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MB护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心理应激及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

2022-09-28张新春

哈尔滨医药 2022年4期
关键词:直肠癌康复方案

张新春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医院护理部,河南 南阳 473400)

目前临床治疗结直肠癌主要采用手术方式,可有效祛除病灶,缓解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但临床应用中发现,结直肠癌病情严重,且治疗方案复杂,给患者生理及心理均造成一定压力,易导致患者心理出现波动,对手术方案的实施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辅以优质的护理方案,对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术后恢复尤为重要[1]。信息、动机、行为(Information motivation behaviora,IMB)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是将信息、动机、行为贯穿整个护理流程中,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护理措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但目前临床对该护理方案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中相关报道较少[2]。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IMB护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心理应激及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医院接受治疗并完成随访的81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1)。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51~69岁,平均年龄(60.37±1.19)岁;体重指数16~27kg/m2,平均体重指(21.26±0.28)kg/m2。观察组男20例,女21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60.36±1.20)岁;体重指数16~28kg/m2,平均体重指(21.28±0.30)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有可对比性(P>0.05)。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现代肿瘤学》[3]中相关诊断标准,并经手术病理证实;②遵医行为较高;③认知功能正常,可配合完成相关调查;④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均由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医院妥善保管。排除标准:①文化程度较低,无法参与各项调查;②合并肺结核、乙型肝炎等传染性疾病;③合并严重感染、血液系统疾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入院时集中健康宣教,宣教方式采用口头宣教的方式,内容主要为疾病知识、治疗方案的介绍,并在术前对心理高度紧张患者予以心理疏导,术后积极关注患者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1.3.2 观察组:采用IMB护理模式干预,具体方式如下:信息干预。入院时,向患者发放个人信息调查表,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病史、家庭情况等信息,并根据患者初诊病情,予以“一对一”的健康教育,主要向患者介绍发病原因、发展进程、治疗意义等;指导患者在1~2d内完成CT、MRI、血液等检查,并由主治医生确定具体治疗方案;确定方案后,护理人员采用播放PPT、视频等方式,为患者介绍手术相关步骤、术后注意事项等,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信息支持。动机干预。麻醉前冬对患者进行2次面对面访谈,第1次,在患者各项检查完成后进行,主要了解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知识的了解情况,对患者疑问进行耐心解答;并与患者讲述当下医疗的发展前景及治疗的成功案例;第2次访谈,于麻醉前,主要了解患者心理波动情况,在访谈过程中可播放舒缓的音乐,使患者身心放松,并积极安抚、鼓励患者,帮助其建立治疗的信心,配合完成手术。行为护理模式。术后,密切关注患者切口恢复情况,定时帮助患者做好翻身工作,必要时可按摩患者下肢肌肉,积极帮助患者做好术后恢复工作,并于出院前,交代患者居家护理的相关注意事项,如吻合口护理措施、饮食方案等。患者出院后,需进行每周1次随访,主要解答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问题,并督促其定时复诊。

1.4 评价指标:心理应激水平:参照焦虑自评量表(SAS)[4]与抑郁自评量表(SDS)[5]对两组患者入院时、麻醉前心理应激水平进行评估,其中SAS评分以50分为分界值,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焦虑情况越严重;SDS评分以53分为分界值,分值越高,则表示抑郁情况越严重。康复进程:记录两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并发症:记录两组吻合口瘘、切口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应激水平:麻醉前,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应激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心理应激水平对比(±s)

注:与本组入院时相比,aP<0.05

时间 组别 SAS SDS入院时 观察组(n=41) 56.74±3.1658.17±3.54对照组(n=40) 56.61±3.1458.20±3.56 t 0.1860.038 P 0.8530.970麻醉前 观察组(n=41) 39.82±2.1038.25±2.24对照组(n=40) 46.20±2.1346.74±3.5213.57412.984 P 0.0000.000 t

2.2 康复进程:观察组康复进程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康复进程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康复进程对比(±s)

组别 首次排气时间/h首次下床时间/d总住院时间/d观察组(n=41) 28.33±2.693.28±1.027.19±1.52对照组(n=40) 35.68±2.714.10±1.059.83±1.61 t 12.2503.5657.590 P 0.0000.0010.000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1例、压疮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32%(3/41),对照组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瘘1例、压疮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68%(5/4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8,P=0.434)。

3 讨论

结直肠癌为临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目前病因不清,多认为与不良饮食习惯、染色体异常、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黑便等,如未及时治疗,随着疾病发展,恶性细胞可随血液扩散至全身,威胁患者生命[6]。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方式治疗结直肠癌,通过切除恶性病灶,控制恶性细胞的发展,但术前患者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不利于手术顺利开展,因此,本研究旨在探寻一种更为优质的护理方案应用于结直肠癌治疗中,以期促进患者身体尽快恢复[7-8]。

既往临床在结直肠癌手术治疗中多采用常规护理,虽具有一定效果,但整个护理方案中仅对患者进行一次健康教育,内容简单,无法确保患者掌握度,且集中教育患者参与度不高,临床缺乏针对性,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9-10]。本研究结果显示,麻醉前,观察组心理应激水平优于对照组,康复进程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表明结直肠癌患者采用IMB护理模式干预效果确切。分析原因在于,IMB护理模式主要是由信息、动机、行为3要素组成,以疾病特性出发,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信息基础,并强化行为改变动机,循序渐进式纠正患者错误观念,并促进行为改变。IMB护理模式中为患者提供“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模式,更具针对性,并采用播放视频、PPT等多样化的方式对治疗方案进行介绍,可激发患者的学习兴趣,有效保证患者对教育内容的掌握度,提升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有利于缓解术前紧张情况。同时,IMB护理模式中术前为患者提供2次访谈式的心理疏导,可从交谈中及时了解患者当下的心理状态,提供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并多为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前心理应激反应,利于手术顺利实施。此外,IMB护理模式术后为患者提供翻身、按摩的措施,可有效避免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患者采用IMB护理模式有利于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直肠癌康复方案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烂脸了急救方案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