

持续保护古树名木。南充市现有古树名木1861株,其中一级古树名木416株(古树410株、名木6株),二级古树313株,三级古树1132株,所有古树名木都已进行挂牌保护、拍照建档,保护率达100%。

全民爱绿提升创建成效

开展生态文化主题活动。南充市以地方特色文化为主题,开展了红色文化、丝绸文化、三国文化等主题活动。以自然保护节日为契机,南充市委、市政府在近三年“3·12”植树节分别举行了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美丽宜居南充”“绿满嘉陵江、林拥南充城”“义务植树、绿动南充”为主题的义务植树活动,强力推进南充市森林城市建设。近两年,南充市林业局、南充市花鸟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第四十届、第四十一届“爱鸟周”公益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开展“创森”宣传活动。2021年,南充市开展了市树市花评选活动,于6月24日经过一系列评选、审定后,经南充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审议批准,南充市市树为香樟、市花为三角梅。此外,南充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等地方主流媒体,新媒体和《国土绿化》《绿色天府》等行业媒体广泛宣传报道了南充市“创森”工作情况。目前,南充市正在开展“创森”主题征文、摄影、微视频大赛。

开展“森林+”示范创建评选活动。2021年以来,南充市参照国、省标准开展了市级“森林+”示范创建评选活动,积极发动全域乡镇、街道,乡村、社区,居住小区、集中居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营区,居民等单位和个人参与,推动了森林城市建设向基层、向百姓延伸。此外,积极参与国、省示范创建活动,创成省级森林乡镇5个、国家森林乡村16个、省级森林人家2个,在全市树立了标杆,打造了样板。

1 城区绿化

2 高坪区老君街道(省级森林乡镇)

3 印象·嘉陵江生态湿地公园 余中华摄

4 凌云山国家森林公园 黄志远摄

一城山水韵,满目森林情;同饮嘉陵水,共建南充城。在生态文明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背景下,南充市坚持以生态为先、绿色为要、宜居为上、宜游为重,全力打造现代化、生态化、休闲化的森林之都,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迈出了扎实有力的步伐。

5 阆中古城 任小伟摄

猜你喜欢

嘉陵江南充南充市
南充综合试验站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
嘉陵江边是我家
南充市滑坡灾害易发性区划与评价
有惊无险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全省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培训班在南充市嘉陵区举办
田间趣事
1940年4月郭沫若在重庆嘉陵江北岸发掘汉墓
TheDifferencebetweenOrientalandOccidentalThinking PatternsinTranslation
纪录片《嘉陵江》及系列跨媒体行动在京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