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惠尔透明贴与50%硫酸镁溶液冷湿敷治疗碘对比剂外渗效果比较

2022-09-22李淑英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8期
关键词:外渗静脉炎硫酸镁

申 敏,李淑英,明 蕾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山东济南250014)

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进步,碘对比剂在临床上的使用日趋多样化。该检查主要为向患者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碘对比剂,利用碘对照剂与病灶及周围健康组织散布不同的原理,提高病灶部位与周围正常组织间的对比度,以正确判断疾病,并对病灶情况作出正确定位和定性。碘对比剂在检查过程中注射速度快、浓度高,因此其外渗是强化CT检查中的风险事件。造成碘对比剂外渗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合并慢性疾病、长期化疗、操作技术等。患者外渗处局部皮肤可表现为发麻、胀痛、红肿、水泡等,严重者将导致外渗处局部皮肤坏死和肢体功能障碍,甚至出现深筋膜间隔综合征[1]。由于碘对比剂的外渗严重影响检查效果,因此选择正确、有效的处理方式十分必要[2]。本研究将康惠尔透明贴与50%硫酸镁溶液冷湿敷两种方式应用于碘对比剂外渗局部皮肤,观察并比较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5月1日~2020年5月31日40例CT强化扫描对比剂外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30~50岁;采用静脉注射BD競玛密闭式留置针(22G)行腹部强化CT;无强化CT禁忌证。排除标准:患者使用PICC置管行强化CT;患者存在血管静脉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实验组男11例、女9例,年龄32~70(51.6±26.58)岁;病程1~8(4.52±2.14)个月;临床诊断:结肠恶性肿瘤7例,乳腺恶性肿瘤2例,肝脏恶性肿瘤6例,肺恶性肿瘤5例。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33~69(51.65±6.51)岁;病程2~7(4.55±2.11)个月;临床诊断:结肠恶性肿瘤5例,乳腺恶性肿瘤3例,肝脏恶性肿瘤6例,肺恶性肿瘤6例。两组均为患肢剧痛、水肿范围广或肢体感觉异常的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以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嘱患者抬高患肢至高于心脏水平位置,避免患肢下垂、用力。禁止热敷,以免炎症扩散,密切观察患者外渗肢体活动度,测量皮温及患肢末梢血运状况。嘱患者穿宽松衣物,避免衣物过紧影响患肢血运。在高压、高速静脉注射碘对比剂过程中,发现碘对比剂外渗,立刻暂停静脉注射,检查注射部位外渗情况。拔出静脉留置针,用消毒棉球按压穿刺部位5~10 min,防止血液外渗。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50%硫酸镁溶液冷湿敷。将含有50%硫酸镁溶液的湿方纱冷敷于外渗局部,再用保鲜膜遮盖,以胶布妥善固定,每8 h换药1次并测定肿胀范围,观察外渗皮肤变化情况。若出现张力性水泡,应使用碘伏消毒水泡及周围皮肤,以无菌注射器抽取外渗液体,并给予无菌纱布覆盖保护,保持周围皮肤干燥,避免水泡处皮肤破损、感染。

1.2.2 实验组 采取康惠尔透明贴。使用生理盐水擦拭穿刺点周围皮肤,擦拭范围应略大于肿胀范围的3~5 cm,待干后给予康惠尔透明贴外敷于患肢肿胀部位。因康惠尔透明贴可吸收组织间隙的外渗液,治疗期间无需更换,直至康惠尔透明贴自然脱离。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外渗部位静脉炎发生率、外渗患肢恢复时间及干预后护理满意率。根据《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中的要求,静脉炎判断标准如下。在输液部有位明显皮肤红肿,且无痛感者为一级静脉注射炎;输液部位无痛感,有明显红化和血管水肿者为二级静脉注射炎;输液部位剧痛并伴有水肿,出现条索状红线为三级静脉炎;输液部位剧痛,血管水肿,有直径>2.5 cm的条索状红线,并伴有脓液渗出为四级静脉炎。48 h后,评估干预疗效的标准及干预护理后的满意率。诊断标准:痊愈为外渗处局部红肿、胀痛、沿静脉走形的条索状红线完全消失;显效为胀痛感消失,且红肿面积消退>60.00%、条索状红线变软且较前明显消退;有效为胀痛感较前有所缓解且消退红肿面积约为60.00%,条索状红线变软,但无消退;无效为症状未见好转。根据患者自身感受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外渗患肢恢复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外渗患肢恢复时间比较

2.2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例)

3 讨论

影像科是临床诊断的重要科室,主要包括B超、核磁共振扫描及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在机体各系统的影像诊断中,增强CT具有成像快速直观、图像清晰的优势,能更好地辅助科学研究的开展。增强CT的技术要点在于直接通过浅静脉给予患者注射适量的碘对比剂,以增强病变部位图像与正常部位图像的对比度,从而快速准确定性定位。

在增强CT的诊断扫描过程中,使用高压注射器连续向人体静脉注射标准剂量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可精确掌握各种碘对比剂使用的标准剂量、流速、注射压力,避免了人为操作注射压力不稳、流速不匀等问题[3]。由于碘对比剂在注射过程中速度快、压力大,因此其外渗成为增强CT检查中的常见并发症。碘对比剂对注射部位皮肤组织刺激性大,外渗后易造成组织局部麻木、疼痛、红肿,进入皮下间隙会出现皮肤微循环小静脉痉挛,诱发皮下局部组织水肿,形成张力性水泡,并压迫血管,导致下肢血液瘀滞,甚至发生肢体静脉血栓形成,严重者局部皮肤组织坏死。因此,采取正确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十分必要。本研究探讨康惠尔透明贴与50%硫酸镁溶液冷湿敷在治疗碘对比剂外渗的效果,发现康惠尔透明贴在缓解造影剂外渗所引起的皮下组织水肿、酸痛的疗效突出。

康惠尔透明贴的材料为羟甲基纤维素钠和人造橡胶,羟甲基纤维素钠的亲水性较好,且该贴柔韧性好,便于患者肢体和关节活动,可在不同部位应用。康惠尔透明贴还具备透气、防水的功效,可阻挡病菌进入,降低感染率[4-5]。康惠尔透明贴是闭合性敷料,可产生低氧含量紧张度,通过刺激巨噬细胞和白细胞介素产生,加速血流循环,缓解炎症。康惠尔透明贴可保护创面产生活性物质,加速血管再生,同时增强白细胞杀菌能力,加快瘀血和慢性水肿物质吸收。康惠尔透明贴自溶清创的功能可有选择性地去除细菌中的坏死组织,进一步吸附渗出液体和有毒化学物质。康惠尔透明贴产生的凝胶材料,可保护神经末梢,减少药物渗出对末梢神经系统的影响,减轻患者痛苦[6]。因康惠尔透明贴外部标有透明方格,便于护士密切观察创面情况及变化方向,随时跟踪记录创口面积。且因其便于快速剪裁,操作轻松简单,使用时维护方便,不需要护士频繁换药和更换敷料,节约护理时间,在减轻了护理工作量的同时确保创面得到有效护理。

50%硫酸镁溶液是高效渗透性溶液,它能提高组织孔隙和细菌内的渗透压,提高对局部组织渗入液作用和消肿的效果。但50%硫酸镁溶液并不稳定,很容易产生结晶物,对肌肤形成较大刺激,且在患者活动时辅料容易滑落,因此活动受限,舒适度低。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外渗患肢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使用康惠尔透明贴患肢复原更快。实验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使用康惠尔透明贴控制碘对比剂外渗效果得到患者认可。

综上所述,采用康惠尔透明贴在碘对比剂外渗部位皮肤应用的吸收性、防水性和透气性效果较好,可隔断细菌侵入,减少炎性物质的产生,降低细菌感染风险。康惠尔透明贴中加入少量亲水性物质,可快速形成凝胶物质,保持创面部位湿性环境,提高炎性创面组织愈合速度,加速炎性组织溶解吸收。同时水胶体中具有内源性酶类物质,对纤维组织蛋白化和坏死组织起到加速溶解的作用,可促进组织正常代谢功能快速恢复[7]。

使用康惠尔透明贴治疗碘对比剂外渗的方式简便,效果明显,患肢活动方便,舒适度高。对预防因碘对比剂外渗引起的血管静脉炎、局部组织继发感染及其他相关并发症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外渗静脉炎硫酸镁
护理干预在小儿临床药物外渗中的效果研究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规范化护理对降低CT增强造影检查过程中对比剂外渗的价值
CT 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的护理干预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价值体会
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微量泵结合PICC减轻5-Fu导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效果分析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40例临床疗效观察