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现状及减负对策研究
——以四川省G县为例

2022-09-27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政府部门学校工作

黄 叶 敏

(成都文理学院传媒与演艺学院,四川 成都 610401)

资深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曾做过一项关于教师“非教学”工作的调查,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教师真正用于教学以及教学支持工作的时间在整个工作时间中占比不足1/4,剩下的3/4是更为耗时耗力的非教学任务。”[1]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指出,现在教师负担很重,填表、考评、比赛、评估,各种与教育教学科研无关的社会性事务,压得教师们喘不过气来。要把为教师减负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把教师从“表叔”“表哥”中解脱出来,更不能随意给学校和教师搞摊派。要把时间和精力还给教师,让他们静下心来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专业化水平。[2]2019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指出目前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还存在负担较重的问题,这极大地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给教师增加了额外负担。对此,必须切实减少对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把时间还给教师。[3]《若干意见》提出了教师减负的6个方面20项举措,从宏观层面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减负、减哪些负、怎样减负等问题,为教师减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教师本该为国家教育事业做贡献,而实际情况却是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占据了教师工作和生活,扰乱了教学秩序。因此,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就显得紧迫和必要。

一、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过重的现状分析

本研究对四川省G县13所中小学的四百多名中小学任课教师展开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自编问卷《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情况调查问卷》。该问卷共设置了44个问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受访者基本信息,主要了解受访教师性别、教龄、职称、学历、任教班级数、任教班额大小、是否兼任其他职务等;第二部分是受访者工作情况,主要了解任课教师在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用于教学任务和“非教学”任务的时间分配、每天用于教学反思和自主学习以提高教学效能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在工作中除了承担教学工作外,还承担哪些“非教学”工作等;第三部分为受访教师“非教学”负担感受,此部分旨在了解受访教师对于各类“非教学”负担的主观感受。在调研任务完成后,笔者对收集到的所有问卷进行整理筛查,剔除无效问卷后,将有效问卷统计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归纳得出当前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教学”工作时间偏长

劳动时间作为劳动尺度,通过劳动时间的长度和分配来影响劳动的效果。因此,笔者通过中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时间的长度以及分配情况来呈现出G县中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时间状况(详见表1)。

表1 G县中小学教师每日“非教学”工作时长

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 h,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 h的工时制度。我国并没有对教师工作时间做出具体规定,故沿用《劳动法》中规定的工时制度。从笔者调查结果来看,仅有31.72%的中小学教师每日工作总时长在8 h及以内,48.97%的中小学教师每日工作时长为9~10 h,将近20%的中小学教师平均每日工作时长超过了10 h,也就是说,在总调查人数中,约70%的中小学教师每日工作时长超过了国家法定工作时长。此外,一些中小学教师还表示,教师的工作时间都是零散的,上下班时间界限模糊,特别是班主任,更是要24 h待命,有时候学校里面事务处理完晚上回到家后,还会接到各种微信和QQ消息,解决学生、家长以及上级领导安排的一些琐碎事务,真正摆脱工作的时间大概就晚上睡觉的几个小时。在问卷中“我每天下班回家还需要处理大量的非教学工作”这一问题,104个受访者认为“完全符合”,占总调查人数的23.91%;121个受访者认为“比较符合”,占总调查人数的27.82%;153个受访者认为“一般符合”,占总调查人数的35.17%。调查结果进一步显示出了G县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超长的问题。

在工作时间的分配上,G县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工作和“非教学”工作上的时间分配不合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育教学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学任务应放在学校以及教师工作的核心位置。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教学工作时间被“非教学”工作占用和挤压的情况普遍存在。在问卷中“我觉得学校“非教学”工作占用我大量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这一问题,131人认为“完全符合”,占总调查人数的30.11%;122人认为“比较符合”,占总调查人数的28.05%;129人认为“一般符合”,占总调查人数的29.66%。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58.62%的中小学教师每日“非教学”工作时间为1~2 h,26.44%的中小学教师每日“非教学”工作时间为3~4 h,6.21%的中小学教师每日“非教学”工作时间为5~6 h,3.22%的中小学教师每日“非教学”工作时间为7 h以上。这一调查结果进一步凸显了中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时间过长,工作时间分配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非教学”工作内容繁杂

在“除了教育教学相关工作外,您认为当前教师‘非教学’工作主要涉及哪些?”这一问题上,不同教师都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通过整理分析,归纳出了当前G县中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主要涉及学生管理、行政事务、迎检评比、“表哥”“表叔”、社会性事务等几大类,其中,填写各种表格、调研、统计数据、信息采集等“非教学”工作位列第一,其次是参与各类检查任务、补写迎检材料及数据、负责学生中午吃饭、休息以及安全等学生管理问题、处理QQ、微信等与学校及家长相关的工作、参与扶贫工作、参加各种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大小会议及培训等。另外,参加各类考核评比活动、维护交通秩序、扫黑除恶、城市创优评先等工作也属于G县中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范畴。可以看出,G县中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内容形式多样,占据了教师日常工作和生活。

“单说教学任务的话,其实还算是比较轻松的,但学校其他工作太多了,压得老师喘不过气来。”一位乡村教师在接受访谈时谈到。“非教学”工作不仅仅占用了教师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时间,更是由于它内容繁杂多样,使得不少教师抱怨不断。经过调查统计,G县中小学教师所涉及的“非教学”工作多达十几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学生管理类、行政事务类、迎检评比类、“表哥”“表叔”类、社会性事务类(详见表2)。

表2 中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类型统计

3.“非教学”工作强度大

除了时间长、内容杂,“非教学”工作还表现出工作强度大的特点。工作强度指的是在某段时间内需要完成的目标任务。工作强度大,工作量超标,教师呈超负荷工作状态,工作效率低下。在问卷调查和访谈过程中,多名教师表示:“‘非教学’工作强度大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特别是到了开学放假或是特殊活动日,多份任务同时下达,严格规定任务完成日期,时间紧、任务重,教师不得不将教学工作放下,加班加点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比如,上级领导今天安排一项关于学生家庭信息的数据需要收集,让你明天就要上交。班上几十个学生,不是每个学生家长都会及时回复信息,发送你需要的数据过来,为了能按时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有时在晚上的时候都还在给不回复消息的家长打电话、发消息,整理数据表格……作为班主任,不仅仅教学任务重,班级管理事务也多,领导时不时会下达这样的突发任务,真的会让很多班主任吃不消……”

频繁的检查是造成中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强度增大的又一大因素。在形式主义泛滥的今天,学校也没有免受形式主义之风的侵害。比如政府各个部门的检查、成果验收、考核等轮番在中小学校上演。有的教师回忆说,几乎每周都会有上级部门到学校检查,有的时候一天要接待三至四个到学校检查的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不为此整理不同的检查场地、准备不同的迎检材料,有时候甚至要让教师放下手中的教学任务,优先配合部门检查。教师们在检查之前就被要求做各种材料,填写各项表格,办展板、做海报,在检查完成之后,又必须要在两天之内写出新闻稿、总结、报告等等,每一份材料除了要有文字记录,还需要附上检查现场的照片,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最让教师难以接受的是,上级部门的不少检查和考核是突击式的,让学校和教师无所适从,只能连夜赶材料,布置场地,工作量不断增加,工作强度逐渐加大。

二、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过重的原因分析

1.教育管理部门管理方式过于行政化

教育管理行政化是指政府部门对学校管理的外部行政干预以及学校自身内部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在我国,政府部门和中小学校之间是上级和下级的管理关系,政府对学校拥有领导权、办学权、财政分配权、考评权、管理权等多项权利,学校领导由上级党政机关任命;学校招生、教师招聘、入学计划等一系列工作必须要提交上级部门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执行;学校各项评估与考核工作需要政府部门专家领导进行验收检查;学校教育资源的分配大权也掌握在政府部门的手中。政府部门对学校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因此,学校对政府部门所做出的行政命令唯命是从,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符合政府部门的行政命令和要求,而忽略了教师和学生、家长们的真正需求。政府部门的考核标准是政绩,除了教育主管部门,其他政府下设的部门也相继对学校日常工作进行干预,比如一些部门通过下发红头文件到学校,要求学校配合完成像维护交通秩序、扫黑除恶、城市创优评先这类活动,学校无可奈何,也不敢说“不”,只能服从。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各类检查考核,教师放下手中的教学活动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去,填材料做表格,开例会外出学习,一次次检查整改,就是为了完成上级部门所交代的任务,上级部门评价高,领导就可以升迁,评价低,领导就可能被批评免职,而学校从这些活动中实际收获多少,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似乎也不受到重视。政府部门不考虑教育的本质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增加了教师的“非教学”负担,消耗了教师的工作激情,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2.学校教师管理制度欠合理

很多中小学校制定的学校教师管理制度,不仅严格要求教师上班时间,还要求教师实行坐班制,严重限制了教师的自主权。教师工作分担比例不一,导致一些教师工作异常繁重,而有的教师工作极其轻松。比如有的教师除担任任课教师外,担任班主任管理班级事务,同时还要被安排校园轮岗值周,每天基本上就没有停下来休息的时间,相比之下有的副科教师工作就很清闲。可以看出,学校管理制度僵化,缺乏灵活性,也是增加教师“非教学”工作的一个原因。另外,学校对教师的管理缺乏人性关怀。比如学校领导为了完成上级政府部门交代的任务,将超额的工作量分配给教师,一味地向教师施压,而不顾教师实际工作情况。对于未完成工作的教师,也不调查了解原因,直接严格按照学校制度进行批评惩处。学校领导不深入一线教师了解教师的真切需求,不去体会一线教师的工作负担和感受,而只是用死板教条的管理制度对教师进行约束和管理,这种苛刻而没有人情味的管理制度,显然会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

3.国家教师减负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在减轻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问题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保障教师合法权益。《若干意见》罗列出中小学教师减负20条,要求各省市认真贯彻执行。目前全国已经有20个省份出台了减负清单,四川省也结合本省实际,研究制定了《四川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以下简称《减负清单》)[4],并于2020年9月发布。虽然国家和省级政府颁布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但下级部门在贯彻执行时政策落实不到位,不少学校和教师对国家政策方针不了解。在实际调研过程中,笔者就G县中小学教师对《若干意见》的了解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人不知道国家颁布了《若干意见》这一政策文件,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6.21%,234人知道有《若干意见》这一文件,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3.79%。为更进一步调查《若干意见》在学校的执行实施情况,笔者对了解《若干意见》的234名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在“您认为《若干意见》在贵校是否有效施行?”这一问题上,62%的教师认为《若干意见》没有在学校有效施行,仅有38%的教师认为《若干意见》得到有效实施。笔者查阅了G县教育局以及上级市级教育局官网,也没有发现《若干意见》和《减负清单》等关于教师减负的通知和宣传,可以看出,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在国家政策的普及宣传上都没有做到位,就更别说政策落实了。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每天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关心国家政策,加上一些农村网络不发达信息闭塞,阻断了信息的传播,只有依靠领导和上级政府部门的广泛宣传,才能让他们了解到国家政策。只有上级政府部门重视起来,严抓落实,才能将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三、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的对策建议

1.减少政府部门行政干预,让教师减负政策落到实处

一方面,减少政府部门对教育的行政干预,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才是使中小学教育长久健康发展的良策。首先,要取消目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要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5]取消中小学行政级别,改变校长选聘办法,化提拔为选拔,让校长更专业化、职业化,推行教育家办学制度,让真正懂得教育的人来管理学校。其次,要改变现有的行政化管理模式。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明确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权利和责任。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清楚自己的工作重点在于制定当地教育短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各阶段的工作战略目标与实施计划,做好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并加强对学校教育全过程的监督和协调等。各政府部门要减少对学校内部的检查和干预次数,减少各类无关红头文件的下发和强制执行,减少无关行政会议、培训、形式化活动,杜绝工作强制“留痕”。最后,要及时跟进中小学去行政化的配套机制和督察机制。中小学去行政化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从根源上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之风和官本位思想,进而提高中小学校的管理效率。[6]

另一方面,深入贯彻国家减负政策,让教师减负落到实处。国家减负政策是确保教师减负落到实处的基础。国家和省级政府已经高屋建瓴地为教师减负做了规划,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应充分考虑区域、城乡、学段等不同的特点,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减负清单》各项内容,因地制宜,坚持分类治理,避免“一刀切”。首先,地方政府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深刻认识教书育人才应该是教师的主责主业,为教师铲除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让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其次,要抓好统筹规范。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和干部应深入中小学校,了解当地中小学校教师负担具体存在哪些方面,根据当地中小学教师工作实际情况,按照《减负清单》目录,拟出符合当地情况的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并将《减负清单》中不明晰的部分做出明确规定。比如,《减负清单》中“学校主管部门应严格控制相关活动频次,同一所学校每学年承担参观、学习、考察活动任务原则上不超过2次”条款中,“原则上”这一表述就给执法留了“空间”,地方政府部门就要根据实际情况严格界定这些不确定的表述,建立当地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审批报备制度。最后,建立减负监督机制。不定期对教师减负的实施情况做跟踪调查,将减负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和校长的考核评价和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同时,还可以建立教师投诉制度,对学校和地方政府部门违背减负政策的行为,教师可以通过畅通的渠道进行投诉,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实施政府购买学校后勤服务,减轻教师“非教学”工作

为教师减负,就是要减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事项,实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让社会组织承担学校的部分“非教学”工作,将教师从繁琐的“非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内容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购买宿舍管理服务。政府通过与物业公司之间签订协议,由物业公司对寄宿制中小学校宿舍进行管理,政府向其支付管理费用。物业公司在管理过程中,应制定相应的宿舍管理制度,并经由政府和学校共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执行。政府作为学校和物业公司之间的中介,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一方面要了解学校在学生宿舍管理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了解物业公司的能力。物业公司在接受管理工作后,要对寄宿制学校宿舍的一切事务承担责任,包括学生午休情况的管理、晚上查寝、宿舍卫生检查、宿舍突发事故处理等等。因此,物业公司需要经常与学校和政府进行沟通、交流和反馈,共同做好学生的宿舍管理工作。

二是政府购买校园安全管理。校园安全对于学校师生至关重要,关乎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健康。针对校园治安问题,可通过政府购买校园安全管理服务的方式,为学校安全保驾护航。政府购买校园安全管理服务,增加学校安保人员的数量,一方面,对于校内学生发生冲突或打架斗殴等情况能有效制止,避免校园欺凌等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定期巡逻检查学校设备设施故障,比如运动设施等,排除安全隐患。再者,针对目前中小学校每周放假时总会安排教师值守校门、保证学生离校安全这一工作,也可交由学校安保服务,为教师分担一部分工作。

三是政府购买校园公共卫生。校园环境卫生是增加教师工作负担的一大因素。一些学校每周安排学校大扫除,并且会对每班的大扫除情况做检查考核,对检查不合格的班级通报批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监督学生打扫卫生,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另外,上级领导莅临学校进行考察时,为了给上级领导留下良好的印象,教师们也被要求打扫校园卫生,有时还会让教师放下手中的教学任务参加,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秩序。通过政府购买校园卫生服务,将校园卫生交给相关清洁部门,保障学校时刻保持卫生清洁,不会因为上级领导的突然到访而让教师们去做突击性大扫除。当然,中小学时期正是处于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关键时期,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政府购买卫生服务是将校园公共卫生,比如操场、厕所、图书室等公共场所交给清洁工,而班级卫生还是应该留给学生自己维护,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品质。[7]

3.学校要树立系统思维,创新管理方式

首先,改善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深入了解教师的真正需求和想法,关注教师权益。在制度执行过程中,要做到刚柔并济,教师应有人性关怀。学校教师管理制度中应合理规定教师工作时间,以现有《劳动法》为法律依据,将中小学教师劳动时间合理控制在8 h以内,对于适度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况,要有补贴制度,让教师从心底里感到付出与回报成正比,抵消加班带来的苦恼。当然,教师工作繁琐复杂,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让教师工作更具有工作时间跨度长、工作地点不定的特点,难以严格将教师工作时间界定在8 h以内。因此,需要管理者采用灵活的管理方式,比如,对于担任班主任的任课教师,其除了教育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管理班级学生的工作,其工作时间普遍比非班主任教师工作时间长,因此学校在分配其他“非教学”工作时,应向非班主任教师倾斜,不应再增加班主任教师的“非教学”负担。

其次,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需要教师工作做全面摸底排查,做好实施计划,实现精准减负。首先是要找出来,摸清中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的具体内容,从源头上查找其来源渠道来自哪里。其次是要分清楚,根据不同类型的工作要确定其性质,由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状态,教师“非教学”工作也存在差异。要厘清哪些“非教学”工作是教师应当承担的、哪些是教师不该承担的。再次是要想明白,分析各项“非教学”工作的成因、危害以及产生机理。最后是要盯住改,成立专门的教师减负团队,让教师减负落到实处。

最后,引进校务管理系统,推进校务信息化、规范化。中小学校可以引进集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学生学籍在线系统等教育资源于一体的校务管理平台,整合教师、学生等各方面信息,避免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多个工作平台切换带来不便,形成“教育一张网”,实现教育资源在教师之间、学校之间以及教育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让信息多跑路、教师少跑腿。利用校务信息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可以在平台上下发工作通知、收集各类信息,并将信息进行存档归类,实现信息的多次利用,省去让教师反复多次提交信息资料的麻烦。建立动态电子台账和档案信息,供上级部门和领导随时调取使用,避免各政府部门与学校重复交叉报送信息、增加教师无效劳动。[8]教师可在平台上通过文字或图像将许多常规工作和重大活动实时分享和记录,将学校工作全过程展现出来,在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检查或年终工作总结时,可在平台通过关键词检索定位到任何一次活动过程的相关分享记录,极大地减少教师“非教学”负担。

猜你喜欢

政府部门学校工作
宁波民生e点通:网友与政府部门沟通的“双线桥梁”
不工作,爽飞了?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学校推介
选工作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