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法保护谱新篇广州实施城市树木保护专章制见成效

2022-09-28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蔡胜粟娟

国土绿化 2022年8期
关键词:古树名古树广州市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蔡胜 粟娟

树木是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是城市记忆和人们乡愁的载体。我们不仅要多种树、种好树,更要管好树。为了保护好城市树木,国家、省、市制定了多项树木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对保护树木资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加有效统筹城市建设和树木保护的关系,实现城市树木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进一步加强城市树木的保护,广东省广州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健全长效机制、推进民主决策、闭环行政管理、强化科技支撑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将编制树木保护专章的要求纳入地方性法规,率先在国内实行树木保护专章制。

开启树木保护专章制

树木保护专章制以保护城市树木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分级保护、全程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在建设项目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立项文件、设计方案、初步设计阶段,在城市更新项目的片区策划和设计方案等阶段编制树木保护专章,统筹城市建设和树木保护的关系,最大限度原地保护树木,对确需迁移的树木进行充分的必要性、唯一性论证。树木保护专章作为绿化迁移行政审批的重要依据之一,进一步优化和闭环绿化行政审批流程。

树木保护专章的编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建设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立项和城市更新项目片区策划的专章编制;第二阶段为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初步设计和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方案的专章编制。不同阶段的专章编制内容、深度不同,主要体现在调查对象和保护措施方面。

第一阶段,针对现有绿地、连片成林、古树名木、古树后续资源等开展调查,并提出原则性分级保护措施。

绿树环绕

绿化迁改行政审批流程图

第二阶段,针对古树名木、古树后续资源、大树、其他树木等开展调查及方案比选,明确每株树木原址保留、迁移利用或砍伐的具体措施。同时,对古树名木、古树后续资源要开展健康及安全性评估。

顶层设计构建“1+1+3”树木保护制度体系

根据国家、省科学绿化要求,广州市构建“1+1+3”树木保护制度体系,对广州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严格树木保护管理、实施树木保护专章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顶层设计。出台《广州市关于科学绿化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城乡建设必须做好树木保护,最大限度避让古树名木、大树,建设项目应在设计方案中编制树木保护专章”。在纲领性文件的指引下,出台《广州市城市树木保护管理规定(试行)》,规定在建设项目的重要环节编制树木保护专章,并在项目设计、实施、验收全过程落实树木保护专章的要求。为推进树木保护专章制的实施,配套出台了《广州市城市树木保护专章编制技术指引》《广州市绿化行政审批项目专家论证工作细则》《广州市城市树木保护专章编制指引》,明确了专章编制的内容、方法、程序等,确保树木保护专章制可操作、能落地、有成效。

源头把控闭环树木保护管理

树木保护专章把树木保护作为建设项目的边界控制条件,从源头到末端全过程落实树木保护要求,最大限度避让古树名木、大树。一是要求建设项目进行方案比选,选择迁移、砍伐最少的方案,落实保护优先;二是要求除因重大公益性市政建设确需迁移外,对古树原则上原址保护;三是要求对古树后续资源原则上原址保护,因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确需迁移的,应开展建设方案的唯一性论证,迁移要求就近、全冠移植。树木保护专章制的实行,弥补了树木保护前端把控制度的缺失,完善了公众咨询,规范了专家论证,严格了审批管理,强化了事中事后监督,实现了树木保护的闭环管理。

问政于民推动科学民主决策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管理要注重从群众中汲取智慧,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广州市四举措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审批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一是集中专家智慧,成立了专家顾问小组及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对重大园林绿化决策,广泛征求专家意见;二是规范专家论证,通过完善专家库、规范专家抽取、现场踏查、会议表决等措施,确保专家论证的权威性;三是搭建沟通平台,实行林业园林服务质量义务监督员制度,拓宽渠道,完善社会监督;四是完善公众参与,建立公众咨询委员会,规范信息公开,时时事事处处接受群众监督,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科技助力提升树木保护水平

广州市建立城市树木资源管理系统,针对古树名木、古树后续资源,绘制“树地图”,实现树木资源调查及管理的数字化,提高树木管理效能。采用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RTK)开展树木资源的调查定位,进一步明确树木与项目建设边界,提升建设项目避让树木分析的准确性。建立树木健康评估体系,指导科学制定树木保护方案,有效保护树木。应用树龄鉴定“三段计算法”,为各单位提供树龄鉴定技术支持,并进一步挖掘全市的古树和古树后续资源。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在树体修复、重要病虫害防治、微生物菌剂改良土壤环境等方面筛选更高效、更全面的技术,为树木提供量身定制的保护技术方案和实施指导。

观念转变提高了树木保护意识

广州市组织系列宣传、开展大规模培训等,推动树木保护专章制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一是开展全方位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现场宣讲等形式,精心组织开展树木保护宣传和舆论引导,确保宣传到位,保护树木的意识深入人心。二是开展大规模培训。面向机关事业单位举办园林大讲堂,提升管理人员治理能力;面向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开展树木保护专章制系列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三是开展科普教育,传播树木保护理念,推广科学绿化。通过宣传、培训、强化公众参与,社会各界树木保护意识明显提高,树木保护从要我做到我要做,营造了全社会共同保护城市树木的良好氛围。

部门联动构建树木保护共治共享格局

市区两级项目管理、设计、建设等单位都把树木保护作为重要内容,发改、交通、住建等部门与绿化部门紧密联动,出台配套文件,落实树木保护措施。项目设计单位比选建设方案,最大限度避让和保护树木。项目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树木保护专章要求,切实保护树木,树木保护共治共享格局逐步形成。

如位于广州市的某研究院改造项目,前期已通过设计方案审批,并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为更好地保护树木资源,贯彻应保尽保原则,建设单位主动优化设计方案,把双塔式结构调整为单塔式建筑布局,避让和保护古树后续资源4株,减少树木迁移152株。

执行到位树木保护成效显著

树木保护专章制实施以来,市区两级绿化行政审批部门严格把关,全市累计办理绿化审批700余宗,通过方案比选、专家论证、征求公众意见等措施,不断优化建设方案,尽量避让和保护树木,减少树木迁移5000余株。对经依法获批迁移的树木,优先采取轻修剪全冠移植、就近迁移安置,尽量减少树木二次迁移伤害,最大限度保护了树木。

任重道远

树木保护专章制的提出,创新了树木保护举措,提高了树木保护意识,闭环了树木保护管理,严格了树木保护措施,解决了多年来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但是,树木保护专章制是城市绿化管理的新机制,需要进一步跟踪、评估,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视察广州永庆坊时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广州市将持续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久久为功以“绣花”功夫做好城市树木保护,奋力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

猜你喜欢

古树名古树广州市
2022 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
麓湖春天观景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家乡的古树
古树炼成记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长兴县上线首批古树名木认养活动
永州GPS定位保护古树名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