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2022-09-24王秀青李光辉李娴都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手球足踝伤病

王秀青,李光辉,李娴都

前言

手球运动综合了篮球和足球的运动特点,是一种用手打球、以球攻入对方球门得分的球类运动。手球运动具有复杂的投掷技术动作和独特的生物力学特征,由于允许用身体对抗和阻挡来打断比赛防止进球以及比赛进行时的非法犯规,手球被列为受伤风险最高的四种运动项目之一[1]。比赛对抗激烈,身体接触频繁,比赛时间长,攻守转换快,导致一部分手球运动员不能有效避免运动损伤进而影响身体机能和竞技水平。目前国内手球开展水平较国际水平低,对国内手球进行科学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国手球运动的国际竞争力。

1 手球运动损伤研究现状

手球运动项目特点明显,运动员上肢、下肢及躯干等全身各环节都有一定的参与,损伤最常见于膝关节、足踝以及肩部[1-3],女性队员膝关节损伤尤为突出[4],损伤类型主要是扭伤,其次是挫伤和拉伤[5],损伤性质主要是急性损伤[6]。

手球比赛中多急停刹车、急转变相的动作,导致下肢的损伤主要是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例如:前交叉韧带撕裂、髌下滑囊炎、足底筋膜炎、踝关节扭伤、跟腱炎、以及足踝部的关节错位等[7]。比赛允许队员间相互推拉,同时上肢还要完成控球和无数次的射门,具有特殊的投掷特征,上肢的损伤频繁出现在肩关节和手腕关节[8],例如:肩袖韧带损伤、肩关节撞击伤以及手腕部的挫伤等。由于手球比赛需要快速、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所以核心力量对于手球运动员的技战术能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度使用导致的腰椎损伤发生率较高[9],最为显著的就是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等。

男子手球损伤总次数多于女子手球[5],由于女子手球运动员的体能低于同级别男子运动员,导致也有一部分损伤的发生率高于同级别男性运动员[7],其中挫伤、扭伤比例高,由于膝关节解剖特点的性别差异[10],女运动员膝关节损伤比例高于男运动员[4]。导致损伤的因素包括项目技战术特点、运动疲劳、技战术水平、医疗保障、预防损伤的意识和措施等[11, 12]。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山东省女子手球队14名一级及以上水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接受调查研究的队员平均年龄23.2岁,训练年限持续7~10a,平均训练年限8.79a,平均身高为1.77m,平均体重为69.7kg,BMI平均值为22.24。

2.2 研究方法

经文献资料研究后制定运动损伤调查问卷,组织运动员对职业生涯中受伤情况开展回顾性调查,着重调查损伤部位、损伤原因、严重程度及恢复情况等,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同队医、教练、体能训练师等随队保障人员进行访谈,结合队内实际训练情况分析损伤原因,并提出康复治疗建议。

3 结果与分析

3.1 山东省女子手球运动员损伤情况

3.1.1 运动损伤与年龄、训练年限的关系

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普遍较长,开始训练年龄在12~15岁,开始训练平均年龄在14.42岁。运动员的损伤次数与年龄、训练年限没有显著联系,有的队员训练年限6~7a,年龄较小,但经常受伤;有的队员年龄较大训练年限长,但受伤次数相对较少。

3.1.2 运动损伤与身高、体重、BMI的关系

虽然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各不相同,但是由于长期的运动训练,导致BMI比较接近,在20.3~24.8之间。经常出现运动损伤的队员,其BMI集中在21.7~22.2,低BMI的运动员损伤次数较少,高BMI的运动员运动损伤出现频率增加,但也存在高BMI运动员受伤频率低的情况。有研究表明BMI值低的手球运动员损伤概率更小,本次调查受样本量的影响,运动员的BMI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专项损伤的BMI特征并未充分显现。

3.1.3 运动损伤部位与严重程度的关系

手球运动员的损伤部位主要包括手腕、肩胛上肢带、颈胸部、腰骶部、髋关节、膝关节和足踝。根据运动损伤的程度不同,把损伤分为:1.轻微伤,不需要治疗第二天可继续训练;2.轻伤,经过日常治疗后可继续训练;3.受伤较严重,需要就医治疗;4.受伤严重,需要制定专门的康复计划并影响运动能力;5.受伤很严重,需要手术干预治疗[13-16]。对各部位运动损伤在这五种分类中出现的次数及损伤人数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损伤的易发生部位及严重程度。

图1 损伤部位、严重程度与损伤比例的关系

运动员身体各部位均出现轻微伤,常见的损伤部位在足踝、手腕部和腰骶部。日常的力量训练主要是上肢(肩关节)的力量训练和下肢(膝关节)的力量训练,针对手指、手腕的专门性力量训练少,腕关节处肌肉力量较弱,同时手腕处关节活动幅度大、柔韧性好,关节的牢固性差。手腕部的损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手腕部在完成控球、运球和射门等动作时由于环节稳定性不足而造成损伤。足踝是人体重要的承重部分,身体的重量基本上都要汇聚于此。足踝是人体运动的基本环节,运动员们在完成技术动作时进一步加剧此部位的负荷,长期的运动训练使足踝成为损伤的易发部位。腰骶部的核心区域对人体正常身体姿势的维持、运动中技术动作的发挥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手球运动中躯干的转体和滞空时身体姿势的变化和维持。这些部位出现的频率高但是在运动训练中对机体造成的伤害却不大,往往是由于日常训练疲劳的累积引起的,训练结束后经过休息第二天即可消失。

轻伤和轻微伤损伤发生部位相差不大,全身各部位都出现轻伤,而且受伤的比例比较平均且都没有超过6人,这说明轻伤的损伤部位比较分散,轻伤没有明显的部位特征。但损伤发生部位的人数有所变化,主要表现在手腕部、足踝等部分损伤人数降低,膝关节损伤人数增加。

当一些损伤出现后,运动队现有的治疗措施无法满足,就需去医院进一步诊断治疗,通常这类损伤以较严重的急性损伤为主,以及一些需要借助医学检查的伤病,例如韧带、骨损伤和头部、脊柱等关键部位的损伤。在较严重需要送医治疗的运动损伤中,手腕、颈胸部、髋关节的人数为0,这三个部位几乎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伤病;肩胛上肢带不同程度下的损伤概率相对稳定;足踝的损伤人数进一步降低。相比于轻微伤和轻伤,膝关节较严重损伤人数明显增加,达到10人。膝关节损伤人数随损伤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从轻微伤的1人到轻伤4人再到较严重伤病的10人,这一数字不断增加。除此之外,腰骶部也是较严重伤病的易发部位。

严重损伤和较严重损伤的发生部位相同,手腕、颈胸部、髋关节损伤人数仍为0,损伤仍以膝关节损伤为主,同时腰骶部、足踝、肩胛上肢带等部位的损伤人数明显减低,膝关节损伤人数显著高于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人数。运动损伤出现明显的部位特征,即严重受伤需要制定专门康复计划的损伤主要为膝关节损伤。

很严重且需要手术治疗的运动损伤主要为膝关节损伤,小部分为足踝损伤,分别是6人和1人,其他部位的损伤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运动损伤的部位特征进一步凸显。随着损伤严重程度的增加,山东省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出现明显的部位特征。腰骶部、肩胛上肢带、足踝部位的损伤出现较多且严重程度适中,严重伤病的比例小。手腕、颈胸部的损伤整体比例低,主要是轻微伤和轻伤,没有出现严重伤病。膝关节损伤比例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轻微伤、轻伤中比例低,而在严重伤病中比例很高。

3.1.4 最严重运动损伤情况

对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最严重损伤进行调查,发现膝关节损伤的比例是最高的,并且80%的运动员进行了手术干预治疗。其他部位最严重损伤都没有进行手术干预。这表明在手球项目中虽然对上肢和核心力量以及膝关节的要求都很高,但是受伤次数最多最严重的部位为膝关节。通过分析训练计划,每周三次上肢、下肢力量训练,每周三次核心力量训练,训练负荷适中,但是没有针对膝关节稳定性的专门性训练,训练计划中技战术训练比例很大,下肢疲劳累积,同时肌肉的放松练习较少,大部分运动员都会有膝关节的小伤病,带伤训练比例大,关节的伤病复发率高。多重因素共同导致膝关节成为最严重伤病的易发部位。

手球运动损伤在比赛中的比例高于训练中[4],但对运动员的最严重伤病进行调查时,数据显示28.57%的运动员是在比赛中受伤,71.43%是在技术训练中受伤,技术训练中的受伤比例远大于比赛中受伤。技战术训练中运动员的心理重视程度低,对于运动损伤的预防不到位,队伍每天都要进行技术训练,机体疲劳得不到完全消除,增加了技术训练时的受伤风险。日常训练中要提高运动员自我保护意识,做好运动防护,积极促进疲劳恢复,从而提高队伍技术训练的科学性,以减少训练中的受伤比例。

3.2 运动损伤的原因

3.2.1 运动损伤与机体疲劳的关系

手球运动损伤的原因众多,对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的调查中发现10人的损伤原因选择了疲劳的累积,其次是自我保护的不足(4人)、训练模式的不合理(3人)及其他因素(5人),这表明疲劳的累积是山东省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损伤的原因多为主观原因,受对手或者其他因素影响较少。进行运动损伤的预防时,重点要放在运动疲劳的消除上,加强运动疲劳相关指标的科研检测,多方位进行运动疲劳的监测与消除。训练强度接受度的调查中发现,仅有28.57%的运动员能够完全接受日常训练强度,如果训练强度过大,训练后疲劳得不到及时消除或机体得不到完全恢复,疲劳就会进一步积累,导致过度训练,这将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更大的损伤,因此及时消除运动疲劳、及时调整训练强度对预防运动伤病具有积极作用。

日常训练的保护措施对于运动损伤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运动护具的佩戴有助于保护关节以及预防他人伤害,充分热身可以避免因机体进入到训练状态而出现伤病,训练时积极休息能够降低运动训练导致的乳酸堆积、肌肉酸痛,减少日常训练后的疲劳累计。自我保护意识能够防止运动员进行危险动作,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常规保护措施中积极休息恢复的比例最小,这也说明了运动员对机体疲劳的恢复不够重视。

3.2.2 生理期对损伤的影响

有研究发现,女性在月经周期的排卵前阶段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风险明显高于排卵后阶段[17],这种现象可能是与激素水平的改变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有71.43%的运动员认为自己的运动损伤和生理期有关系,但是关系不大,有7.14%的运动员认为有很大关系,有21.43%的运动员没在意过不清楚。女子手球运动员的损伤与生理周期存在一定程度联系,如何进一步降低生理期对运动损伤产生的影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3.2.3 队伍医疗水平

对队伍医务工作者的访谈中了解到,现有医疗资源能满足日常训练的治疗,一些严重的损伤需要就医,目前有针灸、超声波、超短波、微波、冲击波、干扰电等理疗器械,队医三名,康复治疗师两名,体能师一名。有42.86%的运动员觉得队伍的医疗水平很好,57.14%觉得一般。队伍医疗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运动员的损伤及康复情况,日常治疗效果越好,损伤的发生率会越低,损伤后的治疗越及时、高效,运动员的恢复越快越好。

3.2.4 损伤知识的学习

有14.29%的运动员对损伤知识的了解很多,50%了解比较多,35.71%了解比较少,了解很少的人数为0。有28.57%的队员参加过运动损伤的相关学习,71.43%的队员没有参加过,作为职业运动员,运动损伤是职业生涯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应学习运动损伤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专业的损伤知识在比赛及训练中保护自己,预防运动伤病,延长运动寿命。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山东省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与年龄、训练年限及BMI的关系较小。

2.损伤程度与损伤部位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手腕、颈胸部和髋关节的损伤程度较低且损伤概率较低,无严重伤病。足踝、腰骶部和肩胛上肢带的损伤多见且严重程度较高。膝关节发生严重损伤的比例最高。

3.严重的膝关节损伤多出现在技术训练中,80%需要手术治疗。

4.运动疲劳的累积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5.队伍的医疗水平较好,医疗保障基本满足运动员需求。运动员对专项损伤知识的学习较少,专项损伤知识储备不足。

4.2 建议

综合问卷调查结果及上述分析讨论,建议山东女子手球队在日常治疗时要加强对手腕、颈胸部及髋关节的放松与理疗,在运动训练时要对足踝、腰骶部、肩胛上肢带部和膝关节进行较强的保护,并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部位的训练,提高环节稳定性,以减少严重伤病的出现。在训练后要多进行恢复性休息及恢复性治疗以消除疲劳。不断提高队伍医疗水平,开展运动损伤防护的相关学习,提高运动员的损伤知识水平,从而预防伤病。

猜你喜欢

手球足踝伤病
大牲畜闪伤病的中药疗法
护理服务全过程用于足踝骨折围术期的临床价值
玩转小手球 点亮大梦想
——安徽省全椒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特色社团活动掠影
射击运动员伤病的中医治疗方案探索
发生足踝扭伤怎么处理
浅析手球运动训练中的问题及对策
“崴脚”
莫让伤病成为一种恐惧
贴墙训练护足踝
手球“获利”犯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