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礼县庞家梁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前景分析

2022-09-27王休成

甘肃科技 2022年13期
关键词:礼县本区板岩

王休成

(甘肃省核地质二一九大队,甘肃 天水 741025)

庞家梁金矿位于秦岭-大别新元古代-古生代造山带(Ⅵ-5)[1],处于合作-两当铅-锌-铜(铁)-金-锑-银-钼-钨(锡)等成矿亚带,属于有名的礼岷金矿化集中区的东部。上世纪八十年代,礼县印支-燕山期的花岗岩外接触带陆续发现了比较大的李坝、马泉、金山金矿床。从成矿区域上庞家梁金铜矿体与邻区的马泉金矿床具有相同的地质构造条件,在本区适合开展下一步工作。

1 区域地质概况

庞家梁金矿大地构造处于中秦岭-北大别-鲁南新元古代-晚古生代裂陷大陆边缘(Ⅵ-5-1)[2],夏河-礼县陆缘沉积区(Ⅵ-5-1-1),属秦岭东西构造带和南北向天水-武都深断裂交切的地壳活动的构造变异区。区域上秦祁昆地槽发展阶段形成了的含金较高层位岩性建造,早古生代末期的板块运动为泥盆纪次深水海盆潮坪相和大陆斜坡浊流相沉积提供的金物质来源。石炭纪在裂陷槽盆形成了小型水下扇体,在封闭环境中形成的浊流相富金地层。这种浊流相沉积是控制金形成的初始富集的重要因素,为后来形成马泉金矿床及本区成矿奠定了基础[3]。

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有泥盆系西汉水群和舒家坝群,石炭系,其次是白垩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区域构造主要为礼县—山阳深大断裂及其分支断裂和石家河坝复式向斜[4]。该断裂的北支(礼县—罗坝)控制着崖湾金矿,南支(礼县—洮坪)控制着马泉、金山金矿床及庞家梁金矿。区内构造总体方位沿北西—北西西方向展布。石家河坝复式向斜两翼派生的次级褶皱构造转折端形成的断裂破碎带,为本区金矿的主要控矿构造[5]。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且具有多旋回、多期次特征,主要为印支燕山期的中川、碌础坝岩体最为发育。本区被上述两岩体所夹持。重力磁场上反映为低重、负磁异常,推测上述两岩体在深部可能相连,在岩体外接触带发育化探异常与成矿关系较为密切,围绕中川花岗岩体的铀、金矿床(点)呈环状展布。

本区处于前人划定的Ⅲ级成矿远景区,位于1∶20 万水系沉积物Hs-21 综合异常及1∶20 万重砂测量发现的龙王山金重砂异常晕中(图1)。Hs-21 综合异常是区内规模较大的异常,组份以Au、Sb、As、Ag、W 为主,金重砂异常分布在钙质板岩夹薄层灰岩的地区,一般有含金石英脉分布,金主要源于石英脉。

图1 庞家梁区域地质简图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区内大面积出露地层是石炭系(C),其次是白垩系(K)、新近系(N)、第四系(Q)。中下石炭统月亮寨组(C1-2yl)呈北东东向展布,为石家河坝复向斜南翼层位。主要岩性:上部为灰岩、结晶灰岩与板岩互层,下部为千枚状粉砂质绢云母板岩、砂质板岩、泥质板岩夹薄层状(透镜状)角砾状灰岩、泥灰岩。中下石炭统月亮寨组(C1-2yl)地层为区内含金地层,控制区内金异常晕和金矿化点的分布。金铜矿化主要分布在牛蹄湾以西和陈家地以西中下石炭统月亮寨组(C1-2yl)地层中。

2.2 构造

本区处于礼县—山阳深大断裂南北分支的复合交汇部位,与其配套的次级断裂发育并控制着区内已知金矿点、矿化点及异常的分布,测区构造明显受区域构造控制,构造线总体呈近东西走向,在区域构造长期活动过程中,断裂构造较发育,衍生了无数小的次级构造,主要为EW、SN 及NW 向。区内未发现规模较大的褶皱构造,仅在杨社下发现一小背斜,为石家河坝复式向斜南翼的小褶曲,发育于中石炭统地层中。其轴部附近常发育断裂构造及密集的裂隙束,是金矿化产出的有利场所。断裂构造按其展布方向分为近东西向、近南北向、近北西向三组。

近东西向断裂:区内比较发育,规模较大的为F1 断裂,属区域大断裂礼县-洮坪断裂的一部分,该断裂未发现金矿化。其中F4、F6 断裂为F1 的次级断裂,也是本区的控矿断裂,分别产于杨社下及牛蹄湾附近,两者相距约为700 m 左右。目前上述两条断裂(F4、F6)中已发现有金矿化。

近北西向断裂:该组构造代表性的断裂有三条,分别为F2、F3、F7。属F2、F3规模较大。F2构造为礼县—罗坝区域性大断裂的组成部分,该断裂内为一容矿构造,目前发现铜矿化。

近南北向断裂:F5 断裂属于一组张性断裂,该断裂内目前发现铜、金矿化,为一容矿构造,裂隙较发育。

2.3 岩浆岩

矿区正好被中川岩体和碌础坝花岗岩体所夹持,岩浆活动为金成矿供应了热动力[6]。区内未发现规模较大的脉岩,但伴随着容矿构造石英细脉、金属硫化物细脉非常发育。

2.4 测区地球化学特征

上期化探测量工作中圈定单元素Ⅰ、Ⅱ类异常晕40 个,综合异常14 个(图2),其中矿致异常3 个。测区内Pb、As、Sb 元素背景值分别为24.0×10-6、15.0×10-6,1.5×10-6,均高于地壳克拉克值12×10-6、2.2×10-6,0.6×10-6,处于高水平,变异系数分别为0.0870、0.3191、2.00,Pb、As、Sb 作为找金矿的指示元素,说明找金前景较好。测区内Au元素背景值为1.9×10-9,低于地壳克拉克值4×10-9,但其变异系数为1.7273 处于高水平,存在促使金元素在测区内局部地段富集成矿可能性。

图2 庞家梁地区土壤测量综合异常图

3 矿体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庞家梁地区目前发现1个金矿体,2个铜矿体,1个金矿化体、1 个铜矿化体(图3)。分布于杨社下-牛蹄湾一带,中下石炭统月亮寨组(C1-2yl),粉砂质板岩、石英砂岩地层中赋存金、铜矿(化)体,近EW走向、NW 走向及近SN 走向的断裂构造控制各个矿(化)体,矿体的展布形态、产状与含矿断裂带基本一致,且矿体的矿化类型、特征、成因等都基本相同,各个矿体特征见表1。

表1 矿体主要特征表

图3 庞家梁金矿区地质示意图

(1)杨社下①号金矿体受近东西向F4 断裂控制,产于中下石炭统月亮寨组(C1-2yl)地层中,F4 断裂带圈定①号金矿体1 个,金矿体长约277 m 左右,见矿品位在1.03~3.61×10-6之间,平均品位2.30×10-6,平均厚度1.55 m。矿体呈薄板状。

(2)牛蹄湾①号铜矿体受近南北向的F5断裂控制,产于中下石炭统月亮寨组(C1-2yl)地层中,灰绿色粉砂质板岩、灰白色灰岩及深灰色石英砂岩为主要的赋矿围岩。圈出①号铜矿体1 个,出露长度约为415 m,视厚度在2.1~4.0 m,铜品位在0.208%~2.934%之间,矿体呈薄板状。

F5 断裂北端圈出1 个由单工程控制的金矿化体,,视厚度为8.6 m,金品位0.5 g∕t~1.13 g∕t,平均品位0.52 g∕t。碎裂岩、构造角砾岩为主要的矿化岩石,岩石蚀变主要为褐铁矿化。

(3)杨社下西侧②号铜矿体受近北西向的F3断裂构造破碎带控制,产于中下石炭统月亮寨组(C1-2yl)地层中,灰绿色粉砂质板岩、灰白色灰岩及深灰色石英砂岩为主要赋矿围岩。F3 断裂构造破碎带倾向西南,矿体产状265°~273°∠35°~45°。②号铜矿体规模较小,品位较低,视厚度2.0 m,铜品位在0.326%~0.682%之间,铜平均品位为0.504%,与②号铜矿体并列的铜矿化体品位在0.23%~0.32%之间,铜平均品位为0.275%。

(4)牛蹄湾金银铜矿化点赋存于中下石炭统月亮寨组(C1-2yl)地层中,赋矿围岩为碎裂砂质板岩,岩层产状为185°∠62°。矿化点受F6 断裂构造破碎带控制,断裂破碎带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拣块取样JP—26 金品位为0.39×10-6,银 品位为143.72×10-6,铜品位为0.20%。

3.2 矿石类型

庞家梁地区矿石类型及特征与其西侧的马泉金矿床金矿带基本相同,自然类型为微细浸染型金(铜)矿石。庞家梁金铜矿受断裂构造控制,断裂规模大小不等,矿石的氧化程度与破碎程度、矿带规模、地形条件等有一定关系。一般情况破碎程度高,氧化深度大。

4 热液活动及围岩蚀变

矿区内热液脉体活动强烈,围岩蚀变比较发育。热液脉体活动主要概括为以下两个阶段:

(1)乳白色石英脉阶段:主要以块状为主,很多情况下以单脉或透镜状形式产出。一般在成矿初期脉体活动中常含有为数不多的黄铁矿。

(2)白色方解石—石英脉—黄铁矿阶段:往往沿节理、裂隙、板理充填,切穿早期脉体,为矿期热液脉体活动。

围岩蚀变包括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铜蓝或孔雀石化、黄铜矿化、粘土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在构造及其两边接触的岩石中常伴随有蚀变现象。主要有:

(1)矿区主要蚀变类型:黄铜矿化、黄铁矿化、铜蓝或孔雀石化,较为发育,并与金矿化及铜矿化联系紧密。

(2)硅化与金矿化相关联,与黄铁矿化常共生,按先后有脉状、浸染状和细脉状硅化。

(3)绢云母化与含矿性相关,绢云母含量较高,一般大部分为蚀变后的产物,在粉砂质板岩中较为发育,在变质石英细砂岩中绢云母化较弱,绢云母化较黄铁矿化范围宽,向破碎带矿化体中心变弱至消失。

(4)碳酸盐化与石英—黄铁矿细脉相共生,主要以细脉状产出。

(5)褐铁矿化:为近地表氧化次生产物,呈较为明显的红褐色、浅黄色,是重要的氧化矿石,也是很好的找矿标志。

5 矿床成因及赋存规律

5.1 矿(化)体成因

区内未开展成矿温度、稀土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及成矿理化条件等矿化成因方面的研究工作,但和处于同一地区、同一成矿带的马泉、庙山金矿类比,金矿化成因与其大致相同,本区地层是形成成矿物质的来源,降雨及部分变质水是主要的成矿溶液。在中低温、弱酸性、弱还原、低矿化度条件下由含金(铜)溶液富集成矿,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金(铜)矿化。但本区金(铜)矿点矿化规模小,品位低,矿体均位于氧化带中。因此,本区的热液蚀变和脉体活动形成了金(铜)预富集,次生地质作用形成了金(铜)矿化。

5.2 矿体赋存规律

(1)庞家梁地区金(银、铜)矿体赋存于中下石炭统月亮寨组(C1-2yl)灰绿色粉砂质板岩、灰白色灰岩及深灰色石英砂岩地层中。赋矿围岩为粉砂质板岩、变质石英细砂岩及灰岩。

(2)金(银、铜)矿(化)体严格受各个断裂蚀变碎裂带控制。尤其在含矿断裂膨大、破碎蚀变程度增高的部位特别适合矿体赋存,矿体产状与断裂构造产状基本一致。

(3)金(银、铜)矿化与方解石—石英—黄铁矿(近地表氧化为褐铁矿)细脉、铜蓝矿化、褐铁矿化等热液脉体活动和围岩蚀变关系密切。上述热液脉体越发育,蚀变越强烈的地段再加上岩石破碎程度越高则该段矿化就越好,蚀变主要发育于断裂带内。

6 成矿前景

(1)本区大地构造处于夏河-礼县陆缘沉积区,属构造活动的变异区。本区位于礼县—山阳深大断裂西段,其成矿背景与马泉金矿床类似。根据矿区内岩浆、构造、围岩蚀变等条件反应,具备优越的金成矿地质条件。

(2)本区位于中秦岭(铅锌铜铁金锑银钼钨锡等)成矿带。位于中川花岗岩体和碌础坝花岗岩体的夹持区,区内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前景较好。

(3)该区位于前人划定的祁湾里—薄王村Ⅲ级成矿远景区内(Au、Sb、As、Ag、W),远景区内主要有前人圈定的的HS-21 综合异常。异常元素组合好,规模大、异常强度高、具浓度分带,地质条件有利。

(4)前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成果。发现金矿体1 个,铜矿体2 个,金铜矿化体各1 个。圈出土壤各单元素Ⅰ、Ⅱ类异常晕40 个。综合异常晕14个,其中矿致异常3个。

(5)庞家梁地区化探异常显示较好的找矿前景。区内已知矿体未进行较系统的勘查控制工作,多个矿化在走向上均未封闭,在倾向上对深部的延伸没有进行工程控制,已圈出的土壤异常部分未进行查证。因此从现有地表工程控制情况看,该地区(尤其在杨社下—牛蹄湾地段)仍有进一步勘查价值,资源远景潜力巨大。从化探异常显示较好的找矿前景区,划出的综合异常区HS1、HS2、HS4、HS5做为下步工作重点区,有望在今后的勘查工作中扩大金铜资源量,实现找矿的重大突破。

7 结论

庞家梁金矿处于岷—礼金矿集中区的东部,位于中川花岗岩体和碌础坝花岗岩体的夹持区,岩体对周边含金层进行加温,促使活化迁移,并在有利地质环境中富集成矿。区内断裂构造非常发育,本区和邻区马泉金矿均产生在“入”字型构造锐角夹持区的次级构造内。通过总结分析,本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随着下步立项工作的深入,本区找矿工作必然会有重大突破,取得较好的找矿成果。

猜你喜欢

礼县本区板岩
力助“礼县苹果”进京推广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炭质板岩引水隧洞支护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连续-非连续单元方法的炭质板岩隧道围岩稳定分析
驰援
板岩地区高边坡滑坡原因及治理措施研究
《礼县人大志》出版发行
横观各向同性板岩层理角度与抗压强度及断裂韧度的相关规律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解读(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